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踪忆语之神秘的预测(4)

 隐士的书屋 2013-11-13
 

    中午下班我吃了口饭就迫不及待的去了老人那里,见面后我就急匆匆的向老人讲了事情的全过程,老人听完了,一副早已料及的样子,平淡的说:那就好了,都过去了啊! 

    我则急于知道老人这样料事如神的本领是哪里来的,老人听了我的疑问后以一贯的简洁语言说:学的。我马上又问:从哪里呢?又是一个字的答复:书。我继而向老人说了我的观点,我觉得这样精准的反映事物的运行规律的东西应当是有其科学性的,而不能普及的知识则很容易失传。我问老人,还知道不知道有谁对这样的东西掌握的比您好呢?老人淡淡的说,自己不过是略知皮毛罢了,并没有与别人交流过,也不知道别人懂得的多寡。

    我以年轻人的着急和匆忙向老人提开了建议,没有想到的事是我所有的发球老人一个也没有接,全部落在了地上:我先是向老人建议:是不是把这本领教给大哥?老人说:他刚知一二就到处显摆惹事,不能教给他的!那么二哥呢?我接着建议。老人说:他是做工程师的,心不在此,不能教给他!那么我同学呢?他排行老三,他心气浮躁,不能教给他。老人的断言也是很精确的。还有最后一个,我说那么教给弟弟吧?那是我同学的弟弟。老人最后说:他还小,是不是材料还看不出来,不能教给他!

    听完了老人对自己四个儿子的断言,我真的急了。好端端的东西这不眼看要失传了吗?老人当时是癌症在身的呢!我一下子冲出了一句:要不教给我吧?

    老人端详我良久,那一刻时间显得好长的。老人未置可否,只是说:这样吧,等你大学毕了业,要是还想学的话,来找我好了。大学?那个年代大学可不是考的,要推荐呢!我马上问老人,我什么时候能上大学?两年之内,老人说。那怎么去上呢?考,老人就说了一个字。学什么呢?医,又是一个字,那时候丝毫没有这样的迹象,对于大学,似乎只是一个远不可及的梦。由于有了前面的应验,也不敢全然认为老人是在胡说,我将信将疑地告别了老人。

    将近两年之后,确实如老人所言,77年冬天考上了大学,78年春上开始了紧张的学习。

    第一年的学习是认真而紧张的,一年一晃而过,春去冬来,马上就要考试放假了。

    一天晚上,有人敲门。开门一看,是同学的弟弟,老人的小儿子。正待问话,惊见他进门便跪,看了左臂上的黑袖箍,知道是老人故去了。

    扶他坐定,问过一些情况并按习惯奉上奠仪后,他开口道:老人临终有遗嘱的,有几本书要送给您。什么书啊?我急问。不知道,反正是像煎饼一样的都酥了的线装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