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秋交替之时,昼夜温差增大,白天热,早晚凉,一冷一热,容易引起血压升高、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多发或加重。此时,中老年人除了选用适合自己的饮食或药膳来提高抗病能力,还可以通过适量的运动来降血压,从而远离心脑血管疾病,平安过秋。 日前,广东省中医院慢病门诊副主任医师林冬群向大家推荐一个秋季高血压保健操,亦称为“高血压降压操”。他表示,这十节降压操做一遍大约需10分钟,简单易学。按摩时穴位要准确,以局部酸胀、皮肤微红为度。在做操过程中,如发现有头痛、头胀或心慌、胸闷等症状,应减少锻炼量,或暂时终止锻炼。做操一段时间后,感到舒适、清脑和放松,此为有效的反应。 林主任说:“根据中医‘平肝息风’的理论,对太阳、百会、风池等穴位加以按摩,可以调整微血管的舒缩功能,从而疏通气血、调和阴阳,对高血压病的预防和治疗有明显作用。”广东省中医院慢病门诊高血压咨询室邹涛主管护师指出,现在治疗高血压疾病更倾向于改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患者在遵医嘱下规律用药,通过调整膳食及有效运动的方式就能控制高血压。 据林主任介绍,降压操对于练习场地没有限制,更多偏向于上半身的练习,坐在椅子上也能练习, 简单易做。如能在晨练中长期坚持做,可以收到更为理想的效果。除了勤练降压操外,睡前烫脚、按摩双足心促进血液循环等良好生活方式均有利于秋季降压。 具体步骤如下: ![]() 1、预备动作。坐在椅子或沙发上,姿势自然端正,正视前方。两臂自然下垂,双手手掌放在大腿上,膝关节呈90度角,两足分开与肩同宽,全身肌肉放松,呼吸均匀。 ![]() 2、按揉太阳穴。顺时针旋转一周为一拍,约做32拍。此法可疏风解表、清脑明目、止。 ![]() 3、按摩百会穴。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央。用左手掌或右手掌紧贴百会穴旋转,一周为一拍,共做32拍。此法可降血压、宁神清脑。 ![]() 4、按揉风池穴。用双手拇指按揉双侧风池穴,顺时针旋转, 一周为一拍,共做32拍。 ![]() 5、摩头清脑。两手五指自然分开,用小鱼际从前额向耳后按摩,从前至后弧线行走一次为一拍,约做32拍。此法可疏经通络、平肝息风、降血压、清脑。 ![]() 6、擦颈。用左手掌大鱼际擦摩右颈部胸锁乳突肌,再换右手擦左颈,一次为一拍,共做32拍。此法可解除胸锁乳突肌痉挛,并降血压。 ![]() 7、揉曲池穴。按揉左右两侧肘关节处曲池穴,先用右手再换左手,旋转一周为一拍,共做32拍。此法可清热、降压。 ![]() 8、揉内关穴。先用右手大拇指按揉左手内关穴,然后换对侧,顺时针方向按揉一周为一拍,共32拍。功效为舒心开胸。 ![]() 9、引血下行。分别用左右手拇指按揉左右小腿的足三里穴,旋一周为一拍,共做32拍。可健脾和胃、引血下行。 ![]() 10、扩胸调气。两手放松下垂,然后握空拳,屈肘抬至肩高,向后扩胸,最后放松还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