分享

游芸芸:券业合并究竟为了啥?

 四洋一家 2013-11-02

游芸芸:券业合并究竟为了啥?

方正证券民族证券整合正酣,一上市券商收编一家小券商也在谈,这些信息都在申万联姻宏源证券的消息横空出世后退居二线。

宏源证券成为国内首家互联网证券公司梦碎,而申万宏源联合体成为行业新巨头、乃至汇金下一步证券公司大整合的无限可能性被人们奔走相告,一时间落寞已久的证券行业成为微博、微信的热点。

媒体就汇金整合旗下券商的整合方式、困难度、市场份额、银河中投证券再整合等方面极尽分析,大多对合并后的证券行业充满期许。很多行业人士认为券商并购将如潮涌,证券行业摆脱边缘化的时机即在眼前。

在新巨头出现的期待声中,冷静分析当下券业合并案例的目的似乎更具现实性。汇金作为多家券商的股东,无论从服从政策规则,抑或整合旗下证券金融资源使其优化配置而言,最终都无法绕开整合后的市场效应能否达到最大化这一挑战。

申万在申银和万国合并之后持续处于不振状态,在汇金内部评定中评价不高。应该说,申万一直是汇金证券版图中的一大心病。重振申万往日雄风的决心,从汇金陆续派驻汪建熙和李剑阁可见一斑。

宏源证券虽早已上市,但近些年除固定收益业务外亮点稀少。在陆续与中金公司、中投证券、申银万国合并的种种传言中,宏源证券多年来始终未能找到准确的市场定位,无法在汇金的证券版图中觅得一丝话语权。今年宏源证券在互联网金融研究方面投入不少资源,曾一度传出其有意打造中国首家互联网证券公司的宏愿。

两家优势均不明显的券商简单合并,从逻辑上实难承载市场券业新巨头的期愿。如果只是单纯追求1+1=2,显然低估了汇金公司的金融智慧,也辜负了汇金整合证券版图多年来的那份等待。

更重要的是,日新月异的中国金融天地中,证券公司的证券交易和投行通道的市场份额排名即便No.1也算不得优势,累计上千万的客户若不能为己所用,则券业仍会处于金融行业竞争末端;人员众多但若缺乏市场化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则投行核心竞争力就无从谈起;量变如不能引发质变,那么证券公司再大,最终也只怕会沦落为中信证券诫己时所说的“商业银行证券部”而已。

如今,证券行业最急需的并非不经打的高富帅,而是监管、股东、经营层和一线业务人员均具市场化理念的实力派。从这个角度而言,汇金一圆精品投行夙愿的整合,重点仍在于摆脱现有证券行业环境中国有股东固有的种种桎梏,营造内部的市场化生态,进而实现有效突围。这一切会发生吗?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