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教学论文

 干西小学图书馆 2013-11-03
小学数学论文: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初探 【摘要】说起有效性,对于参加素质教育改革的教师来 说,是个常谈的话题。有效即有效益、效率高、效果好,而 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既考虑教师教的有效行为,又考虑学生 学的有效行为。 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策略 1 提高教师教的有效行为,有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俗话说“国无君,民亦 乱” ,在课堂教学中也是如此,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教师来带 领这群无忧无虑的孩子,那么,再好的孩子也不过是“一盘 散沙” ,不能成就大业。 1.1 走到学生中,和学生融为一体  良好的师生关系,直接关系着课堂的教学效果,只有师 生关系良好,使学生爱学、好学,才能激发学习兴趣。记得 以前,我每次上课都站在讲台上,从不走到学生中,可一次 偶然的机会,我听到了学生的心声: “老师老是站在高高的 地方??”听了这几句话,我恍然大悟,经过反思,我终于 走进了学生中,和学生成为好朋友,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1.2 设置合理的作业,全面开动思维 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 小学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 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在设置作业时,我将繁杂 的教学知识融入到学生喜欢的游戏中,这样完成的质量好, 学生的兴趣高。例如:在教学“除法”时,我给同学们设置 了一个这样的作业题: “请你回家,将家中的苹果平均分给 你的家人” ,自己设置题目,自己解答,结果在第二天的课 上,学生们都把自己的小手举得高高的,等待着回答,这充 分说明作业的设置直接关系到学生学的情况。同时,在评价 作业时,也应时常鼓励学生,也许正是作业本中的一句赞扬 的话,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鼓起了孩子们学习的风帆。 一个学习较差的孩子,在一次作业中,把一道较难的题目做 对了, 我不但在课堂上对他进行了表扬, 还在他的作业本上, 画上一张笑脸,同时,加上了一句话: “你做得真棒,继续 努力,老师期盼着你的成功” 。就这样,这位孩子在我的表 扬和鼓励中,学习认真刻苦,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2 提高学生学的有效性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素质教育改革的今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提 高,这就要求课堂教学行为要围绕学生的“自主发展”的引 导、导向。 2.1 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兴趣的产生和能力 的培养是课堂有效性的前提和结果,学生一旦对于一样事物 或是一门学科产生了兴趣,便会积极主动的投入,这正是提 高课堂有效性的一个开始。而提高课堂有效性的目的就是要 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例如:在教学混合运算 中的“小熊购物”时,我根据与之相关的教学内容,给学生 提供素材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知识,运用知识。 让学生在课前准备大量的物品,在教室内办一个“商店” , 同时让学生准备一定的“钱” (用彩纸代替) ;在活动中,让 学生自扮收银员(或服务员) ,其他同学扮购物者,由于学 生对“买东西”兴趣浓厚,积极性高,让学生在自己的实践 活动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学生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深深地 认识到书本里的知识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培养了学生的生 活实践能力。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但不感觉累,反而学习兴 趣高涨,教学重难点得到了突破,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真正 实现了有效教学。 2.2 加强动手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印象。 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爱玩的心理特征,我觉得在教学 中能借助学生亲身经历的事情,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 题,效果会更好。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中,我事先 准备好实物— 10 枝铅笔,让学生自己先去数、去分,然后在 小组内共同分,自己动手实践操作,而教师只作引导点拨, 让学生自己在实践中找出问题,并自己去解决问题;既充分 发动了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又让学生自己完成了本 课的任务,真正做到了有效教学。 2.3 将抽象的东西直观化,增强学生的记忆与观察。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待发展, 因而在教学中,我根据此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将抽象的东 西直观化,让学生借助实物来观察分析,先初步进行感性认 识, 然后在进一步进行延伸, 这样, 学生不仅能提高注意力, 而且学生能更好的接受。例如:在教学“角的认识”时,我 采用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及插图等,让学生整体性的认识 角,再引导学生观察、制作角,进一步了解角的特点,最后 让学生找一找身边的“角” ,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巩固与运 用。再如:在教学“厘米认识”时,当学生初步认识1厘米 的实际长度后,可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哪些物体的长度大 约是1厘米,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了解一个图钉的长度大 约是1厘米,一个手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等,借实际的东 西初步了解,再进一步深化,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2.4 让学生思考,自己总结结论。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课改后,教学更注重“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让学生借助手、脑等器官,自己总结结论,真 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而教师只是组织者,辅导者。例如:在 教学“数的比较”中,我采用游戏及鼓励的言行来调动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教学中,我加入了学生的游戏中,和 学生一块进行比较、猜测,让学生先写一个两位数,而我写 一个三位数,进行比较;再让学生写一个三位数,而我写一 个四位数,进行比较??依此类推,让学生自主合作,交流 讨论,来寻找规律,这样学生不仅兴趣高,而且也找到比较 两个位数不同的大小的初步规律。接着再让学生在游戏“猜 数”中进行比较同位数的大小,从而总结出数的比较规律, 从而实现了本课的目标,也真正做到了自主教学。 总之,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 要想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不仅要看教师教,还要看学生学,只有将两者结合,遵循学 生的发展规律,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甚至比其更高,更有 效。 参考文献 [ 1 ] 杨庆余 .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 2 ] 张奠宙等 . 数学教育学 . 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