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鸡传染性腺胃炎诊疗

 峪禽精英 2013-11-05

鸡传染性腺胃炎诊疗




  一 腺胃炎发病特点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是以季节更替时发病率高,全国各地都有该病发生的报道,在我国北方地区表现更为明显。该病普遍存在,可发生于不同品种、不同日龄的家禽。

  发病日龄不定,最早在3日龄的雏鸡中就可以表现,在16周的种鸡也时有报道。但发病日龄多集中在10~60日龄。

  本病在我国,近年来呈爆发性增长,全国各地均有发病,且发病日龄越来越小,病症越来越严重,且发病后腺胃的肿胀、溃疡变得不如以前发病那么明显,而肌胃的溃疡等病变却越来越严重,并发或继发的疾病所带来的死亡越来越高

  本病以前主要感染蛋鸡,而近一两年来水禽、珍禽也都开始发病,且发病的严重程度不亚于蛋鸡和肉鸡。

  发病的禽群生长严重受阻,参差不齐,群体与标准日龄值相差甚远。

  本病一般不引起死亡,如继发感染真菌可引起死亡,如继发大肠杆菌、支原体、新城疫、流感、球虫等疾病,则发病率和死亡率有一定程度的增高。

  二 发病原因

  1 传染性因素

  (1)传染性贫血、腺病毒感染(包涵体肝炎)、呼肠孤病毒感染(病毒性关节炎、脾坏死、花肝病)、病毒性关节炎,呈垂直传播,以上病毒感染均可导致3日龄发病。

  (2)腺胃型传支、马立克病,可导致50日龄以后鸡发病。鸡痘尤其是眼型鸡痘(以瞎眼为特征),是腺胃炎发病的重要原因。

  (3)不明原因的眼炎:如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维生素A缺乏或通风不良引起的眼炎,都可能导致腺胃炎。

  2 非传染性因素

  (1)饲料中的生物胺、霉菌毒素广泛存在,这是非传染性地 更换饲料后可很快康复。

  (2)幽门螺旋菌感染,可引起胃炎、胃溃疡及胃穿孔,多发于成年鸡和夏秋季节。

  (3)该病常出现并发溃疡性肠炎或坏死性肠炎,与厌氧菌梭状芽胞杆菌感染有关。

  (4)直升飞机羽:即翅膀翼羽基部不完全断裂,断裂羽毛与体躯垂直,象飞机螺旋状。

  三 剖检变化

  ①腺胃显著肿大,外观呈球形,半透明状。

  ②腺胃乳头扁平、糜烂坏死。腺胃肿胀、出血、充血。

  ③肌胃角质膜易剥离、肌胃粘膜面火山口样溃疡、肌胃糜烂。肌胃内径变粗,长度缩短,呈葫芦嘴或大蒜头状,外观有明显红、白相间的凝固性坏死灶或斑,和腺胃连接处呈不同程度的糜烂、溃疡,肌肉壁肿胀,切开时肌肉壁增厚更加明显、肌胃角质膜为黑绿色或黑色,外观呈树皮样,上有糜烂区和溃疡灶,角质层不易剥离。

  ③肝脏质地脆弱,胸腺、脾脏及法氏囊严重萎缩,法氏囊黄变。骨髓褪色变白,畅壁变薄无物、肠粘膜严重脱落,肠道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性炎症,粪便呈腹泻,过料、颜色发暗。

  四 防控措施

  1做好雏鸡鸡舍保温

  温度偏低可能是诱发此病的重要因素,适当保持育雏室的温度,可明显降低发病率。

  2适当调节肠道菌群

  该病很容易造成肠道损害,肠道菌群失调,消化功能降低,导致大肠杆菌很容易通过伤口进入体内。此外,球虫病可损伤肠道上皮使营养物质的吸收减少,生产性能降低。为减少两者之间的这种相互加强的效应,必须严格控制肠道菌群平衡,添加有益菌、酶及各种维生素氨基酸,可很好地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对传染性原因引起的腺胃炎,可采取如下措施。

  ①对因治疗:调节免疫,防冶继发感染

  ②对症治疗:添加多种维生素及鱼肝油等修复粘膜

  ③中药治疗:开胃增食,健胃中药拌料

  3早期预防

  ①有的鸡群首免后即可发生肌胃腺胃炎,应在免疫后饲料中加入健胃调理肠道中药,连用5天。冬季应提升鸡舍内温度,可阻止本病的发生。

  ②肌胃腺胃炎的发生与饲料的霉变有很大关系,如日粮堆积过久,如鱼粉、玉米、豆粕、维生素、预混剂等的霉变等,常发该病鸡场一定要注意日粮的保存以及不适用霉变变质的饲料。一旦发病,应在饲料中加入脱霉制剂进行防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