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视点 | 看图说戏:高马得昆曲画欣赏

 昵称875302 2013-11-13

视点 | 看图说戏:高马得昆曲画欣赏

2013-11-13 中国昆曲社

传播昆曲·弘扬传统·艺术润心·文化铸魂

如有心水珍藏文章,欢迎投稿zgkunqushe@126.com

---------------------------------------


【小编导读】高马得先生只寥寥数笔,便能将昆曲人物的身段、神情,以及故事情节,跃然纸上。先生所画的戏曲人物,并不完全照搬舞台,他总能从一折戏中抽出关键性形象,并善于捕捉小人物的特殊身份与性格,个个精到入神。


先生把漫画艺术的夸张特点和中国画技巧结合起来。在东南亚、欧洲的一些国家,许多人都是通过迷恋他的画进而迷恋上昆曲的,昆剧大师俞振飞对于他为昆曲所做的贡献也是甚为感激。在第28届“世遗会”期间,85岁的他向世界遗产中心主任巴达兰先生赠送了“姹紫嫣红——马得昆曲画集”的首批画册,将昆曲戏画推向了全球。



>>>先生其人

高马得先生是江苏省南京市人,著名国画画家。在漫画、儿童读物画、国画均有显著成绩。四十年代以漫画见称,六十年代醉心于中国戏曲,遂以中国画形式描绘戏曲人物,笔墨简练洒脱,形象生动传神,情趣妙生,耐人寻味。近年来出版了《画戏话戏》、《画碟余墨》、《马得水墨小品》等。2007年因病去世。


高老先生是个老戏迷,特别爱看戏。“文革”结束后,老昆曲家周传瑛等一帮人来到江苏,在江苏省委大院的礼堂里唱昆曲折子戏。当时高马得先生还是《新华日报》的一位美编,报社老总觉得拍照片登在报纸上太生硬了,便让高马得用画的方式表现。于是,高老先生便拿着笔和纸来到了舞台前。一边看戏,一边速写,回报社后,再用素描的方式画出来登在报纸上。这本是一项工作,却从此让高老先生迷上了戏曲人物画。20余年来,凡是去南京演出的戏剧、名角,他都画过。高老先生看戏必画速写,并研读戏本,请教戏曲专家和名角,对于每场戏甚至每折戏的剧情、演员表演的神韵均了然于心,再经过别具匠心的提速升华,达到“出戏”的新境界。《醉打山门》、《花为媒》等都是广为戏迷收藏。


之所以选定戏曲人物为绘画对象,老人说这都是缘分,“我爱昆曲,我不会唱,只能把它画出来。”在老人看来,其实戏曲和绘画是如出一辙的,“戏曲手法是虚拟的、写意的,艺人有个口诀‘不像不成戏,真像不算艺’,这与齐白石老人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差不多,舞台表演是经过艺术处理的,最适合用写意的笔画速写下来。”


在60余载的戏曲速写生涯中,老人自称经历了“从看戏作画到借画说戏”的过程。《断桥》、《牡丹亭》和《山亭买酒》是高马得最喜欢的三出戏,百看不厌、百画不厌。高马得说:“我最初画戏曲素描,生怕丧失了戏曲人物和情景片段的原汁原味,通常都是‘照本宣科’;时间长了就渐渐不满足,尝试通过自己对于戏曲的理解来添加一些背景,甚至根据自己想象来创作,比如连载漫画《十五贯》就是我根据多年来看过不同版本的作品,加上自己对其的理解创作的。”


“昆曲因为曲词高雅,很多都是文言文,一般老百姓听不懂,所以慢慢就没多少人唱了。像以前的名家周传瑛等“传”字辈的老昆曲艺人,现在都不在了,可是他们当时演的戏、在台上的表演,我都留在画纸上了。每一个人物的服饰、动作、表情都很生动淋漓地画在画纸上,一幅画就是一场戏,让人一目了然。昆曲是百戏之祖,地方戏都是移植昆曲形成的。我要是不把它画下来,以后有些剧要是真的失传了,再提起时,大家就不知道了,演员也不知道该怎么演了。”


>>>先生的画


《牡丹亭》

说到昆曲就不能不提《牡丹亭》,同样高马得先生也是对牡丹亭情有独钟,常常是画了又画,《牡丹亭》游园惊梦系列在色彩上也是艳绝。



《牡丹亭》游园:少女杜丽娘听说自家有座后花园,便偷着与丫环春香去逛。那时封建礼教禁条很多,青年妇女逛花园也不被准许,所以只好偷着去。杜丽娘在大自然中,第一次发现自己的生命和春天一样美丽,惹起她满怀心事,她恼恨那讲究门当户对误人青春的婚姻制度,她惋惜那即将消逝的青春。这叹息是深沉的,赢得许多人同情的泪。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 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游园·皂罗袍》



《牡丹亭》惊梦:丽娘游园归来,困倦了,便伏几小睡,却作了个甜美的梦,梦见一个书生,拿着柳枝,向她说道:“小生那一处不寻到,却在这里。恰好在花园内折取垂柳半枝,姐姐,你既通书史,何不作诗一首以赏此柳枝乎?”丽娘没有答话,只是说:“那生素昧平生,因何到此?”书生一笑,边唱边牵丽娘的衣袖,转过芍药栏前湖山石说话去了。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转过这芍药栏前,紧靠著湖山石边。和你把领扣松,衣带宽,袖稍儿揾著牙儿苫也,则待你忍耐温存一晌眠。是那处曾相见,相看俨然,早难道这好处相逢无一言?——《惊梦·山桃红》



《牡丹亭》寻梦:丽娘一梦醒来若有所失,但她相信那梦是真的,绸缪顾盼,如遇平生。独坐思量,情殊怅恍。她背着春香又去了花园,以为还会赶上它。她一走进这座花园,也是那梦里的花园,一路走来,触景生情,正是那迟暮开花的荼蘼,像了解她的心事一般,牵着她的衣裙。一个向后仰的身段,手拂花藤的舞姿,满怀深情。丽娘走过湖山石边,牡丹亭畔,梦中景物历历在目,却凄凉冷落,沓无人迹。后到了梦中的那棵梅树下,梦到此,真的醒了,她说出这样的话来:“这梅树依依可人,我杜丽娘若死后得葬于此,幸矣。”她凄凉地抒发出心底强烈的愿望:“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杜丽娘追求自由幸福的信念,坚贞热烈,像火一样,想把那封建侄梏烧掉。


最撩人春色是今年,少甚么低就高来粉画垣,原来春心无处不飞悬。是睡荼蘼抓住裙钗线,恰便是花似人心向好处牵。——《寻梦·懒画眉》



《西厢记》

《西厢记》是马得先生又一系列的作品,画中,张珙游园时的轻松,遇见莺莺姐时的痴态,莺莺姐的娇妩,红娘的俏皮,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崔莺莺和侍女红娘一日在佛殿闲耍,与一个来寺游览的青年书生偶然相遇。这书生姓张名珙,本来是上京应试路过这里,看到莺莺,意惹情牵,十分慕恋,便不去应试了,干脆向长老借一间僧房住到寺里,等候机会。红娘从中穿针引线,传递书简。莺莺的诗笺写的是“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张生猜测诗中含约会之意,跳墙赴约,莺莺仍有顾虑,假意训斥。正当张生痛苦万分时,红娘送来好消息:小姐今夜必来。当夜,莺莺在红娘陪伴下果然来到张生住处,红娘在门外守候,莺莺、张生终于得以欢会。


随喜到僧房古殿,瞻宝塔将回廊绕遍。参了罗汉,拜了圣贤。行过法堂前,正撞着五百年风流孽寃。  ——《游殿·忒忒令》



彩云开,月明如水浸楼台。小姐来了么?呀啐!原来是风弄竹声,只道是金佩响。月移花影,疑是玉人来。意孜孜双业眼,急攘攘那情怀。倚定门儿待,只索要呆打孩,靑鸾黄犬信音乖。——《佳期·临镜序》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长亭·端正好》



《玉簪记》琴挑

北宋末年,书生潘必正赴京赶考,不中,只得到姑母的女贞观继续攻读。一天晚上,他在女贞观中散步,恰好遇上美丽的尼姑陈妙常正在弹琴,两人交谈,甚是投机,确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于是,潘必正借琴抒发自己对陈妙常的爱慕之情,陈妙常假装生气,但对潘必正也产生了爱意。


长清短清,哪管人离恨?云心水心,有甚闲愁闷?一度春来,一番花褪,怎生上我眉痕?云掩柴门,钟儿磬儿在枕上听。柏子座中焚,梅花帐绝尘。——《琴挑·朝元歌》


《白蛇传》断桥

峨眉山的白蛇,青蛇不耐山中寂寞,到西湖游玩,遇见许仙,白素贞爱他为忠厚,乃托小青做媒,结为夫妇。金山寺禅师法海得知此事便来破坏。他唆使许仙将白素贞灌醉,使其露出原形,吓死许仙。白素贞醒后非常悲痛,冒险去盗灵芝草,救活了许仙。不料,法海又施计谋,将许仙软禁寺内劝他出家,白素贞与小青赶来,施用法力,水漫金山。许仙逃出金山寺,路过断桥,与白素贞相遇,夫妇和好如初。


愁烦且暂停,念我诚堪悯。连理交枝,实只愿偕欢庆。风波意外生,望委曲垂情。叵耐妖僧忒煞狠,教人怎不心儿惊。听他壹刬胡言,我合受惩。只看平日恩情呵,求容忍。善言劝解全赖妳聘婷,蹙眉山泪雨休零,且暂消停。——《断桥·前腔》



《天下乐》嫁妹

唐朝进士钟馗得到同乡好友杜平资助银两,进京赴试得中头名状元,因面貌丑陋被皇帝免去状元,一怒之下,撞阶而死。杜平又将钟馗隆重安葬,又将钟之平生冤苦奏与圣上。钟馗死后被封为驱邪斩祟将军,为报答杜平生前的恩义,遂亲率鬼卒于除夕时返家,将妹妹嫁给了杜平。


俺只见枝头鸟语弄新声, 小桥边残雪露春晴。 又只见, 梅花数点助雪精神。梅花逊雪白, 雪却逊梅花馨。两下里品格奇清, 两下里品格奇清,与佳人才子添诗韵,今日古往来许多评论。——《嫁妹·石榴花》



《义侠记》打虎

梁山好汉武松在回家看哥哥的途中,在景阳冈遇到一只猛虎,在喝醉的情况下把这只猛虎打死,为当地老百姓除去一大害。


老天何苦困英雄。二十年一场春梦。不能勾奋云程九万里。则落得沸尘海千重。浪迹浮踪。任乌兔枉搬弄。——《打虎·新水令》


一一

如果这也叫画,开始觉得稚气,完全就是鸦涂么。像妞妞两三岁时候的信笔走画,两个人在一起就非得画出四只脚两双手两对眼睛两张嘴巴四只耳朵来——平面的世界。然后觉得可笑,简直就是童心大发么。武松的身子画得大大的,黑脸黑帽黑发黑眼两道弯儿;坐下的老虎活脱脱就是一只猫咪么,黄色的大猫咪,温顺、慵懒、闲适、自在——武松打虎分明就是一出戏,儿戏,譬如:郎骑竹马来,得~~驾!旋即觉得有趣儿,那般毫不掩饰得爱憎分明,这一出简直就是糟豆瓣儿腌萝卜条儿,虽然上不了大台面,却绝对是居家下饭必不可少!味儿漫漫渗了出来,像磨得酽酽的墨,点点滴滴都萦绕着丝丝缕缕的芳香。趣味儿渐渐溢了出来,像冬月里妈妈腌的干巴菌拌韭菜发水了,满楼道都是沁绿的芬香,爽朗朗地晒得每一踩楼梯都明晃晃地搭拉着口水。倘墨儿是雅味儿,那么,菜就是俗气儿了。


高马得的画,两种味儿都有。更有一种淘气,顽劣——像三味书屋里摇头晃脑朗朗读着“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顽童偷眼儿望着老师睡着了悄悄就边读边溜远了去。或者——是匆忙赶着上学的贾宝玉折转回来千叮咛万嘱咐“千万等我回来吃胭脂哦!”没意思极了,却着实有趣儿!哪里是鸦涂!妞妞的信手有趣儿,是见山是山的仅仅如此。高马得的有趣兴致飘逸,是见山不是山的岂有此理!


看他的《西厢记》,莺莺的眉眼全淹没在深深浅浅的墨里,哪里关得起风情了?倒是那一树的桃之夭夭铺天弥地灼灼烁烁,分明就是关不住的风情按耐不住的心花怒放!看他的《断桥》,颤巍巍一柄剑横亘在许仙和白素贞之间,小青如何恼素贞如何两难许仙如何惊恐那都是剧情都是细节都是玩味,这当儿千钧一发之际哪里容得细细说来慢慢道来?他只顾得上那一瞬!那一瞬里的那一点!一点桃红、一点柳绿、一点心领神会之余的“嗨”——那个才女说:于时间无涯的荒野里,在千万人之中遇见你,不早不迟。嗨,你好吗?嗨,你看桃花儿开了。嗨,你瞧柳树条儿绿了。嗨,你瞅剑刃寒光闪闪像不像泪珠儿闪闪?

 


阅读原文举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