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手钓鱼:怎样才能少跑鱼?

 紫雨剑 2013-11-04

新手钓鱼:怎样才能少跑鱼?

   造成跑鱼的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提竿时机掌握不准。一般都是提竿过早,没有钩牢就提竿而造成跑鱼;提竿过迟,鱼儿吐钩也会跑鱼,但这种情况较少。

  二是钓钩的大小不合适,钩太小,钓到大鱼扎不进去,钩不牢;钩尖不锐,倒刺角度偏小,钩不牢鱼体,也易跑鱼;也有拴钩的方法不对,口线的结不在钩柄的内侧。

  三是饵料装得过嫩、或过长、过大。鱼儿碰到饵料不是一触即落,就是鱼未含牢就脱钩了。


  解决的办法是:

  (1)做到适时提竿。浮漂开始微动时不要提竿,要等鱼漂上浮或下沉之后,才是鱼儿吞食之时,这时提竿最为合适。

  (2)如钓钩不适合,应及时换钩,调整结扎部位。好的钓钩应有粘感。

  (3)将饵要合适,如蚯蚓一般在钩外只宜留半寸,冬季宜短,春、夏季稍长。面饵要有一定粘性,以免鱼儿刚吃就落。


  如何防止大鱼脱钩逃走呢?


  (1)不能让主线带病工作。当一根钓线钓到一条大鱼后,鱼在水中因遛鱼左奔右突,碰上石块或其他硬物,是极易受伤的。不少带伤的线非经仔细检查是看不清楚的。这样的线再次钓到大鱼,就极有可能在受伤部位截断,造成极大的遗憾。鱼在水中是一斤鱼七斤力。稍大一些的鱼就有可能将伤线挣断。有时先钓到大鱼没断线,第二条小一点的反而断了线,其实就是在钓第一条鱼时伤了线。

  (2)溜鱼时要沉住气。只要提竿时手感较强,就不能硬性将鱼拉出水面。牵拉硬拽,严重时可能断线折竿。提钩后,应该将鱼竿绷成弧线形。绷紧后趁鱼末挣扎时及时收竿,而当鱼用力挣扎时,适当松竿。这个“收”是“收而不紧”,这个“松”,是“松而轻绷”。待鱼挣扎两三个回合后,便可适当提鱼头出水,令其呛水。这是制服大鱼的有效办法。一般的大鱼,鱼头出水两、三次,挣扎的力量便大大减弱了。多呛几口水,鱼就会翻肚皮,任你拖拉了。但第一次让鱼头出水至关重要。因为鱼头初次出水,见到完全陌生的景象,会极度恐慌,拼命挣扎。所以一出水后要立即松线。另外,当鱼翻肚皮后,任你拖拉至岸边,鱼会感到水压的变化而自知厄运的来临,会来个“回马枪”,再次拼命挣扎。这次挣扎往往出乎垂钓者的意外,结果功亏一匮。所以遛鱼的全过程都不可大意。遛鱼时间的长短,要视线的粗细和鱼的大小而定。用细线钓起大鱼才是真功夫。


  (3)在陡岸钓到大鱼,在遛鱼的过程中要相机向缓坡岸边移位,不可自以为鱼被遛得无力了而轻易硬提。一定要溜透才抄。坚决不要用手提线。


  (4)海竿和轮竿容易遛鱼,调好卸力就行。手竿则很难遛鱼。所以在手竿上装失手绳是很有必要的。遇到大鱼时,放竿入水缓冲鱼的挣扎力,可起到一定的作用。

  (5)尽可能使用抄网或带柄钢钩起鱼,但应练习自钓自抄,不能依赖同行的钓友。由别人抄鱼,往往因双方配合不够默契而跑鱼。

  (6)如果没有抄鱼工具,则应延长遛鱼的时间,使之疲惫到肚皮朝天的程度再往岸边拉。这时,轻轻用手指抠住鱼腮,拖到岸上后,转身让自己的背部朝着水面,用自己的身体阻挡大鱼再次挣扎滑溜到水中。

  (7)鱼上岸后,装鱼时要记住将鱼护拿到岸上来装,千万不要抱着鱼到水边放鱼到鱼护中。

 

 相关文章:鱼钩的选择     跑鱼原因及对策    钓大鱼传统钓组的配置


上图:北冰洋壮男冰钓 冰天雪地船钓鳕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