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河天险庇陕西

 靓剑凛波书斋 2013-11-13


\

骄横的日军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认为陕西是抗日中坚——中共中央所在地,而西安是张、杨逼蒋促成全国抗战的基地,打下陕西是对中国抗战精神的致命一击。

  趾高气扬的日军迅速推进到陕西东界的黄河东岸,但一看黄河,为之失色:世界上竟有这样雄伟的河流,太可怕了,他们不得不停止了前进的步伐。

  日本不过是一个狭长的岛国,最长的河流不过300公里。日军在黄河天险面前无能为力。

  从1938年到1939年底,日军从府谷渡口到潼关渡口,发动了大小20多次的渡河战斗,都遭到迎头痛击。直到1939年后八路军在华北建立了根据地,日寇再无力西顾了。

  陕西能够不被日军占领,抗战军队立有大功,但伟大的母亲——黄河的作用不可轻视。

     黄河从府谷向南到韩城禹门口,是奔腾在陕西、山西间的峡谷中,一泻千里,从天而降,吼声震动,力冲万钧。壶口之险飞鸟罕至。黄河在禹门口,猛出峡谷,一展数十里之宽,如海如潮,泥潭、沼泽四布,流向深浅莫测,从古至今为军渡之大忌。

  1939年被我军俘虏的一名司号兵山田(曾随日军在尝试宋家川渡河)说:“船到河心,每一个浪就是一座大山,船过了一个浪头,我们都吓得一脸煞白,全身发软……”


\

  1938年后,随着华北敌后战场的战火日趋激烈,日军再也无足够兵力进犯陕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