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赵显志的创作体会。
这两三年,有一种形式不知不觉闯入赵显志的视野。那便是玉印。有意无意间,赵显志接连创作玉印十余枚,展示在眼前已然蔚为大观。它们不仅仅是视觉的呈现,更是一份份创作的汇总,是一段段设计心路的回溯。
赵显志来自玉雕之乡河南镇平,学校学的就是美术,上世纪90年代初来到苏州,开始了至今20年的玉雕历程,当年青涩的面容多了几分成熟,一年年怀抱梦想的探索则让他玉雕技术经历一次次蜕变。中原的豪迈粗放和江南的文雅细腻频频邂逅,终于撮合成现在的他。近年来大赵成了国内玉雕界炙手可热的名家,荣膺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称号,更重要的,玉雕为他铺开了一条人生之路,成就他一生所要追寻的事业。没有迷茫,不再迟疑,满心是创作的乐趣,满心想着如何更上层楼。
赵显志擅长人物、动物、花鸟、山水等和田玉小件雕刻,展翅的鹰,灵敏的猴,优雅的古人,以及巧妙的随形雕,多变的俏色雕,都造就了赵显志在玉雕界独有的个人面貌。《水城三阙》《春风又绿江南岸》等作品不仅让他斩获天工奖、子冈杯的最高荣誉,更成为他的艺术与这座城市相融的见证。
最近尝试的玉印创作,仅仅是赵显志玉雕创作中很小的一部分,却同样在理念上体现其更新更高的玉雕追求;创作过程更是给了他诸多思考和启发。本期《玩玉》,分享他的玉印作品和艺术感悟,感受这个青年玉雕家那份探索艺术的热情。 (春生)


A文与野
孔子 《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此处的“文”与“质”可有多重理解,不仅可以形容人的素养,也可象征艺术中的审美追求。人缺了文,就会显得原始和粗野; 然而过于文了,失去一些天然的气质,就会显得虚浮而没有根基。艺术作品也是,我们要文雅,也要天然和素朴。
我的玉雕创作,以随形雕琢为主。根据玉料形状和皮色来设计,这样的设计是合理的,因为玉料珍贵,这样可以减少浪费,并且我们也能从形状皮色中找到更多灵感。但面对成形的作品,我有时兴奋与喜悦,有时也不免遗憾!有的作品成功了,有的却失败了。为什么?就是野了,没了规矩!
很多时候为了凑玉料和皮色形状,勉为其难随形而动,设计得过于牵强,作品随意性太大,偏离了美的轨道!这样的作品就显得野,毛糙。
而这些印章呈现在眼前,我和朋友们发现作品显得文气。这种文气,既在于传统艺术承载的内涵,也是因为印章这种形制正是文与野的糅合。印章之构成,顶部的纽是立体形状,显得变化与随性,而其他各平面方方正正,整体便文质彬彬。我喜欢在印章创作中利用皮色巧雕,使作品多一些勃勃生机,而这份巧雕融合在整体的文雅之中,正可以中和那份随性的“野”。
因而在以后玉雕创作中,文与野的中和将成为我一个课题。
B动与静
当一枚枚方正或圆润的印章摆在案头,是如此文静,安宁。娴静的气质,是文房玩家都追求的,过于热闹,硝烟四起,将不安宁带入书房,显然是不妥帖的。然而追求宁静的品格,却得防止呆板,防止枯燥,防止死水无神。
因而,静中要有动。
我在《猴印》的创作中,长时间考虑着给猴子设计一个怎样的形状。我想猴子一定不能是死板的,一定不能是机械的,它必须栩栩如生,必须在动,因为印章本身如此安静。最终出炉的猴子趴坐着,一手挠背的姿态让它整个身体都扭动起来,再加上表情的生动点缀,作品有了较理想的效果。
玛瑙作品《红鲤印》十分小巧,多位玩家表达了对它的喜爱。玛瑙天然美丽的色彩如水波流动,给了我创作灵感,印纽部位这尾红鲤在水中游动,有力地冲开波浪,柔美的身姿激活了这枚安静的印!
动与静,合理的安排,作品就会张弛有度。
C传统与现代
印章制作是一门传统,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直至今天仍有旺盛的生命力。然而我从事的并非单纯的印章制作,而是现代白玉雕刻;印章只是传达我玉雕创作理想的一种形式。每个有志于找到个人创作面貌的作者,都不愿承袭前人,而是着力让自己的作品更有个性。
我的印纽作品中有传统的,比如乾隆玉玺式的,试图在今天重现古代工匠的光芒,并从中吸收学习养料。而更多的印章,我都在寻找变化,通过作品输送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使之满足现代人的审美。
印章式玉雕《尘封的记忆》是子冈杯最佳创意奖。玉料僵块在以往的创作中常常被舍弃,但我觉得,这些僵块的天然纹理和色彩有种诱人的魅力,它完全可以为单一的白玉增添更多创作的可能性。《尘封的记忆》便这样诞生了,僵块上的图案让我联想到了一望无际的沙丘,以及诗人笔下辽阔深沉的朔漠,我在僵料上设置了一个驼队,缓缓前行,背景是若隐若现起伏的沙丘,天空一缕流云混合着孤烟;印纽部分有黑色皮料,我设计成刀币、书简、酒壶、珠宝,以这些文化载体呈现作品的主题。有朋友说,这小小一块玉让人感觉到几许沉重,因为画面辽阔苍茫。这正是我所要表达的理念,作品不只是单纯客体的表现,还要有思想,有厚度,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余音绕梁让人思考。
赵显志:1970年生于河南镇平,1992年毕业于镇平工艺美校,1993年来苏求师学艺,2001年创立大赵玉雕工作室。作品以和田玉中小件为主,擅长“巧色”“巧雕”,现为中国玉石雕刻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河南省玉石雕大刻大师。作品多次荣获天工奖、子冈杯、艺博杯金奖。
□赵显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