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江口陆地、岛屿变迁与沙地人迁徙史

 LAOWU9163 2013-11-03

长江口陆地、岛屿变迁与沙地人迁徙史  

2010-06-24 13:15:01|  分类: 崇启海文化|字号 订阅

一、长江三角洲的演变

长江三角洲是长江和东海长期相互作用下的产物。

冰期后海侵,三角洲又渐被海水覆盖,海岸线大致相当于今天海拔4~5 米的位置。

距今约6000~5000 年,三角洲大部分地区成为浅海、潟湖、沼泽和滨海低地。长江口在镇江、扬州以下呈喇叭状,口外一片汪洋,以后在波浪作用下,逐渐堆积了江北的古沙嘴和江南的古沙堤,形成三角湾。


       长江口陆地与岛屿变迁与沙地人迁徙史 - 司马东方 - 东方时事评论精选

 春秋战国时期长江口形势

1、长江口北岸

公元前1 世纪长江三角湾北侧沙嘴的南缘,约在扬州、泰兴以南江岸, 折东北至如皋、李堡一线。沙嘴前端在如皋以东。其东有一古沙洲(扶海洲)将长江主泓分为南北二道。由于主泓流向逐渐偏南,接近北岸的沙洲与沙嘴之间的夹江淤积,沙洲并岸,形成了沙嘴的延伸。如扶海洲并岸后,形成了凹入滨海三角洲平原的马蹄形海湾(即新川港前身)。

六朝时期北侧岸线大致在今泰兴、如皋以南至白蒲以东一线上,沙嘴前端推至如东(掘港),称廖(料)角嘴。南通尚在大海之中。岸外在今南通与海门间涨出东西长40 公里,南北宽17.5 公里的胡逗洲,唐末胡逗洲并岸,又形成今川腰港马蹄形海湾。廖角嘴推展至今佘西附近。

唐时岸外又涨出东洲和布洲,后合为东布洲。北宋前期相继并岸,廖角嘴延伸至吕四。南宋时岸线大致在泰兴、狼山、刀刃山、江家镇一线。今海门县东南部和启东县尚未成陆。

14、15 世纪开始,长江主流移向北泓,海门县(今启东县北)境土地大片坍没。元至正中~清康熙十一年(1672)海门县治三次向内陆迁徙。最后除吕四一角外全部坍入江中,终于废县为乡,并入通州。

清雍正以后又开始沉积,形成海门群沙。乾隆年间海门群沙靠岸,形成今海门县。道光年间,海门以东又出现启东群沙。光绪年间启东群沙并岸,廖角嘴移至今寅阳附近。今日北部三角洲面貌基本形成。

长江口北岸沙嘴的伸展,基本上是自西北向东南逐个合并沙洲而形成的。


        
        长江口陆地与岛屿变迁与沙地人迁徙史 - 司马东方 - 东方时事评论精选
        长江口变迁与沙地人迁徙史 - 司马东方 - 东方时事评论精选
        长江口北岸成陆图

长江口变迁与沙地人迁徙史 - 司马东方 - 东方时事评论精选

清朝初期以来海门地方变迁示意图


 

2、崇明岛

唐朝初年(618年),长江口位于现在的扬州、镇江一带,当时长江口门外(即扬州、镇江以东)出现了两个小沙洲,称为东沙和西沙,面积亦甚小,约数十平方公里。岛上先民从附近江苏丹阳、句容等地迁来,以打渔为生。到了唐神龙元年(705年),始建立崇明镇于西沙,大概这是最早“崇明”两字的出现。在这以后,随着长江口的东移,崇明岛也不断顺江下移,下涨上坍,于11世纪宋朝已在西沙西北面张出了姚刘沙,东北面堆积而成了三沙,而原来的东沙和西沙则渐渐被崩塌冲走。1277 年建立崇明州。元朝时期,又涨出10多个沙洲。

十四世纪,姚刘沙及三沙岛北面土地也大量坍失,面积缩小,明洪武二年(1369年)崇明降州为县后完全坍没。在其下游先后堆积形成了马家浜、平洋沙,长沙等沙洲,其中的长沙即是现在崇明岛的前身。崇明县也依次先后于嘉靖八年(1529年)迁徙于马家滨,二十九年(1550年)再迁于平洋沙,最后于万历十四年(1586年)迁至长沙——今崇明县治所在,距今不到500年。清乾隆(1736至1796年)时长沙与周围南沙、平洋沙合并为一沙洲,今崇明岛基本轮廓形成。

崇明岛经历了多次沧桑之变和迁移。十六世纪末以前,崇明县城就搬迁了5次。直到现代,崇明岛也是不稳定的,并呈现逐渐向西北方向发展的趋势,长江口北支水道逐渐变窄变浅,至于崇明岛的南岸,两百年来则处于不断的崩坍中。最初县城离南岸约二十公里,到1949年仅剩下半公里了。解放以来,由于修筑了两百多公里的环岛大堤与一千多条丁字坝,才使南岸的崩坍基本上得到了控制。由于南岸坍塌得到控制,而北岸不断向西北扩展,崇明岛的面积已由1954年的六百多平方公里增加到现在的一千多平方公里。

目前的崇明岛北靠的趋势已十分明显,北支水道最宽处仅1.5公里左右,且水深甚浅,江底已日益淤死,估计不久的将来,随着北支的淤死,崇明岛将与启东、海门连接成为陆地的一部分,而不再是岛屿了。也许到那时候,今日的长兴、横沙两岛要成为新的崇明岛了。

3、长江口南岸

长江口南岸,在长期波浪作用下,自常熟福山起,经太仓、嘉定方泰、上海马桥、奉贤新寺,直至金山漕泾一线及其以东,形成数条西北—东南走向的沙堤,俗称冈身。冈身在吴淞江以北有五条,最东一条相当于娄塘、嘉定、马陆、南翔一线。吴淞江以南有三条,最东一条相当于诸翟、新市、柘林一线。

20 世纪50 年代以来,在冈身地带马桥镇发现了新石器时代遗址,说明距今5000 年前冈身已经形成。但最东一条冈身以东的陆地,至今尚未发现魏晋以前的文化遗址,表明其成陆不会太早,大约在公元1 世纪或3 世纪以后。总之,这条冈身地带,堆积时间竟长达3000 年左右。

4 世纪以后,海岸向前推移。8 世纪初,冈身以东约20 公里地带已经成陆。10 世纪初时海岸线已达月浦、江湾、北蔡、周浦、下砂、奉城一线下砂捍海塘。200 年间推进了约10 公里。11 世纪50 年代的海岸线,北起老宝山,中经横沔,在奉城和大团之间,折而西南。150 年间又向东推进7~8 公里。

12 世纪70 年代海岸已抵里护塘,即川沙、南汇、大团一线,海岸又向东推进6~7 公里。明清以来长江口南岸岸线伸展缓慢。万历年间修了外捍海塘,清雍正十一年(1733)南汇知县钦连重修,故称钦公塘,大致即今岸线。个别岸段还在今岸线之外2~4 公里。明中期至雍正年间发生崩坍,乾隆以后逐渐稳定,唯南汇嘴继续向海伸展。


     长江口陆地与岛屿变迁与沙地人迁徙史 - 司马东方 - 东方时事评论精选

二、长江流域开发加快了三角洲地区的发育

长江三角洲是在长江和东海水流作用下泥沙长期淤积的结果,长江流域人口急剧增加、大规模的耕地开发导致水土流失加剧,产生的大量泥沙进入江道加快了这个过程。

1、历代我国人口变化

据现代人推测,夏代人口约为135万,商代人口约为196万,西周人口约为285万,春秋时期达到1000万左右,战国时期为2000至3000万。 秦朝人口达到3000万以上,但到西汉初大约只剩下1500万至1800万,至西汉末的公元2年增加到6000万以上。王莽时到东汉初,总人口下降到3500万。到东汉后期的永寿三年(157年)稍后,才重新突破6000万。 从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到220年三国鼎立形成这个期间,人口损失估计达60%,仅存约2300万。4世纪初的西晋约有3500万。此后南北分裂,北方进入十六国时代,人口多次出现大幅度下降,直到隋朝重新统一后的大业五年(609年),才恢复到6000万左右。

隋末的战乱,造成人口降幅超过50%,到唐初仅有2500万。至安史之乱前夕的755年,人口增至约9000万,达到新高峰。唐后期和五代的战乱导致人口锐减,到960年宋朝初建时估计只有4000万,其境内仅3000万左右,北宋时期人口持续增长,大观四年(1100年)境内人口超过1亿,辽(金)、西夏、大理等政权的人口合计也在1000万以上。两宋之际的战乱使人口大幅度下降,但此后南宋和金的人口都有增长,至13世纪初,宋、金、西夏、大理及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合计已超过1.2亿。蒙古灭金和西夏造成空前浩劫,北方人口损失高达80%,仅剩1000余万。元统一时实际人口约7000万。到14世纪中期增加到8500万左右。

明初的人口不足6000万。但到17世纪初,全国人口已突破2亿。但明末的天灾人祸和清初的残酷战争,又使人口降幅达40%,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估计已降至1.2亿。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恢复至1.5亿,以后很快破2亿大关,到道光三十年(1850年),全国人口创造了4.3亿的新纪录。这便是所谓的“清代人口奇迹”。 太平天国起义和清朝的镇压,导致南方人口稠密地区的巨大损失,人口下降超过1亿(最保守估计也有五六千万),以至到1912年尚未恢复到1850年的水平。

2、我国人口迁移与分布变化

中国历史人口迁移流向呈现四个特征:

第一,游牧民族向中原内迁。东汉初,匈奴分裂,南匈奴迁到河套和陕西、山西一带;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羯、氐、羌等族大量内迁,居住在今甘肃、陕西、山西以至河北、辽宁等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十六国和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政权渗透到黄河流域。辽宋夏金元时期,尤其是元朝时期,边疆各族大量内迁中原,甚至江南地区。

第二,汉族人口由北向南和由西趋东迁移。中原广大人民由于黄河流域战乱和少数民族入侵大量向长江流域迁移。中原人口南迁出现了三次高潮,分别是:两晋之际、唐代安史之乱以后和两宋之际,靖康之乱后。 

第三,中原人口由内陆向边疆迁徙。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封建中央政府为开发边疆,充实边防,不断迁徙内陆人民到边疆地区,如秦朝对匈奴作战夺取河套地区后迁徙内陆居民到这里发展生产,政府越族后迁徙内陆居民到这里,促进了河套地区和越族地区的发展。另一种情况是人民自发的向边疆地区迁徙,如唐朝末年,许多中原人民来到契丹境内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第四,中国人逐渐向海外迁移,从唐朝开始,我国就有很多人到南洋谋生,郑和下西洋以后更多的中国人向南洋地区迁移并为那里的开发做出了巨大贡献。 

不同朝代南北方人口比例: 
         年代          北方籍户口比例           南方籍户口比例 
         西汉元始二年       81%              19% 
         唐贞观十八年       45.4%             54.6% 
         天宝元年         55.5%             44.5% 
         北宋初年         40%              60% 
         元代           10%              90% 
         明嘉靖年间        29%              71% 

安史之乱(唐天宝十五年)是重要的界限。安史之乱结束后,人口分布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期间原遭受战祸地区的人口大量南移。位于长江流域的襄州人口增加了120%,鄂州增加了100%,苏州增加了30%,战乱前北方地区保持了过半数的人口优势,战乱后南方地区人口开始超过北方,北宋初年已经占60%左右,至元代,南方人口已经占总人口的比例高达90%。而北方地区4700万最高人口规模从汉初一直保持到清朝中期,期间全国人口的增加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可见,同一时期南方地区相应也出现了大规模的开荒造田,耕地面积也得到急剧增加。从漕粮看,唐安史之乱前,漕粮主要来自北方,乱后则主要来自南方,如北宋开封年需550万石,来自南方的比例为72%,末期更是高达90%。

中国由黄河文明进入长江文明,正是从唐宋年间开始。长江流域农业文明的发展,水土流失也大量增加,长江泥沙也大量增加,为河口沙洲的成长奠定了物质条件。也正是从唐宋年间以后,长江口岛屿得到了极大的发育,并呈加快趋势。

三、长江口沙地人的迁移史

沙地人以吃苦耐劳著称。他们特别善于围垦造田,锹和铁搭是他们特有的劳动工具。凭着这么两件简单的工具。他们在沿江沿海一带大显身手,在崇明、海门、启东、南通、如东、海安、东台、大丰、阜宁、滨海等县,乃至黄河口,开创了大片沙地人聚居区。从海门厅建立200多年后的今天,沙地人的子子孙孙大约已有500万人之众。

1、启海沙地人来源

沙地人(音索地宁)的祖先是谁?他们是什么时候从什么地方迁移到海门、启东、南通这块富饶的土地上的?

海门、启东,由长江泥沙逐渐堆积而成。经800多年,至唐朝中期,长江口逐渐形成东洲和布洲两个大沙洲,以及大量的小沙洲,其后东洲、布洲淤合,合称东布洲。 唐朝末年,一批北方居民为避战乱,来到东布洲,开垦定居,成为首批居民。元末明初,部分江南人也迁到这里。

五代后周显德五年(公元958年),始设海门县,在这以后的700多年时间里,海门不时遭到江逼海侵,坍塌无常,县治屡次迁移。1672年,海门【坍海】严重,陆地大批没入水中,居民最少时只剩下4200余人,转移至通东沿江地区,这些人以后被后来的沙地人称为“江北人”。海门不得不撤县缩成海门乡并入南通县。

清康熙年间,海水南泓,崇明岛北侧海门旧地开始涨出大批沙洲,十八世纪初期,崇明岛开始有大量人口迁入新沙垦殖,这些江南沙民在新沙地争夺中战胜了来自北部的江淮方言区移民,在新沙地定居下来,并完整地保持了崇明的方言和风俗。相传最早来海门开垦沙田的是陈朝玉。康熙四十五年(1705年),祖居崇明的陈朝玉携妻涉江来海门拓荒垦殖。以后,崇明又有不少农民相继前来海门开垦沙地。不到10年,陈朝玉垦地周围200余里的地方,屋舍俨然,沟梗纵横。陈朝玉死后将近百年,他的后代及当地农民为他建立了祠堂。近代著名思想家、散文家、诗人龚自珍作《海门先啬陈君祠堂碑文》,记载了陈朝玉在海门白手起家,从事稼穑,改变沙荒地面貌的事迹。

现在讲沙地话的启海沙地人,绝大部分是十八世纪以后从崇明岛迁移至启海地区定居的崇明人,最早的距今也只有300年的历史。1768年(乾隆33年),设江苏海门直录厅。太平天国时期,为躲避战乱在今上海(包括崇明)、苏州沿江一带出现向启海地区的移民潮,1912年(民国元年),复称海门县。因沙地不断向东推进,1928年3月,将海门东部一带加上属于崇明县的外沙(从光绪年间到1928年,崇明将长江北支入海口北面的群沙称作“外沙”。这个“外沙”在今启东南部,当时属崇明,由永太、永昌、西庆升、永旺、永丰、北连升、南连升、永隆、永阜、杨家、惠安、永兴、日盈、连珠等构成,如今,崇明习惯将海门、启东统称为“外沙”,称自身为“内沙”)开设启东县。1994年,海门县改为海门市。

【注】坍海,这是江口海边的一种特有现象,因长江流沙堆积成沙洲、陆地,初期尚未厚实,易受海潮影响。沙地有时涨了,有时沉了,有时此涨彼消。严重时,大片陆地,突然没于海水之中,生活在上面的人们,甚是危险。

2、崇明人来自何方

启海人的祖先来自崇明,那么崇明人又来自何方?有人说太仓迁崇明,崇明迁海门,崇明人应来自太仓,然依据尚嫌不足。有人认为崇明人“根”在句容,根据是崇明人的小脚趾头与句容人长得一模一样。有人否定此说,认为那不过是“须”,而不是“根”,理由是一些崇明人在明洪武年间,因遭潮灾迁移至句容,明末清初崇明岛开始复涨,一部分客居在句容的崇明人又回到了崇明,这是崇明人自身的迁移。

也有说,崇明人的根在浙江吴兴一代。据史料记载,后周灭唐后,姚氏率1万余吴兴人逃到崇明避难,因北周驻军不能过江,吴兴人便在崇明定居下来。崇明早期有过一个小沙叫“姚刘沙”,据考证,其本意应是“姚留沙”。此为历史的遗迹。其次,从当时的生产水平、交通条件、地理位置等因素看,句容移民无必要也不可能到荒沙洲上来。再从方言的角度考虑,崇明方言与吴兴方言同属吴语系,因此,崇明人的祖先来自吴兴完全是可能的。不过也有人考证说沙地人来自古代南沙县(包括今张家港全市和常熟、江阴的一部分)。

司马东方综合各方面的资料,认为沙地移民来自常熟、江阴(古代南沙县及附近)等江南地区,并经太仓、宝山到达崇明和启海地区。这是因为:

第一,从常熟沿江向东走,经过太仓,便是上海的宝山,这一带方言和风俗,越是往东,与沙地人的差别越小,笔者推想常熟等地的沿江农民与沙地人有内在联系。尤其“点心”两字的特殊含义,几乎使我茅塞顿开。在中国,点心有两层意思,一指糕点一类的食品,一指三顿正餐外吃少量食品充饥解饿,所以不少地方将早餐叫“早点心”。唯独常熟、太仓、宝山沿江农民和沙地人一样,完全颠倒过来用,早点叫“早饭”,吃干饭,还要象模象样炒几个菜,一如其它地方的中饭,解放初还基本如此,现在遗风尚存;却将吃中饭叫“吃点心”,甚至将中午时分叫作“点心快”(快接近中午的意思,中午叫“点向浪”,“点心快特”意指快到中午了,司马东方注)。经过反复思量,笔者认为这与沙地人治沙垦殖的方式有关。

原来治沙的过程比较漫长,先筑堤圩田防断海水倒灌,然后种植芦苇,开沟排水,待盐碱降低到一定程度后,方可整地种庄稼,可还不能一步到位,因为河浜(沙地人叫沟)里的水依然卤咸不能饮用,而淡化过程往往需要好几年时间,一般中小地主或农户自己开垦的,都以原来的住地或靠近荒滩、有饮用水的地方搭建临时住房作为“根据地”,一步一步向前推进,先“走田”(俗称走脚田),早出晚归,待解决了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才能举家搬迁。所谓“走田”,是指走上十来里路或摆渡过江,才能在租来或买来或自己开垦的田地劳作,因中饭不能回家用餐,要求早饭必须吃得多,而多吃就得有下饭的菜,使一天劳动中的能量消耗和营养补充尽可能在早晨多解决一点;而中午只能在田头用现成的芦苇搭个小窝,俗称“环洞舍”,吃些点心充饥。语言产生于劳动,吃中饭自然就叫“吃点心”了,而把早、晚餐分别叫做“吃早饭”和“吃夜饭”。

第二,早在公元341年,在今天的张家港东南部、常熟西北部地区曾建立南沙县,县治南沙城(今常熟福山镇),公元540年南沙县更名常熟县,“南沙”这个地名的出现,不仅说明福山一带已形成大片沙地,而且极有可能江北狼山一带也有相应沙地出现。联系到今天海门、启东、南通、通州不少沙地人自称“南沙”人(古有南沙县),而称通东一带为“北沙”人,不客气的称他们为“江北人”(音“港波宁”);世居江北老土的原住民客气一点称沙地人为“南沙”人,不客气的便称“沙蛮”人。从这些民间称谓中,明显带有当年的历史痕迹,不能视为偶然巧合。

第三,从长江口以南海岸的演变过程看,公园4世纪后,长江口南岸海岸线呈向东不断推移的过程,常熟、太仓最早作为靠近海岸线的地区,当地沙民自然随着海岸线的不断东移而不断向东开垦新的沙地,十四十五世纪马家浜、平洋沙、长沙涨升后,他们陆续通过太仓、宝山来到这里(就是现在崇明岛的雏形,不是古代位于镇江、扬州下游附近的东西沙),并形成特有的沙地文化。十八世纪初期后,北部海门、启东、通州等沙地陆续涨升成陆,勤劳的崇明沙地人开始向北移民,并在与江淮移民争夺新沙地的战斗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同时也给这些新涨升的沙地带来了完整的沙地文化和习俗。

据崇明县志记载及各方资料,公元696年(唐朝万岁通天元年)初,崇明岛开始有人居住,不过此时的崇明岛是指西沙和东沙,位于今镇江、扬州以东附近,居民主要来自丹徒、句容一带,这是古崇明岛的第一次人口迁徙。公元705年(唐朝神龙元年),在西沙设镇,取名为崇明(“崇”为高,“明”为海阔天空,“崇明”意为高出水面而又平坦宽阔的明净平地)。至十一世纪宋朝时期,东西两沙坍塌严重,在西沙西北面涨出了姚刘沙,东北面涨出了三沙。公元1222年(南宋嘉定十五年)在三沙设天赐盐场,隶通州。1277年(元至元二十四年),升场为州,始筑州城于姚刘沙、隶扬州路。至元末明初,东沙已经基本坍没,西沙也所剩无几,姚刘沙南坍北涨,渐与三沙连壤。

十四世纪,姚刘沙及三沙岛北土地大量坍失,面积缩小,公元1396年(明朝洪武二年)崇明由州降格为县,先隶扬州路,后隶苏州府,兼隶太仓州。期间在姚刘沙、三沙下游先后堆积形成了马家浜、平洋沙、长沙等沙洲,崇明县也依次先后于嘉靖八年(1529年)迁徙于马家浜,二十九年(1550年)再迁于平洋沙,最后于万历十四年(1586年)迁至长沙——今崇明县治所在。清乾隆时长沙与周围南沙、平洋沙合并为一沙洲,今崇明岛基本轮廓形成,考虑到崇明岛总体上不断下移的特点,当时崇明的大致位置应该在常熟、张家港附近,为这一地区人民移居沙岛提供了方便条件,这也为崇明人来自常熟等地这个说法提供了一个证据。可见,现在的崇明人主要是在十四、十五世纪以来的移民,与当年来自丹徒、句容的东、西沙时期居民并无多大关系,与姚刘沙、三沙居民也并不完全是一回事(来自姚刘沙、三沙的移民可能占有一部分)。

民国时期,崇明先后隶属江苏南通专区和松江专区。抗战时期,隶属于上海特别市。抗战结束,前后隶属于江苏苏州,南通。解放后,隶属江苏南通专区。1958年12月1日,崇明县随同其余当时9个县(嘉定、宝山、上海、松江、奉贤、南汇、青浦、川沙、金山)重划归上海市管辖。

如果把来自句容、丹徒的东西沙居民算起,江南人来到崇明岛(不是现在的崇明岛)居住已有1300年的历史。今天崇明岛露出水面那是十四世纪以后的事情,可见今日崇明沙地人来到崇明岛也就是五、六百年的历史。

3、沙地人北上兴垦

1901年,清末状元、海门籍实业家张謇(1853-1926)建通海垦牧公司,大批海门人和崇明人(上海人称其为北沙人)来到今通州市东北三余地区和如东县东南参加沿海滩涂的围垦并在那里定居。他们将海门方言带到那里,最后形成了今天的三余湾启海方言飞地。范围包括通州市东北部三余镇、海宴镇、东余乡、北兴桥镇、恒兴乡,及如东县掘东地区(兵房、大豫)。

在今海安县东北角斜镇(原角斜镇、沿口镇)和旧场镇一带(旧属东台县),亦有一批海门人于20世纪初移民于此,在那里形成了角斜――旧场启海方言岛。

1917年,清末状元、著名实业家张謇(海门人)与张察创办“淮南草堰场大丰盐垦股份有限公司”,并率大量海门、南通的百姓,来大丰废社兴垦,开辟了大丰县东部的广大地区,种棉花,办纱厂,兴水利。这些移民的后代,至今仍然自称是“海门人”,说海门话,有时还称当地人(本场人)为“江北人”。不过已经逐步被本场话同化,目前仅在南阳、通商、裕华等地农村仍使用沙地话。那么为什么启东移民也自称“海门人”呢? 因为当时向大丰移民时,启东尚未成立,其大部分地区当时仍属于海门县。1928年由海门部分乡镇,加上祟明外沙成立启东县,北部吕四地区1942年并入启东(1912-1942年间属南通县)。

 由于同样的原因,崇启海方言随着沙地人的脚步,也踏上东台、盐城、射阳、灌云、滨海等苏北县、市的沿海地区,在那里形成零散的崇启海方言点。

沙地人北上兴垦的历史不足百年。

3、部分沙地人回江南故乡

虽然有沙地人来自张家港等地一说,不过现在的张家港常阴沙沙地人,主要是来因长江江道的演变由江北南通回到江南他们曾经的故乡。

张家港沙地人过去主要集中在常阴沙,常阴沙原是长江中的一个沙洲岛,并靠近长江北岸,原属位于江北的南通县(今通州市)管辖,由于长江北汊江道冲刷,南汊江道不断淤积,使其与南岸相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划归位于江南的常熟县管辖,1961年拆常熟县和江阴县部分地区设置沙洲县,常阴沙成为沙洲县属地,1986年沙洲县改张家港市,常阴沙改属张家港市管辖。从此,常阴沙沙地人从江北又回到了他们的故乡江南。

4、古南沙县人来自何方

初步考证,古南沙人主要来自浙江嘉兴、湖州一带。自吴越国隐后,吴越故都杭州附近的吴越世家子弟被迫迁离故土,同时随之迁移还有一部分吴越遗民。其中最著名的一支是以钱迪为首的杭嘉湖地区吴越世家及遗民,他们西绕太湖北上至今无锡、苏州等长江沿岸地区。他们是沙地人更早的先民。

因此,从嘉兴、湖州,至苏州的常熟、张家港、太仓和上海的宝山,至崇明岛、长兴岛、横沙岛,至南通的通州、海门、启东,都有着大致相似的民俗习惯和方言,而且越靠近的两地,相互越相似。这个迁徙路线是吴语区人口流动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