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胃肠道内存在100--150毫升气体,分布于胃与结肠部位。当胃肠道存在过量的气体时,即称为腹胀。腹胀是常见的症状,引起腹胀的原因十分复杂。了解引起腹胀的病因,对于指导挂号就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腹胀时最好还是求医,查明原因,排除器质性病变。 1)分类及常见疾病 引起腹胀的病因大致可分为以下6种: 1. 胃肠道疾病 ① 胃部疾病:常见于慢性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扩张及幽门梗阻等。 ② 肠道疾病:常见于肠结核、痢疾、肠梗阻及习惯性便秘等。 ③ 其它:胃肠神经官能症。 2. 肝、胆与胰腺疾病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变,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及胰腺炎等。 3. 腹膜疾病常见于急性腹膜炎、结核性腹膜炎等。 4. 心血管疾病常见于心力衰竭、肠系膜动脉硬化症、肠系膜动脉梗塞等。心绞痛和心律失常亦可反射性地引起腹胀。 5. 急性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重症肺炎及伤寒等。 6. 其它可见于手术后肠麻痹、肺气肿、哮喘病、低钾血症、吸收不良综合征、脊髓病变、药物反应、慢性盆腔炎、附件炎、结缔组织疾病及甲减等。 2)如何挂号就诊 上述多种疾病均可引起腹胀,那么,就诊时如何区分科别呢?一般根据病史及伴随症状即可一目了然。 1. 消化内科腹胀伴暖气、反酸,进食后加重或有腹泻的病人,应挂消化内科。 2. 普通外科急起的腹胀、腹痛,伴呕吐或不排气、不排便的病人,应挂普通外科。慢性腹胀伴右上腹痛、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者,亦应挂普通外科。 3. 妇科经常腹胀伴腰酸、白带多的病人,应挂妇科。 4. 肝炎科腹胀伴厌油、黄疽的病人,应到肝炎科就诊。 5. 结核科经常腹胀伴低热的病人,应挂结核科。 6.心脏内科有心脏病史,经常腹胀者,应到心脏内科就诊。 7.神经内科有下肢瘫痪的病人,经常腹胀,应到神经内科就诊。 3)腹胀治疗药物 1. 如果两肋发胀、胃区饱满(即上腹部发胀)时,可选择促上消化道动力药,如吗丁啉(多潘立酮),但孕妇及一岁以下儿童慎用,不宜与阿托品、颠茄合用。 2. 若以中下腹胀为主、虚功多(屁多)、屁臭时,可选择西沙比利(又名普瑞博思)。但需注意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要减量使用,孕妇、乳母、儿童慎用,消化道出血时禁用。 3. 如果嗳气伴虚功多,还可用消胀片(又名二甲硅油片)--含二甲硅油、氢氧化铝。可消除肠道中的泡沫,帮助排出气体。此外还可抑制肠内产气菌的生长,所以可以消气胀。 4. 微生态制剂是由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和生长促进物质制成的制剂。益生菌对人体是有益的,可以调整结肠菌群、调节产气,治疗功能性腹胀,可明显减轻腹胀、饱感等不适症状。常用的微生态制剂有:三联菌培菲康(含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金双歧(含长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丽珠得乐(含双歧杆菌);整肠生(含地衣芽胞杆菌)。 5. 常用的中药有四磨汤、邦消安等。四磨汤能增强肠蠕动,是一种快速排除胃肠积滞,全面增强、调理消化功能,促进消化液的有效验方。适用于腹胀、纳差、嗳气、便结、便秘的治疗,对术后肠麻痹的功能恢复也很有效。大人、小儿均可服用。 6. 中药邦消安(又名六味安消)是天然胃肠动力药,能明显加速胃排空及促进肠的运动。能保留大量水分,增加肠容积,软化大便,亦可刺激肠壁,使肠蠕动增强,以排气、排便,缓解腹胀,治疗便秘。 7. 此外还有保和丸、香砂六君丸、健胃消食片、神曲胃痛丸等也可选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