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博文《中国邮局与荷兰邮局的对比与差别》的评论

 灵魂出窍KKK 2013-11-09

对博文《中国邮局与荷兰邮局的对比与差别》的评论
作者:ZCG1945

 

    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好不好,要通过比较才知道。比较,一是纵向与事物本身的过去比,一是横向与同类的其他事物比,所谓“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

    这比也有讲究。认真的、高标准高追求有进取心的人与更好的比,通过比较找出差距改进自己;马虎的、低标准低要求不思进取的人则喜欢与更差的比,通过比较找出一点不比人家差的地方以自我安慰甚至用作吹牛的本钱。毫无疑问,中国和大多数中国人绝对属于后者。我们有一个不知什么时候养成的顽固习惯:凡是发现我们比人家好的地方,立即沾沾自喜、得意忘形,总忘不了夸耀我们的伟大和优越;凡是发现我们比人家差的地方,立即就说这是中国国情、中国特色,就说我们已经很努力、很进步、很了不起了,之所以比人家差是因为我们太大、太穷、太落后、起步晚、没经验、素质差、条件差……总之理由一大堆,因而差得有理、差得合理、差得应该,甚至会说我们就这习惯、就这水平、就这样也没什么不好的,你能拿我们中国人怎么样吧?

    我们不但坦然于自己的差,还总是以“中国国情、中国特色”为由,毫不犹豫地拒绝学习别国好的、成功的、早已经过实践检验和证明了的经验和做法,总是连试都不试就说人家的东西不适合我们,总是强调自己的特殊性,对自己原有的那一套总是情有独钟,这也要坚持、那也不能变,某些要人的“四个坚持”、“六个不搞”就是明证。

    但不管怎么说,中国的差是每个人心里都明白的(除了少数脑残、智障、被深度洗脑而尚未醒来者),因而在中国,不管大官、小官、富豪、白领,大凡有一点条件的,莫不已经或打算离开中国移民他国,就是自己不便移民的,也先把亲属子女和钱财移走,出国留学的也是大多留在国外,只有在国外混不下去的才不得不回国。总之一句话,不但有权有钱的社会精英纷纷出走,国人凡是混得有点人样的,都毫不犹豫地或多少有点遗憾地选择离开这个国家,尽管这里有他们的祖先和亲友同伴,这里是他们出生的地方、长大的地方、熟悉的地方、成家立业的地方、升官发财的地方,也不能阻挡他们义无反顾地离开这个地方。人心向背,一目了然,这再清楚不过地说明了中国到底好不好。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羡慕博主有机会进入一个自己喜欢的地方生活。

    当然中国不能人都走光,也走不光,其他国家也容纳不下我们这么庞大的人口。精英们都逃离了,我们这些剩下来的人还得在这个国度里生活、打拼,学会容忍、忍耐,也要学会努力、进取,无论一个人还是一个社会,总得要向前走而不能向后退吧?


附:

中国邮局与荷兰邮局的对比与差别

作者:荷兰媳妇的小幸福

 

    这段时间同时用到了两个国家的邮局,感触很深,来写一下中国邮局与和荷兰邮局的对比与差别:

    第一,态度:

    中国邮局:没有几个有好态度的,偶尔遇到会正眼看你,对你一笑的,你就在心里谢天谢地,好像捡了个金

元   宝,感谢没有被“横眉冷对千夫指”。
荷兰邮局:态度一律地好,不是因为“职业需求”而刻意挤出点笑容来,而是整个荷兰社会的交往核心就是“尊

重”,人和人之间是尊重的态度,不管你是谁,做什么工作的,都能够彼此尊重,冷眼、斜眼、用鼻孔看人和说

话、指责、骂人在荷兰就几乎是不存在的。

    第二,速度和包容性:

    中国邮局:发一个包裹至少要半个小时。经常有人挤进来问话或插队,而办事人员也会回答甚至同时办两三

个人的业务。你问他能先把你的办完了再办其他人的吗?得到的答案是:“你没看到这么忙吗?!!”
    你仔细包装好的包裹,到了中国邮局,没用,全部拆开,一件件地抖散了重新装到邮局规定的专用昂贵纸箱

里。你随时可能被一双或两双眼睛死死地盯住,好似一个嫌疑犯,这个拿出来,不准寄,那个拿走,不让寄!光

盘不准寄、含有液体的不准寄、易碎的不准寄、会扎手的也不准寄、体积或长度超过邮局的专用纸箱的也不准寄

——上网查询了中国邮局的官网,不准邮寄的东西没这么多这么细啊!敢情是有着统一的国家规定外还有很多为

着自己的利益和方便着想的各种细则规定啊??

    从中国搬家到荷兰时,有些东西带不走,我们打算邮寄到我老家,我老公辛辛苦苦仔仔细细包装好的好几个

大纸箱,全被全被拆开重新买邮局纸箱装,还一件件抖散让人家过目你的隐私,连内裤也要提高了抖开给他们看

,他们下不了手的就让你自己下手(什么叫“隐私”?就从来没人考虑过吧!),几个纸箱花了整整一个珍贵的

下午。我老公是个非常有耐心的人,可是也被他们弄得差点气急败坏,最后干脆坐到一边去,眼不见心不烦。而

我已经被虐待惯了,虽然从心底也极其厌恶,可是没有对比就不知道有多糟糕,只是默默地忍受着,小心翼翼地

伺候着,只希望快点办完了事。来到荷兰后,才知道,世界,还可以不一样。

    荷兰邮局:发一个包裹最多三分钟。绝对不会有人插队,那是被视为极其不礼貌的行为,排队的人即使没有

黄线也会自己和你保持一定的距离。而办事人员就算有人插话也会很礼貌地说:不好意思,让我先帮他办完,请

耐心等候一下。即使人再多也是井井有条,效率自然高。

    你包装好的包裹绝对不会被拆开,不会被检查,甚至不会被询问。你可以用任何纸箱包装,也可以用黑色薄

膜把两个同体积的纸箱裹在一起,只要是结实不会漏的就被接受,更不会强行要求你买邮局的纸箱。你拿去的包

裹只需要三个步骤:填表、称重、付费——好了!

    第三,价格

    荷兰的高物价是属于世界前列的,可是,同样是中国荷兰之间国际“航空包裹”的等级,同重量的,中国的

竟然比荷兰的贵出几百块钱——垄断就是牛,要多少就是多少,爱来不来。

    第四,赔偿

    中国邮局:收件时候必须当面拆开检查,如果没有的话,想谈?想继续索赔?门都没有,没人理你。
    当面拆开检查了:邮局人员说他们没有相关表格,需要向上级上报,上级再向上级上报,上上级再来检查核

实,你回家等着吧——关键是他们连最初的记录表格都没有,来检查核实个啥?——这就是怪圈,而这也是中国

很多机关单位善用的手段之一——能推就推,能拖就拖,能踢就踢,所谓的“太极法”、“踢球法”。想索赔?

遥遥无期,不折磨得你人不像人不完事,结果是很多人怕麻烦,就不去碰,自认倒霉了事。

    荷兰邮局:我从荷兰第一次寄到中国的一箱东西,因没有经验,包装不好,结果几乎全坏了,后来联系荷兰

邮局,他们要我们联系中国邮局,让他们提供证明,可是我家人帮我跑了很多趟,气是受够了,想开证明?继续

折腾吧!后来我们气不过,就发邮件给荷兰邮局说明了情况,说没办法开到证明,于是荷兰邮局只要我们提供了

破损照片和邮寄单据,过了几个工作日赔偿就自动打到我们的账户上来了——这在我当时看来觉得是不可思议的

事情。可是,或许这就是一个良好的社会最基本的一种“信任”,不单是要求个人信任集体,集体也会信任个人

。  
    在中国,我最惧怕,最厌烦去的几个地方分别是:医院、政府机构办事处、国企:比如邮局、银行等。不想

看脸色都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在荷兰,这些地方我都去过,印象都非常好,办完了事还心情愉悦,感觉自己被像

个“人”一样地对待和尊重——这是不是一种怪事?在自己的国家得不到的“尊重”,在其他国家反而得到?

    如果一个人,他自己的国家让他很满意,从心底里喜欢,觉得最好,谁愿意离开自己深爱的父母家人、自己

熟悉的习惯语言文化和自己喜爱的食物,移居到一个完全陌生的,连语言都不通,文化习惯食物也完全不同的国

度?只是因为那个国度比自己的国家在很多方面好很多?

    认识一个周游工作了无数国家的美国人,我问他你最喜欢的国家是哪个?他认真想了想,说还是“美国”。

我也问过我的老公,他在日本中国都生活过,也去过无数个国家,我问他最喜欢的国家是哪个?他毫不犹豫地说

是“荷兰”!我也多想说我最喜爱的国家是“中国”,可是,这些年来我跟我的荷兰老公学诚实了,连别人都不

想骗了,还怎么能骗自己?

    对于中国,我是因爱而生恨,就像恨一个自以为是还积习不改的聪明孩子。

    各种社会现象常常让我叹息、心痛、无奈。虽然移居到了西欧,可是我一辈子都改变不了的事实是我是一个

中国人,就算多年后我入了荷兰国籍,说的荷兰语比英语还溜了,可骨子里我还是中国人,最爱说的话还是中国

话,长的还是中国人的样子。而且我最爱的父母家人们都在中国,他们每一天都和中国这个社会息息相关,为之

快乐为之痛苦为之无奈。如果我想说“我希望中国越来越好”——那就像是废话空话大话会议话,中国自然会越

来越好,要你操心,你操得了心吗?中国经济越来越发达,跃居世界前列,中国地大物博,中国物产丰富,中国

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哪样不好?

    可是,或许只有到了有一天,中国老百姓也能受到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也能感受到的“尊重”,老百姓也能够

像荷兰老百姓一样不用为教育考试升学、社会保障、住房、医疗、食品安全等最基本的问题发愁了,能够从心底

说最爱的国家是“中国”的时候,才是真的好吧。——管不了那么多,我只希望我的父母家人们能少受点气,能

够幸福健康平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