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效市场与“动物精神”

 zzyc 2013-11-04

上月,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资产定价领域的三位经济学家:尤金·法玛、拉尔斯·彼得·汉森以及罗伯特·希勒获奖。其中,法玛和希勒恰是有效市场理论针锋相对的两方。

  以法玛为代表的有效市场假说支持方认为,如果证券市场中价格完全反映了所有可获信息,这样的市场就是有效市场。这是一个非常理想化的假设,其价值在于提供了金融市场分析的基准。法玛后来修订其理论,提出了强有效市场、半强有效市场和弱有效市场三种类型,但他坚信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的有效性。

  希勒则是有效市场理论的反方,他倾向于用更广阔的视角来分析问题,并倡导引入“动物精神”来解释现实的经济现象和波动

  希勒认为是投资者的心理等非经济动机和非理性行为决定着资产价格,他曾直言有效市场理论是“经济思想史上最大的错误之一”,因为它会误导大家认为股票市场的每一次运动都有一个理性的基础。在希勒看来,市场的过度波动就是有效市场的反例,市场的偏差会持续几年或几十年。而不是法玛所认为的——过度波动是破坏本来可能正确的模型结果的“小摩擦”。

  真相究竟离谁更近?

  颁奖理由的陈述不偏不倚:“法玛、汉森和希勒开发出了新的资产价格研究方法已经在学术研究界成为标准工具……虽然我们并不完全了解资产价格是如何决定的,但这些获奖者的研究工作已经揭示了一些重要规律,这些规律有助于我们做出更好的解释。”

  值得一提的是,希勒曾经在畅销书《非理性繁荣》中提出,大众对股票市场过分着迷会使大家无力关注更长久的经济前景,这使得未来的经济前景反而隐藏于如今的实际资产中,比如股票价格、房地产的价格和个人收入,但这些当下对于人类重要的“财富”却时时刻刻面临着经济变化所带来的风险。

  有意思的是,本期《陆家嘴》杂志中,以经济学家身份为人所熟知的重阳投资总裁王庆基于他对资产价格和宏观经济研究的认识提出了这样一个悖论:当一个市场对未来前景太乐观的时候,反而可能使美好的预期无法实现。他认为,乐观的经济预期会通过资本市场体现在资产价格上,比如高房价和股票高市盈率,其结果就是对未来的乐观预期反而导致了资源的错配,原来应该流向实体经济的资金、资源和人才转而向虚拟经济积聚,由此削弱了未来增长的动力,导致资本市场折现功能失灵和乐观预期落空。

  “王庆悖论”的描述像是对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另一种隔空呼应。

  德国诗人歌德说,“理论永远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经济学家做的很多工作都是抽象的,这些抽象的研究在实际应用中看似矛盾又互有千秋,但却给出了更客观完整的经济视角。这样,真相就更近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