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升初,民校能否与公校同命运

 越秀区桂花岗 2013-11-08
成公教育了解,广州每年大约有12万小学毕业生投身于这一系列“小升初”考试中——“名校办民校”(公办知名中学参与开办的民办初中)大联盟、小联盟的联考,部分民办初中单独举行的考试,公办外国语学校的招生考试。而民办学校每年录取2万人,但报考人数四五万,也就是说,每年有三分之一小学毕业生加入民校的招生考试。
  从实力上来看,将近30所“名校办民校”占了广州优质初中的大半壁江山,中考的成绩也稳居前列。为了寻求更优质初中教育资源,很多学生甚至从三四年级开始,就开始为投考“名校办民校”而做准备。
  对于防止违规招生的情况,市教育局局长江东表示,将准备出台关于违规招生的处理办法,明确什么是违规行为;建立监督机制;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和公开,使招生过程规范、有序。
  对于拟取消考试,不少民办学校,特别是民办名校对此举措颇有微词。面谈的方式会否面临人手不足,又如何保障公平?若派位的话,会否失去自主招生的权利?其他方式会否影响生源质量?他们对这一系列的问题均存在担忧。
  面试的话,面对上千的报考学生,在操作上是有困难的,如何分配人力和人手,如何规范面试的标准和保障公平性。教育局的初衷是减轻学生的负担,但面试恐怕减轻不了负担,学生也许得到处去培训面试。
  他还担心生源的质量会因此受到影响,“如果要执行政策的话,你得全面执行政策,根据教育部的文件,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  真由于政策还没明朗,目前学校还没有正式地讨论这个事情。政策既然要破,如何立,是个问题。如果真的实施,在前三年有可能会给学校的招生和家长的报考都带来混乱。
  考试方式的转变并没有剥夺他们自主招生的权利。广东省人民政府督学李伟成也认为,免试入学和民办学校自主招生并不冲突:“《民办教育促进法》下面还有《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谈到民办学校可以独立自主招生。但是实施条例属于促进法的下位法,下位法不能推翻上位法所规定的原则。既然上位法承认了义务教育中的一些规定,那么下位法就不能突破义务教育法所谈到的东西。”
  据成公教育悉,如何遵循免试原则,保障教育的均衡和公平发展,又能保障民办学校的特色和自主办校,广州教育部门表示,下一步将通过专家、社会共同研讨,拿出比较合理的方案进行施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