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惠民:30万亩高优中药 12中精选药材 34项优质技术

 wushengxian 2013-11-13

中药产业是我市传统优势产业,也是渝东北、渝东南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如何帮助这两大区域的药农提高药材产量质量?昨日,市科技惠民计划示范工程———重庆道地药材高效优质种植、提取和加工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工程正式启动,计划3年时间在渝东南、渝东北建立30万亩中药材高效优质种植技术示范基地,精选适合这两大区域大面积种植的12种中药材品种和34项规范化种植技术,以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品质。

投资1200万元启动18个项目

重庆道地药材高效优质种植、提取和加工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工程,是我市首批启动的5个科技惠民计划示范工程之一,由市科委策划组织,市中药研究院牵头承担,市药物种植研究所、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太极集团等20余家院校和企业参与实施,总投资1200万元,其中市财政科技经费投入420万元,共支持项目(课题)18项。

市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这18个项目(包含课题)囊括云阳、开县、奉节、秀山、黔江等多个渝东南、渝东北区县,比如在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平台及应用示范项目中,包含了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槐米良种及规范化种植技术集成示范基地建设和前胡规范化种植技术集成示范基地建设3个课题。

市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渝东南、渝东北是我市中药种植最集中的两大区域,其中药产业生态型、道地性的特征与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两大功能区的发展定位高度吻合,启动实施这一示范工程,将重点推动这两大区域中药产业的发展。

精选12种药材和34项优质技术

那么,实施这一示范工程,对两大功能区的中药产业有何具体帮助呢?能不能帮药农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市中药研究院副院长、示范工程技术负责人李隆云介绍,一直以来,我市中药产业存在品种良莠不齐、种植技术研究零散、技术推广不畅、产业综合效益低等突出问题,结合我市中药材良种培育、种植技术研究方面的良好基础,精心遴选了适合渝东北、渝东南区域大面积种植推广的前胡、金银花、木香、淫羊藿、虎杖、白芷、槐米等12种中药材品种,以及34项规范化种植技术,比如施培技术、防病虫害技术等,“这些良种和先进技术的推广,一般可以帮药农提高20%~30%的产量,质量上也能得到有效保障。”

李隆云打了个比方,有时同一厂家、同一品名的同一种药品,甚至同一盒药品中的两个药片,疗效都可能不同,“主要就是因为作为原料的中药材品种以及种植技术有优劣,原材料的参差不齐,导致了药品质量的高低和稳定性。”

此外,该示范工程还要在秀山、云阳、巫山、黔江等区县建立中药材高效优质种植技术示范基地30万亩,并对药农们进行不定期培训,让他们在种植药材时采取规范化种植,以进一步提高中药材产量和品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