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棒棒行医记49:真的是发热吗

 老庄. 2013-11-09

患者,男,32岁。午后低热半年余。半年前,感冒后出现午后“低热”,体温波动在37.2-37.6℃,无特殊伴随症状。多家医院求医,化验、仪器检查做了不少均无异常。接受多种抗生素输液治疗,均无效。某家医院甚至怀疑是结核,给予抗痨经验治疗一月也无效多年积蓄为之耗竭。渐出现纳差、乏力、精神萎靡,至有轻生之念。来看棒棒医生门诊。


类似于这种所谓“长期低热”,为彻查病因,转战于各大医院的例子实在不在少数。有一位卫生界领导的女儿,曾经“发热”四年多,北京上海各大医院看遍,也没有找到原因。“不明原因发热”向来是诊断学的难题。


对此例,棒棒医生的第一个疑问是:真的是发热吗?


发热是最基本的症状学概念,难道判断发热也成为一个问题吗?事实正是如此,发热可以说是被最普遍误解的概念之一


超过正常体温不就是发热吗?当然。但是,正常体温又是多少呢?这可不是个简单的问题。首先,中医对此一无所知。中医判断发热完全依靠主观感觉,诸如五心潮热、脾胃湿热等,没有任何标准,也就没有任何实质意义。


很多人知道正常体温是36~37℃。基本功“扎实”的医生能倒背如流:腋温36~37℃,口温36.3~37.2℃,肛温36.5~37.7℃。是《诊断学》的标准答案临床判断发热正是依照这个标准的


但是,这个“标准”不够准确对医生而言,“不准确”往往就等于“错”。这种“错”有时会给患者带来痛苦和灾难。


我们再细细的看《诊断学》,就会发现在这些正常值的前面有三个定语:“成年人”“清晨”“安静状态下”为了更好的理解,我们去掉两个,原来这只是“清晨”的正常体温范围。


正常体温并非是一个恒定值,它具有昼夜节律早晨低而傍晚略高波 动幅度不超过1℃。最早进行体温正常值研究的是C.R.A.Wunderlich,他测量了25000名健康者和病人的体温,得出健康人腋温(全 天)36.2~37.5℃,平均37℃。由于相当多的小规模研究未考虑体温的“昼夜节律性波动”,甚至未规定测量方法(腋、口、肛),导致文献报道的体温 正常上限值有很大的差异。Mackowiak等用更为先进的电子温度计进行了700次对照的口腔温度测量。根据这个研究,结论是,对于大多数成人而言,正 常体温上限(99%)清晨(6:00)为37.2℃(温37℃);下午(16:00)为37.7℃(温37.5℃)。


考试时,每个医生都知道体温的昼夜节律,但把这一规律应用到临床的,意外的少见。这一病例的体温波动在37.2-37.6℃间,大于37,会被轻易的判断为低热。


棒棒医生的建议是:患者需要作的第一件事是确定,真的是发热吗?不要千方百计的去找“发热”的原因。方法是:买一支体温计,用口温法(较腋温更准确,尤其在需要判断低热时),在不同时段(晨6:00和下午16:00-18:00)至少测量一周并记录,清晨>37.2℃,下午>37.7℃才算是发热。


患者满腹狐疑的照着测量了一周没有超过标准,根本不是发热,而是正常的体温。患者无法接受这个结论。经过棒棒医生反复诚心的解释沟通患者最终理解,接受建议,没有用任何药物,效果立竿见影,那些长期困扰的继发的躯体不适和心理障碍很快消失得干干净净。


关于体温,除了昼夜节律外,正常体温的个体差异,以及某些生理状态对正常体温影响,如女性排卵期、运动、饱食后、吸烟等,都应该进行正确评估。不能见到大于37就诊断为发热,诊断为发热就上一大堆检查、一大堆输液和抗生素。


即使象“体温这种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概念,错误的理解也会带给患者巨大的痛苦,甚或倾家荡产。为医者可不慎乎!



(作者:棒棒医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