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禹之鼎1701年作《游赤壁图》

 赠人玫瑰syyx 2013-11-05

2011-08-10 10:47:18|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2008年06月16日 星期一 上午 10:44

《石渠宝笈》著录  禹之鼎1701年作《游赤壁图》  - 圆圆美美美酒飘香 - 圆圆美美酒 中国庆典用酒第一品牌

禹之鼎的艺术成就

禹之鼎(1647~1713年),字尚吉,号慎斋,江都(江苏扬州)人,禹之鼎在清康熙时官鸿胪寺序斑,以善画供奉南薰殿,是一位艺术上有成就的宫廷画师。山水画师法蓝瑛,兼学宋、元诸家,白描写真,秀媚古雅,为当代第一。擅长人物,尤精肖像,喜用兰叶描,取宋代马和之法,简逸飘洒,一时名人小像多出其手。亦能花鸟,名重一时。

  1.广采博取 转益多师

  关于禹之鼎的传统师承,画史仅简略记载:“幼师蓝瑛,后出入宋元诸家,遂成一家法。”(清·秦祖永《桐阴论画》二编下卷)。从著录作品和存世画迹看,他曾广泛宗学前人的人物、山水、花鸟,据著录,他临摹过唐·韩混《五牛图》、吴道子《送子天王图》、五代·周文矩《东山写照图》、宋·赵伯驹《山水图》、文同《墨竹图》、元·赵孟頫《八骏图》《鹊华秋色图》,以及《摹王蒙笔意图》等,存世作品中,也有补景师宋·王诜的《西斋行乐图》、仿赵令穰的《江乡清晓图》、拟马和之笔意的《西郊寻梅图》,以及《仿王蒙山水》等。据《图绘宝鉴续录》评述:“凡临摹旧本,无不乱真。”

  明末蓝瑛的山水,对他早年绘画颇有影响。如39岁为陈廷敬所绘肖像《燕居课儿图》卷,背景树石中严谨的造型和劲健的笔法,与蓝瑛的《江皋话古图》轴即多相同之处,联系禹之鼎38岁与蓝深合绘《云林同调图》卷,可以看出他与蓝氏“武林派”的关系,这种严谨、劲健的特点在中年作品中还经常可以见到。另有一件作于40余岁的《乔莱濯足图》轴,坡石在勾皴后以色渲染,鲜艳夺目,这种设色没骨法,与蓝瑛的《红树青山图》轴也很相似,惟繁密苔点近文徵明。

  禹之鼎还追学元人之法,期间最倾心的是王蒙。他曾有多幅仿王蒙之作,如他54岁时所作的《仿王蒙山水》轴,从取景、构图到笔法、墨色,均深得王蒙神髓:59岁所作的《仿王蒙山水》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在自题中日:“乙酉夏闰,偶过朱邸,读王叔明画,爱玩不能去。其上董思翁为题曰……余甚爱文敏之论,服叔明之画,因稚翁宋八先生命写叔明山水,漫摹大意,请正。广陵学人禹之鼎。”此题即披露了他对王蒙的仰慕之情。禹之鼎肖像画背景中常用的缜密繁细布景,以及解索、乱柴,披麻等山石皴法,无疑都源自于王蒙。同时他对元人的墨竹之法也有所摭取,并运用于肖像画中,如《王土祯幽篁坐啸图》卷中的水墨丛竹。

  禹之鼎肖像画中的衣纹线条和树石造型,更多取自宋人。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记载他:“写真多白描,不袭李公麟之旧,而用吴生兰叶法。”其实,他写真中的线条,有宗法李公麟一路的“行云流水描”,细劲圆转而又挺健流畅。而所谓“吴生兰叶法”,则是在吸取马和之的“蚂蝗描”以后形成的,轻逸飘洒而又流利灵动,亦称“柳叶描”,这是他成熟后的本色线条。他后期的肖像画,不仅线条,连布局、造型、笔法都受马和之影响,画风更显简练明洁。在造型、笔法方面,他对北宋李成、郭熙也颇为倾心,中年时期,常运尖利之笔,作工谨造型,画崔嵬山石,呈蟹爪树枝,显现出稳健细谨的面貌。另外,他还宗学过五代周文矩的“战笔描”,南宋马、夏的“折芦描”,用笔运线或颤动盘纤,或跌宕顿挫,显示出丰富变化。

  他偶尔涉足的仕女、花卉画,也转学多能。他宗法唐人仕女,面部运“三白法”如《乔元之三好图》卷中的女乐,或用传统的工笔重彩法,鲜艳夺目,如《妆阁清暇图》页:还仿明代徐渭的泼墨法,绘水墨写意仕女,如《芭蕉仕女图》轴,亦效陈淳、徐渭的水墨淡色花卉,作《荷花图》轴,宗宋人的工笔设色花鸟,画《梅花仙子图》扇面等等。

  禹之鼎从传统中广泛汲取营养,并加以融会贯通,再运用于他的肖像画创作中,使其肖像画逐步达到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境界。

禹之鼎:

清顺治四年-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647-1713年后)

字号:尚吉 上吉 尚基 尚稽 慎斋 广陵涛上渔上。广陵(江苏兴化)人,后寄籍江都。以画供奉畅春园。擅山水、人物、花鸟、走兽,尤精肖像。初师蓝瑛,后取法宋元诸家,转益各师,精于临摹,功底扎实。肖像画名重一时,有白描、设色两种面貌,皆能曲尽其妙。形象逼真,生动传神。禹之鼎不仅在朝廷中名噪一时.而且名扬海外。康熙二十一年 (1682),派朝臣到琉球册封尚贞为琉球国中山王,禹之鼎随从绘制国王肖像,时人仰慕禹之鼎之名,“公卿贵人争购之”(韩昂《图绘宝鉴续纂》)作多少带有强迫性,禹之鼎不久便退隐南归了。有《骑牛南还图》、《放鹇图》、《王原祁艺菊图》等传世。

王杰:

清雍正三年-嘉庆十年(公元1725-1805年);字号 伟人、惺园、畏堂、葆淳;陕西韩城县庙后村人,王杰八岁丧父,家境贫寒。自幼聪明好学,青年时期曾在江苏巡抚陈宏谋门下当幕僚,被陈器重,最后以陕西会考第一(解元)会试京城高考,又以探花第三名进呈乾隆皇帝殿试。当时正逢乾隆欲在北方选拨人才,又见王杰字迹(书法)工整清秀,便把他拨为第一,成为清朝开国第一名陕西状元。据传说王杰中状元后,山东学士很不服气,认为选拨不公,便出对联考王杰,上联是:“孔子圣,孟子贤,自古文章出齐鲁。”王杰立即对答道:“文王昭,武王穆,而今道统在西秦。”山东举子由此态度一变,对他十分尊敬,反映了王杰的文才确有过人之处。王杰中状元后,初在南书房当值,后经多次升迁,官至内阁学士。乾隆三十九年(1774)任刑部侍郎后又转调史部,擢升右都御史,乾隆五十一年(1786)出任军机崐大臣,上书房总师傅,第二年又出任东阁大学士。

《石渠宝笈》著录  禹之鼎1701年作《游赤壁图》  - 圆圆美美美酒飘香 - 圆圆美美酒 中国庆典用酒第一品牌

邵松年:

清光绪二十八年-民国十二年(公元1848-1923年);字号 伯英、息盦;江苏常熟人;清光绪九年(1883年)进士,授编修。工小楷,能画,笔墨娴雅,为时人所好。著有《古缘萃录》记述所藏书、画、碑帖,书成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其《虞山画志补编》成于民国十一年(1922年)。又编写海虞文徵三十卷。生平收藏颇丰,兰雪斋藏神龙本兰亭,古鲸琴馆专藏古琴。卒年七十六。

《海虞邵氏珍藏金石书画之印》上海博物馆编《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邵松年之10款(P632);

《石渠宝笈》著录  禹之鼎1701年作《游赤壁图》  - 圆圆美美美酒飘香 - 圆圆美美酒 中国庆典用酒第一品牌

方濬颐:

清嘉庆二十一年-光绪十五年(公元1815-1889年)字子箴,号梦园,安徽定远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进士,官至两广、两淮盐运使,擢四川按察使。同治八年(869年)创办淮南书局,他招集学士,校刊经籍,后又增设梅花、安定两书院。常与袁昶、谭献等人来往。1876年(光绪二年)任四川按察使,晚年居扬州主讲安定书院。他收藏书、画甚富,精鉴赏,颇负时名。1875年自序成书《梦国书画录》。掀《安徽文献书目》,著有《梦园子》、《梦园赋概》、《试帖》、《梦园丛说》、《梦园时文》、《二知轩文存》、《二知轩诗钞》、《忍斋和陶诗》、《古香凹诗余》、《北行日记》、《征途随笔》、《朝天录》、《蜀程小纪》等多种著作。传载《安徽通志稿?人物传》。

《梦园鉴赏》上海博物馆编《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方濬颐之6款(P198)

《石渠宝笈》著录  禹之鼎1701年作《游赤壁图》  - 圆圆美美美酒飘香 - 圆圆美美酒 中国庆典用酒第一品牌

其它印章:

《石渠宝笈》著录  禹之鼎1701年作《游赤壁图》  - 圆圆美美美酒飘香 - 圆圆美美酒 中国庆典用酒第一品牌

《石渠宝笈》著录  禹之鼎1701年作《游赤壁图》  - 圆圆美美美酒飘香 - 圆圆美美酒 中国庆典用酒第一品牌

《石渠宝笈》著录  禹之鼎1701年作《游赤壁图》  - 圆圆美美美酒飘香 - 圆圆美美酒 中国庆典用酒第一品牌

《石渠宝笈》著录  禹之鼎1701年作《游赤壁图》  - 圆圆美美美酒飘香 - 圆圆美美酒 中国庆典用酒第一品牌

金城:

清光绪四年-民国十五年(公元1878-1926年);字号 绍城、巩伯、拱北、北楼、藕湖;浙江吴兴人;幼即嗜画,兼工书法、篆刻及古文辞。留学英国铿司大学习法律。毕业归国,道经美、法诸邦,考察法制兼及美术。民国成立,任众议院议员,国务院秘书,筹设古物陈列所。于一九一0年创办中国画学研究会,并筹设中日绘画联合展览会,每隔一年,举行一次。偕同陈师曾(一八七六 —— 一九二三)诸画家赴日与会,大受彼邦画界欢迎。归国卒于上海,年仅四十九。工画山水、花卉,精于墓古。有藕庐诗草、北楼论画。

印章:

《金城》上海博物馆编《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金城之6款(P583);

《石渠宝笈》著录  禹之鼎1701年作《游赤壁图》  - 圆圆美美美酒飘香 - 圆圆美美酒 中国庆典用酒第一品牌

董诰:

清乾隆五年-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740-1818年);雅伦、蔗林、味菘、西京;浙江富阳人,董邦达长子。

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顺天乡试举人,明年成进士,殿试各列一甲第三,乾隆帝以其系大臣子,改置二甲第一,为传胪,授翰林院庶吉士,充国史三通馆协修,武英殿篡修。散馆年改任编修。

董诰历任礼、工、户、吏、刑各部侍郎,《四库全书》副总裁,奉命辑《满洲源流考》,充武英殿总裁,以至文华蓼大学士。四十四年,任军机大臣,旋任户部尚书,两次图形紫光阁。其时,和珅用事,排除异已。董诰支拄其间,遇事多所救正。及嘉庆这即位后,又襄赞之,卒能歼除巨憝,朝纲不坠。

董诰位极人臣,出入禁中40年,供职勤恪,进止皆有常度;熟谙掌故,政事得失,皆能洞鉴本源。朝见时,凡有献纳,皆面陈之,不用奏牍。平生所学,在一“城”字,以为天下无不可与外之人;而人亦未有敢侮之者。亦擅绘事,其所进呈画本,均经乾、嘉二帝亲笔题咏,收于《石渠宝笈》第三编。

嘉庆二十三年(1818),再次上疏乞休,命以太保大学士致仕,在家支食全俸。十月,病剧而卒。嘉庆帝亲临祭奠,赐谥文恭。墓葬蛇浦村(今属新桐乡),有御制碑文,今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阳崖开远春数峰远相揖深栖与雾冥洁宅凭茅茸翠微缘路明回环抱溪入徊出物表尘相携素心集-臣董诰恭书

印章:

1、《臣董诰印》上海博物馆编《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董诰之11、19款(P1315);

2、《味菘》上海博物馆编《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第1315页董诰之12款;

《石渠宝笈》著录  禹之鼎1701年作《游赤壁图》  - 圆圆美美美酒飘香 - 圆圆美美酒 中国庆典用酒第一品牌

游赤壁图 辛已年五月(1701年)禹之鼎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臣王杰恭题;

印章:

1、《广陵涛上渔人》上海博物馆编《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禹之鼎之14款(P672);

2、《慎斋禹之鼎印》上海博物馆编《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禹之鼎之15款(P672);

3、《臣王杰印》上海博物馆编《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王杰之1款(P3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