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为何把旅费称为“盘缠”

 青梅煮茶 2013-11-08

    “盘缠”是指如今说的旅费。盘绕、缠绕是近义词,钱同盘绕、缠绕在今日当然毫无关系,不过,在古代却有某种必然联系。在很长的时期里,人们使用的古钱是中间有孔的金属硬币,常用绳索将一千枚钱币穿成串再吊起来,穿钱的绳索叫做“贯”,所以,一千钱又叫一吊钱或一贯钱。有出戏叫《十五贯》,即涉及十五串钱的一个案子。古时不要说没有旅行支票、信用卡,就算纸币也是北宋时才有的 (称 “交子”)。于是,人们在出远门办事、探亲之时,只能带上笨重的成串铜钱。把铜钱盘起来缠绕腰间,既方便携带又安全,因此古人将这又“盘”又“缠”的旅费叫“盘缠”。现在当然仍可将旅费说成“盘缠”,但谁还将钱盘缠在腰间呢?

    盘缠准确的含义是路费,可路费的形式五花八门。富人出门远游带黄金白银,穷人的盘缠则可能只是几个饽饽或面饼。“盘缠”经过岁月的打磨和分解,又派生出其他含义。(文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