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呂蒙正與《破窯賦》

 老沔城人 2013-11-14

 
呂蒙正與《破窯賦》 
 
    呂蒙正( 944—1011),字聖功,河南洛陽(今屬河南省)人。生於後晉出帝開運三年,卒於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
    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 977年)丁醜科狀元。北宋時期,曾三次入相。
    他出身貧寒,深刻體會窮人的苦難,所以讀書勤奮、工作勤奮、愛民勤奮。
    他年輕的時候,曾經和寇準一起在破窯讀書,體會了人間冷暖,後來,做了宰相,更體會到人心的寵辱。所以他寫了一段《破窯賦》。
    為什麽寫出《破窯賦》呢?
    原來,呂蒙正出了擔任宰相,同時兼任太子的老師。
    皇帝太子(真宗)年少時目中無人,沒有哪個太師敢當面教訓太子。呂蒙正決定寫一篇文章,來告誡太子。於是寫了這篇《破窯賦》。
    文中例舉了自古以來諸多名人各種命運和磨難,擺事實講道理,十分巧妙的將太子這種傲慢的態度將要造成的後果引喻出來,不能不說呂蒙正不僅是太子的老師,正是天下學子的老師啊。這篇文章,雖然內容短小,但是卻包含了無窮智慧,聰明的太子一下子就懂得其中的道理。太子讀過此文後,一改常態此後常虛心向他人請教最終做得真宗皇帝。

 
破     窯     賦

【宋】宰相·呂蒙正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家雞翼大飛不如鳥。馬有千裏之程,無人不能自往;人有淩雲之誌,非運不能騰達。文章蓋世,孔子尚困於陳邦;武略超群,太公垂釣於渭水。盜跖年長,不是善良之輩;顏回命短,實非兇惡之徒。堯舜至聖,卻生不肖之子;瞽叟頑呆,反生大聖之兒。張良原是布衣,蕭何曾為縣吏;晏子身無五尺、封為齊國首相,孔明居臥草廬、能作蜀漢軍師;韓信無縛雞之力,封為漢朝大將;馮唐有安邦之誌,到老半官無封。李廣有射虎之威,終身不第;楚王雖雄、難免烏江自刎,漢王雖弱、卻有河山萬裏。滿腹經綸,白發不第;才疏學淺,少年登科。有先富而後貧,有先貧而後富。蛟龍未遇,潛身於魚蝦之間;君子失時,拱手於小人之下。天不得時,日月無光;地不得時,草木不長;水不得時,風浪不平;人不得時,利運不通。
  昔時也,余在洛陽。日投僧院,夜宿寒窯,布衣不能遮其體,淡粥不能充其饑;上人憎,下人厭,皆言余之賤也!余曰:非吾賤也,乃時也、運也、命也。余及第登科,官至極品,位列三公,有撻百僚之杖,有斬鄙吝之劍,出則壯士執鞭,入則佳人捧秧,思衣則有綾羅錦緞,思食則有山珍海味,上人寵,下人擁,人皆仰慕,言余之貴也!余曰:非吾貴也,乃時也、運也、命也。蓋人生在世,富貴不可捧,貧賤不可欺,此乃天地循環,終而復始者也。                
    呂蒙正憑什麽贏得頭名狀元呢?
    因呂蒙正年少於僧院長大,熟讀各部經書,深得佛學教諱。考試的試卷與眾不同,他沒有長篇大論,卻抓住佛學悟“空”受“苦”的道理,看淡一名利,他在試卷中寫道:“不能為天子謀事者不奇,奇者乃為能天下人謀事者,天子如不能謀則需能謀者而助天子也。”他大膽的言論受到大學士的賞識,果然金榜提名位列三公,並且知才善用,處處為百姓著想。 
    呂蒙正高中狀元後,授將作監丞,通判升州。太宗征討太原,呂蒙正被授著作郎,入值史館。太平興國五年(980年),拜左補闕,知制誥。八年,任參知政事。端拱元年(988年),罷李昉,拜呂蒙正為宰相。呂蒙正為人質厚寬簡,素有重望,以正道自持,遇事敢言。每論時政,有不允者,必不強力推行。與開國元老趙普同在相位, 關系極為融洽。淳化二年( 991年),諫官宋沆上疏,忤怒太宗,呂蒙正受牽連,被罷貶為吏部尚書。淳化四年,真相大白,復以本官入相。呂蒙正為官清廉,曾有人獻古鏡,言能照二百裏,呂蒙正笑而卻之道:“我臉不過盆子大,安用照二百裏!”聞者嘆服。至道元年( 995年),太宗再度罷貶呂蒙正,呂蒙正以右仆射出判河南府,期間,政尚寬靜,事多委任屬僚,其總裁定奪而已。
   真宗即位(998年),呂蒙正被任命為左仆射,為感謝先帝之恩,呂蒙正獻家財三百萬助之朝廷。鹹平四年(1001年),第三次登上相位。六年,封萊國公,授太子太師。不久,因病辭官,回歸故裏。真宗朝拜永熙陵,封禪泰山,過洛陽兩次看望呂蒙正,曾問其子中誰可為官。呂蒙正道:“諸子皆不足用,有侄呂夷簡,真乃宰相器也!” 
  呂蒙正病逝於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享年六十七歲,謚文穆,贈中書令。 
    關於呂蒙正,有極多的典故和故事。呂蒙正少時家道敗落,父母雙亡,貧寒交加,風餐露宿,求助親朋舊故無門,淪為乞丐,其淒涼悲慘及至人間極限。所以民間論到誰人窮極,則有“窮過呂蒙正”之喻。有一年過年,呂蒙正見家中空無一物,悲傷之余,寫下一副春聯:上聯是“二三四五”,下聯“六七八九”,橫批為“南北”。暗喻“缺衣少食”,“沒有東西”。一時間傳為奇談。 
   呂蒙正年少喪家,尊先父遺囑變賣家產而寄於尼姑庵中學習佛家經典。久而久之,尼庵寺的住持開始嫌惡呂蒙正,呂蒙正只好流落街頭以乞食為生。夜晚就在洛陽城外的破窯內休息睡覺。 
  一年春節,呂蒙正在破窯內寫下了一副對子: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橫額僅題二字:南北。
  寫完後,蒙正嘴角掛著譏諷的笑意,將這副怪聯貼了出去。 
  大年初一,呂蒙正家窯洞外圍了許多人,踏著雪邊看邊議論呂家的春聯,嘰嘰喳喳,都說看不懂。這時,村裏一位靠給別人放羊度生的窮老漢走過來,聽別人一念春聯,哈哈笑說:“我那草庵也該貼副這春聯兒。寫得貼切!寫得貼切!” 
  眾人更不解了,拉著老漢問究竟。老漢哈哈一笑:“這不是寫他家的生活嘛:缺衣(一)少食(十)沒東西啊!”
  眾人恍然大悟。這時,剛走出窯洞的呂蒙正接說:“正是如此!像這種窮年,值得高興麽?”窮鄉鄰們於是憤憤然罵起了世道的不公。正是這種幼年貧困的生活,使呂蒙正身居高位後,仍能始終不忘百姓的疾苦,敢於犯顏直諫。 
  傳說有一天太白金星給他托夢說:當年相爺之女劉月娥正在城中奉旨搭建彩樓,並告訴他說他們因為前世因緣讓他前去領親。呂蒙正醒後也想知道事情真相就前去觀看,果然劉府正在有人在繡樓之上欲拋繡球以定終身。劉月娥因是奉旨出嫁,又沒有繡樓之下發現自已的意中人,就故意將繡球投向臺的一個乞丐,想給此銀子打發此人後也解決了奉旨出嫁一事。而此人正是呂蒙正。呂蒙正前去認親,相爺見到他的模樣十分生氣就吩咐下人給他一百兩銀子打發他走,否則就打斷他的雙腿。呂蒙正不應。此時劉月娥也到堂前觀看熱鬧。看出呂蒙正舉手投足之間有股才氣。將來必定有所做為,於是不顧家人反對與呂蒙正一同寄宿破窯。呂蒙正不忍千金小姐與他一同受苦,而小姐卻勸他多讀詩書以便日後能有一番做為。
  一日,呂蒙正討得一條黃瓜,在橋頭之上欲切成兩半,一半已用一半分與夫人,卻失手掉於水於。呂對天長嘆:天欲誅我,我何能生?憤身跳入河中。但卻沒有被淹死。在岸邊暈迷之際隱約聽得有人告訴他說:你已苦盡甘來,即日可進京趕考必中頭名。 
  呂回到破窯把此事告訴夫人,夫人便將剛剛母親托人悄悄送來的三百兩白銀及一套新衣拿給呂蒙正。 
  盡管貧窮,呂蒙正還是少立大誌,奮發苦讀,終於中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 977年)丁醜科狀元。之後,皇帝賜予狀元府。於是,親朋故交、士紳舊故、達官貴人、商賈巨富,成百上千,皆攜重禮厚金登門祝賀,一時門庭若市。呂蒙正管家傭人無不雀躍喜極,報知呂蒙正。呂蒙正卻說:“我只有親人一家,何來如許親朋?”管家忙將賀喜禮單送上,曰:“大人親朋故舊遍四海,怎說僅有一家?”呂蒙正笑而不答,只吩咐閉門謝客。三天後,呂蒙正喚來管家說:“我的親人已到了。我有一聯,將其張貼於大門,只有挺胸而進者,即為親朋,不得怠慢。”管家忙將對聯貼上。上聯為:“舊歲饑荒,柴米無依靠。走出十字街頭,賒不得,借不得,許多內親外戚,袖手旁觀,無人雪中送炭;”下聯為:“今科僥幸,吃穿有指望,奪取五經魁首,姓亦揚,名亦揚,不論王五馬六,踵門慶賀,盡來錦上添花。”送禮之人看了大為羞愧,紛紛離去。只有一個衣著補丁、手提一串豆腐幹的五旬老漢昂首而入。呂蒙正聞報喜極,親至前門迎進,並設酒席與老漢盡歡。據說,呂蒙正以後還多次屈尊老漢家,老漢也成了呂蒙正家中座上常客。原來,這老漢及老伴乃以做豆腐為生的貧民,當呂蒙正饑寒交加時,老漢為其處境困極而苦讀所感,識之為英才,常以粗茶淡飯、水酒豆腐濟之。

★附錄★【呂蒙正撰題聯】
  
    上  聯:二三四五;
    下  聯:六七八九。
    橫  額:  南  北   
    當過北宋兩朝丞相的呂蒙正,小時候家裏生活困難得厲害,少年父母雙亡,家境十分貧寒。大了以後,家裏也沒什麽起色,還是窮得叮當響。這一年,到了過年的時候,家中空無一物,悲傷之余,他別出心裁地創作了一副由數字組成的對聯,這副奇怪的春聯在家門口貼出來以後,不大工夫,就圍了一大群看熱鬧的人。大夥兒莫名其妙,猜不出對聯的“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都站在那兒瞎嘀咕……這是一副漏字聯。漏字聯是對聯的一種特殊創造方法。作者選用人們的通常用語,有意漏掉一兩個字,讓讀者去猜想,這也是一種謎語聯。上聯“二三四五”缺什麽?缺一;下聯“六七八九”,少什麽?少十。簡而言之,是缺一少十。一與衣,十與食諧音,其意就是“缺衣少食”。而橫批是“南北”,不正是“沒有東西”嗎?它表達的意思就是“缺衣少食、沒有東西”,充分表達了作者當時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諷刺。當讀者猜透了作者的用意之後,頓感作者構思之奇妙,可謂神來之筆矣!呂蒙正巧妙地運用對聯謎,訴說了自己生活的困苦。短短一副對聯,說盡世態炎涼。
    上  聯:舊歲饑荒,柴米無依靠。走出十字街頭,賒不得,借不得,
            許多內親外戚,袖手旁觀,無人雪中送炭;
    下  聯:今科僥幸,吃穿有指望,奪取五經魁首,姓亦揚,名亦揚,
            不論王五馬六,踵門慶賀,盡來錦上添花。
    呂蒙正金榜題名當了大官以後,過去那些有錢的鄰居,便紛紛攜帶財禮前來賀喜巴結。呂蒙正見了,百感交集地說道:“諸位鄉親請先在中堂就座,然後我到我的書齋一觀。”酒足飯飽之後,他們陸續來到呂蒙正的書房,呂蒙正笑著說:“晚生草就一聯,呈請諸位一閱。”只見紙上書就此聯。這些來客看罷,羞得無地自容。不一會兒,便一個個灰溜溜地走出了呂府。 
     上  聯:君恩臣必報;
     下  聯:父業子當承。
    北宋年間,河南洛陽有位書生叫呂蒙正。他家境清貧,靠賣字作詩為生。一天,呂蒙正路經趙員外府門外,只見一群文人墨客,裝腔作勢,高談闊論。一打聽,原來是趙員外年過五十得貴子,高興非凡,以重金聘請文人墨客為他作門聯。現在,這幫儒生搜盡枯腸,苦思無對。突然,工部侍郎的兒子倪興官大呼一聲“有了!”,便得意地提筆寫下一聯,貼在趙府大門上:“子當承父業;臣必報君恩。”眾儒一見,急忙奉承,趙員外也稱贊不一。誰知站在旁邊的呂蒙正不禁大笑起來:“這樣的對聯貼在門口,也不怕別人笑掉牙!”倪興官見是位粗布藍衫的窮士,便蠻橫地說:“滾開,你有什麽資格評論!”眾儒生也發出一陣狂笑。
    呂蒙正面對譏笑侮辱,不以為然,朗聲吟道:“舉目紛紛笑我窮,我窮不與別人同。腰間拔出龍泉劍,斬斷窮根永不窮。”
    倪興官一把拉住呂蒙正說:“你說本聯錯在何處?倘若說不出理由,我要上衙門告你侮辱斯文!”
    呂蒙正推開倪興官的手,理直氣壯地說:“你想告我?我還要告你呢!此聯不但粗劣,而且有滅族之禍。”
    趙員外一聽,大吃一驚,忙躬身問道:“客官請道出事由。”
    呂蒙正笑哈哈地說:“此聯顛倒人倫,目無君父。豈能臣在君上,子在父前。”
    眾人一聽,面面相覷,無言一對。這時,趙員外覺得呂蒙正言之有理,便請呂蒙正另作一聯,以光耀門楣。呂蒙正見盛情難卻,就說:“不必重寫,只要把對聯中的字倒置變動一下,改成這副對聯。  
    上  聯:未老思閣老; (趙員外)
    下  聯:無才做秀才。 (呂蒙正)   
    趙員外見呂蒙正才思敏捷,年少有為,有心再試試他,就合著自己的身份出了這一上聯,要呂蒙正和。呂蒙正看了倪興官一眼,微微一笑對出下聯。趙員外一聽,滿口稱贊,打算將女兒黛菊許配給呂蒙正為妻。這時,倪興官醋意大發,惡狠狠地吟出一句上聯,呂蒙正毫不示弱對以正聯(見下)。
    上  聯:牛頭焉會生龍角? (倪興官)
    下  聯:狗嘴何曾出象牙? (呂蒙正)

    上  聯:一介寒儒,妄想攀龍攀鳳攀丹桂; (倪興官)
    下  聯:三尊寶像,岸然坐鱉坐象坐蓮花。 (呂蒙正)
    倪興官緊接出此上聯。呂蒙正看到客堂正中的一尊佛像,即景生情對以下聯。倪興官詩才平庸,無言以對,雖氣得七竅生煙,也只好灰溜溜地走了。趙員外聽了,拍案叫絕,當即要婢女去閨房傳話小姐,告知已為其擇得佳偶。黛菊小姐自小聰明,能詩善詞,才貌雙全。聽了婢女的傳話,就稟明父親,說自己也有一聯,如呂蒙正能對出下聯,方可議婚。她的上聯是(見下)。
    上  聯:因荷而得藕; (趙黛菊)
    下  聯:有杏不須梅。 (呂蒙正)
    呂蒙正一看小姐出的乃是一副諧音聯,便一揮而就屬對下聯。上聯“荷”諧“何”、“藕”諧“偶”;下聯“杏”諧“幸”、“梅”諧“媒”。小姐見對得工整,比喻得當,不禁嫣然一笑,默許了婚事。婚後,小兩口誌趣相投,相親相愛,形影不離。呂蒙正在妻子的輔助下,不久就考中了狀元,最後一直做到丞相。    
    上  聯:黑白未分,此去不知南北; (劉小姐)
    下  聯:青黃不接,特來討點東西。 (呂蒙正) 
    呂蒙正京試誤期,盤纏用盡,貧困潦倒。一日,劉宰相之女拋繡球招婿,京城內熱鬧非凡,呂蒙正也去湊熱鬧。彩樓門外的守衛見其衣衫襤褸,攔住了他說:“進場時辰已過,要面罰對課,你能行嗎?”呂蒙正哈哈大笑,說:“人才不可看貌相,海水不可用鬥量。”守衛被他說的啞口無言,便將呂蒙正帶到彩樓下去見劉小姐。端坐在彩樓上的劉月娥小姐,年方二九,聰明俊俏,琴棋書畫樣樣皆能,說媒的人踏斷了門檻,求親的不是皇親國戚,便是官家子弟,劉宰相唯恐答應這家得罪那家,為此傷透腦筋,只得張榜“拋彩球”招親。劉宰相將此事和女兒一講,劉小姐傷心啼哭,說“彩球不長眼睛,豈不斷送了女兒終身?”劉宰相說:“老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那怎麽辦?”劉小姐要求父親在榜上加一條:拋球之日,須準時入場,若過時辰,面罰對課。劉宰相不明女兒之意,劉小姐說:“有了這一條,紈絝子弟、繡花草包、不學無術之輩定然早早進場;飽學才子才敢姍姍來遲……”劉宰相一聽有理,便答應了女兒的要求。此刻,呂蒙正被帶到彩樓下,劉小姐撩起珠簾一看,見呂蒙正雖然衣衫襤褸,卻是五官端正,雙眼炯炯有神,頗有幾分書生之氣。她命貼身丫環梅香前去問過姓名年齡,便出了這一上聯。呂蒙正脫口而出對以下聯。
    上  聯:荷葉魚兒傘; (劉小姐)   
    下  聯:花絮虱兒窩。 (呂蒙正)   
    劉小姐聽了呂蒙正的對句,覺得不錯,平仄對仗講究,但欠高雅,便又出一比上聯。呂蒙正一邊吟哦,一邊整了整衣冠,笑了笑答對下聯。
    上  聯:一桿銀槍,能擋雄兵百萬; (劉小姐)
    下  聯:半段竹竿,驅走惡狗千條。 (呂蒙正)
    劉小姐又出一比上聯。呂蒙正揮了揮討飯棒隨聲應對下聯。劉小姐暗暗思忖,呂蒙正果然才華出眾,連對三課對答如流,只可惜張口不離破爛、乞討,不禁又好笑,又生氣。梅香有心成全呂蒙正,便對小姐說:“呂相公窮途落魄,苦在其中,對出的課當然含有苦味。”她湊到小姐耳邊咬了咬耳朵,小姐笑了笑,出了一比下聯(見下)。
    上  聯:金鑾殿上喊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 (呂蒙正)
    下  聯:十字街頭叫老爺,老爺老爺老老爺。 (劉小姐)
    呂蒙正忽然眼睛一亮,脫口而出對了上聯。瞬時,劉小姐笑逐顏開,撩起珠簾,手捧彩球走到臺前,向並非有意求親的呂蒙正拋去。呂蒙正眼快手疾,撩起破棉袍,一把接住了彩球。

    ★《傳奇宰相呂蒙正》★

    呂蒙正( 946-1011年),字聖功,河南洛陽人。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 977年)狀元,皇帝為狀元寫詩賜宴就是從他開始的定例。988年起他當了多年宰相,是歷史上第一位直接從平民出身的宰相,第一個書生宰相、狀元宰相,是宋朝當宰相經歷過三朝的兩個人之一。呂蒙正為人寬厚質樸,素有重望,以正道自持,遇事敢言。
    呂蒙正剛入朝為官時,朝廷中有官員指著他說:“這小子也配參與商議政事嗎?”呂蒙正表面裝著沒聽見,走過去了。和他一起做官的為他抱不平,問那個說話人的姓名。呂蒙正制止他說:“如果一知道他的姓名,就一生都忘不掉了,還不如不知道的好。”當時的人都佩服他的度量。
    之前盧多孫當宰相時,他的兒子雍起家就當上了水部員外郎,以後就成為了慣例。到呂蒙正時,他上奏說:“臣成為進士,剛出來只做了九品京官,何況天下有才能的人終老林泉,沒有得到俸祿的多了。現在我的兒子剛剛離開繈褓(剛剛長大),就受到如此恩寵,可能會遭到陰間的懲罰。請皇上只讓他當臣剛剛出仕時做的官。”從此後宰相的兒子只當九品官,就成了制度。
    大臣中有收藏古鏡的,自己說能照見兩百裏遠的地方,想把鏡子送給呂蒙正尋求升官。呂蒙正笑著說:“我的臉只不過有碟子那麽大,哪裏用得著能照見兩百裏的鏡子?”聽見他這番話的人都驚嘆佩服。有人獻上一方古硯,那人當場打開,呵上一口氣,硯臺便濕潤可以砑墨了。呂蒙正不屑一顧,他說:“就是一天能呵上一擔水,也只不過值幾文錢罷了。”獻硯者十分沮喪,從此,再也沒有人敢去碰釘子了。
    呂蒙正與兒子對談,兒子說別人非議父親,職權多被同僚瓜分。呂蒙正笑著說:“我確實無能,哪有什麽才能呀,皇上提拔我,只是因為我善於用人罷了,我作宰相,人若不盡其才,才是我真正的失職啊!”
    呂蒙正做了宰相還沒多久,有人揭發蔡州知州張紳貪贓枉法,呂蒙正就把他免了職。朝中有人對太宗說:“張紳家裏富足,有的是錢,哪裏能把錢看在眼裏呢?是當初呂蒙正在貧寒之時,曾向張紳要錢,張沒給他,今天做了宰相就報復人家罷了。”這樣的事怎能辯清,呂蒙正對此事什麽也沒說。太宗就恢復了張的官職。後來其它官員在審案時又得到張紳受賄的證據,又被免了職,太宗這才知道冤枉了呂蒙正,就對他說:“張紳果然是貪汙受賄。”呂蒙正只說:“知道了。”不辯亦不謝,真是寵辱不驚啊!
    呂蒙正的同窗好友溫仲舒,兩人同年中舉,在任上溫仲舒因犯案被貶多年,呂蒙正當宰相後,憐惜他的才能,就向皇上舉薦了他。後來溫仲舒為了顯示自己,竟常常在皇上面前貶低呂蒙正,甚至在呂蒙正觸逆了“龍鱗”之時,他還落井下石,當時人們都非常看不起他。有一次,呂蒙正在誇贊溫仲舒的才能時,太宗說:“你總是誇獎他,可他卻常常把你說的一錢不值啊!”呂蒙正笑了笑說:“陛下把我安置在這個職位上,就是深知我知道怎樣欣賞別人的才能,並能讓他才當其任。至於別人怎麽說我,這哪裏是我職權之內所管的事呢?”太宗聽後大笑不止,從此更加敬重他的為人。
    呂蒙正作為一朝宰相,對下屬是個寬厚的長者,並註重提拔獎掖後進之人,可對皇上,他從不拍馬逢迎。有一次,正月十五的晚上賞燈,皇上大宴群臣。酒興正濃的時候,宋太宗說:“正當五代之際,天下生靈塗炭,哀鴻遍野,周太祖自鄴城南歸,無論是當官的還是老百姓,無不慘遭虜掠,城野大火漫燃,天上彗星劃過,看者無不心驚肉跳,以為天下再無太平之日。朕自當政之後,日理萬機,從不敢懈怠,常想天下百姓,以至才有今日之昌盛景象。由此來看,無論是大亂還是大治,無不是人之所為,並非是什麽天意啊!”大臣們聽後,紛紛贊美皇上英明,把太宗拍的得意忘形。這時呂蒙正走到太宗面前說:“皇上在此設宴,百姓莫不雲集在此,放眼望去滿城燈火輝煌,確實一片繁榮的景象。臣不久前曾到城外,離城不數裏就看到有許多人面露饑色,甚至還看到一些因饑餓而死的人。由此可見天下並不都像我們眼前所看到的這樣啊。願陛下不但看到眼前的繁榮,而且也能看到遠處的正挨餓受凍的百姓,這才是天下蒼生的幸事啊!”太宗聽到這話,一時黯然失色,群臣都不敢出聲。過了好久,太宗才轉怒為喜地說:“我得蒙正如唐太宗之得魏征,倘若做臣子的都能這樣時時提醒朕不忘以天下蒼生為念,國家哪裏還會不富強,百姓不舒心啊。”
    還有一次,太宗讓呂蒙正選一個人出使遼國,呂蒙正覺得一個姓陳的官員最稱職,就把名字呈上,太宗竟不同意。第二天,太宗問人選好了嗎?呂蒙正又以此人呈上,太宗還是不同意。當第三次問及時,他仍以此人呈上,氣得太宗把呈上的文書擲到地上,憤憤地說:“你為什麽如此固執呢!”呂蒙正拾起文書平靜地說:“哪裏是臣固執呢?明明是陛下對這個人有偏見嗎。出使遼國,只有這個人最稱職,其余的人都不如他,臣不敢為了討好陛下而誤了國家大事。”看到呂蒙正頂撞太宗,滿朝大臣都嚇得連大氣都不敢出。太宗氣沖沖走下朝堂後,又回過頭來說:“罷罷罷,呂蒙正的氣量,我不如也,就依你的吧!”陳出使遼國,果然出色地完成了使命。
    宋真宗封禪,特意兩次經過他家去看望退休的他,並詢問他家的人才,他沒有推薦兒子,推薦了侄子呂夷簡,他其實是避嫌,因為他的兒子事實證明很優秀。他的侄子呂夷簡後來做宰相也是名相,不過有的人誤解呂夷簡,說他是奸相,因為他罷免了範仲淹和蘇舜欽,還逢迎皇帝,任用私人,其實正如後來南宋人評價的,別人不見得能做到他那麽全面。呂的一家有三代五宰相(包括呂蒙正、呂夷簡、呂公著、呂大防、早先那個大事不糊塗的呂端等),幾十位達官。呂蒙正還從?家仆?中培養出了賢宰相富弼。
    呂蒙正當太子的老師時,寫有一篇經典之作《破窯賦》(又稱勸世文),據說這文章感動了狂傲的太子(後來的真宗皇帝),使之謙虛謹慎。文章以自己從淒慘到富貴的經歷,引述歷史上大量的事實,說明這世界人生命運的起落:“滿腹經綸白發不第,才疏學淺少年登科,有先富而後貧,有先貧而後富,蛟龍未遇潛身於魚蝦之間,君子失時拱手於小人之下,天不得時日月無光,地不得時草木不長,水不得時風浪不平,人不得時利運不通”,“人生在世,富貴不可捧,貧賤不可欺”,天地循環周而復始,所以人必須坦然面對坦途與坎坷。
    呂蒙正在當時影響非常大,人們爭先傳誦他的故事,元朝人寫了不少關於他的劇本,例如《呂蒙正趕齋》、《彩樓記》和王實甫的《呂蒙正風雪破窯記》。我小時候,媽媽教育我,總是講述他的故事,尤其是他原來的妻子,寒窯相伴,自己下廚,滿面煙塵,一旦富貴,八擡大轎前後簇擁,一個小指頭伸出轎外,回來她嚷嚷說自己感冒了……
    呂蒙正有七個兒子都做官,從簡、惟簡、承簡、行簡、務簡、居簡、知簡,其中有個兒子後來觸犯了權貴,被刺配江州了,流落在永修縣九合鄉蕭家教書,後世代居住永修。後世有南宋“五呂先生”等理學大賢……其家族人才輩出,代代不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