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孝关乎心 非为报应

 tuzididie 2013-11-09

孝出乎心,非为报应。有的宗教是讲“因果报应” 的。一提因果报应,有人就与迷信联系在一起。有人把因果关系讲得太玄乎,确实容易让人怀疑其可信度。但是,“普遍联系” 是科学认识论的观点,“蝴蝶效应” 从理论上讲是通的,实践也有证明。因与果之间有着客观必然的联系,这是毫无疑问的。在这里,我们不是想研究孝子会升官发财,逆子要怎样遭灾这样的课题。拿恶果 去“报应”逆子,以此震慑他们,使其惧怕,迫其归顺,毕竟仍非发自本心。我们想讨论的是,对父母的孝敬程度与子女的思想品质修养或曰人品有关这样的话题。一般认为,一个对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的人,很难想象他会真心对待领导、同事、朋友等身边的人,更不用谈忠于人民大众了。一个缺乏孝心、不用真心、少有忠心的人,相信是难以登得高走得远笑得美的。重要的还不仅在于此,在于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必须要在孝敬父母这门必修课上得到一个评分,及格与否,高低如何?俗话说“骗得了天下人,骗不了自己” 。这是要向自己的内心交代明白的一个问题。据研究,人在生命走向终点的时候,会反观自己的一生。此时,许多人都会为自己未能做一个孝敬父母的人而愧疚,觉得无颜去见他们而追悔自责,而痛苦万分。到了那时,确实是晚而又晚了。

孝关乎心,天伦之乐。子女孝敬父母是人的天性。天性不可沉睡,不可泯灭。孝敬的质量有高低,就看是否尽力,是否真心。真心源于对父母的感恩,出于对长辈的敬爱。爱就是奉献:物质的供养,时间的付出,精神的慰籍。子女从孝敬父母的行动中,体验尽义务的快乐;心灵在父母的笑容和暖暖亲情中获得滋润;人生在内心的饱满充实、美善与欢欣中感受幸福——这应是我们向往和追求的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