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修行与养生

 sysr 2013-11-06
 

文/慎独一禅

       中国传统中医讲解毒,而西医讲消毒,一解一消足见中西医的柔与刚。柔能克刚,解为化解,消为消灭。动不动上刀子,割!割掉了某个器官,有失于阴阳。吾之喜解不喜消,独爱《黄帝内经》的养生理念,独爱中医,独重心态平和。

      以繁为简,以简制繁。

      中医养生不治病,只调阴阳平衡。相信自我潜能,潜能治愈百病。

      无为而治 ,无所不治。

       圣人之心,悲悯心、感激心、平常心,悟勇猛慈悲之佳境。

宇宙浩瀚,人生有限。来去匆匆,各有天命。

       大道乃自然规律,知音乃效法自然者也。

 

开心锁  放平和出山

       平和,才合乎天地运行的法则。天地平和无焦无虑,因而能长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切成败毁誉都不影响平和宁静。做到来去自如,乐天知命才能谈养生。身外之物无须恋之,让它去吧,顺其自然必有其果。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是非功过,任人评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宠辱不惊,轻松自在。

 

赶走奢欲  给平和让位

       人生莫过于食色二欲。食乃维持生命,色乃繁衍生命。此二欲属实欲,但也应适可而止。其它欲望为虚欲,随缘而得,不可强求,知足常乐。“有即无,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与世无争,天下莫能与其争”。释迦牟尼讲:“利欲炽然即是火坑,贪念沈溺便为苦海。一念清净烈焰成池,一念惊觉船登彼岸”。得之不足为喜,失之不足为忧。

 

静心去躁 还平和本源

       平和即心里平衡,合于自然松静之道。心静,才能去躁,沈稳才能避开轻浮之举,才能接受宇宙的良好信息、能量。烦恼生于不悟,才会为周围之事烦恼。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虚幻迷住双眼而烦恼。心静则安,静去百愁,静在苦中乐。

       人应与大自然同样松静才是平和的本源。老子讲:“言多数穷,不如守中”。静守心房,顺乎自然。场静,周围乱也变静,场乱,周围静也变乱,场由心造,是你的心造的。“禁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做到十一个字难乎,不难也,看谁做。

       平和写人生,真心修德性,不敢不律己。善缘三生受用。心平气和,静心,静心调养,身体周围的情况就变得使人欣慰。这就是“场效应”,知晓者益之。

 

上善若水 养生之本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起点即终点,终点又是起点。善与恶的意念是一种力,念力产生之后,必然回归。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老子讲:“上善若水,居辱得宠”。善的习惯虽然柔如水,力大无穷。善良心态似柔水养育人的脏腑,使之平衡畅通。中国古代智者最理解善的真谛,言行不敢离善,善良和美德可以与天地共振。只有怀着善良的心地,才能保持松静的心理,身心轻松,清净才会接受宇宙间的良好信息,才能与天地整体运动和谐,得到照应。

 

善养父母 滋养福根

       有正电必有负电,有物质必有反物质。有时空,必有反时空的存在。父母有形的精血构造了子女,两者之间就必有一种无形的“场”相联系,这种“场”称为“生物场”,是无形的。就象磁场、引力场等。虽然无形,但都是客观存在一样。父母对儿女之间的这种场称为“根场”。对父母善,则根壮叶茂,否则根断枝枯。这不是题外话,也不是信口开河,这是人生自然法则。试看你身边的人和事,凡是对父母孝敬的人,得到多助,平安常在。虐待父母的人绝无善终。你说这与养生沒有关系吗?

       佛经上讲“四报恩”:一报父母生育之恩,二报佛法僧三宝教诲之恩,三报国土养育之恩,四报众施主施舍之恩。你虽不是出家人,这一报必报之。二報呢,如果你了解佛教,佛所说的一切经都是教人善的,该报吧。三报人人必报。四报施主之恩,你不化缘为生,施主何在?那么你一生从小到大,父母对你的教育、老师对你的教育培养、同学、同事、朋友,认识不认识的人对你的帮助算不算施舍呢?若算必报之。所以,佛家孝敬父母,信仰爱国,爱护民众视为一体,是一种大善。因此,赡养父母不仅仅滋养福根,也是社会安定的大事。

       孔圣人说,人知道点鬼神有好处,可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为什么呢?因为有因才有果,为人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呀!

 

善待他人 一生福光

       光,是有一定波长的,人具有产生这种波长的功能。人感恩的意念或憎恨的意念都会形成一种波长射向目标。几千年来民间流传的祝福或诅咒,就有这种作用。

       佛学将意念称为念力。阳德主荣,阴德主寿。积阴德和寿命延长之间的联系究竟是一种什么现象呢?阴德高的人身上放射着一种光,德光。德光强,质量密度必高。这种阴德能量对维护生命肯定是有好处的,可以突破生命极限的设定。“阴德充盈,冲出五行”。

       人善心静,养血益气。甘愿助人为乐,他们乐在其中。这是一种天性的需要,也只有人在为他人做了好事以后的自乐心情才能感知体会。这其中之妙所在何处呢?自悟即显。

       善待他人不仅可以延寿、血气畅通,还可以令面容秀美。古云:相随心转,就是这个道理,你的面相可以随着你的心情而改变。善能使鬼变成人,恶能使人变成鬼。此话千真万确。想要年轻、漂亮、气色好的人,你不用去美容,只要调整心态,发善心,做善事,说好话,做好人,你一定能青春永驻。

       人与人之间应以德报怨,不要以怨报怨。心积旧怨,谈何养生?保持一个豁达的心态是有利于养生的。以善待人,以德报怨,心胸豁达。如果忌恨他人,张也不顺眼,李也不顺眼,常心怀忌恨,必然伤心肺。善待他人,必生福光。

 

善待动植物 以求灵气

       人类经过对动植物的狂杀乱砍之后,遇到大自然的报复,才开始明白了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的一致性。

       中国的先哲们认为,动植物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与人具有相似的灵性。现代科学证明,植物也是有思维和感情的。动物与人同属于生物,只是思维和情感的方式不同,而无本质的差别。

       动物的灵性与人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中国古代有道性的人懂得这一点,因此视动植物为友,求其灵气。修道之人爱惜动植物,养生之人也应如此。

       佛道两家不杀生是有其深刻道理的。动植物对人的帮助潜移默化,全在无言无形之中。平和的心态可随時接受大自然换来的良好信息,必有益处,其乐无穷。

        “善”是伟大的,是世界上最有力量的,最具生命力的。佛、道只所以经久不衰,重要的一条是弘扬善。善是养生的阶梯,没有善就难以升华。

    “悟”是人对宇宙运行规律的感知,这种感知在人心中,清静之后才能获得。如果人不清静,心中就沒有容真知的地方。而人一旦得到这种真知,养生也会获得巨大潜能。“悟空”能悟出事物的本源。缺少悟性的人,见识浅薄,永远不会明白道为何物。

    健康长寿需要多因一果,缺少悟性难有善果。这就是“善”、“悟”的因果关系。智者仁人用心灵去感知世界,因为这种感知的力量是无限的。成功靠“信义”二字。你吃他人,他人必吃你。这个“吃”字很深奥,你不能简单地去理解,而小看了这个“吃”字。往深里悟,你能悟出好多好多东西。

    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即规律,自然才是宇宙的大规律。懂得顺其自然,才真正开始接近天地。谁离天地最近,谁就能更多的获得天地的滋养。人生于天地之间,顺则生,逆则亡。悟出天地之大道才能永存于天地之间。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小宇宙,各有自身独特之处,对一个人有用的东西未必适合于所有人。因此,传统的养生观念认为:人要取掉主观干扰,尊重客观反映。儿童亲近泥土,喜欢在草地上打滚,这是去躁的本能反映,是回归自然。

心靜血清 血清无疾

        中医讲“肝开窍于目”。肝主条达,肝循环系统正常,眼袋不会松驰下垂,也不会浮肿鼓胀。通过调肝,使一些中老年人在半年左右时间内眼袋渐渐地自然消除。与此同时,其它相关的疾病渐愈。

        肾为先天之根。肾阳虚可引起一系列疾病,“肾主骨,牙是根之余”。肾的强弱决定了牙齿的好坏,当牙生病时,往往是肾虚不固齿的表现。肾虚阴,牙根松动,畏冷畏热,怕甜怕酸,各种炎症就随之而复发。

        读《内经》方知,此证经滋阴降虚火,七日后牙疼的各种症状即可消失,毋需拔牙。除了之外,肝火过盛,胃火上行也可引起牙痛,牙痛重在调肾。调,重在调心,心静方可调,调什么都离不开修行。

调理平衡 和谐人生

        老子讲:“圣人是顺其自然的”所以才成其为圣人。人要与自然保持和谐;人的身心要保持和谐;人与人要保持和谐。如果人能够保持这三种和谐的话,人的一生之间才能真正快乐、健康、长寿。

        人是自然养化的结果,所以当我们符合自然的时侯就是健康的,长寿的。当我们违反自然的时候就是衰病的,或者是过早的夭亡。我们能够学习天地的这种宽松和松静,少一点欲望,自然的就健康了,长寿了。

        老子讲:“天长地久”,天只所以长,地只所以久,就是因为他无私无欲,无爱无恨,对万物一视同仁。平等地对待周围的人事心里就宽,深居简出的人,身心往往健康,斤斤计较的人往往多病。

        人与自然和谐就是跟着太阳走。太阳醒了我们就醒,太阳睡了我们就睡。人只要和太阳保持了和谐,人的阳气才能足够。其实,预防疾病的最好办法就是晒背,背晒暖了,非常舒服。因为背属阳,男人之背为阳中之阳。如果觉得后背凉了,就意味着阴气就已进来了。一年十二个月,一天十二个时辰,人有十二条正经,就是十二条主要经脉。径脉的开关,兴衰都是和地球在自转时,位置对着太阳有关的。比如,早上九点半是巳时,九点到十一点脾经最旺;十一点到十三点为午时,心经最旺;晚上二十一点到二十三点为亥时,三焦经最旺,三焦通百脉,手少阳;二十三点到凌晨一点的子时是胆经最旺。胆没有阳气,所有的脏腑都是消极的。世界上的百岁老人,无论各自有什么绝妙的方法,一个最重要的一致就是晚上九点钟睡觉的。实际上这很科学,再晚别超过十点半,这样才能把胆气升起来。晚上九点睡,早晨三点起是再科学不过的。

       《黄帝内经》讲的“鸡鸣之时起床”,清朝以来的皇太子都是三点起床的。从清史资料、电影、文学作品看,清朝太子凌晨三点之时,太监跪在太子的门口反复喊“鸡鸣即起,勤政爱民”。早睡不可以晚起,三点鸡鸣,太阳醒了,你就可以醒了。晚九点是亥时了,太阳睡了,你就可以睡了。你不睡第二天就沒有能量。

       四季有别 和谐自然

        胆为阳,肝为阴,肝胆相照。肝胆为心之母,肝胆气虛弱到一定程度时心脏会突然停跳。生命就在于一呼一吸之间。与自然保持和谐还应注意四时的变化,四季的变化。一年二十四个节气,身体好的人,懂得修炼的人,节气一变就有感应,身体很弱的人对节气也很敏感。《黄帝内经》讲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季节万物生机勃勃,阳气上升,人借着天力来养自己的阳气;秋冬季节天气开始收敛,开始藏,人也要借着这个大好时间来收敛,来储藏。这叫作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人一定要跟上四季变化的节拍,才不会生病。

        春天养阳,应该吃一些偏阳性的东西。比如:青椒,韭菜,蒜头,葱头,豆芽,最好在春天吃一些松子,鸡蛋,摊饼,以养阳气,这也是古代最推崇的方法。

       秋冬可多吃一些养阴的食物。比如:柿子,柿子收敛。红枣,花生,莲藕,山药,芋头。山药,芋头应常吃以补肾健脾。芋头润肺、滑肠、补血。

        春三月应早起床,宽衣披发,穿衣宽松,到室外散步。如果春天阳气没有升上来,夏天人易感冒。春天在行为上要多奖励而少惩罚,因为人是要和大自然融合在一起的。

        夏三月早起床,不要嫌天长。让自己情志保持平和,让自己的能量象花苞一样含在里面。应在树下、湖边、宽阔的地方散步,使阳气从里透到外。如果夏天没有把阳气养起来,立秋后就会因里虚寒而得疟疾一类的病。

        秋三月万物成熟,天高地阔,风也开始急了。和春夏不太一样,春夏晚睡早起,秋三月是因早睡早起。因为秋天室外有杀气,睡得太晚易寒邪入体。春夏要把阳气往外抒发,到秋天就要收回来,如未收回来冬天就沒有什么可藏的了。

        冬三月万物闭藏,冰天雪地,要早睡晚起。冬时,有太阳就出去锻炼,沒有太阳就不要出去锻炼。情志若伏若匿,半醒半睡。万物都是这个状态,不能醒,醒就会得病,以免阳气走掉,一定要去寒就溫。冬天不能避寒就温,春天就容易得病。不能着冷水,切忌按摩。冬天按摩后背,春天必然得病,而且一得就是一年。因为人的后背是藏阳的地方,按摩会扰初了阳气,所以冬天一定要保住自己的阳气。尽可能地藏,如果冬天伤了肾,春天浑身无力,腰腿软。

        一年有四季,一天有四季,凌晨是春天,中午是夏天,黄昏是秋天,深夜是冬天。晚九点十点睡觉,因为这时已是初冬了。晚十一时为寒冬腊月,这时还不睡就相当你穿了单衣站在冰天雪地一样。有寒必有虚,阳气耗掉,寒气入侵,我们应该和天时对应。否则我们就离自然远了,与病疾近了。

        人自身的和谐,首先是脏腑的和谐。人违反了自然,就会出现九窍内闭,眼睛不好使了,耳鸣,耳聋,鼻子闻不到味,舌头不好使了,大小便失禁,这些情况都是人违反了自然的结果。《黄帝内经》讲的人的阳气如同天上的太阳,太阳失常,万物就难以生存,人的阳气失常就会折寿而亡,难以存活。

       养生必先修行,修行是养生的前题。

       《黄帝内经》认为,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治本。不论中医还是西医,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错误的因不除,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从心而生,心净则身净。所以,人得了病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复系統来修复自己的疾病。其实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动物的病就是靠自己,人也能。

        正确的观点、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地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有了正确的观念,你就会有正确的决定,你就会有正确的行为,你就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绝不是从书本学来的,而是从自己的真诚心、清净心(佛家所说的菩提心)中流露出来的,书本只给你学闻,菩提心才给你智慧。自古以来,有大智慧者不见得识文断字,有学闻。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一切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人的大部分生病现象是人体在调节、清理身体垃圾时所表现出来的现象,是人体自动调节平衡所表现出来的状态。所以,应该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应该当成疾病来消灭。人生病一定不能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静。心定则气顺,血畅则消百病。

        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足够的气血;畅通的经络。足够的气血靠足够的食物加胆汁加必要的时间内优质的睡眠(人在睡眠中大脑停止工作,由植物神经主导)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畅通的经络需要清净心。一切七情六欲都会破坏清净心,从而破坏经络的正常运行。与其相信药物、相信检查的数据,不如相信自己的感觉,相信自己所具足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需要修行,需要悟性,需要在你得道(智慧开了)的前提之下才能分辨这一切。

        中医认为,对于一个有宿疾的人来说,只有气血充足了(一是通过养血的方法,二是通过静坐打通气机),病情才会显现出来。所以练功的人在功夫达到一定水平之后,都会出现一些有病的现象,这个时候要沉住气,靜下心来多做一些静功来增加自己的气血,以尽快度过这个时期。静坐中有许多好处,悟者必受益。

       保持一定的饥渴才对养生有利。其实这就是中医“虚”的妙用。道家讲,虛则灵。这就和虚心使人进步,自满使人落后一样。人一定要经常保持一种“虚灵”的状态,才能时时保持清醒,保持健康。人要想健康,就必须使体内有足够的气来气化所进的食物。只有这样你的体内才不会积累垃圾,不会有多余的食物来释放游离的“虚火”损坏你体内的脏器,这个“虚火”反过来会损耗你的气。所以,从这个义上讲,现代人生病大多数是饮食不节贪吃的缘故。

        人受五行之气而治生,故肉身以气为主。气亏则病,气滞则病。欲冶其病,先治其气。气以行血,血以补气,二而一也,凡人久视则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七情六欲之过则伤元气、伤心肾,真耗阳。治五脏之病莫先于补气。补气在勿动心,心动则肝旺,各脉震惊,真水耗损。心为扇,主引风,风动则火旺,火旺则水干,水干则地损。心定神一,受治者信坚心专,两心相合可以统治百病,无不神效。

        人生最忌的是个“乱”字,心乱了对外可以紊事,对内可以打扰气血,使之失去正常。凡恼怒恐怖喜忧昏疑都是乱,是多病短寿的根源,人不但养病时不得乱,平居时亦忌心乱。多嗔伤肝,多淫伤肾,多食伤睥胃,忧思伤脾,愤怒伤肝,劳虑伤神。切记!切记!身病之起,无不由心虚弱,外邪乘入。而心虛气弱,每由心魄恼乱,真体不充发现种种不安。贪食、贪胜、贪得、贪乐逸,皆足以致病。以贪之不得,于是乎嗔。贪嗔可使心荡气促,胆惊肝旺,六脉震动,五脏沸腾,外邪同时乘入,这是人病的根本原因。

        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心。所以就养生而言,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看一个人也是一样,观相不如观气,观气不如观心。

        心神不安,性情躁急为致病致死之总因。故安心法为卫生第一要诀。心可以主动一切,心定则气和,气和则血顺,血顺则精足神旺,精足神旺者内部抵抗力强,病自除。故治病当以摄心为主。故求长寿无病,当强肉体。欲强肉体当先伏精气神,拒绝扰乱之贼。欲杜此贼,当先摄心。欲求摄心当化贪嗔痴三毒。欲化三毒,必学心戒。空口言戒,无益于事。必求开慧,方不为所愚。欲求开慧,必先求定。欲求得定,必学静坐。

        健康从调节心性开始,调心性,治三毒你连三毒是什么都不懂,怎么谈得上修行养生?学佛就能知之。学佛之人开心性,学佛得到的快乐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