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明朝——袁崇焕与洪承畴

 灯塔的光芒 2013-11-13
罔殆说史鈥斺斣缁烙牒槌谐罔殆说史鈥斺斣缁烙牒槌谐 
    这是我一直以来想在同一篇文章里写的两个人,他们都是明末的朝廷重臣,都曾经是崇祯皇帝所倚重的人,而在明朝大势已去,清太宗皇太极誓夺中原的历史时刻他们走出了两条不同的路,而极具讽刺意味的是他们所走的路在当时却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结局,当我们回首那段历史的时候,我们无法不感慨历史的诡异与无常。

    第一次看到袁崇焕这个名字是在金庸先生的《碧血剑》里,虽然是武侠小说,但对袁崇焕这个人物的描写是符合历史原型的。袁崇焕(1584年6月6日—1630年9月22日),字元素,号自如,广东东莞人,广西梧州府藤县籍。明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一生充满传奇,本是一介书生,却被历史推向了抵御当时世界上最强的骑兵的最前线,1626年(天启六年)守卫宁远城,清太祖努尔哈赤攻宁远城,受炮伤而死,袁崇焕升至辽东巡抚。宁远一战,是努尔哈赤自二十五岁征战以来唯一的一次败绩。袁崇焕从此威名大振,后来清军也不得不承认“议战守,自崇焕始”。1627年(天启七年),皇太极帅军攻打锦州,又被袁崇焕大败而归。1628年(崇祯元年)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1629年在京师郊区大败清军,保卫了北京城。皇太极利用反间计让本就已对袁崇焕不满的崇祯皇帝下定决心,将袁崇焕关押起来,半年后袁崇焕以“通虏谋叛”、“擅主和议”、“专戮大帅”、“市米盗资”等十大罪状的罪名“磔”死。一代忠臣、名臣含冤而去让后人扼腕叹息,风雨飘摇的大明帝国也彻底地滑入了亡国的深渊。

    洪承畴比袁崇焕小9岁,字彦演,号亨九,出生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二十二日,泉州府南安县二十七都英山霞美乡(今英都镇良山村霞美)人。在洪承畴被任命抵御清军之前他主要是做反农民起义工作的,而且颇有成效,逐步受到崇祯皇帝的赏识和重用,任陕西三边总督,以功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衔,总督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五省军务。1641年(崇祯十四年),洪承畴奉命前往辽东挽救危局。1642年(崇祯十五年)三月,洪承畴被清军俘。皇太极大喜,经过一系列的游说、劝降工作后,洪承畴降清。洪承畴战败后,消息传回朝廷,举朝大震,都以为洪承畴必死无疑,崇祯皇帝极为痛悼,辍朝3日,以王侯规格“予祭十六坛”,七日一坛,于五月十日亲自致祭,还御制“悼洪经略文”明昭天下。祭到第九坛时,消息传来:洪承畴降清了,御祭始罢。洪承畴降清后,为清朝干了23年,1665年(康熙四年),洪承畴病死,时年73岁。赠少师,谥文襄,赐葬京师,立御碑。

    历史往往具有很强的戏剧性,甚至带有一种玩笑的戏谑;历史也往往在特定的环境下失去了它本来的面目,而只有通过时间来还原它的表象。一个忠臣,一个叛徒,在十七世纪的中国交汇,鲜明的对比与落差让人产生无限的感叹与悲凉。其实,崇祯皇帝才识这场戏剧的主角,作为明朝的亡国之君,他是很有抱负的,但可惜的是他的前辈们把好好的一个帝国捞空了,留给他一个巨大的烂摊子不可收拾,所以后人为他感叹,说他本应不是亡国之君。我一直不太赞同这个观点,诚然,崇祯皇帝不像大多数王国之君那样纵情酒色,荒废国业,他应该来讲是有思想有作为的,但是,他连自己手下的臣子的忠奸都辨别不出,换句话说一个领导连自己的手下都不了解,连基本的是非都辨别不清,他的失败是必然的,这本身就说明他没有资格担此大任。

    最可悲的还是老百姓,从古到今,老百姓都是被愚弄的对象。上面说了袁崇焕是大汉奸被处死了,于是民情激愤,纷纷上去抢他的肉吃,以此来表达对汉奸的愤怒和对祖国的挚爱;上面说了洪承畴是大忠臣被杀了,于是京城哭声一片,家家悼念,以此来表达对忠臣的敬仰和对祖国的感伤。历史总是在惊人的重复,多少相同的故事在历朝历代上演。

    还好,历史总是要还原真相的,1772年(乾隆四十九年),乾隆帝下诏为袁崇焕平反。《清高宗实录》载:“袁崇焕督师蓟辽,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案情始末终于真相大白。将近一个半世纪过去了,一个清朝的死敌、明朝的忠臣被明朝的皇帝杀害后,一个清朝的皇帝为他平反,这一下又给那个吊死在煤山的崇祯皇帝一记响亮的耳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