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虢国论坛:虢国“虎图腾”的本质特征

 诸城郭氏图书馆 2013-11-08

虢国“虎图腾”的本质特征

  

在虢国博物馆的文物展厅内有一块玉器珍品——兽首形佩,它就是虢国的“虎图腾”标志。把兽首形佩作为虢国的徽标仿挂在虢国博物馆的入口展示墙上更显得威严和神秘。
虢国墓(以虢仲、虢季为首的大型西周贵族公墓)惊人的考古发现不但再一次揭开了使人迷惘的虢国史,而且以大量的珍贵出土文物为研究西周时期的宗法、族葬制度,以及虢国的历史、经济、文化都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在三门峡虢国墓地考古发掘中,出土了种类繁多的动物玉佩,在这诸多的玉佩中不时有虎形的身影的闪现。除了把M2001墓出土的兽首形玉佩做为虢国的徽标外,在很多的青铜礼器和玉器的纹饰上,虎纹饰占有重要的比例。这为研究虢国“虎图腾”的本质特征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虢国“虎图腾”最早曾一度起源于原始图腾文化,但本质与主流却不能简单归结为原始图腾文化。从“时代背景——具体内容——文化涵义——社会地位——族氏族徽———出土文物”这六个方面来看,虢国“虎图腾”与原始图腾有重大差异,因而表现出以下本质特征:
—、源于图腾,超越图腾
从时代背景上看,原始图腾文化是原始社会的氏族文化,而虢国“虎图腾”却是文明时代的民族文化象征。
图腾崇拜是一种最原始的宗教形式。图腾一词来源于印第安语“totem”,意思为“它的亲属”,“它的标记”。在原始人信仰中,认为本氏族人都源于某种特定的物种,大多数情况下,被认为与某种动物具有亲缘关系,于是,图腾信仰便与祖先崇拜发生了关系,在许多图腾神话中,认为自己的祖先就来源于某神动物或植物,或是与某种动物或植物发生过亲缘关系,于是某种动、植物便成了这个民族最古老的祖先。例如,“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史记》)玄鸟便成为商族的图腾。因此,图腾崇拜与其说是对动、植物的崇拜,还不如说是对祖先的崇拜,这样更准确些。图腾与氏族的亲缘关系常常通过氏族起源神话和称呼体现出来。
图腾文化本质上是原始社会的氏族文化,而虢国的徽标最初形态的虎,是产生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后来经过中国原始社会的解体期,中华文明时代的起源和形成的漫长期,才形成了固定的虢国徽标宗教形式和标志。从其特定的渊源、内涵、政治地位和宗法等级的因素可以看出,虢国“虎图腾”源于图腾,超越图腾。
史书记载,姬伯(昌)是周文王的同胞(同父异毋)弟弟,为姬姓。周朝建立,周武王追封祖父季厉(少季)为王季、父亲姬伯〈昌〉为文王。姬伯(昌)、虢仲、虢叔都是五季季厉的儿子。伯、仲、叔、季,是中围古代兄弟间从大到小排行的用字习惯顺序,而老大名曰姬伯(昌),但两个弟弟却称虢仲、虢叔,仅从名字上看就有明显的变化和区别。这不仅仅是一个字的变化,而是有其特定的渊源和内涵。除了政治地位和宗法等级的原因,主要是图腾的原因。
二、既是实钩崇拜,又是文化创造
从具体内容上看,原始图腾崇拜的对象、图腾文化的内容,通常都是自然界中实际存在的实物。虢国“虎图腾”不但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实物原形,但本质上并不是简单的实物原形,而是基于民族文化观念的文化创造、文化符号,同时又是等级制度的社会产物。
图腾崇拜是一种历史的文化现象,往往发生在原始的氏族社会之中,在那个时代原始文化还很不发达,往往还不能独立地创造一种艺术形象、文化符号,作为崇拜对象,而是往往把自然界中实际存在的现成实物,动物、植物或其他实物,直接移植过来,作为图腾崇拜对象。二十世纪,有些学者还对澳大利亚的一些原始部落与氏族社会,进行了长期观察研究。研究成果同样表明,他们的崇拜的图腾之物,看来是一种或几种动物或植物,如鳄鱼,蜥蜴,鸟等动物,或者是当地的一种或两种植物。 无论动物图腾,还是植物图腾,也无论单一图腾,还是混合图腾,本质上都是实物图腾,崇拜对象都是自然界中实际存在的实物形态。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虢国“虎图腾”的原型固然也存在于自然界之中,作为一个实物的虎,实质上它不但是自然界中的一个现成实物,而且又是在观念上的一个综合创造,文化上的一个综合创造,符号上的一个综合创造。说到底,虢国“虎图腾”这种实物崇拜和文化创造不过是为维持皇权至上而设置的一个在“龙〃 图腾之下的二等图腾崇拜的符号而已。
三、从氏族血缘关系,到民族文化内涵
从文化内涵上说,原始图腾具有“祖先——亲戚——保护神”三重合义,从本质上看文化根基是氏族血缘关系;而虢国“虎图腾”的本质特征,却在于根本超越了氏族文化的血缘关系,升华为以封建宗法等级的地缘关系为根基的民族文化内涵。
我国是“虎文化”的发祥地,“虎文化”可以追溯到约万年前的原始社会。从人与虎的文化关系来看,“虎文化”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崇虎文化、伏虎文化、护虎文化。就其内容来说,既有远古虎图腾崇拜,也有崇虎、祠虎、搏虎、德虎、颂虎、画虎、书虎的传统,涉及宗教、民俗、文化、生物、文艺的各个领域。
在原始社会,古人与群兽共居,以打猎为生,他们对威武雄壮的老虎既恐惧又羡慕,于是奉之为神和图腾,形成“崇虎文化”,并模拟其形态、仿效其吼声,创造了汉字“虎”。甲骨文和金文中的“虎”字,都是虎头的简化、象形或虎皮的摹写,“虎”的读音也是虎吼的拟声。
“虢”字的原意体现在虢国的尚武好战和对周王室的忠诚两方面的统一上。一方面,保龙之虎与龙俱荣亦俱焚。从西周王朝建立(公元前1046年),到最后一个虢氏诸侯封国被晋国所灭(公元前655年)的近400的年间,虢国为周王朝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屡建功勋,在历史的关键时刻起着决定性的重大作用。另一方面,保龙之虎需居深山林海,既然无可虎居,便也无可盘龙。虢国对周王朝忠心不二,不向周王朝要权、要地盘,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对的。可是一直到了诸侯竞相争霸、抉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已经出现,虢国依然不去占领其他诸侯国的地盘、不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却还一心一意为周王室而战,依然不注重发展经济、加强军队建设、增强国力,致使国力衰竭,还没有等到周王朝垮台,自己早被其他诸侯国灭掉了。虢国对周王朝忠心而无力,爱莫能助,除了“假虞灭虢”所留下的“唇亡齿寒”的历史教训外,还留下另一条历史明鉴:保人者必自强,己不自保,何以保人?
四、“虎崇拜”应早于“龙崇拜”,虢国“虎图腾”源于“虢”
从社会地位上说,“龙文化”处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地位,但“虎文化”应有的地位长期以来被忽视。其实“虎崇拜”应早于“龙崇拜”,因为虎图腾取材于原生动物,是早在狩猎时期出现的;而“龙”则取材于几种动物综合而成,传说它能兴云布雨而在农业社会中兴起的。老虎是世界上最美丽雄健的兽王,其山神、祖神、保护神的文化祖师地位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极大魅力,而且它与“龙文化”互为纽带,贯穿于整个中华文化,很能代表中华民族的龙腾虎跃的文化气质。
龙是中国人的图腾崇拜,而虎则是自然界动物之王,一虚一实。尽管成语里还有“生龙活虎〃、“龙腾虎跃”等等,而二者合在一起的图案却很少能见到,这也许与“龙虎斗”、“青龙白虎相克”(“五行”中龙于东方,属木;虎于西方,属金;金克木)等有关。远古时期,黄帝为龙族首领,虎族则是另一勇猛部族。后来,勇敢善战的武将还常被称作虎将。到了战国至汉代时,就有“四神”的图案,为左青龙、右白虎、上朱雀(红鸟)、下玄武(龟蛇合一),呈对立状。《礼记·曲礼上》:“行前朱雀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也称四方之神,时为辟邪之用。
在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人们出于对动植物的一种特殊的亲近感,把某种动物或植物作为崇拜的对象。他们以自己信奉的图腾,作为本氏族的标志,甚至将其作为本民族的祖先。中国云南的彝族人,对虎的崇拜就是源于这种古老的图腾信仰。另外,揭示老子姓氏千古之谜——老子不是姓“李”,而是姓“老”的结论,也是与虎图腾有着直接因果关系的。
到原始社会中后期,人们逐步形成了对龙的崇拜,总是把部落酋长、首领当作龙的化身。除了龙以外,还有虎、豹、熊、狼、牛、象、鹿、熊、马、鱼、龟、鸟、蝉等许多图腾。龙是天下的主宰者,老虎是为保护龙而勇猛的拼杀者。如对那些英勇善战的大将们,有“虎将”之称,对调兵谴将的兵符,则称之为虎符。据此可以推断,作为忠心耿耿保其大哥姬伯(昌),企图建立周王朝的姬仲、姬叔,其标志图腾应该是老虎,而不是其他,更不应该是龙。伐纣灭商之后,周武王作为第一代周天子,分封诸侯时,视他的军功卓著的叔叔们在万人之上又在他一人之下,只能以仅次于龙的老虎为象征,既取“虢”字来分地封侯,封为虢君侯,其封地为虢国。如果把“虢”字解释为手持武器或赤手空拳与老虎搏斗,则与崇拜相反,崇拜的是人而不是老虎,不会作为图腾,更不会以此封国。所以,一只猛虎,是人的崇拜物,是周武王踢予叔叔的封号,这才是“虢”字的本义。虢人以国为氏,这就是姬仲、姬叔称虢仲、虢叔的原因。
三门峡古属虢国,这是众所周知的。但是,“虢”字究竟何解昵?人们大都根据其字形理解为:左旁是一个人手持武器,右旁是个虎字,意思是一个人手拿武器与老虎搏斗,非常勇猛。也有解释为左边是一个人的两只手,赤手空拳与老虎搏斗,更见勇猛顽强。如果按照《说文解字》对“虢”字的注解,直接解释为老虎——右旁是虎,左旁是虎的两前爪,意为一只跃跃欲试、善于搏击的猛虎,或许会更贴切一些。这与古代人将老虎视为图腾以及周时的宗法制度有关。
五、族氏与族徽的历史渊源和内涵
从族氏与族徽的形成发展上看,虢国“虎图腾”是一种深厚的文化沉淀,虢国以食扑物的猛虎为族徽也不是偶然的历史现象,而是多重历史文化因素长期蕴涵化育的结果。
根据族氏和族徽发展变化的基本轨迹,三门峡虢国“虢”字不仅是它的族氏国号,而且也是它的族徽可能更加接近。虽说许慎的《说文解字》对虢字的解释不一定完全准确,但它强调的“画明文也”,却指出了这个字在形体方面的原始性。恰恰是由于虢字为不常用字,它的结构演进慢于其他字,其形体与族徽更加接近,在实际使用中两者又往往合二为一。据此可以进一步认为猛虎就是这个家族的族徽和图腾。这也是三门峡虢国青铜器铭文中没有见到族微的原因。
虢国的始封君为王季只子,周文王的弟弟,文王亲切称他们为“二虢”,虢氏家族立足独立发展开始于周文王前后。周文王时期,周族已经进入了文明发展阶段,国家机器也相当完备,但是由于时间上距原始社会较近,周边原始氏族的渗透影响,特别是周族对原始氏族制度、风俗习惯刻意继承借鉴,致使其社会内部充满原始社会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现象。在选种特殊的背景之下,以动物作为虢族的族氏、族徽是很正常的。
另外,先周及西周时期,关中地区森林密布,湖泊棋置,各种动物生长态势良好,经常出没与森林湖泊之间。《山海经·东山经》记载:岐山“其兽多虎”。周原岐山是周族兴旺发达的基地,从大王“去豳,逾梁山,邑于岐山之下居焉”(《孟子·梁惠王下》)之日起,周族始得周之名称,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贬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之。作五官有司”《史记·周本纪》。继大王之后,其子王季、其孙文王昌一直居于岐山之下的周原,直到周文王征讨崇侯虎之后,周文王才“自岐山下而徒都丰”《史记·用本纪》。虢国的始封君为大王的孙子、王季的儿子、文王昌的弟弟,生于岐山,长于岐山,在其家族分衍独立发展的时候,选用岐山常见的、为时人所敬佩的猛虎作为该族的族氏、族徽自然在情理之中。以猛虎攫食扑物之势为该族的族氏、族徽、不仅形象地浓缩了周族的兴国史,虢氏家族的成长发展史,而且也表达了对周原岐山的深厚感情,寄托了对虢氏家族的无限希望。
作为周族的嫡亲,虢氏在西周早期最高统治集团中的地位颇高,曾担任王室卿士一职,掌握王畿内的三大政务和诸侯四方之事,辅佐周天子执政,为周族的兴旺发达和西周早期政权的巩固作出了巨大贡献。周文王时期,周族实力日盛,在内“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史记·周本纪》对外臣服虞、芮二国,伐戎狄,征密须,败耆国,侵黎胜,灭崇后虎,向东发展与商争霸。在这种以军事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特殊环境中,军功是虢氏家族的立足之本,能征善战为军功依托,英勇无谓则是军功和征战的支柱,因此以猛虎作为虢氏家族的族氏和族徽非常切合这个家族的特征!
六、出土文物中的虎情结
从出土文物中的纹饰上看,三门峡虢国长期以猛虎为族徽,它作为一种文化习惯深入到了三门峡虢国文化的核心部分,体现到文化的各个方面,在青铜文化与玉文化中透漏出浓厚的虎情结。
三门峡虢国出土的青铜器,除了一些车马器、兵器和部分杂器外,大部分是青铜器、特别是青铜礼器上都有豪放大器的纹饰。在常见的纹饰中,虎纹占有一定的比例。最有代表性的是50年代M1052墓出土的弧面形器上的虎纹,该器物的核心纹饰是一对栩栩如生的虎。该虎为活动状,侧面像,两虎首尾相连接为圆形,虎口大张,像是正在发出低沉有力的虎啸;虎前爪为攫食状,虎的后爪弯曲为蹲地跳跃前扑状:虎尾前部挺直,后部向上卷曲,有很强烈的力度感;虎身躯上虎斑清晰可见,为这对老虎增添了几分生机。虎纹的背面为两对连体虎纹和两对连体鸟纹。弧面形器虎纹对虎的威武凶猛特征予以强烈的显露,并与金文虢字有一种形近的神韵。无独有偶,50年代 M16I2墓出土的一件虎纹铜镜、虎纹的基本风格与M1052墓的弧面形器上虎纹非转接近,该镜背面饰以虎、鹿、鸟纹,以虎纹为主体。但纹饰线条较细,略显粗糙。两虎分别位于铜镜的左右两边,虎头向土,虎尾朝下;两虎呈侧面状,虎口大张,煮欲吞食站立与两虎之间的一头鹿;虎爪、虎后腿、虎尾和虎斑的形态与弧面形器虎纹相接近;在纹饰的下方以及虎的尾部,有一只展翅飞翔的鸟。这个铜镜上的虎纹虽然不如弧面形器的虎纹精致圆润,但似乎更有虢字的韵味,扑食攫物的意思更明确。
90年代在M2001墓出土的标号为M2001:497的兽首形佩实际就是一个虎头佩,其神态和50年代在M1052墓出土的弧面形上的虎纹非常接近。在M2001墓出土的编号为M2001:548的虎型玉佩更是造型别致,憨态可掬。另外,在90年代出土的M2009墓的玉佩中,有一件虎呈跳跃扑食状;虎尾前部挺直,后都向上卷曲。充分显示了虎的威猛和虎的力度,在神韵上与50年代出土的M1052墓弧面形器上的虎纹如出一撤。鉴于三门峡虢国墓地生动逼真的虎纹、虢字的原始含义以及两者非常接近的神韵,不能不认为二门峡虢国墓地青铜器上所见的虎纹就是其族徽的流露,虢字则是一个与旅徽很接近的文字。
综上所述,虢国“虎图腾” 从“时代背景——具体内容——文化涵义——社会地位——族氏族徽——出土文物”这六个方面来看,它不但是虢国的形象标记,而又是虢氏家族的原始文化符号。由此可以看出,虢国及其氏族的发展存亡,“虎”与“虢”合二为一的融和过程都与虢国“虎图腾”的本质特征有着因果关系的联系。

主要参考书目

《史记》 司马迁 中华书局1975年版
《生殖崇拜文化论》 赵国华 中国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古本竹书纪年译注》 李民等译注 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三门峡虢国墓》(第一卷)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三门峡市文物工作队 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
《虢国墓地的发现与研究》 王 斌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三门峡虢国文化研究》 张彦修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