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作微论4——用嘴写作

 芦苇片语馆藏 2013-11-08

写作微论4——用嘴写作

有人很会说话,说得天花乱醉,稻草可以说成金条,死人可以说成活人,方的可以说成圆的,短的可以说成长的,反正是能说会道!但是这种能说的人大都不会写作,说得好,写不好,一拿笔就犯怵,甚至一个字也写不出来,真怪了?我有一位朋友属于能说会道之人,自己说,有一次单位的领导让他写一份材料,他抓耳挠腮,折腾了一夜,也没写好,只好找我帮忙,所我对这样的人印象非常深刻。

我们上学时,语文老师让我们在“读写听说”等方面都要提高,可是我们那时不明白,不知道怎样学习语文,只知道考试,考试考得挺好,但是写不出文章来,怨谁呢?

像这样的事情到处都有,一群男男女女的官员在一起喝酒,酒的水平很高,个个都能喝,一群酒囊饭袋,但是干工作时却一无是处。还有些官员坐在台上讲得天花乱坠,讲稿却是秘书写的,自己写不出来,殊不知秘书写的,有时不符合实际,这些事看起来,和能说会道却写不出文章没有什么区别!

能说会道却写不出文章的人需要语商!

语商是现代人的第一智力,具有语商的人不仅仅会说话,还能写出文章。

能说又能写并不难,只要留心自己说的内容就行。当你说完后,将自己所说的话随手记下来,像记日记那样,可长可短,关键要记明白,记清楚。

需要用的时候,将积累的内容扩展,或者扩写,不就成了一篇文章了吗?

将嘴说的话记下来,不就是用嘴写作吗!?绝对有意义,练习一段时间,一定会写出好文章。熟能生巧,其实写文章有时有法,有时无法。。

“作文有法吗?有人说有,而且甲乙丙丁,不能越雷池一步,没有规矩怎能成方圆?有人说无,文无定法,也可以说是无法。我要学庄老先生,笑一笑说:作文在有法与无法之间。最近应某刊之约诌了一首勉强算作诗的诗,比较详细地说明这点勉强算作一种主张的主张,不妨抄在下面:‘若谓文无法,绳墨甚分明,暗中自摸索,何如步随灯?若谓文有法,制胜须奇兵,循法作文章,老死只平平。习法要认真,潜心探微精;待到着笔时,舍法任神行。谓神者为何?思想与感情。瞻彼春鸟鸣,无谱自嘤嘤。’”(刘国正, 19845月,于山海楼 阐述)

有法也好,无法也好,一切都在自己的心中。活说得好,注重积累就能写出好文章熟能生巧。写作的规律是“积累”,韩愈说:“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就是这个道理。

写作和感情有关,先有情,再写作,也许在有法和无法之间,文章就写成了。

我们指导学生写作,不要光讲什么写作方法,而是要放手,让学生随意写,放手的目的,就是牧养学生的言语生命,使学生有想说的欲望,说出来了,再将说出来的内容写出来,不就是一篇文章吗。人作为高级动物的智商是天生的,不要以为必须语文老师培养出阅读能力,学生才会读书。没有了语文老师的培养,学生可能一辈子就不会读书了。这种想法是愚蠢的,作家并不是语文教师培养的。

学生会说就应该会写,会听就应该会读,读写听说是互相联系的,互相促进的。

用嘴写作,值得研究,为写作又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何乐而不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