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逸书屋闲话(王忠勇)

 悟道修行慧能 2013-11-03

艺术当随时代。寻找古典精神、时代风尚及个人审美趣味的破裂契合点,时代风尚是特定时代人们所特有的审美趣味的集中体现,在这一点上是不同于传统的古典意味的。传统的标志是古,时风的标志是新。晋有晋韵,唐有唐法,而民国至今的中国书坛,崇尚意趣则成为艺术追求的主流。只有顺应时风,才能借古开今,立足当代。当下不少人写文章抨击时风,在我看来毫无意义。没有流行哪有发展?关键是要找准自己的位置,要有主见。既能清楚认识并弘扬时代风尚,又不随波逐流,不为时风所掩。

    就从艺而言,不同个性、气质的人其审美趣味也大相径庭。王右军风流儒雅则有《兰亭序》之清逸;颜清臣一世忠烈则有《祭侄稿》之浑穆。所以,对于从艺者来说,有必要静下心来对自己的气质、禀赋进行全面剖析,看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而哪些成分又是骨子里的自然流露。就我而言,经过多年实践,觉得自己更适合表现峻逸一路,所以“古雅、清峻、萧散、简远”则成为今后我的艺术追求总的基调。

    对于风格的追求是我一生所必修的

    我一直认为,没有风格的艺术家他的艺术人生是遗憾的。艺术追求犹如探险者之跋涉,成功总属于那些不满足于现状,勇于进取的人。即便没有成功,但他的实践过程也能给后人足够的启迪,令人永怀敬意。风格即是人。正如作品的气息如同人的气质一样。它总是那么卓而不群,令人神往。宋代书法史上有这么两个人:一是米芾,一是吴琚。每每看老米书作,无不服膺其八面出锋,沉着痛快之风神姿致。然再读吴琚,除叹其学米已达到形神俱臻、几能乱真的高度之余,同时也不免产生几许遗憾:米芾依然,吴琚何在?白石老人云:“作画贵在似与不似之间。”我想,作书继承古法固然重要,标新立异更为可钦。但我不赞成那种全新的艺术面貌,因为太陌生;也不赞成古人的翻版,因为没个性;而似曾相识、亦旧亦新的感觉,才会使大多数人所接受。所以,因熟悉而产生的亲切感和因距离而产生的新奇感,才是我的字中永远想要表现的内容。

    初步确定自己的风格基调后,还要具备较强的变通能力。面目不能固守,而宜常新。高二适先生曾说过:“作字如只恃一幅本领,而无随时、随地、随人变换、转换之功,终非大家数也。”所以书路要宽,涉猎要广,无论古今之优秀作品,不宜取排斥态度,应最大限度地吸收,从而化在自己的笔下。但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变”是在确立大基调的前提下进行一些小范围的变化,而不能失去基本的个性特点。

    几点心得

    1、取法乎上

    王铎曾云:“书不宗晋,必入野道。”又云:“譬之登山,所跻愈进,愈峻以旷;已经崇峰,顿俯其下。”受这种思想的影响,我大量的时间花在对汉、魏、晋唐碑帖及竹木简牍、民间手书的研习上。久而久之,笔下自然生出些许古雅之气。与之同时,与二王笔法系统有关的如汉人草简、宋代的米芾、五代的杨凝式、清人王铎等均作了大量的研习。慢慢地也认识到二王在中国书法史上无法逾越的道理。我认为写行草书不理解二王是不懂行草书的。写帖的同时,我兼习汉隶、北碑,缘此也对清人及民国诸如赵伪叔、金冬心、于右任等大师的书作心摹手追,无碑帖之分,更无门户之见。如今所表现出来的面貌,时而重法,时而重意,帖之流动,碑之朴厚,均能在腕下化出,并能把长期积累的古碑字形变通运用,随意遣使。因为我基本上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用笔、结体规律。

    2.“度”的把握

    我素来主张技巧训练,并侧重于帖学之传世经典。因为帖学在中国书法历史的长河中占主导地位,碑派的用笔也只是在明清以后逐渐成熟,相对简单些。但训练技巧日久,则易出现强调小动作、追求完美的弊病,这是作书大忌。原来是“度”的把握失衡。时人不解颜柳楷书之高妙,大凡习颜柳者多留于表现,强调技巧,忽略了颜筋、柳骨之精神实质,更不知融篆隶于楷之变通之理,故而成俗书。王铎乃习柳之高手,所作行草书骨力全自柳书,可谓善学者。所以,习帖则减几分妍媚,习碑则减几分刚猛,这种有意识的自我调整贯穿着我的整个学习历程。

    3.心境的营造

    生性使然,我素多情。于秋风古道,落花飞雪,青灯暮雨,晓风残月等文辞意境多有心悟。每每提笔之时我往往根据文意假设一场境,抛却心中闲杂,置身情境之中,从而以不同的笔调表现不同的内容,往往文书合意。但有时也甚是无奈:展事频繁,应酬日多,此时所为的书作,皆强调形式、感觉,心态与平日大异,然我乃书界小辈,不可能无一丝功利之心,一尘染谈何容易!这也许是同辈书道共有的感触。

    4.工具的选择

    “善书者不择笔”此言失之偏颇。我对笔纸的选择大多数情况是讲究的。如侧重表现晋唐意味的小字行草时,我用短锋硬毫、作旧熟纸,能得形式的近古及线条的爽利;侧重荒率多变者,我则道选旧之破笔,以求意外之趣;侧重碑版意味者,我则用生纸及羊颖大笔,以求朴厚。总之,不同的工具所表现的效果差别很大,倘用长锋羊毫在生纸上临写兰亭,恐怕一辈子也难以领略魏晋风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