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台湾馆藏古画

 悟道参禅学习 2013-11-04

 

番社采風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裱禎封面原題「臺番圖說」,殊鮮理據,經我考證,茲正名為「番社采風圖」,當係巡視臺灣監察御史六十七使臺期間(西元1744─1747)命工繪製之原住民風俗圖。說詳本書卷首別冊導論,拙著《番社采風圖題解》。臺灣原住民風俗圖不下十餘種,而屬於六十七之番社采風圖,今日可考者有三帖,當出於同一畫工或同一群畫師之手。本所藏帖風俗圖十七幅,地圖一幅,比之其他二帖最稱豐富。此帖雖然不敢謂為足本,然因畫境寫實,深具史料價值,頗可推考臺灣歷史初期(約西元1600─1750)平埔族之社會面貌與文化特徵,有助於臺灣歷史,尤其是平埔族史之研究甚大。故本所決定精印珍藏,以公諸學界同好。卷首別冊即以臺灣歷史初期之社會與文化為中心,結合文獻史料,對風俗圖的內容進行初步之探索,以建構平埔族從原始社會進入國家之歷史。

本所番社采風圖,民國二十四年二月入藏,檔案記錄云:「意人羅斯贈予民族學組。」羅斯(Ros)清末來華,曾任上海副領事,後來出任廣東領事。羅斯研究民族學,收集中國西南和南方之民族資料甚為豐富。本圖冊設色紙本,冊頁裝裱,這次重印,色調力求其真,裝禎一仍其舊,以其接近原貌。本圖冊出版,多位同仁參贊其事,楊永寶先生和楊子鈴小姐費心尤多;印刷者林榮和先生及其他的同事也盡力提高圖冊的品質,本人對他們至表感謝。分圖說明由本人撰寫,英譯則由何孟德與本人共同完成。

本地圖只剩下臺灣北半部,西螺溪(即濁水溪)以北到雞籠(即基隆),標記這地區內平埔族主要村社的大概方位。西螺溪以南的平幅遺迭。

本圖畫有彰化縣和淡水廳兩城,按雍正元年(1723)分諸羅縣而設淡水廳與彰化縣,十一年(1733)、十二年(1734)分別栽植刺竹為城,故知此圖不會早於一七三四年,但此圖諸羅未改名嘉義,故知不會晚於乾隆五十二年(1787)。

根據我的研究,本圖冊屬於六十七命工繪製的《番社采風圖》之一帖,時間當在乾隆十年(1745)左右。

台湾馆藏古画 - 掷箸生 - 民主与科学

臺灣平埔族水產採集主要在河川,本圖描寫諸羅縣目加溜灣、哆咯嘓等社西拉雅族的兩種捕魚方式,一種用笱捕魚,一種用弓箭射魚。

笱(koa),以竹編成桶狀,疏可過水,口闊腹長,頸部窄狹,裝有倒刺,魚蝦或螃蟹易入難出,直到二十世紀,臺灣猶多處可見。但射魚只存於高山族,平埔族漢化後,這種文化在平原地區遂逐漸消失。捕、射所得的魚之刻投入繫在腰間的竹簍。

從事漁撈生產者本圖雖然只畫男子,但根據文獻記載,早期主要是靠婦女。臺灣原住民不分男女都喜歡戴項鍊和手鐲做裝飾,如本圖這四位捕魚男子戴的是腕鐲別的風俗畫甚至多達數十圈,也有戴在臂上的,本圖冊隨處可見這種習尚。

台湾馆藏古画 - 掷箸生 - 民主与科学

鹿是平埔族最主要的獵物,肉可食,皮可製成座墊或冬衣。臺灣多鹿,本圖所畫者俗稱梅花鹿(Cervus Taiouanus Blyin),滿山遍野,但自十七世紀以後,中國人和荷蘭人先後進入臺灣,從事鹿皮貿易,鹿群遭受捕殺殆盡。

平埔族捕鹿叫做「出草」,先放火燃燒,留一個大缺口,獵人圍在出口擊殺。獵犬是平埔族的第二生命,日夜親近,如同家族的一員。

荷蘭實行「社商」制(以村社為單位的包稅制度)後,所捕的鹿都繳稅,平埔族只能享有頭和腸等不能製成外銷品的部分。本圖的獵人從髮式和腰部的裝飾看,應是十歲以上,二十歲以下的青少年。前景兩位少年腰部有一束帶狀物,謂之「箍腹」,竹片編成,束使腰細,到結婚那天才搳斷箍腹。細腰是美男子的一項標準。

台湾馆藏古画 - 掷箸生 - 民主与科学

平埔族善於奔跑和攀越,本圖描寫麻豆、蕭 、目加溜灣等社八月採椰子和檳榔的情形。這一帶平埔族村落風景宜人,家屋清潔,諸羅知縣周芬斗(1749-51)〈麻豆社〉詩云:「家家小圃林陰護,一畝桄榔一草堂」,即本圖的寫照。

平埔族腰佩短鐵刀,是他們日常不離身的工具;左邊樹幹上長的水果乃熱帶植物波羅蜜。

檳榔和椰子雖然是臺灣南部習見的植物,但據荷蘭《東印度事務報告》,一六三五年麻豆社平埔族歸順,簽訂合約,麻豆人「並帶來一些檳榔和椰子的樹種植,以示其誠心,願將他們的土地和收穫獻給荷蘭人。」檳榔和椰子對平埔族而言可能還有更深的意義。

台湾馆藏古画 - 掷箸生 - 民主与科学

臺灣原住民的栽培作物和東南亞一樣,以芋頭為主,不似中國長江流域的稻米、黃河流域的小米或西亞的小麥。臺灣主要兩種糧食─水稻和甘薯,大概都是漢人傳來的。

本圖畫鳳山縣「內山生番」挖土種芋,反映這是臺灣原住民的傳統文化;圖中人物穿鹿皮衣,蓄「頭陀式」髮型,按本圖畫者的畫法即是「生番」的象徵,與一般所謂平埔族的「熟番」不同。

據題詞和其他文獻記載,芋頭燒土掩埋,熟以取食,這是一種非常原始的煮食方式。同社之人共同食用,不分彼此,也有原始共產制的遺風。

台湾馆藏古画 - 掷箸生 - 民主与科学

本圖描寫臺灣縣卓猴、羅漢門和新港等社漢化很深的平埔族從事水稻種植的情形。水稻品種是中國大陸傳來的,水稻種植的技術也傳自中國。

巡臺御史范咸(1745-47)詩云:「番兒學唐人,亦解把鋤犁」,平埔族犁耕是從漢人學來的新農作技術。根據他們的傳統,婦女乃生產的主力,故犁耕技術亦由女人先學,范咸詩所謂「水田黎婦盡春耕」也。

男人的任務主要是送飯,但到了十八世紀中期已有一些男人也投入農作勞動,如開圳,本圖基本上表現這時水田耕種的真實情景。

台湾馆藏古画 - 掷箸生 - 民主与科学

根據范咸《重修臺灣府志》,到十八世紀中期,臺灣稻米的品種已將近三十種。本圖題詞云「七月收成」,應該屬「早占稻」。早期的臺灣地方志都說平埔族以手摘稻,不用鐮銍,因為當時稻種禾桿高而柔的緣故,與本圖的繪畫和題詞符合。十九世紀初,北路右營守備黃清泰描寫彰化縣貓霧 社田家刈穫,但見「鐮鉤皎皎霜」,可見有些地方已經使用銳利的鐮刀了。

平埔族的稻作農業,一年種植,一年休耕,收割稻穀時,全社男女通力合作,抽籤決定誰家先後。收割前先以牲酒祭神,收割後宴請社眾,通社歡飲,歌舞取樂。  

台湾馆藏古画 - 掷箸生 - 民主与科学

稻禾收割回來,倒懸於住家附近的小屋內。這種房子架高出地面,竹墻茅蓋,稱作「禾間」,通風良好,稻穀易乾。

平埔族沒有複雜的碾米機器,只使用簡單的木製杵臼,計一日之食,帶穗而舂。本圖舂米婦女衣著整齊,不像《諸羅縣志》番俗圖之赤裸上身,二帖相去三十年,不知是平埔族漢化的結果,還是畫家的粉飾。

本圖屋前紅花樹名曰刺桐,陰曆二、三月開花,色朱如血,開花時葉盡脫。因為平埔族沒有曆法,他們把刺桐花開做為一年之始。樹旁的老人是男性,平埔族盡拔髭鬚,故老翁看來像老婦。

台湾馆藏古画 - 掷箸生 - 民主与科学

是房屋,糖即製糖的作坊。早期漢人移民到臺灣南部種蔗製糖,荷蘭人發展貿易,蔗糖與稻米並為兩大出口物品。

製糖是一種複雜工業,需要專門技術,有秩序的分工以及妥善的經營管理。本圖不同人有不同任務:砍蔗、硤蔗、煮蔗汁,熬煮過程視糖膏顏色而有烏糖、赤糖、白糖和冰糖之分。這麼繁複過程是一種相當進步的文明,不是還停留在原始社會的平埔族所能勝任,故製糖工業都掌握在漢人手中。

本圖男子薙髮梳辮、帶烏青色頭巾、穿褲子、蓄留髭鬚,都是漢人的特徵,畫家清楚地告訴我們,製糖不是平埔族的工業。

台湾馆藏古画 - 掷箸生 - 民主与科学

傳統的平埔族很少穿著衣服,婦女只用草裙遮蔽下體,故中國記載稱他們是「裸人」。他們的衣物除了草裙、樹皮布,另外有鹿皮禦寒,但都與紡織技術無關。

十八世紀的記載經常提到一種「達戈紋」(dagobun),苧麻摻雜樹皮或狗毛織成,花色、紋樣燦然可觀,本圖題詞說大甲所產最負盛名。北路參將阮蔡文〈大甲婦〉詩(約作於1715)感嘆大甲婦女之辛苦云:「但得稍閒餘,軋軋事傴僂。」大甲平埔族婦女彎腰躬背,日夜紡織的成果,都被漢人強勢的經濟剝削吞蝕了。

台湾馆藏古画 - 掷箸生 - 民主与科学

灣濕熱,蛇蟲繁殖,故平埔族房屋不是墊高地基就是搭在木架上。前者先填土,夯實,表層砌以青石;後者即中國南方所謂的干闌式房屋,分佈遍及東南亞和太平洋諸島嶼。

他們編竹片做墻壁,結茅草為屋頂,合眾人之力抬上屋頂,蓋成房屋,狀如履舟。前廊舖設竹或木的架梯,以供上下出入。屋內不隔間,夫妻子女同聚於一室。開兩門或四門,前後疏通,門上塗畫彩色,室內潔淨無塵。根據十九世紀西方人的觀察,平埔族比漢人乾淨。

本圖和其他各圖一樣,平埔族男子都長有一雙大耳垂,這是人為造成的。他們從小穿耳洞,先插以細草,再換竹節,放置物逐漸加大,耳垂遂愈長愈寬。因為男子大耳才算英俊,可以博得婦女青睞,所以有人的耳朵甚至垂到肩上。

台湾馆藏古画 - 掷箸生 - 民主与科学

臺灣南北大溪無數,溪面寬廣,冬春淺涸,徒步可涉,夏秋則大水氾濫,洶湧激湍。本圖描寫土官、通事乘竹筏渡溪,平埔族村人浮水推筏的情景。

在外力入侵之前,平埔族沒有政治組織,村社沒有固定的領袖,幾乎是一種絕對平等的社會。荷蘭人殖民之後,設立土官,做為村社的領袖,又實行包稅制,由社商承包,社商再委託通事收稅。到康熙晚年(約1716),社商雖然革除,但通事制度仍然存在;他們欺壓善良的平埔族人,康熙三十六年(1697)來北投採硫磺的郁永河直斥他們是「社棍」。

本圖土官和通事穿褲著靴,顯示這些既得利益者是漢化的先鋒。

台湾馆藏古画 - 掷箸生 - 民主与科学

平埔族無曆法,三月花開做為一年之始。每當花紅草綠之時,整潔牛車,婦女梳洗盛妝,由未婚男性青年「麻達」驅牛駕車,前往鄰社遊觀。

牛車或御兩牛,或御單牛,車輪甚大,以木板拼成,無輻,與漢人有輻的牛車不同,又稱做「笨車」。

本圖車後隨行的平埔族男子肩挑兩隻大葫蘆。葫蘆是平埔族的重要家具,塗抹鹿脂,赤紅色,用裝行李,遇雨水不濕,故方便渡溪。據說擁有葫蘆多者便是富人,本圖冊多幅畫有葫蘆,或許即是象徵財富。

台湾馆藏古画 - 掷箸生 - 民主与科学

根據十八世紀二○年代初巡臺御史黃叔璥的觀察,臺灣南北平埔族的家庭制度並不完全一致,有的從妻居,有的從夫居,但大致的趨勢是以女性為重,女娶男,接近所謂的母系社會。

青年男女自相擇配,成婚之日,新娘穿露臍短衣之禮服,戴羽冠,坐在板棚之上,由四個人肩扛,揭舉彩竿,鳴鑼遊社,到男方迎娶丈夫,攜手同歸,故結婚稱為「牽手」(khansiu)。

從自相結耦到成婚同居時間久暫不一,夫婦感情篤好,稍有反脣,則析產分手,各自再求匹配。

台湾馆藏古画 - 掷箸生 - 民主与科学

題詞原作「布麻」,「麻」係「床」之誤。

原住民用一塊大布背負幼兒,有事耕織時則結布於樹之枝椏間,構成一張懸空床,將幼兒安置其中酣睡,故他們自小習慣於高樹間搖盪,不生恐懼。

本圖題詞云「鳳邑傀儡山生番」,則這種布床樹顛的習俗似只見於高山族,如本圖所呈現的高山峻嶺以及穿鹿皮的原住民,都不是平埔族的表徵。不過根據其他的臺灣風俗圖,平埔族也習慣於將大布結在兩根柱子之間而成布床,只是不在樹上而已。

台湾馆藏古画 - 掷箸生 - 民主与科学

清人根據漢化的程度把臺灣原住民分作「熟番」和「生番」,一般而言,前者指已漢化的原住民,後者則是未漢化者。所謂平埔族基本上都是「熟番」,他們與尚未漢化的原住民也存在著敵對緊張的關係。

臺灣設隘始於明鄭,首先築「土牛紅線」,以分隔包含平埔族在內的漢人與內山「生番」。土牛是牛形的土堆碉堡,紅線是土築短牆,上砌以紅磚。後來漢人墾田日廣,越過紅線,設隘寮以防備「生番」出山「騷擾」。

本圖描述接近「生番」的平埔族村社,編竹為柵,環繞聚落周圍,以資防衛,並派壯丁攜帶弓箭、長矛巡邏,隨時準備迎「生番」的襲擊圖中遠遠三人的頭陀髮型和鹿皮衣表示們是未漢化的「生番」。

台湾馆藏古画 - 掷箸生 - 民主与科学

巡臺御史六十七《番社采風圖考》說:平埔族在聚落外用竹木編架涼亭式的高聳望樓,每當稻穀收成時,派遣未婚青年麻達日夜看守。麻達攀登望樓,遠眺偵察,以防未漢化之原住民盜取稻穀。

但本圖所畫稻禾似剛插秧不久,題詞只說「防禾稻」,未及收成,與六十七的說法略有出入。

本圖前景兩位少年,其一鼻孔前有一長竹管,即是「鼻簫」。麻達夜間吹簫,遊走於村社中,未婚少女聽到音樂,如果喜歡就招來同寢。

台湾馆藏古画 - 掷箸生 - 民主与科学

平埔族的漢化是全面性的,大概在中國統治之後,或者更早,就已接受一部分漢人的文化,其中最明顯的指標是讀中國書,識漢字。

漢化較早的地區可能在今臺南附近,其他各地先後不同,但到雍正十二年(1734),各地平埔族村社普遍設立漢文教師,稱作「社師」,以教導平埔族兒童讀寫中國書。所讀的書都是儒家的基礎經典,如四書比較常見,五經則相當特別。教授的方法也是中國通行的背誦,本圖背立於社師桌前的平埔幼童即在接受背誦的考試。

圖中幼童都穿褲子和鞋子,表示來讀中國書的平埔族,漢化程度是比較深的。但本圖受教育的兒童皆是男童,這也是漢文化的表現,與平埔族重視女性的傳統截然有別,和荷蘭殖民時期的教會學校,

女生優於男生的情形也不一樣。

台湾馆藏古画 - 掷箸生 - 民主与科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