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女山:高句丽民族文明的发祥地

 风水太美 2013-11-12
五女山:高句丽民族文明的发祥地   
 
             -----生日随笔
 
           曾祥裕(赣南杨公风水培训网) 
 
   2013年10月21日,是我的生日,每逢生日,我喜独自一个人登山,以此激励自己人生路上不断攀登。是日,我在本溪于总经理和弟子张军的陪同下,登上辽宁的五女山,眺望北国山水风光。
 
    五女山:高句丽民族文明的发祥地   -----生日随笔
 
 
    五女山位于本溪桓仁县城东北8公里的浑江西北岸。山体呈长方形,主峰海拔821米,南北长1500米,东西宽300米,峭壁垂直高度200多米,这里是高句丽民族文明的发祥地。公元前37年,北夫余王子朱蒙因败于宫廷之争流亡至此,在山上建立高句丽第一王城,史称纥升骨城。明永乐22年(公元1424年)建州女真族第三代首领李满柱率军挺进辽宁,便驻扎于此山。
 
   五女山山城共设三座门,分别在东墙、南墙和山顶西部。山城利用险峻的山势,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防御体系,充分显示了王城霸气。据介绍,山城平面略呈靴形,南北长约1500米,东西宽约300—500米,规模宏大,体系完备,可分山上、山下两部分,现存城墙、城门、马道、大型建筑基址、居住建筑群址、蓄水池、了望台、哨所等。
 
   五女山被称为东方第一卫城。 这是因为五女山具备卫城的六大要素,有神庙、宫殿、粮仓、兵营、水源和海拔高度相对200米高的城墙。 
 
   有如此厚重的历史文化渊源的一座山,使得它荣耀纷至沓来。1996年,五女山山城被评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2002年五女山景区被评为AAAA级景区。2004年五女山山城荣登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5年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
 
 五女山:高句丽民族文明的发祥地   -----生日随笔
  
   游玩山水的品质在于不仅景美,而在于它的人文意蕴。“霜重险峰紫,叶落满坡红;松抱一线月,云绕五女城。”这是原辽宁省副省长林声为五女山写的一首诗。 我们此时上山时值晚秋,只剩下稀落的红叶。上山的路有两条,一条是石阶路,由999块石条铺设而成,象征九九归一;另一条便是古道十八盘,呈“之”字型,直盘山顶。我们沿着一条陡峭的石阶不断攀登,让我与张军累得气喘吁吁,喘息片刻,互相鼓励:“无限风光在险峰”。行至一线天,路开于两峰之间,两侧石壁如刀削斧劈,悬空而架,上可见天一线,下可行人一个,恍如又回到华山天险一条路的境界。想当年,高句丽王朝的开山祖在如此险境下生存, 凭借的就是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理优势,击退侵兵,保存实力。
  五女山:高句丽民族文明的发祥地   -----生日随笔
  
   当越过一线天,坐在山顶上,心想,如此陡峭山路,与柔性的女子有何关联?为何叫五女山?
 
   听于总介绍:“民间流传着一个故事。古时候,有姐妹五人,她们武功高强,身怀绝技,屯兵于此山,为山下的百姓施恩赐福,受群众爱戴。有一天晚上,一直想消灭五女的官兵攻上山来。在战斗中,五姐妹因寡不敌众而壮烈牺牲。后人为纪念她们,称这座山为五女山。 
  
    作为风水研究者,所到之处,最关心的是建筑的方位。
 
  前几年,考古专家在此发现了一座房址。房址前面东西横列7块巨石,间距为1.7米。这些石头用于垫在木下,是础石。经过分析认证,这里是朱蒙建立宫殿的地方。此处是五女山仅有一块开阔的地方,具有建立王宫的可能。当时的宫殿十分简陋,并不象我们想象的那样金碧辉煌,只是一个大的木制茅草房。当时,朱蒙刚度过难关,建设此座宫殿已属不易。
 
   据史书载,宫殿建于朱蒙4年,既公元前34年,千万别小看这简易的宫殿,高句丽的政权就是从这里开始,经过一步一步的发展,渐渐走向成熟和壮大的。
 
   经开盘测定王宫遗址坐向为艮山坤向兼寅申,水从身后艮寅左转,上堂后倒右出乾亥。 
 
  作为第一代王城,高句丽王朝的政权在此经历了整整40年的时间,先后有两代国王在这执掌政权,发号施令。
  
    当我们面对这野草萋萋的王宫遗址,遥想当年高句丽王朝艰苦创业的不易和坚韧,把王城建在山上实属实力单薄,无奈之举。沧桑巨变,没有不变的风景,静寂的山风吹走了往日的硝烟和荣耀。
 
   著名高句丽专家、通化师范学院耿铁华教授分析,五女山山城地理位置险峻,交通不便,生活环境恶劣,日常高句丽王公贵族是很难把这里作为栖身之地的,只能在战乱时作为避难所。而从山顶空间、生活条件和建筑遗址等分析,日常在山上几十人戍守还勉强维持,最多也只能供百余人生活。
 
  上山是因当时势力单薄,下山则是力量壮大的表现。公元3年,高句丽王朝第二代王琉璃明王类利把都城迁到了集安。公元427年,高句丽王朝迁都平壤。公元668年被灭亡之后,一部分人迁入内陆今河南一带,与汉族融合,还有一部分人投奔突厥、靺鞨和新罗。 
  
   五女山海拔的致高点为点将台,站在此处,俯瞰山下的桓龙湖壮观的景象一览无余,碧水湛湛,远处的浑江和近处的哈达河回环旋转,形成了一个“S”型,离我们较近的地方是是太极图的“阴鱼”,离我们较远的,山岗的一侧是桓仁县城,是太极图的“阳鱼”。 
五女山:高句丽民族文明的发祥地   -----生日随笔
  
  时值晚秋,辽宁的气候还是暖和,和风吹来,汗水尽消。此时登高瞭望,别有一番豪情在心中激荡。借用自唐·王之涣·《登鹳雀楼》的一句名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我的生命也进入晚秋,心想,我要在风水文化研究和传承上取得更大的成功,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要想在事业上有所突破,有所建树,就要不断攀登学术高峰,力求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审视自己所研究的领域。
 
   以此文,庆祝自己的生日,慰藉自己的心灵。
   
(温情提示:2013年11月20日杨公风水学习班 ,在赣南日报社内举办,敬请易友关注,联系方式:电话 13766307454、QQ421184777。
五女山:高句丽民族文明的发祥地   -----生日随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