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二章1

 夏天雪的田野 2013-11-12

《脾虚的女人老得快》第二部分

如果这个孩子还有疳积,他的肚子就会更大,我们甚至可以看到他肚皮上面的青筋。但是除了肚子大,孩子身上却很消瘦,给人“细脖子、大脑壳”的感觉,这是孩子喂养不好时经常出现的问题。那孩子为什么会得疳积呢?这也和孩子的脾气有关。

黑眼圈、“湿重”都可能因为“不通”

众所周知,在中医里有“不通则痛”“通则不痛”之说,而且“通”和“痛”两个字里面都有个“甬道”的“甬”字,“甬道”的通畅显然是关键。那么,这里的“甬道”是什么呢?一种是有形的,一种是无形的。有形的甬道包括子宫,还包括肠道,也就是要保持月经通、“二便”通;无形的甬道就是中医常说的“气机”运行时的无形之道。

为什么中医总说你“湿重”

很多女人去看中医,都会被告知“湿重”,她们不理解,湿是从何而来的。

湿的存在有三个因素:一是因为吃了过多的油腻物,消化不了,堆积成湿;二是虽然没多吃,但本身消化能力不足,吃一点儿就腻住了,也会成湿;还有就是环境、季节因素的影响,比如四川多湿,那里的人不吃辣椒就会不舒服。比如夏天,很多人体内都会有湿,身体会变得很重、很懒。这三种症状归根结底都和脾气有关系,“湿重”是标,“脾气虚”是本。

中医说的脾,是负责运转的,任何代谢产物的排除都要借助脾气的力量。脾气一虚,脏东西就要潴留体内。脏东西是什么呢?可以是多余的脂肪,也可以是异常的分泌物、排泄物。

肥胖的人很容易被中医辨证为湿重,而且他们中有很多人看似壮实,实为虚寒。特别是肚子上脂肪越来越多、游泳圈越来越大的人,更不能忽略他们体质的寒性。你如果去摸这种胖人,他们的皮肤一般都是凉凉的。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他们的身体自己知道缺少阳气,本能地增多脂肪,以起到保温的作用,把火力隔离在体内,避免体内已经不多的火力再散发出去。就像过去没有冰箱的时候,夏天卖冰棍的人,都会用一条棉被包住冰棍,棉被是防止散热的。胖人身上的脂肪起的也是这个作用,所以也就有“胖人多阳虚,而瘦人多阴虚”的理论,往往是越胖越虚,越虚越胖,形成恶性循环。而胖人的正确减肥方式应该是温化寒湿,“温”是增加代谢脂肪的能力,“寒湿”就是指那些不该积存在体内的脂肪。

再有就是,人上了年纪,总是不知不觉地痰多了,口水也多了,经常是鼻涕邋遢的,再没了年轻时的爽利。即便以前没有咳嗽的毛病,肺也正常,但在早上起来的时候或多或少地要咳嗽几声,非把肺里的痰吐出来才舒服,而且痰、鼻涕、口水虽然多,但颜色是都白的,质地都偏稀,这也是火力不够了、脾气虚了,不能蒸化水液,不能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的结果。如果去看中医,医生肯定要开温性药来帮助他们化痰。

我一个同事的孩子,很乖,而且特爱睡觉,这也是被湿邪困住了。这孩子之所以湿重,首先可能是孩子本身先天的脾胃不是很强,后天喂养的时候,家长可能没注意到,伤了他的脾气。脾气有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出糟粕的能力,如果这种能力下降了,营养吸收不了的同时,糟粕也排不出去,留在体内就成了湿。带着这些废物,身体自然就觉得疲劳了,所以小小的年纪就容易犯困。

还有一种人体内有湿是因为肝郁引起的,通俗地讲,他的湿重也是“从气上得的”,比如之前很长时间的心情不畅,肝气郁结了,天长日久就会克伐到脾气。脾气一虚,就给湿邪内停提供了便利。与男性相比,女性是容易出现肝郁问题的,从这个角度上说,她们比男性容易脾虚,也就容易出现湿重的问题,所以总被中医告知“湿重”。

被湿邪击中的典型症状是:身体总觉得疲劳,但这种疲劳不是因为哪里酸痛,如果酸痛的话,可能是你有血虚、血不养筋的问题。比如很多女孩子会在月经之后觉得膝盖酸、累,好像爬过一座大山似的,那是因为本身就有血虚问题。经期失血之后,血虚更严重,不能荣养筋脉,所以她会觉得膝盖酸。湿重引起的疲劳的症状是身体发沉、发重,头也发蒙,虽然头不疼,但是不清爽;皮肤上会有湿疹,胃口也不好,吃什么都觉得没味道,嘴里发黏。舌头伸出来时,你会发现舌质很胖,颜色偏淡。症状严重的,舌头边上会有齿痕,甚至像孩子的小裙子似的,这叫“裙边舌”,这就是比较严重的脾虚湿困了。

鉴于此,要想祛湿,你首先得健脾补气,几乎所有健脾补气的药都能间接地祛湿。你还可以到药店里去买中成药,比如“参苓白术丸”,这是补脾气的好药,性质很平和,可以长期吃来缓慢地改善脾虚湿重的体质。在过去的三年困难时期,很多人因为饥饿而全身浮肿、营养不良,这味药就是当时医生开给这些病人的“补品”,因为那时候的人粮食不够,饮食失养而普遍脾虚,里面的人参、白术、茯苓可以健脾,还能利湿。

除了用药物调养,健脾是最可以采取食疗办法的,因为很多健脾药都是药食同源的,比如山药、薏米、芡实、白扁豆、荷梗等,与大米加在一起熬粥,是很好的健脾利湿食疗方。其中,山药、芡实、白扁豆、荷梗各10克。薏米可以多放点儿,大概30克就可以,毕竟都是药食同源的材料,所以分量上不用特别精确。需要注意的是,白扁豆不是我们做菜时吃的扁豆,而是专门的药用植物,和扁豆的味道差得很远,药店里可以买到;薏米、芡实也可以在药店买到;山药可以用新鲜的,也可以用干的;荷梗是很好的祛湿药,效果比荷叶还要好,放在粥里还能做成“荷叶粥”的效果。

将薏米、芡实、白扁豆泡上半天,放在高压锅中,加点儿大米,以保证粥的质感。熬煮到前三味八成熟时,将山药切成小丁,与荷梗一起加进去,至山药绵软就可以喝了。这样的粥一周至少喝5次。但脾虚体质的改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所以你可以在症状改善后酌减为每周喝两三次,起维持作用。具有这种体质的人,面容和身体是胖胖胀胀的,湿疹也会缠绵不愈,这道粥对改善这种状态都有作用。

乾隆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长寿皇帝,活到了89岁,他就非常注意养生,特别是晚年,尤其注意养脾气。他自己创造了一种“八珍糕”,其中的成分是:党参、茯苓、陈皮、山药、白术、薏苡仁、芡实、扁豆、莲子、糯米,都有健脾的作用。如果我们现在效仿,可以将上述药材、食材各取60克,白糖适量,将上述原料一起研成细粉,和白米粉搅匀后蒸糕,最好加点儿泡打粉,约蒸20分钟,切成每块15克重即成,每天吃1~2块。当初乾隆皇帝就是每天晚饭后,用这个当点心的。这些食材可以用来像蒸发糕一样蒸成糕,也可以打碎之后熬成粥。只要坚持吃,都有很好的健脾作用。

“子宫糜烂”没你想象中的可怕

被湿邪击中的女人,可能出现的是妇科问题,所以湿重的女性往往白带偏多。

白带是女性阴道的正常分泌物,是带黏性的白色液体,由前庭大腺、子宫颈腺体、子宫内膜的分泌物和阴道黏膜的渗出液、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混合而成。白带中含有乳酸杆菌、溶菌酶和抗体,所以正常的白带存在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一般来说,月经中期的时候,白带会增多,稀薄透明。排卵期后,白带又变黏稠,混浊而量少。在经前及孕期,白带均有所增多。因为白带是要通过子宫排出的,所以子宫的状态也能从白带上反映出来。

严重的比如子宫颈癌,白带很早就会带血,特别是在性交或者用力排便之后,这时常是子宫颈癌的首发症状,但是,这种情况也会出现在子宫颈有慢性炎症时,即我们过去说的“宫颈糜烂”。

需要澄清一下的是,“宫颈糜烂”这个听起来很吓人的名词,其实是命名错误,它实际上是一种正常的慢性子宫颈炎。因为覆盖在子宫颈阴道部表面的鳞状上皮坏死、脱离,柱状上皮开始增生,并向子宫阴道部鳞状上皮的缺损处延伸,覆盖在创面上。由于柱状上皮较薄,黏膜下方充血的毛细血管明显易见,颜色鲜红,所以肉眼看上去好像糜烂了一样。

在美国,“宫颈糜烂”这个名词已经从教科书中删除了。在国内,2008年出版的《妇产科学》教材上,也取消了“宫颈糜烂”这个病名,以“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生理现象取代。

不管是吓人的“宫颈糜烂”,还是“慢性子宫颈炎”,都会出现白带的问题,一般是白带多、有异味,这与子宫的局部感染有直接关系。如果看中医,他们往往将之归为“湿重”的范畴,但湿重是标,脾气虚是本。脾气虚了,就给寒湿的入侵提供了可能,身体又无力祛湿,日久就成了“湿重”。

我们知道,炎症的“炎”字是两个“火”字,而炎症的表现往往是红、肿、热、痛,和自然界中的火的特点很近似。所以中医里说的“火症”,或者我们平时说的“上火”,症状和西医说的炎症很近似。但要注意的是,那是指急性炎症,急性炎症一般具有突然发生、来势汹汹的特点,但经过正确的处理也会“去也匆匆”。凡是这样的炎症才属于“上火”范畴,比如夏天的时候,因为清洁问题,女孩子出现白带颜色很黄、阴道瘙痒的问题,这一般是急性感染,局部上药或者用消炎药、中药里的清热药就可以解决。

但更常见的是慢性的炎症,白带多、腰部坠痛,平时再怎么注意卫生也不能改变症状,这就不属于上火症状了,它的根本问题是--脾虚暴露了出来。我在前面说过,气虚人得了病之后,疾病很容易转为慢性,这种白带多,而且颜色淡、质地清稀的湿,就属于“寒湿”,是虚性的。腰部的重坠显然是因为脾气虚了,不能升举。形象地说,就是不能托住内脏,所以总觉得有下坠感。

按理说,平时很注意清洁了,为什么还是被感染了?为什么细菌感染后久久不能痊愈?这都是因为你的免疫力不够,细菌很难被彻底清除,或者对别人来说不致病的细菌,对你却足以致病。我们以前说过,脾气决定你的免疫力,所以这种人要用中医治疗的话,祛湿的同时一定要健脾,帮助身体抵御感染。

清代名医傅青主有个方子叫“完带汤”,就是针对女性白带问题而设的,这方药适应的症状是:白带量多、清稀如涕、身体倦怠、便溏肢肿、舌淡、苔白腻等。

傅青主认为,白带多是因脾虚湿盛所致,所以方子大补脾胃之气,使“脾气健而湿气消,自无白带之患矣”。原方的药物和剂量是:白术、山药各30克,人参6克,白芍15克,车前子、苍术各9克,甘草3克,陈皮、黑芥穗、柴胡各2克。人参、白术、山药都是补脾的;山药还能补肾,固带脉;苍术燥湿;车前子利尿,能令湿从小便而利。傅青主说它是“寓补于散之中,寄消于升之内”。

很可惜,这种药现在没有买了就能吃的中成药,只能通过几味中成药的搭配达到“完带汤”的效果,一味是“参苓白术丸”,一味是“二妙丸”。“参苓白术丸”的作用类似“完带汤”中针对脾虚的那部分效果,起的是扶住正气、增加免疫力的作用。而“二妙丸”里只有苍术、黄柏两味药,苍术是燥湿的。女性白带多、男性阴囊瘙痒之类事关隐私部位的问题一般都需要用到它。隐私部位的潮湿,跟容易被湿邪击中有直接关系。黄柏是清热兼利湿的,即便是慢性子宫颈炎,也会合并一点儿急性感染。在大剂量的补脾药中用点儿性质寒凉的黄柏,一是避免了补药的上火,同时也把合并的感染控制住了。

苍术为菊科植物茅苍术和北苍术的根茎,味辛、苦,性温,归脾、胃经,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等功效。黄柏为芸香科植物关黄柏或黄皮树的树皮,味苦,性寒,归肾、膀胱、大肠经,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清虚热等功效。

另外,你可以用“参苓白术丸”配合“二妙丸”同时服用,每天2次。如果白带的颜色不再发黄,“二妙丸”就可以停了,毕竟是清热药,不能久服的。“参苓白术丸”多吃几天没关系,特别是很容易白带清稀、量多的人,这味药可以帮你祛除体内的湿气。

切子宫,切掉了她的一条生路

我见过一个病人,她在45岁的时候不断地出现异常出血,就是不在月经期间的阴道出血。45岁是妇科癌症的高发期,每次异常出血,她都被吓得半死,担心自己患了子宫癌。她和医生是朋友,就和医生商量干脆把子宫切除了吧,反正孩子已经长大了,她也不可能再怀孕生育。而且子宫又不是内分泌器官,就是个容留胎儿的“容器”,留着没什么用,切了也不影响生活,还从此再无后顾之忧。

于是,医生在给她做最后一次刮宫检查时,就按照她的意思做了。虽然事后发现,她的异常出血不是因为子宫内膜的问题,也不是因为癌症,但还是切掉了这个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却又总是“肇事”的器官,从此她再也不用为异常出血之类的麻烦事儿闹心了。

但问题很快就来了,手术出院后不久,她全身的皮肤突然开始长疙瘩,找遍了西医也查不出缘由。最后找到中医看,被诊断是“痰瘀阻滞”,因为她除了身上的疙瘩外,舌头的颜色很暗,甚至有瘀斑,这个瘀斑可能和她之前的手术有关,另一个问题就是她体内确实有需要排出的瘀血。

中医所说的“痰”,既包括呼吸系统里排出的痰,也包括身体其他部位的代谢废物。至于瘀,则是不应该停留在体内,应该及时排出的废血。“痰”和“瘀”都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尽快地排出,如果是女性出现这个问题,最常用的,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调经来化瘀、“排污”。一般情况下,用点儿活血化瘀的药,月经就正常了,身体的很多问题也都迎刃而解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月经是上天赋予女性的一种自救途径,赋予医生的一条女性专用治疗途径。很可惜,这个病人切除了子宫,调经药无用武之地,再高的医术面对一条死胡同也回天乏术了,于是,她的疙瘩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黑眼圈是甬道不通的信号

从上一节所举的那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月经这条甬道对女性的重要性。即便你已经不想再要孩子,即便你过了生育年龄,即便子宫不像卵巢,不是一个可以影响你体内激素水平的内分泌器官,但它却是女性保持健康的一个甬道。像这样切除子宫的人在生活中占少数,不过很多人虽然没切子宫,对月经的重视却远远不够,她们的很多问题也是因为这个甬道的不通而产生的。

子宫这条甬道不通,首先是因为瘀血,而子宫有瘀血的女性是可以从脸面上看出来的,她们大多有黑眼圈。

人失眠之后眼圈会发黑,但只要睡眠补上了,黑眼圈就消失了。而子宫有瘀血的女性,其黑眼圈是始终存在的,与睡眠的好坏无关。这就牵扯到血液循环的问题了,黑眼圈是眼周静脉的瘀血透过皮肤显现出来的,消除起来没那么容易。

可能是因为切除肌瘤,也可能是做过流产手术,即便这个流产手术不是通过动刀完成的,而是通过吃药,做的是“药物流产”。但无论哪种,都会对子宫造成损伤,这样的手术做得多了,子宫就要处于瘀血状态,黑眼圈就会因此出现。

没做过子宫手术的女性,你自己观察一下也会发现:只要处于月经期,眼圈也会比非月经期要黑。因为月经期的子宫就处于瘀血状态,虽然是自然的,但也非同寻常,也会眼圈发黑。就像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就说过“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

中医将人的体质分为几种,其中有一种是瘀血体质,这种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出现黑眼圈,而且往往偏瘦,肤色、嘴唇、舌质的颜色也偏暗,舌头上甚至有瘀斑。肤色不仅暗,而且显得比较粗糙、干枯,中医形容这种症状是“肌肤甲错”,意思是说,皮肤像动物的鳞甲一样粗糙。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体质,一是因为多年的情绪抑郁;二是因为久居寒冷地区。而前者是气的郁结导致血瘀,后者是寒凝导致的血瘀;还有一种就是手术给血液循环带来的破坏。

瘀血的时间久了,甬道被阻塞,气血不能运行,就要形成虚,这是因瘀致虚;相反,如果你本身就是气虚,稍微有点儿阻碍,气血就过不去,瘀血就很容易形成,所以气虚的人往往多瘀,这是因虚至瘀。无论你是哪种情况,化瘀都离不开补气,要是气足了,足以冲破瘀的阻滞。

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会知道,消除黑眼圈显然不能指望任何高档眼霜了,而是要从内里治疗开始,也就是要化瘀甚至补气。

谈到女性的补养,现在的女人都喜欢用乌鸡滋养,觉得它很养女人。事实上,乌鸡的这个“名声”是来自于“乌鸡白凤丸”的。“乌鸡白凤丸”确实是妇科一宝,因为它能调养虚损导致的各种妇科问题,但乌鸡只是这个药的最后一味,这说明乌鸡只对这个药的药效做了很小的贡献,所以你指望仅仅吃乌鸡就把问题解决那是不可能的。但用当归、三七和乌鸡一起炖,倒是很好的补血、活血,甚至是化瘀的食疗方。

乌鸡1只(约750克),当归15克,三七5克,生姜3片。首先把当归和三七洗净,然后把乌鸡装进一个合适的容器里,再把洗好的当归、三七、生姜一起码放在乌鸡上。接下来加入适量的盐,再倒入清水,一定要淹过乌鸡,然后盖上盖。等把锅烧开之后,上锅隔水蒸,大火蒸至鸡肉烂熟之后就可以食用了。

之所以用到三七,因为它是味能活血还能补气的药。气补上去了,血的推动就有力了,也就减少了瘀血的停留,所以三七是瘀血体质女人可以常用的药物。这种瘀血的人,除了年轻时会有黑眼圈的问题,上了年纪之后,特别是更年期之后,还容易出现冠心病、心绞痛的问题。经常服用三七对瘀血导致的疾病会起到预防的效果。但是,三七性质比较燥,如果你体内有瘀血,人还比较瘦,平时总是口干舌燥的,食用这道汤就要慎重。或者你可以加沙参10克、麦冬10克,通过增加补阴的效果来中和三七的燥性。

沙参有南沙参、北沙参两类,南沙参为桔梗科植物轮叶沙参、杏叶沙参、阔叶沙参的根,北沙参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的根,味甘,性微寒,归肺、胃经,有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等功效。

黑眼圈重的女性,其月经一般都有问题,比如说时间总是推后,而且颜色很黑,量也很少,来月经之前还有腹痛的症状,这些都是瘀血的表现。这类女性可以在每次来月经前一个星期开始吃“益母草膏”或者“大黄虫虫丸”来提前化瘀。

这两种药相比来说,“益母草膏”的药性更加平和一些,每次来月经前都可以吃,一直吃到月经来时的腹痛减轻,经血的颜色也没那么黑了为止。而“大黄虫丸”的作用就更明显一些了,里面有攻下和破血的药物,比如大黄、土鳖虫等,所以它更适合月经颜色黑、量少,少到几乎停经的程度,人也黑瘦黑瘦的,瘀血比较严重的人服用。这两种化瘀药针对的都是瘀血已经形成的情况。如果你总是气虚,瘀血总是处于形成边缘的情形的话,就不要等到瘀血形成再来化瘀了。除了提前避免引起瘀血的诸多伤害外,你还要坚持补气,使脾气不虚,即便有点儿瘀血或者血流不畅,充足的脾气也可以化解它,比如在服用“益母草膏”时,用黄芪15克煮水送服。黄芪的性质温和,也满足了“血温则行”的特性。

要注意的是,一旦停经,依靠中药调理的效果不好时,你还需要到医院去检查停经的原因,根据原因用中西药配合及时纠正,总之要尽快改善。因为任何事物都有用进废退的特点,如果你的月经总不来,子宫(内膜)这块地总没有人耕种,它就会变薄甚至萎缩,那时候,你再想纠正就难了。

痛经的肇事者都有哪些

痛经是常见的妇科问题,虽然常见,但严重的会痛得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痛得哭甚至痛晕的都有。为此,很多人每个月都得请假休息几天。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青春期,年轻女孩子来初潮不久就出现了,或者说从来月经时就开始的痛经,一般属正常,主要是因为子宫发育不良、宫颈口或子宫颈管狭窄、子宫过度屈曲,使经血流出不畅,造成经血滞留,刺激子宫收缩引起疼痛。一句话,就是身体的器官还没完全长好,没发育成熟,这种属于“原发性痛经”,大多数人的痛经在生育之后能缓解。

很多女孩子之所以痛经,和她们先天纤弱的体质有关。这些女孩子一般都偏瘦弱,怕冷,手脚总是凉凉的,月经的时间总是后错,颜色也是偏黑的。舌头的颜色往往很暗,严重的还会有瘀斑。通俗地讲,这种瘀血是因为火力不足、寒凝导致的。别人受寒之后可以通过自己的热量化解、驱散,而火力不足的女孩子就会将寒气蓄积在体内,日久天长就会加重痛经,因为血遇寒之后更要瘀滞、不通,不痛经是多数女人都在面临的“魔鬼”,除了从来月经时就开始的痛经外,很大一部分人的痛经是因为火力不足、寒凝而导致的。

对付这种痛经,首先要保温,特别是做好腹腔、盆腔的保温,因为这里的血流量很大,占全身血流的2/3。而且因为这里有静脉机构的关系,血液流到这里时,速度都要变缓。如果你再受寒,特别是腰腹部受寒,血流就更慢了,就会造成“不通则痛”的事实。而现在的露脐装、低腰裤都是这类问题的“肇事者”。

除了保温,你还要在经期之外做功课,提前祛寒,比如说在月经来之前的一个星期,每天临睡前给自己做做艾灸。

艾灸是中医传统的治疗手段,最适合体质虚寒的人,特别是女性。将一片生姜放在肚脐之下三寸的地方,注意,这个三寸是用你自己的手量出来的。手指并拢,四指合在一起的宽度就是三寸,这就是你自己的三寸,每个人的三寸是不一样的。

肚脐下三寸就是中医里的气海穴,这个穴位一般在提升阳气、温里散寒时用。从药店买来艾条,每次捏一小撮,捏成一个小三角形,放在姜片上后点燃。燃烧完就叫一壮,每天可以灸三五壮。艾绒燃烧的热力会透过姜片渗透到穴位,你会感到温热逐渐渗进腹中。如此每天坚持,到了再来月经时,疼痛会明显好转。

在艾灸的这几天,你还可以配合着吃一些中成药,比如“艾附暖宫丸”,最适合寒气很重、月经来的时候肚子冷痛的人吃。这种中成药包括了几味性质很热的药物,所以,有的人吃了会上火,比如口生疮、鼻子发干,你如果遇到这种问题,可以用凉水送服。或者还可以喝点儿苦丁茶,稍微反佐一下,便于把药物按量服下去。毕竟体质本身是虚寒的,调养的时候,我们还是要照顾主要矛盾,散寒是要打持久战的。

还有一种能散寒止痛的药是“少腹逐瘀胶囊”,是清代名医王清任创制的,化瘀作用很强。如果你要吃这种药,一定要确认自己的痛经毛病是不是因为瘀血导致的,最简单的确认办法就是看舌头,舌质暗是重要的血瘀症状。

另外,还有两种药可以用来缓解痛经症状--“桂枝茯苓丸”和“失笑散”,这两种药的热性没那么强,主要是用来活血化瘀的。“失笑散”之所以叫“失笑”,就是因为药物见效快,药一吃下去,疼痛就减轻了,笑容就出来了。如果你在吃了“艾附暖宫丸”之后,上火实在太严重,可以改为服用这两种药。但艾灸治疗还是要跟上,而且最好每天晚上用热水泡泡脚,每次泡上10分钟,将脚底的寒气驱散出去。

不疲劳的生活

我曾经写过一本《不疲劳的生活》,当时之所以写那本书,就是因为身边有太多在抱怨疲劳的人。他们对我说,为了解决疲劳的问题,他们经常找补品吃。如果是女性,一般会吃阿胶、海参,甚至冬虫夏草,但没觉得疲劳有所缓解。因此,常有人问我,是补的力量不够吗?

是不是因为补的力量不够,首先要看看你的疲劳是不是因为虚引起的,你是不是应该补。怎么知道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舌苔。

舌苔就是舌头上附着的一层类似苔藓的东西,正常情况下,舌苔应该是薄白的,不能厚,不能腻,但也不能没有。没有舌苔,可以直接看到光光的舌面,而且舌面还偏红,甚至有裂痕,往往都是阴虚了。要么是刚刚高热过后,要么是正处于重病之后的恢复期,是胃阴受伤的标志。这时候,这个人的胃口不会好,肯定什么都不想吃。一旦他的舌头上长了一层薄薄的舌苔,胃口就会逐渐好转,用中医的话说,这就是有胃气、有消化能力了。但如果舌苔很厚、很腻,就说明你的消化系统里,甚至是身体里有没排出去的“脏东西”,中医将腻苔视为体内有湿的标志。一旦湿把甬道堵塞了,身体的功能不能正常发挥,人就会觉得疲劳,这种人自然不能补。相反,他们必须用通法,让湿邪排出的道路畅通了,即便不用补药,人也会有精神了。

我的同事有个女儿,才三四岁,这么大的孩子一般都静不下来,让他们睡个午觉可困难了。但这个女孩却恰恰相反,特爱睡觉,就算不睡觉的时候,也总是安静地待着,很乖,好像没力气折腾似的。这个孩子除了从小胃口就不好外,并没有其他疾病。那是什么原因让她这么消停、爱睡觉呢?其实也是湿,孩子虽然小,但舌苔总是很厚、很腻,这就证明孩子的乖、爱睡觉其实都是被湿邪困住了的标志。

之所以把它叫作“湿”,是因为中医发现这种病状和湿的特性很像,这是中医“取类比象”的特点。比如人脸上长痘痘,而且痘痘红肿热痛的时候,西医就会说是发炎了,而中医会说是上火。之所以说是火,因为红肿热痛正好是自然界火的特性。有湿的时候,身体就像被湿缠住了一样,很沉、很重,人很懒,头也是蒙蒙的,虽然不会感觉头疼,但是头脑不清醒,而且这种病状还很难消除。这也和湿的特性很像,湿的东西都是黏滞的,粘在那里不容易去掉。

王绵之教授是著名的中医,现在很多孩子在吃的“王氏保赤丸”就是他家的祖传方剂。他开这类补药之后,总会问第一次复诊的病人“胃口怎么样”。如果病人说“胃口好”,说明补药没开过量;如果病人说“胃口不好了”,就说明脾胃消化不了这么多的补药,药要马上减量或者停用;如果你本身体内就有湿,舌苔很厚、很腻,还吃了阿胶这类补品,疲劳肯定不会减轻,不仅如此,你的祛湿之路还会变得更长,治疗起来就复杂了。

所以,你在进补之前一定要看舌苔,舌苔腻的时候先要“清扫内环境”,最简单的办法是到药房买“二陈丸”,这种药很简单,里面就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四味药,却是很好的身体“清道夫”,能有效祛湿。一般情况下,吃两三天,舌苔的厚腻就会减轻,甚至恢复到正常薄白苔,这个时候再考虑吃阿胶之类的补药。有的人一旦舌苔变得干净了,就会觉得体力也好了很多,身体轻快了,还没吃补药就有了进补的效果,其实就是因为阻碍你气力的湿邪祛除了,身体恢复到了自然状态。

还有一种情况是吃了油腻的东西之后,觉得胃里的食物停在原地不动了,这是很多人和我描述他们的症状时说的。一般都是先吃了烤鸭或者涮羊肉,后来又吃了冰激凌,或者又喝了冰镇的可乐,结果胃就不动了,自己都能觉得吃进去的食物停在胃里,打出来的嗝都带着腐食的气味。再看舌苔,肯定很厚、很腻,这是因为寒湿伤了脾,脾无力运化了,这种情况下,你可以吃点儿比“二陈丸”性质更温的药物,因为这种湿是寒湿。比如说可以用“藿香正气水”,就是我们在夏天中暑时喝的那种像酒一样辛辣的药,它对祛寒湿非常有效,绝不仅仅用在夏天中暑这种情况。因为其中的药物性质偏温、气味芳香的居多,中医形象地描述说,它可以蒸发掉寒湿。而且一定要喝“藿香正气水”,而不是吃“藿香正气胶囊”,“水”是乙醇提取的,酒的温性可以帮助祛湿。“胶囊”虽然“好吃”,但效果就打折了。吃到舌苔变薄,胃里开始活动,打嗝的味道减轻了,你就可以停药了,这时候寒湿已经祛了。

逐渐加重的痛经可能昭示不孕

在各种痛经症状中,比较麻烦的是“继发性痛经”,多见于生育、流产之后或者已经人到中年,以前年轻时没这毛病,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痛经了,而且症状逐渐加重、没有缓解的迹象,这种情况就比较麻烦,因为至少不是生理性的了。你首先要想到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腺肌病”这两种病,如果真的是这方面的问题,那是会影响以后怀孕的,有的人甚至年纪轻轻就要摘除子宫。

所谓“子宫内膜异位症”就是子宫的内膜长到了不该长的宫腔以外的异常部位,比如卵巢或盆腔、直肠甚至身体其他部位的黏膜上。有的可能会长在鼻腔,因为是子宫黏膜,所以无论长到哪里,都具备子宫内膜的特点,是要听从身体内每个月激素的变化的,被激素调遣着按时出血。有的人在来月经的同时还会流鼻血,这在民间叫“月经倒流”,就是因为长到鼻腔中的子宫黏膜在异常部位按时出血了。

我认识一个朋友,40多岁,有很严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每到月经期间,她都腹痛,而且便血。最初她不知道是因为患了这个病,很紧张,以为是肠子上长了东西,后来才发现是严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是长在肠子里的内膜按月出血了。

如果内膜长到了盆腔内,同样有周期性改变和出血的症状,但盆腔中的血不能外流,所以每次来月经的时候都会引起疼痛,并因此与周围邻近组织器官粘连,而使痛经逐渐加重。医学上有个形容词,叫“巧克力囊肿”,就是子宫内膜长到卵巢上去了,这上面的内膜也按照每次月经期出血,使卵巢逐渐增大。因为瘀血排不出去,慢慢变成积血的囊肿。又因为这种陈旧性的血呈褐色,似巧克力,故又称“巧克力囊肿”。这种人如果去做妇科检查,医生一摁肚子,她就会喊疼,像这种积血导致的症状,在中医属于瘀血,还是因为甬道不通了。

这里有几个特点可以帮你来判别自己患的是不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往往是以往正常,没有痛经史,突然从某一个时期开始出现痛经了,而且逐渐加重,甚至需要卧床或用药止痛。月经量多,经期延长。在月经来之前或月经来之后,排便时能感到粪便通过直肠时疼痛难忍,但在其他时间并无这种感觉。我在前面提到的那个便血的人,就是异位的子宫内膜深达直肠黏膜了,所以她在月经期才会直肠出血。

如果异常的内膜长在了子宫直肠窝或者阴道直肠隔,周围的组织就会肿胀,月经前期这些异位的内膜肿胀,性交时就会疼痛。40%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是不孕的,因为腹腔里的异位内膜每个月都不断出血,引起输卵管周围粘连。输卵管不能灵活地捡拾卵母细胞,严重的患者输卵管的管腔都被堵塞了,所以无法排卵,影响受孕。

治疗这种病,有时候是难免要动手术的,通过手术切除异位的内膜,再通过药物控制其在腹腔内的生长,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要抓紧怀孕。手术后的半年之内是最容易怀孕的,越往后就会再次出现问题,也就是说,要赶在下一批异常的内膜长出来之前怀上,因为这个病很容易复发。

从中医的观点看,少数腹有血瘀、甬道不通的人,除了妇科器官的症状,很多人的肤色也会显得很暗、没光泽,连嘴唇也发暗,舌头的颜色也是暗的,甚至有瘀斑、瘀点。周身的皮肤都很粗糙,而且身体偏瘦,人容易显得憔悴、枯槁,甚至“肌肤甲错”。她们如果想从根本上使自己变白细、变丰润,首先要让甬道通了,瘀血排出去。前面说的“少腹逐瘀胶囊”就是患这种疾病时常用的中成药。

还有一种大家比较陌生的疾病,叫“子宫腺肌病”,也是引起痛经的“罪魁”。

这是因为一部分子宫内膜滞留在子宫肌壁里面了,每个月按时在肌肉里出血,这就会导致痛经越来越疼。有人在化验时发现,自己的CA125值会升高,这常常会让她们吓一跳,因为CA125是癌症的一个重要指标。一看这结果,她们还以为自己得了卵巢癌。其实,如果B超提示子宫肌壁上有强的回声点,同时伴有一些异常的血流,CA125值又高,再加上越来越重的痛经,这样的话,一般就说明你患有子宫腺肌病了。

这种病很讨厌,第一是影响怀孕,因为子宫内膜状况很差,受精卵没有适合“种植”的土地;第二,这种病没有什么高招可治,疼得非常厉害时只能切除子宫。有过这样的例子,二十八九岁,痛经非常厉害,也没有孩子,但只能切除子宫,因为子宫即便留下来也无法怀孕。现在这种病在年轻妇女当中越来越常见了。如果你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一定得早治。而且现在已经有不少药物治疗的方法,能阻止病灶进一步发展,尽量保全生育功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