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晕侃饭局一二三

 超越梦想之上 2013-11-08

去过几次日本岛国,对当地的风俗人情略知一二。日本的太太们瞧不起那些按时下班、准点上班的所谓新好男人,对于她们来说,“新”和“好”都是太过于虚无的东西,只有捏在手里的钞票才是最实在、最牢靠的。一个没有晚饭饭局的男人,对于那些物质嗅觉敏感的太太们而言是慢性毒药。女人们很清楚,她们可以连续一个月忍受着无性的生活,面对肚子日渐发福、每日醉醺醺倒头就睡的臭男人,可是她们无法忍受零钱在荷包里叮当乱响掰着算盘过日子的生活状态。

    中国的太太们也渐渐的发觉了这一点,不但如此,她们还发现,一个有局又有情人的男人绝对比起老老实实的男人更有魅力,起码,前者更值得“包容”。

    日本的男人为了让太太们安心,为了维系自己在家庭里的高大全形象,在下班后会流连于各种酒肆,或扮演一个局角,或扮演一个有局的男人,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演戏,只是观众不同、报酬不同而已。男人们也清楚,酒精在食道里连年累月的翻滚虽然造成身体上的损害,但是比饱受着内心的煎熬要好上很多。男人们开始像寻找猎物一样寻找饭局,开始发了疯的想要进入一个圈子,一个局,或者制造一个圈子,一个局。

    曾几何时,胃溃疡这种病都是男人们标榜的疾病,不管病因缘起吃饭不规律还是饮酒过量,如果某一天你在饭局上倒下,这往往能成为佳话,胃出血这种极端状态已经成为饭局界董存瑞炸碉堡一样的英雄事迹。

    很多人都在说,近年来,中国过于变态的饭局文化已经降温,起码酒官司少了,可说这些话的人却忽视了这样一个实事:这也许不是人们对传统饭局文化的对抗,也许,这是人们的妥协——接受——甚至膜拜。人们早就习惯了以酒会友的方式,我个人认为这是民族文化缺失造成的,似乎中国人脱离了饭局就不会说话,失去了沟通的能力了,这当然是偏见,可是我们谁又不是在偏见中成长,在偏见中变态的成熟呢?

    饭局在成长,他衍生出了很多的套餐,比如吃饭——搓麻——洗澡——打炮四合一的标准业务套餐,又比如吃饭——喝茶——按摩——双飞的高官富商业务套餐进阶版,成长的饭局在影响着下一代人的成长,最起码它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心理认知感。

    没有饭局的人就是被社会抛弃的人,男人什么都可以没有,但是不能没有局,有局就可以套用一个广告词:一切皆有可能——这就是我们这个社会的饭局感。

       饭局感不但是男人的切身体会,在女人方面也形成了由饭局衍生出的一系列饭局理论。且不说勉强在谱的那些细节论调,饭局已经成了衡量一个男人在女人心目中地位的重要标杆,起码这是一个很科学(社会科学)的衡量标准。

     现代男人的饭局就像古代女人的贞操一样重要,每一天,男人们都在四处拼局,因为寂寞,因为恐慌,因为莫名的帅气感,拼局的刺激感已经超越了姘妇,男人在饭局中迷失,女人也在饭局中迷失,家庭在饭局中迷失,社会的某种天性也在饭局中迷失。

  

   

 

   编后:说实话,有的饭局,真的值得掺和,挺让人乐和,真的能处理好多辣手的事情。呵呵,女人设的饭局要慎重了。吃饭了,我没有饭局啦,一个人吃的舒服又安静。老赵没有饭局乐悠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