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山飞瀑 人间圣境

 红豆居士 2013-11-03

云山飞瀑 人间圣境

QQ截图20131016132440

现代画坛“渡海三家”(黄君璧、张大千、溥心畲)之一黄君璧先生(1898年至1991年),于画学贯中西,山水、人物、花鸟、走兽等俱能,亦擅诗文、书法,但以山水画成就最大。黄君璧在1969年畅观非洲维多利亚大瀑布、南美洲伊瓜索大瀑布及北美洲尼亚加拉大瀑布后,其绘画视野大开,随后创作的飞瀑、云山等题材画作,开始呈现出一种新的表现形态和笔墨意象。

1974年夏天,黄君璧激情创作了这幅代表作《云山飞瀑》(纸本设色,纵54厘米,横99.5厘米),笔下所表现的应是晨曦中或暮阳下的自然山水情境。

在苍茫的天穹下,绵延起伏的崇山峻岭横亘大地,斜射的霞晖映照着迷蒙的山峦,漫山遍野点缀着树木草丛,幽谷山壑间烟云雾霭,氤氲变幻,缥缈不定,显得十分静穆幽谧。但见一条瀑流从蜿蜒的山谷疾速而来,倾泻直下挂壁山崖,似乎飞溅起“轰……轰……”的巨大撞击声,在天地间回荡不息,如此惊心动魄,着实令人感叹不已。眺望远方,终年不化的皑皑雪山,静静地沉醉于梦幻之中。

画家在该作品的右侧以率真流畅的行草书写款识:“甲寅(1974年)初夏画于白云堂,君翁黄君璧。”随后再钤两枚个人方印。

黄君璧自幼丧父,17岁考入广东公学,并且开始研习书画。1923年到广州培正中学任教,而立之年任广州市立美专教师兼教务主任。1936年受聘为南京中山文化馆的研究人员。抗战爆发后随迁重庆,担任中央大学和国立艺专教授。抗战胜利后返回南京等地,继续从事艺术教育和交流工作。1949年后,黄君璧担任台湾师范学院(今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教授兼主任等职。

黄君璧的山水画初师广东名家李瑶屏,由此上溯清初“四王吴恽”,远迄李唐、马远、夏圭、赵伯驹等前代大家。他从摹习古画开始,研学南北诸家之长,同时汲取王蒙、石谿等人笔意,打下了坚实基础。因受外来画种的影响,黄君璧通过融西于中、为我所用,相继创作出不少具有时代意义和影响力的作品。他毕生尝赴海内外一些名山胜水,师法造化,神游写生,不断摄取创作素材和艺术蒙养,藉以探新求变,为世人从事国画探索提供了相应的历史借鉴。

黄君璧在《云山飞瀑》的创作中,笔墨苍润凝重,技法娴熟老道,勾勒渲染,干湿互用,润渴兼施,水墨、浅绛、石青、粉白等有机相融。富于动感的瀑流等,并非囿于古法描绘。苍浑的群山、弥漫的烟海、飞湍的银涛以及傲然挺拔的苍树等,堪称别开生面。整个画面雄伟壮观,奇幻幽美,富有勃勃生机和神韵魅力。

画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明显地汲取了西画中一些构图写实与光色明暗等表现技法,藉以烘托描绘对象,纵情再现大自然中真山真水的形态质感。所作不啻意境苍秀、空灵、隽永,似乎还蕴涵着某种只可意会的庄重神秘气象,充满了迷人的诗情画意,不禁唤起人们对山水圣境的崇拜与向往,同时也能感受到画家胸壑中所洋溢出来的山水情怀及文人逸气。

黄君璧十分擅长云山、瀑泉等题材的表现,画面生意秀出,情境水乳交融,且已形成了风貌独特的鲜明个性,令人心旷神怡。通过该画作来看,确实名不虚传。用他在1981年题《长江三峡图》的诗作来表现是蛮恰当不过的:“生平最爱写云山,泼墨雄奇自展颜。我与长松同一格,风摧雨撼倍坚顽。”因此,张大千这样赞誉他的画艺:“云瀑空灵,吾仰黄君璧。”(周安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