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4年高考作文素材:一生应结识的25个人(一)

 风雨山 2013-11-12

一生应结识的25个人

李鹏

前言:谁值得我们追随一生

    伟人就活在你的心里,尽管他们与你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说着不同的语言,却几乎时刻伴随在你的精神世界中,遥远而又亲近。他们或许在你千万次的寻觅与热切的呼唤中出现,或许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与你相遇,但不管怎样,他们的存在对你的一生有着非凡的意义。你与他们之间有着某种意会与神交——他们有时是令你痛苦的。当你平庸,当你颓废,他们的言行就像一触即发的火药,每一次炸响都会让你卑微的灵魂在粉碎中再生;他们带给你更多的是狂喜。当你迷惘,当你无助,他们高贵的品德就如同飘动在高处的旗帜,每一次招展都将令你幡然醒悟,从而畅快淋漓地感受生命的真谛。你把他们视为精神的引领者和行为的楷模,你不由自主地追随着他们,每一次与之相遇,你便会强烈地感受到精神的震撼。

  如果把精神的成长比做一条不断向上延伸的曲线,那么每个人成长曲线的延伸度和曲折度都有所不同,这完全取决于你拥有着怎样的精神成长空间。当我们用最诚挚的心以及无与伦比的热情追随伟人的足迹,就是选择一个最佳途径将这个特别的空间拓展至最大。追随意味着发现。发现伟人的博大精深,发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发现最真实的自我;追随意味着提升。置身于伟人精神的荫泽下,像藤蔓一般沿着伟人硕大粗壮的树干攀援上升,将极大地缩短我们在黑暗中探索的时间,从而踏上光明的坦途;追随意味着改变。伟人的点醒将使我们的人生积淀一天比一天厚重。不要说这是个崇尚独立思考的年代,缺乏精神敬畏的结局,只能让个性与自由的理念无比艰难地生长;不要说这是个无法造就伟人的年代,生命的价值并不在于是平凡或是伟大,在伟人的引领下,读懂平凡世界中属于自己生活的那本大书,才能够成为最好的自己。

  谁值得我们追随一生?应该是那个能够弥补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最缺失的精神品质的人。在今天,太多被物欲所左右的人已变得心浮气躁,他们在任由精神的家园荒芜弃废。当人们渐渐地重新感受与寻觅精神的至高境界时,却不得不承认所失甚多——功利主义替代了理想与激情;冷漠与玩世不恭替代了似火的热情;妥协、懦弱替代了坚强与勇毅;自私替代了宽容;随波逐流替代了神圣的信仰……许多人不再自信,不再深刻地自省,不再信奉纯洁与忠诚……因而,在本书中,我们以身处的这个时代为大背景,精心遴选的25个人皆为某一个精神层面最杰出的典范,虽然他们并非完人。在他们身上,你可以重新找回早已被遗忘和丢失的精神瑰宝——那本该是每个人都应该一生珍藏的。

  去看看切?格瓦拉吧,这位尘世中的耶酥如何用自身的毁灭,来换取理想的实现与激情的勃发。“我已下定决心和人民共患难。我已看到他们正在经受着苦难。作为一位不带偏见的探索者和理性剖析者,我可以自信地高呼:我要冲向堡垒和战壕,用鲜血染红我手中的武器……我正在整装待发,准备冲杀。我将用我全部的热血,去实现一个无产者全力追求的未来。”

  去看看凡高吧,作为现代艺术的殉道者、最令人怀念和感动的画家,他命中注定为了艺术而牺牲自己、燃烧自己。在37年的人生历程中,他承受着接踵而来的失败,他所有的艺术成就,都来源于那近乎疯狂的激情——“我的作品就是我的肉体和灵魂,为了它,我甘冒失去生命和理智的危险。”

  去看看海明威吧,那颗射向自己的子弹,即便穿透了脆弱的头颅却依然击不碎他生命的硬度。他用自杀来捍卫他一生所恪守的信念:“人不是生来被击败的。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击败。”

  去看看特蕾莎修女吧,这位以广阔的胸怀和无私的爱关心他人的仁慈的天使,在她的生命中,蕴含着英雄和圣徒的本色。“爱应该像生命和呼吸一样,天天伴着你,直到最后一刻。”她无私地将自己奉献出来,不为名利,只为延续这世间的爱,她留下的一切都值得我们以虔诚的心去思考。

  去看看普希金吧,他之所以获得“俄罗斯诗歌的太阳”的美誉,不仅因为他为俄罗斯创造了后人无法企及的精神财富,更重要的,是他那如岩浆般喷发而出的,集自由、纯真、勇气与尊严于一体的精神的力量。正如他自己所预言的:“我的名字将会远扬,只要这月光下的世界中哪怕仅有一个诗人在流传。”无论是谁,只要与普希金在精神的时空中相遇,就注定会被撞击、被感染、被点醒。

  去看看爱因斯坦吧,如果把每个世纪都比做一棵参天大树,爱因斯坦则必定被视为20世纪这棵大树上最粗壮的根茎。也许鲜有人会再成为像他那样的科学大师,但我们要追寻的,是他那朴素的、漫不经心的外表下,埋藏着的最充实的灵魂。他的公正、善良、诚实,以及他“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崇高的信仰,使他得以窥见上帝的秘密,也使后人懂得了如何崇敬“生命的神圣”。

  ……

人的生命的成长有限,精神的成长永无止境。那么,就像葛拉西安曾告诫我们的,“与伟人心心相印”吧!你的一生至少应该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精神导师做伴,至少应该有一次这样不舍不弃的追随。

  

1、切·格瓦拉——理想与激情的化身

耶稣是两千年前的凡人,格瓦拉是20世纪后半叶的凡人,他们皆因为穷苦人而死,死后成为穷苦人心中的“神”。

  切?格瓦拉是一个近乎完美的人,世上一切赞美之词都不能将他形容。这位终生为理想和自由而战的人,一个以痛苦征服全世界的人,影响了整整一代青年。很少有哪位英雄能够像他一样,跨越信仰、种族、国界和文化的鸿沟,如果有的话,那一定就是他——切?格瓦拉!

  切?格瓦拉是那个时代的特殊的人,是一心要摧毁卑鄙年代的英雄。切?格瓦拉是一个真正敢于为理想牺牲的人。构成他人格的两大支柱是无私和刚烈,他的一生就像烟花,刹时爆裂溅射出极为灿烂的光芒,然后化为灰烬,然而,却给人留下长久的记忆和回味。他代表着无私无畏,一往无前的精神。一直以来,他率直的天性和对人民的赤子之爱,他超人的意志和勇气,他克己的行为和为理想献身的精神,他圣徒般的容貌和完美的人格魅力,都不停地打动着这麻木冷酷的世界。

  切?格瓦拉是一个浪漫的游侠诗人,一个永远战斗着的战士,一个不屈的灵魂!他是阿根廷人的骄傲,他象征着永远地抗争和战斗。如今的格瓦拉,在许多人的眼中,再不是那个瘦骨嶙峋的哮喘病人了,他成了革命、青春、激情、力量、梦想和乌托邦的代名词。在1968年的巴黎街头,他的名字“切!切!切!”成了法国学生游行时最响亮的口号;在球王马拉多纳的手臂上,他是图腾;在许多人的书房里,他的黑白肖像代表着一块精神高地……

  切?格瓦拉的一生就是一首震荡心灵的歌。真正的歌手,就是那些能打动人们的心灵的人。每个人的心中都是有歌的,所以,我们一旦听到那天才的歌声,就立即共鸣起来。切?格瓦拉的歌声便是如此,他的歌声震荡在人的心灵深处,使一切蕴藏着感情的人都抬起头来,好像望着喷薄的朝阳一样,使美丽、雄伟、坚强和高尚的精神发扬起来。特别是那些在悲惨的命运中,灵魂和肉体都受尽煎熬的人,那些在疾病和贫穷的铁砧上受尽磨难的人,他们会在歌声中得到安慰。

  即使是我们自己,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切勿过于怨叹,人类中最优秀的人和我们同在。吸取格瓦拉的勇气做我们的养料吧。倘使我们太弱,就让我们沉浸在他的歌声中休息一会。我们会感到那激流一般奔涌出来的都是信念的声音。

  如果我们想说出我们希望我们的革命者、我们的军人、我们的人民成为怎样的人,我们一定毫不迟疑地说:要让他们像切!如果我们要找一个模范的人、一个只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典范的人、一个属于将来的模范的人,我会衷心地说:这样一个在行动上没有一丝污点的模范就是切!

  ——古巴领导人、格瓦拉的亲密战友卡斯特罗

  切?格瓦拉始终吸引着我。我认为,他是革命者的典范。他是一个生活俭朴的人,一个平易近人的人,一个严肃的人,从不夸夸其谈;一个严厉的人,但从不残酷专横;也是一个寻求接近他人的人,寻求把人们联合起来去求索共同真理的人。

  ——何塞?万徒勒里

  切温柔地看着我,好像表示感谢,我一辈子也忘不了他的眼神,军人们是不会像他那样看人的。今天我只要遇见太为难的事,我就召唤他,我看着他的眼睛,他用眼神回答我,他总是帮助我。

  ——一位女教师回忆当年被杀害前的切?格瓦拉

  我钦佩格瓦拉,因为格瓦拉是为其信念,勇敢而又尊严地献身的。

  ——美国中情局特工,下令处决切?格瓦拉的费利克斯?罗德里格斯

  切?格瓦拉是我的偶像。他的思想让我崇敬,可惜我没机会认识他了,不过我认识他的孩子,这就让我感到很荣幸了。

  ——马拉多纳

  切?格瓦拉的真名叫埃内斯托?格瓦拉,1928年出生于阿根廷的罗萨里奥。他的母亲是西班牙贵族后裔,父亲是一个南美富有家庭的曾孙,有着西班牙和爱尔兰血统。

  “切”是个惊叹词,在阿根廷是朋友或亲人间用来打招呼的用语。后来古巴人用这个绰号称呼参加他们事业的格瓦拉。卡斯特罗说:“这个名字后来出了名,成了一个象征。”

  年轻时的切?格瓦拉曾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学医。读书时代,曾三次徒步、骑自行车或摩托车游历拉美大陆。据说,他在智利矿区一对矿工夫妇家过夜时,发现他们盖的被子根本无法御寒,就把自己随身带的被子给他们盖上。后来切回忆道:“那夜我虽然被冻得发抖,但我感到了自己是全世界被压迫者的兄弟。”与贫苦人的接触,唤起了他深沉热切的爱和良知,他决心为解放这些苦难兄弟而战斗。从医学院毕业后,切放弃了难得的从医机会,第四次踏上征途。后来又来到了危地马拉,在那里,他加入了游击队。游击队于1954年被击溃,格瓦拉又到了墨西哥。在墨西哥,他结识了流亡海外的古巴年轻律师菲德尔·卡斯特罗,两人一拍即合。1956年,切·格瓦拉、菲德尔·卡斯特罗率领一支只有79人的小游击队,从墨西哥出发,乘一条大船悄悄地在东古巴圣地亚哥的一片沼泽地登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三年的游击战争,他们推翻了美国政府支持的腐败的巴蒂斯塔军政权。1959年1月2日,格瓦拉骑着一匹高头大马,率领他的纵队最先雄赳赳地开进了哈瓦那城,成为不是古巴人的古巴英雄。红色古巴政权建立后,他出任全国土地改革委员会负责人,后来又担任古巴银行行长和工业部部长,为古巴经济重建呕心沥血;他也担任过总检察长,把很多巴蒂斯塔的支持者送上了绞架。

  1964年,他代表古巴在联合国大会上谴责西方国家对刚果(比利时属)的干涉。三个月以后,他从古巴突然消失,秘密地率领一支古巴游击队去了刚果丛林。

  在他给卡斯特罗的告别信里说:“我已经完成了把我同古巴土地上的古巴革命结合在一起的一部分职责。因此,我要向你,向同志们,向你的人民同时也是我的人民告别……

  “我正式辞去我在党的领导机构中的职务和我的部长职务,放弃我的少校军衔和我的古巴国籍。从此,我和古巴不存在法律上的联系了,仅存的是另一种联系,而这种联系是不能像职务那样辞去的……

  “世界的另外一些地方需要我去献出我微薄的力量。由于你担负着古巴领导的重任,我可以去做你不能去做的工作。我们分别的时候到了……

  “我不要古巴负任何责任,我只是学习了古巴的榜样而已。如果我葬身异国,那么我临终时想到的将是古巴人民,特别是你。”

  就这样,切放弃了权力,离开了娇妻,离开了儿女,孤身远征去了。

  1966年,切又回到拉美,进入玻利维亚丛林,与来自玻利维亚、秘鲁、德国和古巴的一些血气方刚的青年一起开展游击战。那段岁月是残酷的,他们在失去古巴的支援又得不到玻利维亚共产党帮助的情况下,孤立无援地坚持战斗了一年多。后来,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策划下,玻利维亚军队对他们进行了围剿。由于被当地农民出卖,1967年10月8日,切在玻利维亚巴列格兰德地区被俘。玻利维亚政府军和美国中央情报局未经过任何法律程序,在24小时关押后,于10月9日把他就地枪决。当时切年仅39岁,和他同时遇害的还有其他34名游击队员。

  格瓦拉有这样一句诗:我踏上了一条比记忆还长的路,陪伴我的是,朝圣者的孤独!

  1967年,在刽子手面前他发出了他一生中最后的慨叹:“革命,是不朽的!”他走的太早,世人还没有来得及瞻仰他的神圣,尘世的基督已经升入天堂!

  做人要做切这样的人

  相信除非是一个麻木不仁的人,当他第一次听说切的故事时都会如我一般震撼。  切是一个无神论者,因为神也不会比他在道德上更加完美。没有人会不为他浪漫的理想主义气质所感染。他存在的意义在于永不褪色的人格光辉和坚定的理想主义信念。

  最高贵的绅士,能以最不可动摇的决心来选择正义的事业;能完全抵制住最不可抗拒的诱惑;能面带微笑地承受着最沉重的压力;能以平静的心态来面对最猛烈的暴风雨;能以最无畏的勇气来对付任何威胁和阻力;能以最坚韧的个性来捍卫对真理与美德的信仰。切?格瓦拉正是这样的人。

  “骑士风骨、随时愿意救同伴于急难的精神、浪漫主义、丰富的想像力以及勇气”是他永恒的人格魅力之所在。格瓦拉的“游击战理论”在今天似乎已经不合时宜了,但他的浪漫主义人格魅力却永远感动着、激励着热血青年们,为消除人间的邪恶而奋斗。革命理想与浪漫人格的完美结合,是21世纪无数革命青年向往的理想人生境界。“格瓦拉精神”正是这一境界的典范。

没有理想主义者的世界不是完满的世界,“切”那永不磨灭的激情和永不褪色的信念,给当今世界的年轻人树起一面永不倒下的旗帜。“切”虽然离我们很远,但他的精神从未消失,正如我们离理想很远,但要实现理想的愿望从未从我们的心中消失过一样。每一个人,自从出生开始都是孤独的长跑者,无论身边有没有人扶持,这条长路仍得靠自己走完。切是不幸的,因为他的一生正如一个孤独的长跑者,孤独地追逐理想,最后孤独地失败,然而他也是幸运的,他那短暂又光辉的生命此时早已完成了他自己。我们与切相比,幸运的该是我们,有了切作为我们最强大的扶持者,还有什么是不可战胜的呢?让“切”——理想与激情的化身——激励我们战无不胜,勇往直前。(佚名)

  

2、贝多芬——厄运中的大勇者

贝多芬是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为这个世界创造了欢乐。懦弱的人永远用愁苦去挖掘;坚强的人始终用奋斗去开垦。

  贝多芬——生命舞台上的音乐之父。音乐是他的生命,他与音乐同在。失聪犹如一块巨石从天而降,重重地压在他的身上。他没有放弃,他要与音乐同在,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一部《命运交响曲》足以诠释他生命的硬度。这位虽不能说听不见雷声,但已聋得听不见大型交响乐队演奏自己乐曲的57岁的倔强的单身老人,最后一次举拳向着咆哮的天空,然后逝去了。

  他的艰难坎坷而又光焰夺目的生平,伟大的人格,超人的毅力,也同他的音乐一起启迪着后人。法国著名文学家、音乐史家罗曼?罗兰称他为“胜利的普罗米修斯”,“正直与真诚的大师”,“依着他的先例,我们应当重新鼓起对生命、对人类的信仰!”

  贝多芬曾说:“你想收获欢乐吗?那就得播种眼泪。”这个失去了童年幸福的人,这个在爱情上一再失意的人,这个在32岁时就写下遗嘱的人,这个在音乐创作的成熟期却不幸陷入同弟媳和侄儿的纠葛的人,经历了比常人痛苦得多、艰辛得多的生活磨难,一再地以其伟大的人格、坚毅的精神,把痛苦和哀伤化为欢乐的音符,被罗曼?罗兰称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

  贝多芬时常提起,他的责任是把他的艺术奉献于“可怜的人类”,“将来的人类”,为他们造福,给他们勇气,唤醒他们的迷梦,斥责他们的怯懦。他正是为此而奋斗了一生。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耳聋之后写成的。1826年12月,他在弥留之际给韦该勒的信中写道:“我的箴言始终是:无日不动笔;如果我有时让艺术之神瞌睡,也只为要使它醒来后更兴奋。我还希望再留几件大作品在世界上,然后如老小孩一般,我将在一些好人中间结束我尘世的途程。”

  今天,全世界每分钟都有地方播放贝多芬的音乐。当我们听到那些振奋抑或悲哀沉痛的乐句,悟透了贝多芬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法自拔的苦难。

  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经劫难磨炼的超脱是轻佻的,逃避现实的明哲是卑怯的;中庸,苟且,小智小慧,是我们的致命伤。这是我15年来与日俱增的信念,而这一切都由于贝多芬的启示。疗治我青年时世纪病的是贝多芬,扶植我在人生中的战斗意志的是贝多芬,在我灵智的成长中给我大影响的是贝多芬,多少次的颠扑曾由他搀扶,多少的创伤曾由他抚慰——且不说引我进音乐王国的这件次要的恩泽。

  ——《贝多芬传》译者傅 雷

  1770年12月16日,贝多芬生于德国波恩莱茵河畔一所破旧的阁楼上。一开始,人生对于他就像是一场苦斗。父亲想开拓他的音乐天分,不惜用暴力迫使他学习。同时,经济生活的重担过早地压在这个少年的身上,他不得不为怎样挣取每日的面包操心。17岁时,他的母亲死于肺病,贝多芬从此成为一家之主,负起两个弟弟的教育责任。他不得不羞惭地要求父亲退休,因为他酗酒,不能主持门户──人家甚至不能把养老金交他本人收领。这些可悲的事实在贝多芬的心上留下了深深的伤痕。若干年后他曾说过:“不知道死的人真是一个可怜虫!我很早就已经知道了。”

  1795年3月20日,他在维也纳举行的首场钢琴演奏会上崭露头角,从此,他对自己的意志和力量充满信心。1796年,他在笔记中写道:“我的天才终究会获胜……25岁!不是已经降临了吗?”他显得很高傲,但他的最亲密的几个朋友知道,他藏在骄傲的笨拙之下的是一颗慈悲的心。他写信给密友韦该勒医生报告他的成功时,第一个念头是:“譬如我看见一个朋友陷于窘境,倘若我的钱袋不够帮助他时,我只消坐在书桌前面,顷刻之间便解决了他的困难……你瞧多美妙。”

  正当他该大展宏图的青春盛年,痛苦开始叩门,并且一经附在他身上便永不退隐。1796至1800年间,他的耳朵日夜作响,听觉大大衰退。这对一位音乐家是多么沉重的打击!在好几年中,他一直隐瞒着,连对最心爱的朋友也不说。他避免与人见面,使他的残疾不致被人发现。直到1801年,他才绝望地告诉他的朋友:“我的最高贵的部分,我的听觉,大大地衰退了。……我不得不在伤心的隐忍中找个地方栖身!”“要是干着别的职业,也许还可以;但在我的行当里这是可怕的遭遇啊。我的敌人们又将怎么说,他们的数目又是相当可观!……”越来越厉害的耳疾不断地折磨着他,啃噬着他那高贵而富有伟大创造力的官能——听觉。他决定要自杀,他在给两个弟弟的遗书中说:“哦,人们,你们认为或者会说我是心怀怨恨的、倔强的或是恨世主义的,你们对我是多么不公道啊!……可是,你们想:6年来我得了不治之症。庸医误人,年年都希望病好起来,结果受骗了,最后不得不背上一个永世的病魔。”贝多芬还在遗嘱后面注明了“等我死后开拆”,他差不多要结束他的生命了。

但是此后贝多芬还活了25年。他的坚毅的性格使他不肯在磨难中屈服。他在给韦该勒医生的信中写道:“我不能再忍受了,我要同命运搏斗,它不会征服我的,啊!继续生活下去是多么美丽呀!——值得这样地活一千次!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我窥见我不能加以肯定的目标,我每天都更迫近它一些。惟有在这种思想里,你的贝多芬方能存活。”贝多芬把退隐、逃避抛在了脑后,他鼓励自己道:“让你的耳聋不再是个秘密吧,即便是在你的艺术中也不必保密!”外来的灾难带给了贝多芬内在的力量——一种新而坚定的手法,深切而纯洁的景象,践踏了失败的软弱。贝多芬欣喜地感到了他身上产生的这种崭新的力量,他懂得了如何抓住人类精神中最崇高的声音,因而音乐的思想反比从前更丰富地奔涌而来

从1815年冬天起,他的耳朵完全聋了,只能在纸上和人们进行交谈。在如此悲苦的深渊里,贝多芬更加执著于讴歌欢乐。从1793年他在波恩时起就有一个念头:要把对欢乐的歌唱作为他某一大作品的结局。在《第九交响曲》中,我们可以听到贝多芬的气息,他的呼喊节奏,活现出他在田野间奔驰,如醉如狂。激情鼓动,仿佛整个人类向天空张着手臂,大声疾呼地扑向“欢乐”,把它紧紧地搂在怀里……

  真正到来的那一天是1827年3月23日。在贝多芬死去之前,闪电划破了维也纳黄昏的冥冥上空。3月底在维也纳听到轰鸣的雷声是极为罕见的。就在这时,贝多芬突然睁开了眼睛,抬起右手,久久地凝视着那举在头顶上紧握的拳头,好像在对狂暴的雷鸣闪电疾呼:“我要与你们抗争!我是个英雄,无畏的英雄!”死神终于来了。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在大风雨和一声响雷中,咽了最后一口气。一只陌生的手替他阖上了眼睛。

  做一个无愧于“人”的人

  罗曼?罗兰在他的《名人传》引言中有这样一段话:“我称为英雄的,不是思想或力量上伟大的人,而只是心灵上伟大的人。……没有伟大的品德,就没有伟人,甚至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有的只是虚无的偶像,只配得上低贱的群众:时间会把他们统统摧毁。成功和失败又有什么?主要是成为伟大,而非显得伟大。”他将《名人传》的首席给予坚强与纯洁的贝多芬,无疑贝多芬正是一个真正伟大的人。他引用了贝多芬自己的话:“但愿不幸的人,看到一个与他同样不幸的遭难者,不顾自然的阻碍,竭尽所能地成为一个不愧为人的人,而能借以自慰。”

  当自己还那么年轻,生活在我是一首轻快的乐曲,生命之歌在我是大路之歌,虽然实际上是在那样贫困、动荡的情况下面。我不懂得真正的痛苦,真正的苦难,真正的斗争,真正的欢乐,因而也并没有真正读懂贝多芬的痛苦与欢乐,我所感受到的只是那种迫人的激情,那种对于生命的丰满和崇高的追求。今天我回想了自己的过去,是对自己生活道路的回顾;我也想到了自己目前的思想状况和生活态度,感到了心的沉重,这是由于知道应该飞得多高,而翅翼无力;同时想起了罗曼?罗兰在《我所认识的梅森葆》一文中的一句话:我的年轻的兄弟们,让火燃着!……这也是对我的呼唤么?虽然我早已不复年轻了。

  罗曼?罗兰称贝多芬这个人“曾经在人生的战场上屡次撑持”他,他的一生不仅仅是受伤而窒息的心灵的一支歌,更是一支震撼心灵的歌,是一声亲切的呼唤,是一道破窗而入的阳光……

  是这样一个不幸而坚强的人:在青年时期就开始耳聋了。对于一个以音乐为生命的人,还有什么比这更不幸的呢?在好几年中他瞒着人家,避免与人见面,独自守着这可怕的秘密,独自承担着这漫长的酷刑。一直到后来终于隐瞒不住了。他写信给友人说:“……我得过着凄凉的生活,避开我一切心爱的人,尤其是在这个如此可怜、如此自私的世界上!”“……我简直痛苦难忍……我时常诅咒我的生命……我却要和我的命运挑战,只要可能;但有些时候我竟是上帝最可怜的造物……隐忍!多伤心的栖留所!然而这是我惟一的出路!”

  是这样一个“唐突神灵、蔑视天地”的“反抗的化身”,如肖伯纳所说的。有人则形容他是独自生长在无人荒岛上而突然被带到欧洲文明社会来的人。他有所向往、追求,而且意识到自己的力量,从不顾及当时社会的习俗、秩序。他无所畏惧,不愿苟且,敢说,敢怒,敢哭,敢歌,一切发自自己的内心。他是黑暗中的一道强光,死水中的一股波涛,市侩侏儒中的一个巨人。

  是这样一个怀着爱的渴望,对于爱情抱着神圣观念的人。他不断地钟情,如醉如狂地爱着,梦想着幸福,而又不断地经历着希望幻灭的悲哀,承受着痛苦的煎熬。他爱得强烈,所以痛苦深切。他的爱是纯洁的,这我们可以从《月光奏鸣曲》等为他的情人所写的乐曲中感受到。他的密友兴特勒曾言:“他一生保着童贞,从未有何缺憾需要忏悔。”

  是这样一个向往着人本身的崇高的人。他说:“竭力为善,爱自由甚于一切,即使为了王座,也永勿欺妄真理。”“除了仁慈以外,我不承认有什么优越的标志。”他写信给他的侄儿说:“……我虽不曾生下你来,但的确抚养过你,而且竭尽所能地培植过你精神的发展,现在我用着有甚于父爱的情爱,从心坎里求你走上善良与正直的惟一的大路。”

  是这样一个人,他不把创造美丽动听的乐曲作为目的,而是坚持要用音乐表现各式各样的感情。正如肖伯纳所指出的,他区别和超过他的前辈亨德尔、巴哈和他的两位老师海顿、莫扎特之处,在于他那奔腾澎湃的灵魂。而他的灵魂充满了对人生至善的追求、对苦难的斗争和搏击、对自由和共和的渴望……

  是这样一个人,罗曼?罗兰在传记的最后这样概括了他的一生:什么胜利可和这场胜利相比?波拿巴的哪一场战争,奥斯特利茨哪一天的阳光,曾经达到这种超人的努力的光荣?曾经获得这种心灵从未获得的凯旋?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的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的:“用痛苦换来的欢乐。” 站在今天的时代高度,我们很容易指出和看到,在他们的时代的条件下,他们曾对人生怀着怎样坚定的信念,他们曾以怎样真诚的态度去追求人所应该达到的高度,他们在困难和逆境中的大勇者的精神。这对于我们应该是一种激励和鼓舞:如果在那样黑暗的年代,还有人即使是在看不到明确远景的情况下,在孤独中,进行过壮烈的斗争,那么,我们应该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更能够意识到集体的力量,对人类的前途怀有更大的信心。

贝多芬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这个从痛苦中为争取光明而斗争过来的人,也应该可以看作是我们的兄长。英雄主义不但表现在战场上和刑场上,也应该贯穿在日常生活态度中。人生、战斗、理想,都不是空洞的言辞;做一个无愧于“人”的人是一个艰苦的斗争过程。重要的是,在心中让火燃着,永远燃着!

  

3、海明威——男人的真正典范

海明威的勇气教条、海明威的英雄和他面对难关的坚毅态度,都诠释了这样一个真理:“人不是生来被击败的。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击败。”

  他14岁走进拳击场,满脸鲜血,可他不肯倒下;19岁走上战场,200多块弹片嵌入他的身体,也没能让他倒下;写作上的无数艰辛,无数次的退稿,无数的失败,还是无法打倒他;直到晚年,连续两次飞机失事,他都从大火中站立起来;最后,因不甘愿成为无能的弱者,他举枪自杀。这就是硬汉海明威。

  海明威最希望他一生都充满戏剧性,最希望在谢幕的时候,能让所有人都记住他。他要用人们永远不息的掌声为自己的人生画上句号,让所有后来者都知道他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知道他作为一个男人在死的时候有多么豪迈、无所畏惧。从海明威一生的经历到最后的归宿上看,他实现了这要紧的人生诉求。

  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时,我们似乎看见一个孤单的捕鱼老人置身于大海中,就像是在旋流中的一片叶子,在寂寞的大海上与自然融合在一起,没有丝毫的孤独和沉寂。从漂浮的小船到海风和夕阳,在那场与风浪、鲨鱼惊心动魄的搏斗过程中,尽显老人疲惫又顽强的毅力,每时每刻都让我们为一个天涯漂流者的生命担忧着。一个老渔夫经历了一场刻骨铭心的体验,虽然拖回来的只是一副骨架,但我们却感觉到了一个悲壮英雄的回归。桑地亚哥是海明威所崇尚的完美的人的象征:坚强、宽厚、仁慈、充满爱心,即使在人生的角斗场上失败了,面对不可逆转的命运,他仍然是精神上的强者,是个“硬汉”。“硬汉”是海明威作品中经常表现的主题,也是作品中常有的人物。他们在外界巨大的压力和厄运打击面前,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甚至视死如归,他们尽管失败了,却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有着胜利者的风度。

  也许他希望自己能像桑地亚哥那样永不服老、永不服输,所以在和高血压、糖尿病等痼疾“搏斗”了将近三年之后,他决心主动地摆脱病榻上的痛苦折磨,他坚信“人不是生来被击败的。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击败”的格言,于是在1961年7月用他心爱的双管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海明威不仅用自己的作品诠释了生命的坚韧与顽强,同时他也用自己的生命在与莫测的自然中演绎着生命的顽强。

  他坚韧,不吝惜人生;他坚韧,不吝惜自己。……值得我们庆幸的是,他给了自己足够的时间显示了他的伟大。他的风格主宰了我们讲述长长短短的故事的方法。我依然记得我想对碰上的每一个人大声朗诵《杀人者》的那股痴迷劲。他是我将永远怀念的朋友。

  ——诗人 弗罗斯特

  海明威有一种强烈的欲望,他试图把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加诸我们身上,以便塑造出一种硬汉的形象。当他在梦幻中向往胜利时,那就必定会出现完全的胜利、伟大的战斗和圆满的结局。——美国作家索尔?贝雷

  厄内斯特?海明威1899年出生于芝加哥市郊外的橡园镇。父亲克拉伦斯?海明威是这个小城镇医院的一名外科医师,厄内斯特?海明威是他的长子。父亲本期待他将来能继承父业,没想到40年后海明威竟以他的长篇巨著《丧钟为谁而鸣》赢得了世界声誉,此后又在55岁时以一部不到六万字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压倒所有候选的世界级文豪,获得了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使他在世界文坛上的名望和地位达到了巅峰。

  作为一位享有盛名的作家,海明威的性格、生活作风和习惯爱好,完全不是一般人想像中的那种文人学者类型。幼年时期他就是一个活泼淘气的“野小子”,经常缠着爱好野外活动的父亲带他一道去打猎、钓鱼。入学之后,他几乎参加了学校举行的所有的体育活动,特别是对拳击和橄榄球的爱好简直达到了如痴如狂的程度,而且这个爱好一直保持到晚年。由于这种长期锻炼,海明威的健壮体格和犷悍外型使人无法将他和“文学家”的形象联系在一起。而实际上,在如此醉心于激烈体育活动的学生时代,他早已对写作深感兴趣,经常仿效当时流行的幽默笔调试写一些小品和报道,不久便显示出出众的才华,刚满17岁就当选为橡园镇高级中学校刊的主编。中学毕业后,19岁的海明威通过叔父的推荐,远离家乡到堪萨斯州担任《堪萨斯城明星报》的记者。

  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海明威争取到以记者的身份参加美国红十字会的战地服务队的机会,开赴意大利前线,不料刚到那里不久便被一颗炮弹炸成了重伤(战地医院医师在他身体里一共取出了237块大小弹片),而海明威当时居然带着这些弹片,背着一个伤势更重的意大利士兵,在自己晕倒之前挣扎着到了救护站。此举为他赢得了意大利政府授予的银十字军功勋章,但战争的残酷恐怖同时在他的心灵深处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创伤,这对他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922年,海明威被任命为《堪萨斯城明星报》特派驻欧洲记者,在巴黎期间,海明威一方面担任采访、报道的工作,一方面重新开始他的文学创作生涯。但开头很不顺利,他的第一部作品集在1923年出版时,只印了300册,社会反应也很冷淡。而海明威偏偏是那种不肯认输的“硬汉子”,他索性辞去了记者的职务专心搞创作,并在当年年底出版了他的第二部作品集《在我们的时代里》。这个集子的第一版在巴黎仍未引起什么注意,但到第二年在美国发行了增订的第二版时,成为1925年度十大畅销书之一,海明威也因此一举成名。1926年,他又写出了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在这部小说中,海明威不遗余力地揭露并谴责人类之间的互相残杀、暴力行径和灵魂的堕落。通过小说主人公杰克?巴恩斯的形象和性格,作者不仅显示了“迷惘的一代”青年们空虚的精神世界,而且也反映出他本人消极的世界观,实际上,书中的巴恩斯正是海明威的自我写照。

1929年海明威发表了他的又一力作——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在这部作品中,海明威直接控诉了战争的罪恶,对人民大众遭受的苦难发出了悲哀和同情的叹息,同时也更加暴露出他本人的消极悲观情绪,这种情绪在他以后的一系列作品中都有所抒发。

  在20世纪30年代的前半期,海明威把大部分时光消磨在出国旅游、钓鱼、打猎、观看斗牛等事上,这几年里他只写了两部作品《下午之死》和《非洲的青山》,但都不怎么成功。1936年他发表了《乞力马扎罗的雪》,这个短篇受到普遍赞赏,被公认为他所写的几十个短篇中最杰出的作品。

  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共和政府军和弗朗哥的叛军展开激战。海明威毅然投入这场民主与独裁的生死搏斗中去,在当年冬天他发起了广泛的募捐支援活动,为此跑遍了大半个欧洲。这场反法西斯的艰苦斗争最后失败了。海明威满心沮丧地回到了美国,战争的经历和失败的痛苦为他提供了改变自己精神世界的机会和创作的源泉。他先后写了剧本《第五纵队》和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后者成为全世界畅销的巨著,是海明威创作生涯中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被举世公认为不朽之作。

  1945年3月,海明威在二战胜利前夕回国,随即移居古巴首都哈瓦那,在那里定居,继续他的创作生涯,先后发表了一些短篇和两个中篇作品,其中《老人与海》(1952)是他的又一不朽之作,在1953年为他赢得普利策文学创作奖,1954年又为他赢得诺贝尔文学奖。

  海明威在他的生命最后几年中,一直遭受多种病症的折磨,他已丧失了创作的精力。1958年,海明威迁返美国爱达荷州疗养,和高血压、糖尿病等痼疾“搏斗”了将近三年。最后,终于按照他的悲观主义观点:“在人和大自然或外界势力的搏斗中,最后人总是难免于失败”,决心主动摆脱病榻上的痛苦折磨,在1961年7月用他心爱的双管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的自杀是对病魔采取的一种“宁死不屈”,与之“同归于尽”的解决手段;同时也使他的消极世界观和他所提倡的“硬汉”精神这一对矛盾最终在他身上得到了统一。

  难忘海明威

 海明威是硬汉精神的一种标志。多少年来,这似乎成了一句至理名言。海明威是一个酷爱打猎、钓鱼的作家。他到过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他的身上中过237片弹片。他的头上缝过57针。他曾在非洲两度飞机失事,严重的脑震荡使他的视力和健康每况愈下。这就是海明威。他的经历,孕育出他那硬汉的性格。在他的小说中,反复出现了拳击、斗牛、狩猎、捕鱼、战争等题材。这些都是力量的象征。当然,还杂糅着酒、暴力、性、孤独和死亡。

  海明威让我知道,人的经历是何等的重要,这是无价的财富。谁都无法轻视自己的经历。

  今天的男人,对于海明威那种生活,自然是无缘也无法企及的。所以,人们曾经发出“寻找男子汉”的呼唤。一种男性的强悍、坚韧的阳刚之气,已变得越来越稀有。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一种精神,敢于承受痛苦,蔑视死亡。

  一个作家的成名,不在于他写了多少,而在于他有什么独特的创造。海明威以其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以其塑造的一系列硬汉形象,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而且,人们极易在文学大师的群像中辨别出他的声音。

  无法否认,与海明威硬汉精神相吻合的是,他那具有鲜明个人特点的写作风格。那就是简洁利索。他放弃了无关的素材,技巧的花哨,感情的泛滥,蹩脚的形容。我仿佛看见他提着一把锋利的板斧,砍掉了整座森林的冗言赘词,砍掉了一切花花绿绿的修饰。正如英国作家欧?贝茨所说:“他以谁也不曾有过的勇气,把英语中附着于文学的‘乱毛剪了个干净’。”据说,《永别了,武器》的结尾他重写了39次。《老人与海》他校改了200多次,本来可以写成1000多页的长篇巨著,最终浓缩为只剩下几十页的一个短中篇。假如仍是1000多页,那就不是海明威了。诺贝尔文学奖史也将抹去他的名字。

  无法理喻的是,被海明威所摒弃的,却被时下我们的一些文人当宝贝似的捡回,乐此不疲地制造着成堆的文字垃圾。

  海明威的魅力在于,他净化了当时的文风,掀起了一场“文学革命”。也因此,他被同时代及后来的许多作家奉为典范,并且吸引了世界上一代又一代读者的目光。其春风化雨般的影响,经久不衰。

  近读介绍海明威生平的一份译稿。看他魁梧、结实、胡须丛生的照片,嘴角还漾出一丝微笑。海明威是不朽的。很难再有像海明威这样的作家,他的经历与作品,让我一读再读。因为,海明威是一个无法穷尽的话题。(韦泱)

  

4、甘地——宽容的爱

甘地的爱就是上帝的爱。他用忍耐的爱敲打着英殖民者的良心,用博大的爱教育和联合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用牺牲的爱让人们在仇恨中清醒。

  甘地是平凡的,他没有泰戈尔的诗人天才,没有遭受过玛拉克里什纳的那种神秘梦幻的折磨,也没有受到维达卡南达的那种不可抗拒的热情的驱使。他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外表简朴,学业平庸,毫不出色。他的体力、他的智力丝毫看不出在他的身躯里蕴藏着一种巨大的潜能。但是,甘地确实是伟大的人,他的伟大在于他的坚忍不拔、英勇无畏、孜孜不倦以及为人类的和平而费尽苦心。他的生活是一次努力奋进的长途跋涉,他以常人的步伐,一步步攀登着,当他到达顶点时,我们看到,甘地——他,已经超越常人。

  甘地自内心发现了和平力量,成功地与他人分享,他几乎独自以只手之力将大英帝国赶出印度。为了这个目标,他透过谦恭、耐心、坚持、坚忍等美德的实践,提升了高于一般人的心灵程度。

  他曾这样说:“我始终是个乐观主义者,这并不是我要证明正义是繁荣的,而是我抱着一个坚定的信念——最后正义一定会繁荣的。”“我的乐观主义是基于发挥非暴力的、个人能力的无限可能性的信念上。”他所相信的正义和非暴力,是出自彻底地洞察自己,从而无条件地在自己的心灵打下一个对人类的绝对信赖,这信念即使是死也不能夺去、也不能破坏的。

  甘地时刻都在用悲悯之心怜恤、以光明照耀、以仁爱之心拯救人心的阴暗、权谋的肮脏、暴力的血腥,他用生命谱写了一个大写的爱。

  在使人们断绝邪恶的斗争中,或许他不会成功,或许他会像佛陀和耶稣一样遭到失败。但是他的一生对子孙后代是一种教益,为此,人们将永远牢记他。

  ——泰戈尔

  他是个天生的宗教家、一个不可缺少的政治家。

  ——罗曼?罗兰

  在今天,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们自由的缔造者,我们的国父。他弘扬了印度立国的传统精神,高擎着自由的火炬,驱散了四周的黑暗。我们时常不配作他的追随者,违背他的指示,但不只我们,我们的子孙后代均将铭记国父的指示,铭记这个伟人——他的信心与力量、勇敢与仁爱的精神。我们将决不让自由之火熄灭! ——尼赫鲁

  一位78岁的瘦弱老人竟以神奇力量震撼了整个世界,赋予世界新的希望;他所显示的力量,可以胜过原子弹的威力。

  ——伦敦《新闻纪事报》

  甘地全名叫莫汉达思?卡拉姆昌德?甘地。1869年,甘地诞生于印度西部卡提阿瓦半岛的波尔班达城。祖父和父亲曾是一个小土邦的宰相,也是虔诚的印度教徒。甘地自小受印度文化熏陶,酷爱印度民族文化,同时也受到印度教中有关“非暴力”、“自制”、“宽容”、“以德报怨”等思想的影响。中学毕业后,甘地远渡重洋,到英国接受高等教育,考进伦敦大学,主攻法学。在英国期间,他潜心研究《圣经》,把基督教义中关于对恶人忍让的教义与印度教义中“以德报怨”的思想结合起来,得出了“不抵抗”和“自我克制最高尚”的宗教结论。这一宗教结论后来又演变为政治上的非暴力不合作主义。

  1893年,大学毕业不久,甘地受聘为一家印度公司的法律顾问,到南非任职。在南非期间,他目睹了白人殖民者如何歧视印度人的种种劣行,感触颇深。这使他萌生了反对白人统治、争取印度独立的志向。甘地深入印度侨民当中,创办学校,出版刊物,开展反种族歧视斗争。二十多年间,甘地形成了完整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体系:即用罢工、请愿、绝食等非暴力手段,与殖民当局斗争,争取合法权益,最终达到民族自治的目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甘地回到阔别二十多年的祖国。他把在南非积累的斗争经验和形成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带回印度,脱下皮鞋、西装,穿上土布衣衫,深入群众,宣传非暴力不合作主义,并成为印度国大党的领袖。在这期间,甘地成功地领导过孟买农民的抗税斗争,还领导阿麦达巴德纺织工人按照非暴力不合作路线,坚持罢工,后来又使罢工转化为绝食,迫使工厂主接受了为工人增加工资的斗争要求。经过这些斗争,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为广大群众接受。国大党发展成为拥有一千万党员的大党,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机构。甘地也成为印度人民反英斗争的最高领袖和“圣雄”。

1919年,甘地利用印度受十月革命影响的机会,发动了第一次全印规模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反对英国殖民统治。1930年,甘地又利用资本主义出现经济大危机的机会,以反对英殖民政府的食盐专营法为契机,发起声势浩大的食盐进军,掀起了全印规模的第二次反英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甘地领导下,并经过长期的斗争,直到1947年,英国政府被迫放弃对印度的统治权,印度获得独立。甘地为之毕生奋斗的事业,终于获得胜利。

1947年8月13日,距印度建国仅剩一天半时间,圣雄甘地赶到加尔各答。此时的他应该留在新德里享受国父的荣耀,但是加尔各答的局势已经使他不能够再耽搁一分钟。当地穆斯林和印度教徒的流血冲突愈演愈烈,为这个国家的前途蒙上了阴影。甘地确实满心悲哀,他来到加尔各答,后来又来到德里,想要以爱的精神平息印度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教派骚乱和流血冲突。除了爱,他没有别的武器。他到处走访、祈祷、演说,忍受不理解的人们的辱骂和骚乱,他最后的办法是绝食,“汝行乎,吾死”。他的精神终于感染和震撼了人们,人们的注意力渐渐从“街道上的暴行转移到这张小床上来了”(尼赫鲁语),加尔各答出现了和平和亲善的景象。这样,在同样是印穆聚居的印度北部的旁遮普省,5万人军队没有做到的事情(制止宗教骚乱),却在这座250万人口的,历史上最倔强最血腥的,现在又即将如火山爆发的加尔各答城里,由一个手无寸铁的老人做到了。这就是著名的“加尔各答奇迹”。

甘地一生有16次绝食,其中有2次是绝食三周,只喝一点苏打水。他多次在绝食中濒于死亡的边缘,最后一次绝食是在他79岁的时候,在他死前半个月,共绝食121小时30分钟。甘地如此谈到自己吃苦的意义:“我们只受打,不还拳,我们用自己的痛苦使他们觉察到自己的不义,这样我们免不了要吃苦,一切斗争都是要吃苦的!自己受苦意味着对人的信任和希望,意味着对人性中某种善端的尊重。这也是一条自我忏悔,自我纯洁之路。最后,如果你是正确的,你就会在经受重重痛苦之后取得胜利,如果你错了,那么受打击的只是你个人而已。”

  甘地接着又把这种和平带到了首都德里,办法仍然是自己吃苦,自己默默地忍受牺牲,后来,他又准备徒步穿过旁遮普省的大地,前往从同一母体诞生的另一国家——巴基斯坦,一路宣讲和平的福音。

  1948年1月30日下午5时,人群突然一阵骚动,然后自动向两旁分开,形成了一条通道。甘地从通道尽头,慢慢地走过来。当甘地走到离戈德赛只有三步远的时候,戈德赛向前走了两步,按照印度传统的方式,把手放在胸前,向甘地鞠躬。在人们都以为他是个虔诚信徒而没注意时,戈德赛突然向半米远的甘地连开了三枪。甘地手捂胸口,挣扎了一下,然后慢慢倒下。

  甘 地 的 爱

如果我们所说的、所思考的一切,没有一种行动与之相关照和相匹配,怎么对自己的工作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是否永远相脱节?这个问题有点尖锐,但无可回避。因为事实上,很可能除了我们自己,没有人正在一旁等着把我们的理念拿去付诸实践。在这个无力的背景之下,甘地的伟大举止正是我们一笔宝贵的不可忽视的财富。

  甘地带给我的第一个启示是:人是可以改变的,不是只能像目前这样寸步难行(这正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困惑。我们许多人对改变自己再无信心)。甘地首先改变了他自己。他把自己的生活变成一个不断实验的过程,从饮食、穿着、交通方式最微小的事情开始,到精神、意志、行为方面的修炼,他每天都在试图进一步完善自己。

  他的方法也不复杂,而是每一个普通人能够做到的。比如尽可能地自己动手,他年轻时在英国就开始自己熨衣服、替自己理发,晚年还亲手下厨做他的不断调试的汤。他说:“作为人类,我们的伟大之处与其说是在于我们能够改造世界——那是‘原子时代’的神话——还不如说是在于我们能够改造自我。”

  当然,这对他本人也是一个逐步完成的过程。一次,有位妇女来求他说服自己的孩子不要吃对身体有害的糖果,甘地只是轻轻对来人说:“请下周再来。”这位满心疑惑的母亲一周后带着她的孩子如约而至。甘地对这个孩子说“不要吃糖果了”,并和孩子嬉戏了一阵拥抱告别。临走时孩子的母亲忍不住问:“为什么上周您不说呢?”甘地回答:“上周我也在吃糖。”他坚持身体力行,最大限度地感染和带动了周围的人,令他们也同样赶快行动起来,寻求生活的意义和真谛,放弃那些有损于身心健康和灵魂尊严的东西。通过改变自己和改变他人,甘地成功地改变了他的祖国的地位,改变了贫苦的底层人民的境遇。

  比这更令人称奇的,是他居然改变了他的敌人。他赢得了许多英国人的支持,他们反过来也开始接受他的理念,包括决策的上层阶级和因遭到印度抵制而工厂关闭的失业工人。那些被派往印度工作的英高级官员在临行前不断被告知:小心这个人的魅力。

  当然,最困难的正是这种身体力行。但如果我们自己永远也不去做,那么还有什么可以抱怨的呢?

  小个子的甘地之所以拥有这样大的力量,在于他不以仇恨的态度来对待周围的世界,他用以解决对抗的办法不是另一种对抗。他运用的是一条完全不同于强权者的思路。他称之为“非暴力”。这个伟大的观念的基础是:“我们所有的人都是一个整体。让他人受苦就是折磨自己;削弱他人的力量就是削弱自己的力量,削弱全民族的力量。”

  在整体的意义上,自己的敌人和自己其实也同为一体。于生命根处的痛楚和联系可以使人放弃互相憎恨,放弃由于互相敌视而产生的互相恐惧。恐惧导致我们失去行为的力量,并且在失去真正的力量之后,失去自我控制(如运用暴力的方式。)

只有消除恐惧、建立完全的自信才能走向互相信任和深切的爱。“非暴力就是以爱报恨的能力,是面对最强烈的反对表现出的耐心和理解。”“只有当你觉得他人的幸福胜过自己的幸福,甚至他人的生命重于自己的生命时,你才能说你心中有爱。除此之外一切只是交换、取舍。将这种爱延伸到恨自己的人身上是非暴力的极限。它拓宽了自我意识的界限。”“我们可以用手殴打别人,也可以为他们擦去眼泪。”

  与人们印象中的理解不一样的是,“非暴力”并不仅仅是一种被动和消极的态度。它是一种需要巨大勇气的积极力量。消除隔阂、将爱的力量加以推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恨者有爱最为困难。”但比这更困难的是,这首先意味着战胜自己,战胜自己身上的种种偏见和嫉恨。“我的非暴力是非常积极的力量。它不容纳怯懦甚至优柔寡断。暴力的人有希望变成非暴力。懦夫却不然。”懦夫是一种远离自身的人,他患得患失,不能面对自身和找出自己的力量。他对自身和自身存在的“漏洞”采取一种回避的态度,他被他自己所打败。

当甘地最亲密的战友之一、历史学家克里帕拉尼第一次听到甘地表述要用“非暴力”的方式来解放印度时,他也大吃一惊。于是他走上前,直截了当地对甘地说:“甘地先生,您可能了解《圣经》和《薄伽梵歌》,但您根本不懂得历史。从没有哪个民族能和平地得到解放。”

  甘地笑了。“您不懂得历史,”他温和地纠正道,“关于历史,您首先得明白,过去没有发生过的事并不意味着将来也不会发生。”

  甘地继续表述道:“这是一个充满神奇的时代。人们不能因为某一事物或观点新奇就认为它毫无价值。仅因为困难就说不可能,是与时代精神不符的。以前从未想过的事物如今日日可见;不可能正在变成可能。我们不断地为在暴力方面的发现感到震惊。但我坚信,更多从未想过和看似不可能的发现将出现在非暴力方面。”

  从甘地所取得的成果——1947年印度赶走了殖民者——来评价他的这番话,仍然有从结果来论是非之嫌。但尽可能地活在你所认定的真理之中,将一种人性的尺度带到自己的生活中来,至少对自己目前的生活有意义,对挽回自己存在的尊严和价值有意义,哪怕结果遥遥无期。

 

5、爱因斯坦——神圣的信仰

   爱因斯坦是一个曾经生活过、爱过、思考过、获得过思想的乐趣的人。他一生求索,寻找他亲爱的难以捉摸的上帝的脉搏。他的贡献已部分地融入到我们生存的物质基底和文化背景;而作为怀有“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崇高信仰的爱因斯坦,他将为每一个人,提供永远的精神力量。

  在纷纷扰扰的尘世中,爱因斯坦太需要“孤独”了。他绝不会陶醉在鲜花和掌声中。《爱因斯坦传》的作者赖泽对此深有感触:“他的声望并没有使他的本质的人性发生一点变化。他一直逃避这种声誉所能带来的一切的荣华和危险。这种声誉,从前他感到厌恶,现在依然如此。”

  另一位爱因斯坦的传记作者J?伯恩斯坦也说:“每一个人,只要他同爱因斯坦有过真正的交往,那么在告辞而去时,都会为这个人的高尚品质所感动……在他为科学事业奋斗的一生中,丝毫没有那种常有的残酷竞争的意识,从不争夺科学上的发明权。而这种意识和争夺却常常控制着科学家们,有时甚至毁掉他们的一生。”是的,即使像伽利略、牛顿这些划时代的大科学家,也无法摆脱名利的诱惑。

  相比之下,在个人品质上,爱因斯坦确是自然科学家中当之无愧的最光辉、最杰出的代表,他终生弃绝名利,以高尚的人格和可贵的治学精神献身科学。

  早在少年时,爱因斯坦就已经深切地意识到大多数人终生无休止地追逐的那些希望和努力都是毫无价值的。财产、虚荣、奢侈的生活——这些世人费尽心机追求的庸俗目标,在他看来是可鄙的。他追求的是真、善、美的人生境界,认为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在《我的世界观》一文中,他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处世思想:“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的东西。我强烈地向往着俭朴的生活,并且时常为发觉自己占用了同胞的过多的劳动而难以忍受。”

  这就是爱因斯坦,他的信仰,他的箴言,他的人格力量,单纯得像透明的水晶,在无限的时空里永远放射出眩目的光芒!

  爱因斯坦的深刻本质藏在他的质朴个性之中;而他科学的本质藏在他的艺术性之中——他对美的非凡感觉。

  ——巴内什?霍夫曼

  他的声望并没有使他的本质的人性发生一点变化。他一直逃避这种声誉所能带来的一切的荣华和危险。这种声誉,从前他感到厌恶,现在依然如此。

  ——《爱因斯坦传》的作者赖泽

  每一个人,只要他同爱因斯坦有过真正的交往,那么在告辞而去时,都会为这个人的高尚品质所感动……在他为科学事业奋斗的一生中,丝毫没有那种常有的残酷竞争的意识,从不争夺科学上的发明权。而这种意识和争夺却常常控制着科学家们,有时甚至毁掉他们的一生。

  ——爱因斯坦的传记作者伯恩斯坦

  他最出名的当然是他的相对论,那给他带来了世界性的声誉。但伴随名声而来的是一种爱因斯坦感到难以理解的盲目崇拜。令他惊讶的是,他成为一种活生生的神话,一个真实的民族英雄。他被人看作一个奇迹,并得到皇室人员、政治家和其他名人的招待,公众和新闻界把他当做一个电影明星而不是科学家。

  ——巴内什?霍夫曼

  对于一个毕生努力追求一点真理的人来说,如果他看到有别人真正理解并欣赏自己的工作,那就是最美好的回报了。

  ——爱因斯坦写给一个美国学生的信

  1879年3月14日,在德国乌尔姆小城。这一天,我们居住的地球上,有多少生命带着茫然的神情降生?但历史注定要把这一天变得无比神圣。倘若茫茫宇宙中果真有无数存在智慧的星球,并在某一天和地球上的人类沟通了文明的信息,他们也会为这一天脱帽致敬。

  这一天的荣耀,就来自于一个名叫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婴孩的第一声啼哭。遗憾的是,人类在经历伟大瞬间时,又总生不出伟大的感觉。平凡、普通,没有喧哗也无激动,爱因斯坦的降生日,最初只不过给他的父母带来常人的欢乐。

  爱因斯坦的童年、少年时代,恰逢慕尼黑大发展时期,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开拓进取的人格意志,通过各种渠道,浸润着小爱因斯坦的心田。小爱因斯坦似乎天生醉心于大自然,他常常瞪着两只好奇的眼睛,紧闭双唇,默默地跟着父母,默默地注视着眼前的自然景色。自然界的美与神秘,一次次冲撞着爱因斯坦的心扉。大自然的静谧养成爱因斯坦独自沉思的生活、研究方式,也给了他无穷的灵感、启迪,给了他排除人世纷繁烦恼的慰藉。

  1946年,业已67岁的爱因斯坦在《自述》中依然毫无顾忌地说:

“当我还是一个相当早熟的少年的时候,我就已经深切地意识到,大多数人终生无休止地追逐的那些希望和努力是毫无价值的。而且,我不久就发现了这种追逐的残酷,这在当年较之今天是更加精心地用伪善和漂亮的字句掩饰着的。每个人只是因为有个胃,就注定要参与这种追逐。而且,由于参与这种追逐,他的胃是有可能得到满足的;但是,一个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却不能由此而得到满足。”

这当然不是浅薄的自我标榜,甚至不是对芸芸众生的精神开导,他只会永远按着自己的个性以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去评判一切。所以,他并非因想鹤立鸡群而显得孤独,而是他从来就无法理解,更无法去效法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就像一群人在黑暗中摸索出路时,所有的人朝一个方向前进,而爱因斯坦独自一人走向另一个方向,他坚信自己选择的正确性。信念的坚定使得爱因斯坦从不惧怕孤独的痛苦,他只想以自己的成功告诉人们:看,这才是正确的出路。

  1950年12月初,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收到拉特格斯大学一位19岁的大学生亲笔写来的长信,这个学生在信中说:“先生,我的问题是‘人活在世界上到底为什么?’”他排除了诸如挣钱发财、博取功名或助人为乐之类的答案,他认为人活着“什么目的也没有”。

  这位大学生恳请爱因斯坦指出一条正确的道路,并说明理由。他说:“请你不要照顾情面,如果你认为我已误入歧途,烦请你把我引入正路。”

  在回答这一强烈的求援声时,爱因斯坦并不是敷衍一番,他相信自己的指教肯定会使那位大学生振奋起来,并减轻他的疑虑给他自己孤独的心灵所施加的重压。爱因斯坦在回信中写道:

  “为了探索个人与整个人类的生活目的,你进行了如此认真的努力,这使我深受感动。

  ……

  “尽管如此,我们都认为,一个人活着就应该扪心自问,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度过一生,这是一个合情合理的问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我看来,问题的答案应该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满足所有人的欲望和需要,建立人与人之间和谐美好的关系。这就需要大量的自觉思考和自我教育。不容否认,在这个非常重要的领域里,开明的古代希腊人和古代东方贤哲们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我们现在的学校和大学。”

  正如爱因斯坦自己所言:“我从事科学研究的动机,来自一种想要了解自然奥秘的无法抑制的渴望,而不是别的什么目的。我对正义的热爱以及为人类生活状况的改善而努力奋斗,则与我的科学兴趣无关。”他一生都在这个的问题上不断地探索着。

  1955年4月,爱因斯坦的生命到了尽头。13日,他说:“当我必须走时,就应该走。人为地延长生命是毫无意义的,我已尽了我的责任,是该走的时候了。我会走得很体面的。”他坚持不注射吗啡。18日凌晨1时15分,爱因斯坦停止了呼吸。当天下午,12位爱因斯坦最亲近的人聚集在一起,与他告别。其中一人吟诵了歌德的诗句。诗曰:“我们全都因他受益,他的教诲惠及全球,那专属他个人的东西,早已传遍人间。他如将陨的彗星,光华四射,无尽的光芒与他永伴。”随后,遗体被火化,骨灰撒在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这是思想者爱因斯坦留给我们的最后一笔精神财富。

  崇敬“生命神圣”

  “在我们的经验之外,隐藏着为我们心灵所不可企及的东西,它的美和崇高只能间接地,通过微弱的反光抵达我们。满怀惊异地预感和寻求这种神秘,谦恭地在心灵上把握存在的庄严结构的暗淡摹本,对我来说,已是足够了。”

  爱因斯坦曾如此庄重地写下了著名的《我的信仰》。能写下这样文字的人,我想像,他的眼睛一定明亮而深邃。在我举目可见的书桌墙上,安静地挂着这位伟人的肖像,目光直指人心。且让我透过这目光,透过这道墙,遨游于他曾仰望的星空,去窥探他的往事:虽已尘埃落定,仍旧耐人寻味。

  幼年时第一次看到指南针,针尖是受谁的指引,如此固执地指向南天;又为何如此忠实地紧随磁铁?从那时起,在真理的磁场中,他便是一支不由自主的磁针了,把自己完全奉献给客观,是他的宿命。12岁时他便不再信仰上帝,摧毁一种信仰的痛苦,惟有重塑另一种信仰方能拯救。新的信仰来自理智,他将它叫做科学。科学陪伴他从此以后的全部生命,他们相互间从未放弃;这科学的信仰在他去世后依然存活,至今仍在寻找渴求他的灵魂以期依附,我不清楚那是不是你。

  真正的大师拥有平民化的品格,会微笑,亦会说笑。他飘垂的蓬发,浅色的套头毛衫,灰色的烟斗,以及拉着小提琴时轻轻松松的样子,更像是一个街头的流浪艺术家。他朴素的外表下,是最充实的灵魂,把自己最好的观察和研究能力,奉献给客观的、非时间性的现象,他饱尝了这种幸福。那些享受着物理学的应用成果,并对此不怀任何惊异和感激的人,被他取笑为吃着草的母牛,因为它们对植物学也一窍不通。享乐与安逸是他的敌人,他从未与之亲近过。只要一息尚存,他便不会停止他所钟爱的事:研究,演算,拉小提琴,开玩笑,以及由衷地微笑。

  爱因斯坦的生命观何等崇高!他以恭敬、谦卑、崇拜的心态、博大的睿智,沉醉于探索和赞扬大自然宇宙的无限奥秘之中。爱因斯坦将这份大自然情怀表述为“只是对宇宙中无限高明的精神所怀有的一种五体投地的崇拜心情。这种精神对于我们这些智力如此微弱的人只显露出我们所能领会的极微小的一点”。

  爱因斯坦是位充满犹太民族理想,并集希伯来文明精萃的人,他不皈依任何宗教,可以说是位无神论者。但他对大自然的崇拜之情达到了宗教虔诚的信仰境地。这种不具宗教色彩又具宗教感情的信仰,便是爱因斯坦独具的真诚的“宇宙宗教感情”。“宇宙宗教感情”的人文精神和大自然情怀与科学实践和谐的包容与统一,铸就了爱因斯坦伟大又平凡的一生。

面对社会巨大的变革,人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惑:价值观念在更新变位;社会财富在有形或无序地重新分配;社会盛行宣扬、追崇财富的时尚;物质高消费既支撑着社会现代化的大厦又隐藏着深重的物欲极度膨胀的诱惑;社会公正与秩序的失落;高尚与卑劣的变形;天良与责任的滑坡;人格与尊严坚守的艰辛……更为甚者,道德的沦丧,导致科学技术与毁灭性武器的迅猛发展的结果,它既可能赋予了优化“生命神圣”庄重的使命,又成为人类追逐贪婪与邪恶并扼杀“生命神圣”的凶具。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充满了各种诱惑的世界。因为诱惑的存在,人们整日被捆绑在金钱、地位、权势等问题上不停地奔忙着。疲于奔走,忙于应对;成功和失败,喜悦与烦躁等等社会内容的存在,构成了一种世界性的浮躁情绪。在这种情绪笼罩之下,不少人只顾眼前不计长远,只管身边无视世界,时代迷漫着欢腾与悲怆,使得“今朝有酒今朝醉”已成为时髦的实用主义的哲学。人们丧失了一种生活的信仰,而这种信仰让人很少有清静的心态和冷静的思考。

  生活的大舞台,使得处于社会各式各类角色的人物,或多或少地都怀有惴惴难宁的浮躁失衡的心态,这是人性中本性的真诚、善良与私虚、丑恶的冲突。正是还有这些是是非非的矛盾冲突,才更应该相信:真诚并未泯灭;善良依然是人本性中的主流;善思善待“生命神圣”的信念,寻求人生意义真情的感悟;不断完善扭曲的人格,以文明和道德充实心灵,终究是人间孜孜以求的圣洁大道。

  拥有信仰的人,其心胸是开阔的,思维是冷静而理智的,因为他是站在了一定的高度,以开阔的视野来看待生命,来理解人生。他懂得了生命的真实的存在意义与方式;拥有信仰的人是不惧怕死亡的,因为他明白,人的一生只不过是在整个生命长河中的一小段过程而已,而真正的归宿不在这里;拥有信仰的人是不孤独的,因为他的灵魂是和其他的心灵相通的,他的内心世界是丰富的;拥有信仰的人是幸福的,他明白,生命与生命之间,就应该是那种不加遮掩的坦诚相待,真心相容,而生命的一切是随缘而得,他不会为低俗的名利去刻意伪装,苦苦相斗,更不会为身外之物而辗转反侧,彻夜难眠;拥有信仰的人是文明的,因为他明白,生命虽然有等级之分,但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尊严和美丽,都值得去尊敬、关爱与珍惜,在尊敬、关爱别人的过程中,会体会到生命的美好与意义。爱因斯坦正是这样的人。

  当我立足于今天,试图对他做一个评价,我要说的是,爱因斯坦的光辉,不仅在于他开创的科学新纪元对人类生活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并且也在于他所具有的正义感和对自由平等的追求为我们树立了一代大师的风范。即使有一天,相对论在某种场合不再应验,不容置疑,他已与历史同在。我再次抬望爱因斯坦的肖像,凝视他睿智的眼睛和孩子般的笑容,不容置疑,他已与我的一生同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