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红楼梦4
2013-11-04 | 阅:  转:  |  分享 
  
红楼梦《红楼梦》的作者和版本曹雪芹的生平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曹雪芹家族:曹
世选曹振彦曹玺曹颙曹雪芹(遗
腹子)曹寅曹頫曹
玺曹宣冯景《解春集文钞》卷四《御书萱瑞堂记》记载:“康熙己卯夏四月,皇帝南巡回驭,
止跸于江宁织造臣曹寅之府;寅绍父官,实维亲臣、世臣,故奉其寿母孙氏朝谒。上见之,色喜,且劳之曰:”此吾家老人也。’赏赉甚厚。会庭中
萱花开,遂御书‘萱瑞堂’三大字以赐。”曹雪芹卒年1、壬午说(乾隆二十七年):甲戌本,脂砚斋评:“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
逝,余尝哭芹,泪亦待尽,每意觅青埂峰再问石兄,奈不遇癞头号和尚何?怅怅!今而后,唯愿造化主再出一芹一脂,是书何幸!余二人亦大快遂心
于九泉矣。——甲申八月泪笔。”2、癸未说(乾隆二十八年):曹雪芹好友敦敏、敦诚《挽曹雪芹》说《红楼梦》写于“甲申”年,“四十年
华付杳冥,哀旌一片阿谁铭?孤儿渺漠魂应逐(数月前,伊子殇,因感伤成疾。),新妇飘零目岂瞑?牛鬼遗文悲李贺,鹿车荷锸葬刘伶。故人
惟有青山泪,絮酒生刍上旧垌。”3、甲申说(乾隆二十九年):癸未仲春末,敦敏有《小诗代简寄曹雪芹》,约他于“上巳前三日”“来看小
院春”。曹雪芹生年的三种看法:1、康熙五十四年(1715):根据曹雪芹好友张宜泉《伤芹溪居士》序:“其人素性放达,好饮,又善
诗画,年未五旬而卒。”1715年3月,曹頫上书康熙,说曹颙妻马氏有七月身孕,因此有学者认为曹雪芹为曹颙遗腹子。2、雍正二年(17
24年)根据敦敏、敦诚的诗说他四十岁死亡,因此有学者认为曹雪芹为曹頫之子。3、康熙五十年(1711年):清代有学者纪录“曹寅有得
孙之喜”,但并不可靠。学术界普遍认为第一种说法的可信度比较高(1715-1764),曹雪芹约活了49岁,雍正五年的时
候曹家被抄家。少陵昔赠曹将军,曾曰魏武之子孙。君又无乃将军后,于今环堵蓬蒿屯。扬州旧梦久以绝,且著临邛犊鼻裈。爱君诗笔有才
气,直追昌谷破篱樊。当时虎门数晨夕,西窗剪烛风雨昏。接罗倒着容君傲,高谈雄辩虱手扪。感时思君不相见,蓟门落日松亭樽。劝君莫
弹食客铗,劝君莫扣富儿门。残羹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
敦诚《寄怀曹雪芹》《红楼梦》由《风月宝鉴》改编而来,小说第一回是引语,“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高鹗及其续书后
四十回由高鹗续写与高鹗同时的大诗人张问陶有《赠高兰墅鹗同年》题解中写道:“传奇《红楼梦》后四十回俱兰墅所补。”高鹗(约
1738-1815)字兰墅,乾隆六十年进士。鲁迅认为他大概在乾隆五十六年的时候开始续写《红楼梦》。《红楼梦》的版本1、脂评本:
(1)甲戌本(乾隆十九年):正式书名为《脂砚斋主人甲戌抄阅再评石头记》,是脂砚斋第二次评点的版本,残存十六回。(2)已卯本(乾
隆二十四年):正式名称为《脂砚斋主人重评石头记》,残存四十回。(3)庚辰本(乾隆二十五年):正式书名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存七
十八回,这是曹雪芹身前最后一个手抄本。(4)甲辰本(乾隆四十九年):正式题名为《红楼梦》的手抄本,卷首由署名为梦觉主人的序,落
款为甲辰菊月(1784.9),又称“梦觉主人序本”(5)乙酉本(乾隆五十四年):手抄本,题为《红楼梦》卷首有舒元炜的序,又称为“
舒元炜序本”。其他版本:(1)王府本:王府本,系“清王府旧藏本”的简称,因内中有“柒爷王爷”字样,故称王府本,现藏北京图书馆
。王府本一百二十回,卷首有程伟元序,书口有“石头记”字样。此抄本字迹有十种,显为十人合力抄成。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字体有异。据研究
,程氏序及后四十回,是后补上的,原书是八十回。五十七至六十二回,也是后补的。(2)程甲本和程乙本:乾隆五十六年,程元伟、高鹗用木
活字刻印全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全名《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这是《红楼梦》第一次被刻印出来,称为“程甲本”。第二年,程元伟与高鹗
对“程甲本”进行了修改,又出了一本名字相同的版本,称为“程乙本”。《红楼梦》研究概况评点派索隐派题咏派王国维
以上都是被称为“旧红学”的研究派别考证派(新红学时期)批红运动红学现状(评红时期)周汝昌提
出“现学”“脂学”“版本学”和“探佚学”是红学中“四大支柱”。多数红学家主张将红学分为“曹学(外学)”和“红学(内学)”。“曹学”
研究曹雪芹的家世、传记、文物等;“红学”研究《红楼梦》的版本、思想内容、人物创造、艺术成就、成书过程等。《红楼梦
》的思想内容《红楼梦》以宝黛爱情悲剧为线索,通过以贾家为主的四大家族盛极而衰的发展过程,深刻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集中反映了贵族家庭各种尖锐矛盾和复杂斗争,以及他们的奢侈生活,揭露了封建家族的种种丑恶,展示了封建社会必然没落的趋势关于对《红
楼梦》主题的认识(1)封建社会百科全书说(2)市民思想说:(3)四大家族衰亡过程说(4)房族矛盾与嫡庶之争说(5)封建
贵族后继无人说(6)“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说(7)反封建说(8)爱情说(9)主题取消说《红楼梦》的思想性(1)反映青年
男女婚姻的要求,揭露了封建婚姻制度的罪恶,宝黛爱情悲剧就来源于封建家庭的阻碍。(2)反映了以贾宝玉为首的叛逆思想,与封建正统思想
的斗争。(3)揭露了封建大家族的腐败和伦理道德的颓废(4)深刻揭露官僚制度的黑暗(5)《红楼梦》巧妙、曲折触及封建社会的主
要矛盾(6)《红楼梦》描写了贾府主子与奴仆们的矛盾,歌颂了被压迫在最底层的奴仆的美好心灵和可贵的反抗品质。
《红楼梦》对封建主义,特别是封建贵族的批判是十分深刻的,就其广泛性深刻性来说,每有一部作品可以与其相比。它所描写的
封建制度的腐败、糜烂,封建家庭的矛盾斗争,奴婢的反抗精神,对封建官僚、科举、奴婢制度,道德沦丧,腐败,都有着具体而深刻的抨击,揭示
了封建末世的必然衰败。《红楼梦》典型人物分析进步力量的代表,封建贵族家庭的叛逆者。对科举八股,对官场仕途,对封建礼教的反对。
对那些受到封建礼教荼毒的少女的同情与尊重。宝黛爱情他是一代新人的萌芽,他的性格是新兴的民主精神,是市民阶层新思想的反映;他是
封建贵族的叛逆者,是对封建贵族的叛逆典型而不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是“多余人”典型,他希望能够摆脱了功名利禄,繁华富贵的束缚,过平淡
的生活,他的思想,行为和结局都是这样一个封建贵族阶级“多余人”的典型。封建时代贵族少女的悲剧典型,也是一个叛逆者的典型她的悲剧
是性格的悲剧是人生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她也是古典文学作品中民主主义的典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
和写法都打破了。”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1、打破了历史才子佳人小说大团圆结局的俗套,描写了宝黛叛逆爱情的悲剧,反映了封建大
家族必然灭亡的趋势,具有深刻的反封建意义。2、打破了从前代作品中宣昭认为原型的创作手法,而完全从现实生活中提取人物和故事情节。
3、细腻的心理描写《红楼梦》的艺术成就1、百面贯通的艺术结构第一部分:第一回-第五回第二部分:第六回-第十八
回第三部分:第十九回-第五十五回第四部分:第五十六回-第八十回第五部分:第八十一回-第一百二十回2、典型
意义的情节《红楼梦》遵循《金瓶梅》的体例,写家庭琐事,曹雪芹以深刻、细腻的笔触描写了精彩传神,具有高度典型意义的情节。
(1)叙述生动活泼,曲折动人(2)叙述情节善于张弛结合,动静结合(3)情节叙述做到了实质与疏空的结合3、丰富的人物性格(1
)以环境写人(2)以诗词曲赋写人“……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3)以姿态写人4、细腻的心理描写(1)客观的描述(2)内心独白(3)内心对白(4)心理幻化5、洗练的文学语言(1)擅长环境描写(2)认为语言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达到了表现人物个性化的特点(3)词汇丰富(4)象声词的运用
献花(0)
+1
(本文系pengxq书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