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莲溪扇画 超尘绝俗

 红豆居士 2013-11-03

莲溪扇画 超尘绝俗

QQ截图20131030145904

图1

QQ截图20131030150025

图2

QQ截图20131030150053

图3

扇面画因其有固定的形状和尺寸,故扇面画的构图不同于立轴与手卷,需要画家因材就势,别立巧趣。扇面的绘画题材,既要与它的功能相协调,又要照顾到它的材料、质地,在特定空间范围中精思巧构,展示技法,化有限为无限,创造出富有魅力的形象和意境,达到高度和谐的境界。因此,画好扇画也绝非是件容易的事。我国历代都有一些擅长扇画的画家,清代画僧莲溪就是其中的一位。本文介绍的三幅扇面,就是他的作品。

图1《竹石图》团扇,径17厘米,纸本。上写奇石一块,修竹三竿,竹笋两个。石拔地直耸,略向左偏,瘦硬挺拔,苍润奇崛。竹则一竿迎风挺拔,二竿倾伏偃卧,二笋破土而出,生机勃勃。图上之老竹新笋,左右互应,错落有致,虽神态不一,但顾盼有情,很有气势。

此图以散锋之笔写奇石,先以淡墨勾廓,由淡而浓皴出结构,然后用淡墨渲染,浓墨点苔,显得清新湿润。以羊毫之笔写竹,淡墨写干,浓墨勾节,用笔沉着劲利,墨色秀润含蓄。竹叶多以湿笔写出,有浓有淡,水分充足,看上去好似细雨刚过,迎风摆动中还带有一股清润之气。而竹杆用墨略淡,节距较远,实按虚起,一抹便过。特别是两个竹笋,渍以淡墨,更显得生机焕发,朝气蓬勃。每组枝叶的搭配,以及竹叶的顶梢、底梢、旁梢都画得非常考究。画上落款为:“蓉圃仁兄大人教正,莲溪”。下钤“野航”朱文印。

莲溪(1816年至1884年),清末僧人,释名真然,号野航、黄山樵子等,江苏兴化人。俗姓丁,家贫寒,少随画家张百禄,为其理发梳辫,兼作书僮。张百禄见莲溪聪慧异常,便教其学画,成年后又引荐到朱沆门下。莲溪以师事之,勤奋学习,临习不辍,技艺日进,山水、虫鸟、人物、兰竹莫不妙彻精髓。然世俗之辈重门第,为避人冷眼,遂披缁入释,成为方外画僧。后游宣城、歙县,登黄山,居文殊院,雄观黄山峰峦云海之奇状,纵览当地所藏宋元名迹,故下笔苍老,冠绝一时。道光二十四年(1840年),莲溪同歙人汪仰斋来扬州,始寓众香庵。他画盈丈道释人物不用朽稿,落笔即成,惊为绝艺,于是知名。对于他的画名,扬州众画友多有不服,曾数次笔会比试画艺,却终不能撼其地位。后在维扬设室于自愿庵,陈设雅洁别致,书卷盈架,翰墨飘香,日与文人墨客品茗论画。

其山水力追宋元,古朴苍劲;花鸟生动雅致,清新拔俗;画荷尤萧然出尘,有新罗山人遗意。晚年写兰竹,章法甫峭,自然大雅,亦婉约,有石涛兰竹之神韵。莲溪尤擅画扇,他的扇画笔墨精致、立意高古,兰竹、花卉、山水莫不精妙,是扬州画派的重要画家之一。

图2为《丹凤竹石图》团扇,径19厘米,泥金笺本。在辉煌的金色背景下,风仙绿竹争奇斗艳,鲜艳无比。此图意境幽远隽永,笔墨淡雅秀润,设色清新明丽,上写绿竹二竿,奇石一方,兰草二丛和凤仙花一株。所绘凤仙花,花茎挺拔劲峭,枝叶淡绿,叶片呈披针状,顶端渐尖,基部渐狭,边缘有疏刺;枝叶间花团锦簇,色泽明艳,娇红如绯颜,正傲然竞放,灿烂多姿。画面右侧绘突兀嶙峋的奇石一方,石上有绿竹两杆,刚劲挺拔,青翠欲滴。石下有兰草二丛,自由奔放,婀娜多姿。此图以石之坚贞、竹之高雅、兰之幽馨来衬托正盛开的凤仙花,更显情趣盎然。

在画法上,此图以没骨法写凤仙花,点花用绯红,枝梗用赭红,叶则用花青,复以浓笔勾筋,色彩之互补运用颇为恰当。以双勾法写绿竹,先以细劲清淡之笔勾出轮廓,再赋以色彩,特别是竹叶内的腾笔飞白,以示风动折旋之势,使画面动静结合,生动洒脱。所写兰草,虽意笔草草,但笔墨奔放,生意盎然。总之,此图笔精墨妙,赋彩鲜活,形神兼备,雅俗共赏,有宋代文人画之风韵,充分反映了莲溪在花卉画创作中的功力,是莲溪花卉画中的精品之一。画上题款云:“子瑛六兄大人清正,莲溪。”下钤“真然”白文印。

图3为《烟浮远岫图》折扇,纵17厘米,横56厘米。此幅以纵向取势,构图显然受元代画家倪云林的影响,取一水两岸的形式。画面中间有一溪流蜿蜒流过,两岸是崇山峻岭,瀑布飞泉,草木华滋,水清山幽。深秋的景色跃然纸上,表现了锦绣江南的美丽景色。其近景所写乃大山足下,危岩耸立,溪水清澈。溪水之畔,有三五乔松,几株杂树,芦蒲水草前后穿插,俯仰峥嵘,错落有致。松下有一高士,倒背着双手,正透过烟云迷茫的溪水向对岸凝视,给人以气静神完、专心致志之感。右有高台房屋二楹,内有一高士端坐于窗下,似在专心读书。幽谷之间,碧溪之滨,正是修身养性、读书治学的极佳妙境。

图中山石先以披麻皴皴擦,然后以淡墨皴染,最后以浓墨点苔,使整个山势更加空灵,营造了云烟飘渺的境界。溪边树木,有的用蟹爪、有的用“介”字或“个”字点染勾叶,繁密丰茂,生机勃勃。画上题字云:“烟浮远岫”,落款为:“癸酉九秋,仿云林子用墨法,呈璧山先生大人教正,莲溪。”下钤“真然”白文印、“野航”赤文印。

此“癸酉”是指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是时莲溪已57岁,正处于其艺术的成熟时期。因此,此图虽是仿元人倪云林的用墨,但已不是单纯的模仿,其风格更趋清雅,境界更具有一种脱尘的宁静和超拔。此图于亲切温和中透露出雄峻,景观与意境的丰富和深幽令人神往,是莲溪山水画的重要作品之一。(王厚宇  刘振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