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徽农改还能再次拉开新改革的大幕吗

 xcaq 2013-11-14

安徽农改还能再次拉开新改革的大幕吗

朱大鸣

三中全会有关农村建设改革的再次从安徽启程。安徽省12日发布指导意见,决定在全省20个县(区)开展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工作,其中将建立多元统一的农村土地市场。今后,农民可通过流转方式“买卖”宅基地。

35年前的1978年,安徽小岗村十八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这一举动,被视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激励了农民的积极性,实现了农村人能够吃饱饭这一历史使命。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东部沿海地区基于地理和商业文化的优势,率先富裕起来。工厂和小企业遍地开花,大规模的民工潮汹涌澎湃,城市以及城市群落不断涌现,投资驱动的滚滚洪流推进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然而,三十年之后的一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让这一模式出现前所未有的困难,改革陷入了深水区。一场经济改革的呼声,越来越急迫。

在重新梳理我们这三十五年的历史之后,如今,改革又开始从复归后的新的原点出发,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不能忘掉乡村建设,而且,随着乡村荒芜化以及老弱病残化程度的加剧,这一问题如果不能有所突破,发展速度越快,可能最终的损伤越大。

制约农民变富的关键在于土地固定性难以流动,然而对于这个问题,却有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观点认为,农民的宅基地是农民老有所居的根基,承包田是农民老有所养的保障。如果允许农村大规模集约化生产,或者农民丧失了宅基地,很可能变成失地的流民,这对历代社会都具有无法想象冲击力。另一种观点认为,现代世界的关键在于流动性,只有在流动中才能创造财富。小农是中国现代化的阻力,分散的责任田与现代化的机械运作模式不像吻合,农民的宅基地也是农民不愿意市民化的安乐窝,难以为城镇化提供持续的动力,很难想象,现代化的中国是建立在小农基础之上的。

这两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第一种观点看到了农村宅基地与责任田对于农民福利保障的功能,第二种观点看到土地不流动性对于农民创富能力的限制。事实上,这两种观点也是农民纠结的地方。

数以万计的农民工已经适应了候鸟式的生存方式,对于他们来说,之所以冒着严寒和拥挤,从遥远的工地和办公室回到家乡,就是图一个合家团圆的乐趣。遥远的故乡是航船归港的动力,在城市灯红酒绿或工厂的噪杂混乱里工作,就是为了寄给妻儿父母一份满意的交代。土地是他们的最终的归宿,特别是那些被城市挤出来的农民工,这也是一份福利保障体系。因此,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在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社会福利体系应当跟进,如果这个没有跟进,可能就会引发诸多社会问题,导致矛盾不断涌现。

根据披露,安徽省将建立完善土地交易平台,依托国有建设用地交易市场,建立统一的城乡土地交易市场,为土地交易提供场所、发布信息、组织交易等服务。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林地使用权、森林和林木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指标、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的转让、出租、入股、抵押等,逐步纳入城乡统一的土地交易市场。

从理论上来说,这是农村土地市场化的过程,也是可行的方向,但是,在执行过程中,需要防范通过各种方式逼迫农民上楼和不规范的利益侵占问题。如果这两个核心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很可能导致农村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一部分人通过各种权力或资本,获取大量的利益,另一部分人在此市场化过程中利益受损。

总而言之,综合考量农村建设与城镇化的改革是一大趋势,前景也很诱人,只是需要谨慎推进,不能冒进,从而避免走向目的反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