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异国邮缘

 向荣书斋360 2013-11-14

            异 国 邮 缘

                   向 荣

一天工作下来,晚上回到家里,有时我会离开电视或电脑,在台灯下,安静地欣赏、整理一枚枚五颜六色、图案精美的邮票,安静惬意而悠闲。每逢这时,我会想起我的一个素未谋面的异国老友。

说是老友,并非说我们交往多深多久,而是因为他是个90多岁高龄的英国老人。九十年代初,我的夫人作为访问学者在英国进修,结识了这对老人夫妇。老人十分友好、善良,热情,笃信基督教,对中国人非常友好。

我自小喜欢集邮,夫人在国外,我自然要求她购买一些外国邮票;她每次来信,都会给我寄上几张。我的这一爱好,被这位英国老人知道了;他和我一样,也是个集邮业余爱好者,于是托夫人向我问候致意;我呢,每次给夫人去信,都会顺带给这老人寄些新近发行的中国邮票,彼此来往不断。一年后,我夫人要回国了,临行时,老人专门给我夫人送来一些中国清代和民国时期的老邮票,请她转交给我。原来,这位老人有着很深的中国情结,老人的哥哥在清朝末年来到中国,是个传教士;随着那位兄长一封封寄回岛国的邮件,这个当年的翩翩少年,对遥远神秘而古老的中国寄予了无限的遐想和思慕;老人的哥哥最终安葬在了中国,而这位老人却从未有机会踏上中国的国土祭奠他的兄长,他只能把深深的思念和梦想深深地埋藏在心底。快一个世纪过去了,从少年、青年、壮年到老年,他把对其兄长的思念、对中国这个陌生古老而神秘的东方之国的向往和友好,在欣赏、保存和摆弄这些中国邮票中缓缓抒发。现在,这个垂暮之年的老人,把他珍藏多年的中国邮票转送给素昧平生的我,一方方、一页页古老的中国清代邮票整齐地粘贴在素净的白纸上,这里寓含着多少故事,寄托着多少对亲人的幽思、蕴涵着多少对中国的问候和情谊啊。

时光飞逝,又是几年过去了,那年圣诞前夕,我们再次收到来自异国的信件;打开一看,是另一位英国朋友的来信,信封里装着那位老人和他老伴生前的彩色合影照片,老人满头银发,高高的身材,清癯儒雅,一派绅士风度。那位朋友在信中告知我们:那位老人不久前已经安详地飞升天国去了,他在生前还常念叨中国的我们呢。

灯光下,我静静地看着这些传承百年历史的中国老邮票,耳畔仿佛还听到那位英国老人在天堂里微笑着向我们问候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