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健忘的人,所以,想到要写点什么,我就立马开始写了……也作为了解自己的一种随从吧。 以前自己总结过:我们最高调的时候,大多是最贫乏的时候。后来,不置可否。 今天,重新再捡起这句话,突然觉得以前说的那么透彻。当然,并不是过去那个总结出这句话的我多么的有远见,或许,我当时只是如所有青春年少的孩子一样,想或者说有意无意地矫情一把罢了。 想说,想阐述,或许只是一种生活方式。相比于讲述给不厌其烦的人,和自己说说话也从别人的文字里读别人的故事,也许或是应该会好很多。 以前很喜欢的一个网文作家,他说:“写与读,是一种轻抚的打扰,是一种温柔的体会。”我不如他那么样,具有深入骨髓的文艺,或许,我只知道:每个人的生命有限,所以,阅历最丰富的人,应该是,阅读最多的人,是读懂别人给自己更多成长的人。 虽然是这样体会,事实上,我并不是一个好读者。很少真的淡定下来读一本书,读一段人生。幸而有之,我一直保持着记录与思考的习惯,浅显也罢。 最近,有一个习惯,会在平时不欢快的时候,泡在图书馆阅览室,随便翻几页书。也许最近不快的时间有点多,所以这两天,翻了多的几本。 我也不是个合格的读者,就挑拣书目来看。我并不能接受很多包含过于或者说于我而言过于开放的内容,所以,我总是停留在更多的文艺大家、含蓄派、抒情大家……类。我们都知道,太过文艺的东西总是与现实相距甚远,我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我因为或许是太懒了,甚少求诗词甚解,所以并不能有显而易见的诗意和文人所让人钦羡的文雅。或许,这成为我选择工科的有利借口,另外一个借口是,我讨厌文弱。 当然,“讨厌”这个词,本来多少包含一点稚嫩的气息。当然,生活嘛,不会像文字一样“犹抱琵琶半遮面”,生活,还是粗茶淡饭,嘻笑言谈…… 昨晚宿舍说笑,说到小时候离家出走的经历或是想法,到我的时候,说到自己在青春期时也会莫名其妙心情不好呢,有一次生气了但是不敢直说,就拐弯说:“人家别的小孩子如果像我这样指不定出走呢。”我母亲的一句“你要是这样我就当从没生过女儿”把我想要小小叛逆一下的骄傲心情瞬间变成恐惧。然后,舍友自然是笑了。其实,我现在想起来,我的母亲那句话,应该是一句“神回复”了,然后,其实,我想,以后也拿这一句教育小孩子。 其实我最初是想写今天再看一些身边的优秀人所感受到的多多少少的失落。 我并不是个很好的竞争者,如果要加入竞争队伍的话。我总是不在乎那些很实在的东西包括目前最显而易见的学业成绩;我总是乐于各种新事物却少有决策心或者往上爬的魄力;我总是这样,喜欢淡泊名利,却也承认事实所带来的反面呈现,却也为其苦恼。相比于他人,似乎他们在做着很多“大事”的时候,我一直是个安静的旁观者。 前两天,想到的一句话,解了我所有的困惑:最闲淡的生活,往往有最现实的依靠。是,美好生活不过是:喜欢就去追寻,得到就去珍惜,失去就去淡忘……或者说:且行且珍惜,知足常乐。而这一切,源于不懈的追寻与奋斗。 真的,真理众所周知,只是少被提起,在自己桌前贴几句话,或许就能更幸福。 生活比想象中更简单,踏实认真也许就顺利而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