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孙权学驭人之道

 太阳下的森林 2013-11-02
三国时东吴霸主孙权之所以能使吴国不断发展壮大,与其强硬的政治手腕有关,但更得益于他高超的驭人之道。其先进的用人思想,对我们当前如何更好地选人用人,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扬长避短,知人善任。吕蒙曾是孙策部将邓当的部下,跟随周瑜参加了赤壁之战、南郡之战等,在战斗中迅速成长。孙权了解到后,直接任用了吕蒙,使吕蒙成为吴国最重要的武将,为孙吴立下了汗马功劳。甘宁水贼出身,文化修养不高,但孙权用其勇猛,最终使得“魏有张辽,吴有甘宁,堪与匹敌”。潘璋以前经常杀人抢东西,孙权则看重其勇武,此人最后擒关羽,拒张辽,成为吴国中期的重要将领。张昭主张投降曹操,把孙权的妹妹糊里糊涂地嫁给了刘备。但孙权“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了他们各自的才能。正如古语所云:“人不可求备,比舍其所短,取其所长”。在选拔干部时,不能因为有缺点就轻易放弃,而要全面了解,辩证看待,做到知人善任。知人,就是要知人所长和人之所短;善任,就是要扬其所长而避其所短。知人是基础,知人才能善任,善任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力和积极性。如果不知人,对人才当然就不能善任善用了。知人善任是领导者在干部人才工作中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领导干部应将功夫用在平时,经常、主动地了解下属,注重在日常的工作中了解和考察干部。而不应等到选拔干部任用时,再去考察了解干部,那时的了解往往是不够全面或者比较少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干部人才选拔的质量。
    解放思想,敢用新人。提拔重用新人,将年轻有为的人才充实到领导干部的重要岗位,发挥出干事创业的中流砥柱作用。孙权在决定丞相的任用上,起用了年轻有为的顾雍,而没有任用年龄较大且有威望的张昭。顾雍担任丞相19年,为孙权立下了汗马功劳。再就是任用了年仅32岁的周瑜担任左都督,作为一代将才,赤壁之战再次表明了周瑜的才能。孙权提拔重用的一批新人为其日后的事业发展壮大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这对当下的选人用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提拔任用年轻干部,是现在较普遍的观点,但往往在操作时会遇到一些阻力。一些年龄稍大的干部,虽然能肯定年轻人的成绩,但在提拔重用年轻干部时,往往会在心理上、情感上还是多少有些不适应,想着自己干了一辈子,也才是现在这个样子,年纪轻轻的怎么就要成了自己的领导。因此,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往往以缺乏工作经验、年纪太轻不能服众等理由,发出与大力使用优秀年轻干部的倡导不一致的声音。殊不知,虽然老领导的工作经验比较丰富,但年轻干部却往往有冲劲、有魄力,思维活跃、善于创新,提拔重用年轻干部用的是其能力和锐气。因此,只有排除各种顾虑和情感不适,真正把大力使用优秀年轻干部的思路落在实处,才能促使“英雄出少年”。
    注重团结,顾全大局。加强内部团结,才能发挥班子的合力。孙权手下大将蒋钦和徐盛曾经不和,孙权得知后,专门安排两人谈话,并进行引导,最终使两人摈弃前嫌,成了好朋友,一起为孙权攻城拔寨。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成功,小到一个组织一个单位,大到一个国家,无一例外。由于每个人的性格、经历和习惯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即使在一个部门一个单位工作,有时难免会产生一些非对抗性的矛盾和分歧,这就需要“一把手”带头做工作,才能消弭冲突,增加彼此间的团结,收到1+1>2的效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