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将保健品企业分ABCD四等 最差每月被巡查

 昵称93999 2013-11-12

上海将保健品企业分ABCD四等 最差每月被巡查

A-A+2013年11月12日08:10解放日报1 条评论

  D级每月被巡查,C级每两个月至少被巡查一次

  将分A(守信)、B(基本守信)、C(失信)、D(严重失信)共4个等级,分级依据是被评价生产企业每年11月30日起往前一年内的生产经营情况

  本报讯(记者 陈玺撼 实习生 万乐淳)换个监管思路,保健食品市场的乱象或可得到有效整治。记者昨天从市食药监局获悉,本市将在保健食品生产行业引入信用等级制度,企业将按近一年的信用水平被分为不同等级,从而“享受”对应的监管待遇。目前,相应的监管办法正在征求社会意见,有望于明年出台实施。

  记者从市食药监局了解到,截至去年,本市获证保健食品生产企业有64家,均已达良好操作规范(GMP)要求,整体情况有序可控。但去年本市仍立案查处保健食品违法案件176件,累计罚没金额约637万元。业内人士坦言,这些违法企业的行为虽然得到了惩治,但这类监管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难以对问题企业形成长时间、高效率的管控。

  信用监管在许多发达国家被证明具有比较理想的效果。据透露,上海保健食品生产单位未来将分A(守信)、B(基本守信)、C(失信)、D(严重失信)共4个等级,分级的依据是被评价企业每年11月30日起往前一年内的生产经营情况。其中,守信单位的准入条件尤其苛刻,要在3年内“一尘不染”:监管部门相关监督检查评定结果均为良好等级、监管部门对其产品抽检结果均合格、生产经营或宣传行为没有受到过行政处罚。而一旦在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中被评定为较差等次,或产品被抽检出问题、被监管部门处以行政处罚,企业信用等级就将降至“失信”甚至“严重失信”。

  食药监管部门表示,4类企业将直接被判为“严重失信”,未按照保健食品批准证书核准的配方生产,且情节严重的;产品检出违法添加药物或非食用化学物质的;生产假冒保健食品或回收利用过期产品或原料生产保健食品的;因产品质量问题导致食品安全事故,造成人身危害或重大社会影响的。

  据悉,C级单位每两个月就要被监管部门至少巡查一次,每种可抽到的产品都将被抽检;D级单位则将每月遭遇巡查,生产的一半批次产品都将被监管部门抽检。此外,C级、D级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单位负责人还将被监管部门约谈,接受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强化培训,企业对《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的执行情况也将重新接受审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