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织造署 承载康熙六巡江南的记忆

 苏迷 2013-11-03

苏州织造署旧址(现苏州第十中学)

  记得二十多年前考入苏州第十中学的时候,十分感慨校园之美,简直就是一个精致的园林。学校大门朝北开在孔符司巷,而南门东侧即是清朝苏州织造署的大门。织造署的旧衙门目前还完整地保留着,当年织造署中间的大门常年紧闭,只有皇帝到来才能打开。根据校史馆中有关北京历史档案馆康熙、乾隆的原始起居实录记载,康熙皇帝六次下江南,来到苏州,六次都住在苏州织造署;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到苏州,五次住在苏州织造署。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和舅祖李煦曾先后担任苏州织造之职,这里面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历史故事?

  一半是国企、一半是“线人”的织造署

  盛产生丝、精于织造的苏州,自唐宋以来就成为中国的丝织中心。为满足宫廷需求,自元代起朝廷就在苏州设立织造局,明代由太监兼理织造,清廷吸取了前朝宦官当权的弊病,于顺治三年(1646)专设织造局,以工部侍郎总理织务。康熙十三年(1674)织造局改为织造衙门,又称织造府或织造署,衙门设在带城桥东、明朝嘉定伯周奎故宅之上,再由内务府派郎官掌管,这是皇室内廷对织造府加强控制的开始,而这种控制的背后有着极强的政治色彩。

  所谓织造局,实质上是皇家的服装工厂,皇帝、皇后、妃子以及百官的朝服等,都由织造局制作提供。其服装有:皇帝穿的龙袍,皇太后的满装袍,皇后的凤冠霞帔,皇太子的婚礼袍等,这些统称为“上用”。再是朝廷百官穿的朝服,由于官员的品级多,官服的品种多,数量也多。

  经过了裁撤“三藩”、收复台湾、平定西北边陲的康熙皇帝,对经济实力雄厚、文人士子云集的江南地区非常重视,安抚士绅、招揽民心是他的既定方针;了解舆情、掌握动态是他的重要手段,由内务府掌管的织造署由此成为康熙皇帝的线人与耳目,在整个长三角地区,江宁、苏州、杭州(并称“江南三织造”)三个可以直接向皇帝“呈递密折”的织造,把包括降水、收成等在内的各类民生新闻源源不断地寄到紫禁城。

曹寅奏民间讹传洪武陵下塌情形并江南雨水折,康熙朱批“知道了”

曹寅奏奉到御书恳请勒碑折,康熙朱批“知道了”

  曹雪芹的祖父曾是康熙的密奏使,他的密奏中有区域性的天气、粮食价格以及盗匪等问题,这种密奏方式也是康熙管理农业国家辽阔疆域的手段之一。曹寅将一方写过字的纸折成复杂的六角形,放在一个用封条封好了的小信封里,封条的上面写“固”,下面写“封”,信封上写着“奏折”,然后用大信封套住这只小信封,在外面用一根白纸条扎住。再在纸条下写上自己的全部衔阶和名字,然后用白纸包好,同样在白纸的包装口下方写上自己的全部衔阶和名字,最后用来封箴的几个字是“臣寅”、“叩首谨封”。

  上面的“报告”是除了皇上康熙以外任何人也不允许看的。这张纸在康熙的手中打开后,是一张10厘米宽、20厘米高的密奏。皇帝看完后,也许会加御批,也许只写三个字“知道了”。但最后都会被一个朱红的“封”字封过以后,重新传到曹寅的手中。这种纸从江宁到北京,骑马传递大约要20天左右。这项在曹寅和康熙皇帝之间的秘密传送,一直进行了20年。因此,美国耶鲁大学历史学家史景迁称曹寅为“康熙的密探”。

  织造署是康熙、乾隆南巡的行宫

  江南山清水秀、风物清嘉,是个值得游赏的好地方。康熙帝与织造署的关系非常密切,尤其是织造府的主管曹寅(《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是康熙派在苏州的“耳目”,地方上有什么重大事件,曹寅可以奏上密件,直达皇上。康熙皇帝要来苏州,自然要去织造府。织造是工场,皇帝怎么能住呢?

  于是,曹寅将织造局划出一半以上的地方,大兴土木,为皇帝建造行宫。据《南巡盛典》记载:行宫按照北京皇宫的格式,建有大宫门、二宫门,中间是大殿,是地方官员朝拜皇帝的地方。后面是正寝宫、后寝宫,是皇帝居住之处,再后是戏台、看戏厅。两边有书房、随侍房,以及御茶房,御膳房等。行宫内建有花园,配置亭台楼阁,以及假山池水等。园内的奇石瑞云峰,是特地从阊门外徐泰时花园中(即现在的留园)移过来的,绉、瘦、漏、透,亭亭玉立如美人,令人慨叹。清幽的环境,雅致的布局,使现在的第十中学成为苏州城内最优美的学校。

苏州博物馆藏“苏州织造府行宫图”

皇帝驻跸苏州织造署行宫时的专用御井

苏州织造署西花园中的“瑞云峰”(1780年,乾隆第五次南巡时从留园移来)

  行宫造好后,除康熙之外,其孙子乾隆更是六次下江南,都在此行宫内驻跸。而且,乾隆的皇后、妃子及皇太后也随着下江南,要观赏苏州的秀丽山水。乾隆是个喜欢舞文弄墨的皇帝,喜欢张扬自己,他题写了许多对联,叫太监挂在行宫内。如:“南园莺花多胜赏;吴中山水称清吟”(行宫);“阊临詄荡通民隐,里抚殷丰验物华”(寝宫):“轩窗自纳云霞气、书卷常含草木馨”(书斋);“圆觉光常垂妙鬘、吉祥境本彻优昙”(皇太后的佛堂)。

织造署大门后的厅堂,砖雕描绘的是当年织造府内繁华的场景

  织造署里的红学线索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于清康熙二十九年至三十二年出任苏州织造,后调至南京任江宁织造。继任苏州织造一职的是他的内兄李煦,李在此居官长达三十年之久。曹寅的继配李氏,是李煦的堂妹。李氏归宁回娘家时,常常带着孙儿来到苏州,因此曹雪芹青少年时,住在织造府的“葑溪别墅”中时间较长,因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曹雪芹写下的旷世巨著《红楼梦》,使得苏州织造署与红学、曹学就有了深深的关联。

曹雪芹画像

  有人认为《红楼梦》书中荣、宁两府重门叠户的宏敞布局,就是以织造府的布局作为蓝本的。大观园建在荣国府的西边,称为西花园。而织造府的西花园,则是康熙、乾隆两帝南巡时的居住所在。大观园就是这里的缩影园内假山叠翠,花木扶疏,亭台楼阁,曲桥回廊。特别是小院一角,翠竹碧梧,凤尾森森,康熙帝曾赐题“修竹清风”匾额,好象《红楼梦》中的潇湘馆,就在这座院内。曹雪芹又曾去过苏州拙政园浏览赏景,故而书中怡红院西边的长廊和凹晶馆的景物,就是取材于拙政园内的景色。

  曹寅的儿子曹颙,即曹雪芹的父亲,能文能武,极有才干,曾做过江宁织造的主管,可惜英年早逝,二十多岁就死了。曹雪芹是长孙,祖父自然欢喜,经常带他出去游赏。因而,曹雪芹对苏州的市井风情、园林景物等非常熟悉,所以,在《红楼梦》中诸如大观园内的景点布局与命名,“红尘中一二等富贵之地”的阊门与山塘街,人物中带有吴语方言,以及虎丘的泥人捏像、自行人、琉璃灯等玩物,都有苏州的影子。

  幼年曹雪芹造访苏州织造署,见识了李府“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鼎盛气派,而在短短数年中,整个家族又深深地卷进了争夺皇位的可怕漩涡中,并且以抄家为奴告终。———这些记忆,成为促成他写下《红楼梦》的直接原因。

  昆曲的兴衰 与织造署密不可分

昆曲

  织造官员均来自清廷内务府包衣三旗,苏州织造署第一任织造是曹寅,曹寅与康熙是小兄弟,两人一般大,康熙的奶妈,就是曹寅的母亲。曹寅小时候随母亲一直在宫里,与康熙一同长大。康熙当了皇帝,就派了一个肥差给曹寅,让他到织造署当织造。曹寅转派到了南京(江宁织造署)之后,接替曹寅的是曹寅妻子的哥哥李煦,李煦在苏州任职,长达二十九年。所以织造官员与皇帝之间是牢固、忠实的主仆关系,这种特殊的君臣关系,使得他们在任织造官员时,对主子的“豢养”之恩,当然要尽“犬马报答之心”,而满足主子精神上娱乐的方式之一,就是皇帝喜爱的戏曲。

  康熙历次南巡,苏州织造官员都安排戏曲接驾。如康熙第一次南巡:

  二十六日,(圣祖巡幸)至苏州……这里有唱戏的么?”工部曰:“有。”立即传三班进去,叩头毕,即呈戏目,随奉亲点杂出。戏子禀长随哈曰:“不知宫内体式如何?求老爷指点。”长随哈曰:“凡拜要对皇爷拜,转场时不要背对皇爷。”上曰:“竟照你民间做就是了。”随演《前访》、《后访》、《借茶》等二十出,已是半夜矣......

  当时,康熙的行宫设置在拙政园,而康熙起驾至工部衙门,坐定之后就问当时在工部衙门承应的任苏州织造的祁国臣,是否有唱戏的,可见康熙急于看戏的心情,以至于连第二天去虎丘游玩也推迟到了午后,可以说苏州昆曲伶人台上的高妙技艺远比虎丘的风景对于康熙的吸引力要大。

  康熙第二次南巡,接驾的依旧是苏州织造祁国臣。这次“江苏织造臣以寒香、妙观诸部承应行宫,甚见嘉奖。”这些承应的戏班可以说代表着当时苏州城,甚至全国职业昆班的最高水平。据清朝焦循记载:“时郡城之优部以千计,最著者惟寒香、凝碧、妙观、雅存诸部”,而且当时人们的心中“衣冠宴集,非此诸部勿观也”。

  康熙第五次南巡之时,恰逢这一年是其六十大寿,按照康熙圣谕说“旨意谆谕不扰民间”,但这次的接驾演出却是盛况空前。按照《圣祖五幸江南恭录》所记载,康熙五次南巡期间,光是演戏次数的记载就达二十八次之多。苏州城内,织造李煦更是进献御宴名戏。这次除了李煦所进名戏之外,还亲点曹寅为迎接南巡所写杂剧《太平乐事》全本。

清高宗为皇太后庆寿时豪华的演剧场景

昆班后台

  苏州织造不仅在皇帝南巡期间做接驾演出,还帮助宫廷在江南挑选伶人。在挑选伶人的过程中,苏州织造甚至还在衙门里设置了一个专门负责此事的“戏小甲”职位。《中国戏曲志·江苏卷》对“戏小甲”的解释是:“清苏州织造府内有一种隶役,专管戏班。……艺人称他们为戏小甲。……艺人若被织造府选取进京,苏州府县便另眼相待,派地保、甲头给艺人洒扫,酒肉款待,制赠行李衣服,发安家费等。”除了为内廷挑选戏曲人才之外,织造衙门还负责在苏州置办戏曲用品。

  织造衙门迎接皇帝南巡安排的戏曲演出,使得康熙对于苏州昆曲伶人有了直接接触的机会。伶人的北上,对于巩固苏州昆曲的正统地位,传播“姑苏风范”,南北戏曲交流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大量优秀伶人被送入深宫,甚至演出仅仅是按照皇室贵胄的喜好,审美范围变得狭窄、平庸以至僵化。这也就是后来花雅之争当中,雅部昆曲渐渐被花部戏曲打败并渐趋衰弱的原因之一。

  苏州织造署与网师园,在清朝曾一度是一个园子,中间隔一条河、一条街。河上曾有一座桥,为康熙出行方便而建造,为木板桥,刷上红漆,因而叫作“红板桥”,延续了两百多年,一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年久失修而垮塌,但旧桥堍还在。那是织造署的一部分,也是织造署历史的一部分,现已在原址上恢复重建。因葑门横街另有一座红板桥,所以,重建后改名为织造桥。当我走过这座桥,便会想象到两百多年前的样子。现实是历史的延续,现实中一定会有历史的影子,当我们朝前走时,一定不要忘了对传统文化的回望。

  (图片来源于网络,凯风苏州综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