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读书计划

 情虚伪 2013-11-14

 

建桥小学教师读书计划

 

世上万物,皆属身外,惟有一样东西却能点入肌肤,融入骨,让我们耳聪目明,志存高远。这便是书。教师这种特殊的职业决定了教师必须把读书作为一生中的头等大事。为了推进我校“书香校园”的建设,增强教师的读书意识,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开展教师读书活动的精神,特制定我校教师读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我校教师综合素质为目标,在教师中倡导“书香为伴”的思想,将朴素的“读书是一种需要”上升为“读书是一种责任”、“读书是一种乐趣”、“读书是一种有益的生活方式”,促进教师提高业务素质,享受阅读、享受教育、享受人生,为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提供精神保障。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开展读书活动,促进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进一步弘扬敬业奉献的精神。

2、通过读书活动,在教师中形成积极进取、努力学习的氛围。

     3、通过读书活动,使教师提高理论和实践水平,推进课程改革进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构建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学习型教师队伍。

4、以读书构建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成为教师成长的主要途径。

5、通过开展读书活动,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标准,对比发现自己教育思想、教学行为之不足,引发读书之欲望。

6、通过开展读书活动,使教师能用书中正确的思想方法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体验到读书的好处,从而养成坚持读书的好习惯。

7、通过读书,增加教师的课外阅读量,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打造教师的人生底色;努力建设教师的精神家园,全面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从而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8、通过实施读书工程,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充满生机和活力、与现代化教育相适应的教师队伍。

三、读书活动的内容

教师除了完成学校要求必读的书籍外,每学期至少自选一本书籍精读。

倡议要读五种书:名人传记、教育家的书、专业书、现代科技书、学习方法书。

四、读书方式

1、个体研读。每天保证半小时以上的研读,精读的力争读深、读透,读有思考,读有感受,并且要读写同步,每月至少写好两篇有质量的读书笔记。

2、集体阅读。与学生一起共读相同的书,和学生写摘记、谈感受、谈收获、谈疑惑。

3、交流汇报。教师们互相推荐新书好书,无障碍发表争鸣,更多的时候发表指导学生读书以及自己读书的有感,通过师间心际交流,将读书思考向更广的时空延伸。

4、实践写作。新课程呼唤教师的反思行为,要求教师做到“勤读、勤做、勤思、勤写”,在读书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育生活实际,撰写读书笔记。

5、开展活动。根据本校实际,将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如读书报告会、读书研讨会、读书演讲比赛等活动,让更多的老师读书,在读书中真正成长起来。

五、读书策略:

1、提高认识,重视读。我们将通过每周的教师例会和板报、校园宣讲读书的意义,激发教师读书的兴趣,使教师从思想上重视读书。

2、为切实落实教师读书活动,全体教师要根据学校要求,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实际,选定自己阅读的文章、刊物或教育专著,年度初制定自己的个人读书计划。

3、落实阅读时间:师生集体读书时间为每周周三下午第七节。

4、及时做好读书笔记。学校统一发放读书笔记,每学期摘记不少于8000字,感悟不少于1000字。

5、读书笔记将由组长检阅。及时反馈,要求字迹工整,提倡用楷书或行楷,杜绝草书。

6、学期末学校开展读书笔记展评活动,评出优秀的读书笔记供大家学习。

六、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1)成立读书活动领导小组,为读书活动提供组织保障。

教师读书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姚泮森

副组长:李永吉

组员:全体教师

  2、学校建立有关读书计划的管理、评价和激励等规章制度,把读书情况纳入常规管理,及时检查总结、量化考核、反馈指导,确保读书活动取得实效。

3、学校将把教师读书计划纳入校本研训计划,把读书活动与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有机结合起来。

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是它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物象,但是它可以改变人生的气象。读书会让我们的教师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从而让我们的教师更加有教育的智慧,让我们的教育更加美丽。所以我们相信在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下,我校的读书活动将会开展得更加深入,更具实效性。             

七、学期具体工作安排

11月

制定学校读书工作计划

制定教师读书计划

1次教师笔记检查

读书宣传栏板报1期

12月

2次教师笔记检查

读书宣传栏板报2期

2010年1月

3次教师笔记检查

读书宣传栏板报3、4期

教师读书笔记评比活动

学校教师读书活动总结

 

 建桥小学

2009年11月

 

建桥小学教师读书活动方案

本着立足于学校的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发展,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我校教师读书活动方案。

一、读书活动目的

书是人类的朋友,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校将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持续开展教师教育读书活动,让教师将教育学习与教育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学习教育经典理论,指导与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激发教师的思维能力和对教育问题的批评性思考,努力转变思想观念、思维模式,进行教育创新。将学校教育工作真正作为一门科学,树立科学发展的教育观,夯实学校教育理论修养积淀,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科学有效的持续改进下去。

二、读书活动的目标

1.把读书与摘记、感悟结合起来,形成对所读教育书籍的充分理解。

2.把读书所获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理论指导实践,并能形成自己新的教育见解,提升个人的教育科研水平。

3.努力建设学习型组织,书香型校园。

三、读书活动对象

活动对象主要为学校在职专任教师,以教研组组成各读书小组。

四、读书活动的内容

1.教育名家名著。古今中外教育名家名著是提高教师教育素养的法宝。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加德纳的《多云智能》等。

2.教育科研方法类书籍。作为科研兴校的重要措施,教师应自觉提升教育科研的能力,通过读教育科研方法的书籍,将先进的教育科学理念内化为自我意识,将教学实践总结、提炼为教学理论成果,提高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以适应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要求。

3.学科教育理论图书。教师需要不断地专业成长,不断地提高专业水平,通过学科专业理论学习,掌握学科发展动态、最新要求以及学科前沿知识,及时调整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

4.课程与教学论方面。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广大教师要提早进入对新课程的认识与理解,《走进新课程》、《研究型课程》等书籍要深入学习和钻研。

5.新课程评价方面。新课程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体系等是引导教师教学行为的关键,评价改革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难点。因此教师要学习《教学中的检测与评价》和《新课程与评价改革》等书籍。

6.其它方面的书籍。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的人文精神、文化素养、科学知识等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教师阅读要广泛,知识面要宽泛。

(附件提供一些书目作参考)

五、读书活动的方法和步骤

建桥小学开展教师教育读书活动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应该始终不渝地坚持下去,为教师的教育理论修养提升,以及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奠基。以教育理论的不断积淀,促进学校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要求如下:

1.每年的寒暑假为教师读书吸收阶段。教师应该利用这两段假期休息阶段,通过进行读书活动,进行有效的教育理论储备,每个假期针对所读教育专著,写出不少于3000字的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应当达到以下要求:

第一,对书名、作者、出版社及出版日期应有具体的说明。

第二,对书的章架结构应有所体现。

第三,对所摘记的教育观点应注明所摘书中的页码。

第四,提倡将读书摘记和读书感悟结合起来,也可以对所读整本书的感悟写成篇幅独立的读书心得。

第五,要切实保证读书活动的质量,以读书吸收为主,以摘记、感悟为辅,读书笔记应做到保质保量。

2.每年的两个学期为读书实践提升阶段。在这两个阶段,教师应有意识地以假期读书理论收获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贯彻新课程理念,强化生本教育、爱心教育、学生素质教育意识,切实做到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初衷。并要求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思考自己的教育观念,形成能体现个人实践特色的教育教学论文(每学期至少一篇,3000字以上)积极参加上级教育及教科研部门组织的教育论文评选活动。

3.要将读书活动纳入到学校的校本培训活动之中,充分发挥教师读书活动这种自我学习、自我培训、自主提高的优势作用,并将之与学校的课题研究活动结合起来,特别是与学校开展的大阅读、高效作文教学实验工作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有效途径。

4.最佳的做法是,要广泛涉猎某一领域的多种书籍。在通读的基础上,选准一本优秀的进行精读。在这里,一定要明白读书“博”与“精”的辩证道理:没有博,无法选精,没有精,无法识博。没有博与精的结合,就不会产生新思想,就无法为我所用。

5.对那些不易理解的难懂的书,如果经过自己读,自己思索,是最能够提高理解能力和思维水平的。这些书,才是启人心智、化解疑难、升华思想的好书。这种书看上去难懂,必须经过静下心来苦读、思考、反复读、反复思考,或许能理解或许还不能理解,逼得你非要记下自己的困惑去拜师解惑不可。要“读难懂之书,做求索之人”。

六、读书活动的要求

1.教师读书要有选择性。教师要结合教育教学实际,有选择地阅读一些提高自身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教育理论图书,多读一些真正提升自身内在修养的人文学科图书。

2.教师读书要有自觉性。时不我待,教育改革的紧迫性,要求教师把读书学习作为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事情,读书是一种常规的教学任务,而非课外活动。要严肃认真的对待,特别要提高自觉性。

3.学校要高度重视教师读书活动的开展,要把此举作为学校的发展战略,摆到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要安排专人负责,要有组织、有计划,不走过场、扎实推进,使教师读书活动深入开展,取得良好效果,真正为学校发展提供动力。

4.学校要为广大教师提供良好的读书条件。要想方设法改变缺乏教师用书的状况,加强学校图书馆建设,使教师通过读书实现拓展视野、丰富知识结构成为可能。

5.学校要组织教师利用互联网开展读书活动,并利用互联网实现相互学习、相互交流,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6.以教研组为单位,上报所读书目,制订读书计划。

七、读书活动的推进措施

1.领导小组要高度重视,每学期开学初由领导小组成员分工对教师的读书笔记进行认真检查,评出等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并将教师读书笔记检查情况与教师工作量化挂钩,对于读书笔记达不到合格要求的教师,要与之进行工作谈话,督促其制订出改进措施,并取消其本学期的评优资格。

2.每学期开学初举行一次教师读书交流会议,教师向同事介绍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学校教师队伍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同时起到扩展教师读书视野,为下一步的教师读书活动提供更加广泛的读书选择书目。

3.建立学校教师读书档案,对每一位教师的读书笔记情况进行跟踪统计。

4.教导处和教科室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教师教育教学征文活动,将校级评选与校级向上评推荐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将之与教师的工作量化结合起来。

5.举办多种形式的相关活动,如:教师读书演讲比赛,读书论坛,教学语录评比……

                                                           校长室

                                         2009年3月

附件一:

(1)《陶行知教育文集》                         陶行知

(2)《爱弥儿》                                 卢梭(法国)

(3)《大教学论》                               夸美纽斯(捷克)

(4)《民主主义与教学》                         杜威(美国)

(5)《给教师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

(6)《和教师的谈话》                           赞科夫(前苏联)

(7)《德育新论》                               吴康宁

(8)《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杨雷迪斯?D?高尔(美国)

(9)《多元智能教与学策略》                     坎贝尔(美国)

(10)《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

(11)《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          内尔?诺丁(美国)

(12)《国际教育新理念》                        顾明远、孟繁华

(13)《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部师范司

(14)《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朱慕菊

(15)《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                    王承绪、赵祥林编译

(16)《中国近代教育文选》                      陈学恂主编

(17)《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论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

(18)《赏识你的学生》                          孟繁华主编

(19)《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                叶澜

(20)《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                  皮亚杰(瑞士)

(21)《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                  大卫?杰弗里?史密斯(美国)

(22)《中国著名班主任德育思想录》              窦桂梅

(23)《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            于漪

(24)《班主任工作漫谈》                        魏书生

(25)《爱心与教育》                            李镇西

(26)《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                    巴班斯基(前苏联)

(27)《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            马克斯?范梅南(加拿大)

(28)《李吉林小学语文情景教学——情景教育》    李吉林

(29)《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孩子的发展》钟启泉

(30)《教育走向生本》                          郭思乐

 附件二

(1)《读者》。很少有杂志能够像《读者》这样长期地站在人性的立场,表达对人性的关注。在众多的杂志包括教育杂志中,《读者》具有某种象征意义。拥有《读者》的人,自己便保留了读书人的身份,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仍然保留了读书的习惯。我们老师太忙,很多已经不再读书,不再成为读书人。但还是有些老师常年在订阅《读者》,另外一些老师则把《读者》中的文章推荐给他们的学生,与学生一起阅读《读者》。相关资源之一:美国《读者文摘》;相关资源之二:《青年文摘》;相关资源之三:《读者人文读本》。2004年《读者》杂志社与认真企业共同策划了这套《读者人文读本》,从初中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共12本。我的阅读感受是,这套书虽然出于“书商”的追求,但它很负责任地为中小学教师承担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使命。这使它尤其适合中小学教师与学生一起阅读。

(2)《论语》。《论语》实在是绕不过去的经典名著。不读《论语》,几乎无法找到“如何成为一个人”(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中的“人”)的答案。如何成为一个人?《论语》前三句话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三句话几乎成为《论语》的三个标题,后面的话几乎可以视为这三句话的“补充说明”。比如“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等等。中小学教师的生活原本是具体的,但长久地浸泡在具体的日常生活中会使人狭隘而浅薄。人长久地活在过于具体的生活中,经常会有一种超越的冲动。超越是暂时“离开”教师关心的“接受学习”或“发现学习”等主题,去寻找教师自己的“人生信念”或“生活态度”。比如当一个教师有了“敬畏生命”(主要是“敬畏学生”)的冲动,无论他/她采用什么“教学方法”,都会成为一个“进步主义教育者”。比如当一个教师有了“自己的自由以不影响他人的自由为前提”或者“自己快乐,不让周围的人感到痛苦”的“人生信念”,无论他/她采用什么“教学方法”,都会成为一个有魅力的老师。如果教师有了“人生信念”,他/她从此就获得自由选择“教学方法”的权力。对某些教师来说,教学方法是学不会的,除非这个教师已经形成自己的“人生信念”。市场上关于“人生哲学”书满目皆是,以“哲学史”居多。“哲学史”是对各色各类哲学家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记录,读者可以从这些记录中阅读理解各色各类哲人的生活方式和人生信念;“哲学史”并不明示人应该如何做人,它只是尽量以中立的姿势记录各色各类哲人的想法和做法,“把选择的权力还给读者”。“把选择的权力还给读者”是一种时尚,但哲人素以诡辩出名,在东西方哲学家的众声喧哗和争执中,教师很容易在选择中迷失。比如,当叔本华宣称“人生的本质是痛苦和无聊”,快乐是痛苦与无聊的“间歇”时,教师应当做何种人生“观”?教师是否更适合阅读那些具有某种宗教启示性的、整体连贯的哲学原典?比如《论语》、《老子》等(西方人常选择《圣经》)?《论语》、《老子》等书大体是一以贯之的“行动哲学”(《圣经》是典型的一以贯之的“行动哲学”),将人生的生活信念“一以贯之”,也许适合教师逐步形成诸如《我的教育信条》或《我的办学理念》之类教育智慧。华中科技大学有博士生导师规定学生不背《论语》,不允许参加论文答辩,这种规劝是否应该大规模推广?相关材料可参考李泽厚著:《论语今读》,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本。如果可能,教师比较适合阅读叔本华后期的著作《人生的智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叔本华的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让人消沉,接近“悲剧美学”;作为该书的“附录和补遗”,《人生的智慧》却令人意外、令人吃惊地显示为“实践智慧”或者“生存的智慧”、“快乐的智慧”和“实用智慧”。可不可以说,人在童年时代就浪漫?在中年时代就悲观?到了老年,就开阔,似乎返回童年的状态?叔本华大体如此,尼采是不是也如此?尼采给他的读者说,“一口好牙,和一个健康的胃,这就是我对你的期待。”他想说什么?

(3)鲁迅著:《鲁迅杂文精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鲁迅的杂文有多个版本,《鲁迅杂文精选》是“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定书目”之一,教师阅读本书算是“与学生一起成长”。阅读鲁迅,是名副其实的“与大师对话”。鲁迅的杂文构成一部鲜活的、完整的“人史”,是“中国的大众的灵魂”。“时至今日,鲁迅杂文仍是我们认识中国人、认识中国社会、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最切实可靠、最生动深刻的文本”。“人性的优点”与“人性的弱点”以及“我们如何过得象一个人”将在鲁迅的文章(包括杂文和小说)获得透彻的揭发和解释。相关的材料可参考谢泳编:《胡适还是鲁迅》,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年版。对比着阅读胡适和鲁迅也许是有趣而有意义的。这种比较阅读不仅有助于读者了解“五四精神”和“五四传统”。相关材料之一可参考[英]培根著,何新译:《人生论》,中国友谊出公司2003年版。“历史上确有垂之不朽之书,弗兰西斯?培根的这本《人生论》必在其列。四百年来,它已被译为几乎所有的人类语言,其格言足以永为垂范。”(何新语)

(5)[美]约翰逊著,吴立俊译:《谁动了我的奶酪》,中信出版社2001年版。这本书的主题只有一个,就是“变化”或者说“如何让自己走变化的前面”。据说,书中简单的寓言故事,能够提示你在变化的世界中获得成功的方法。运用这种方法,你就能够获得生命中最想得到的东西,无论它是一份工作、健康、人际关系,还是爱情、金钱……

(6)[美]卡耐基著:《人性的弱点》,海潮出版社2003年版。卡耐基堪称智慧而富有演讲才能的成人教育家,世界范围内能够像卡耐基这样智慧而受人欢迎的成人教育家寥若星辰。“本书的唯一目的就是帮助你解决你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如何在你的日常生活、商务活动与社会交往中与人打交道,并有效地影响他人;如何击败人类的生存之敌——忧虑(抱怨、仇恨),以创造一种幸福美好的人生。当你通过本书解决好这一问题之后,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拿破仑?希尔语)。比如,卡耐基建议:第一,“不要批评、责怪或抱怨他人”。因为没有人会因别人的批评而承认自己的错误。第二,“真诚地赞赏他人”。因为人有两个最基本的需要,一是性满足;二是“希望成为重要人物”。据说,精神失常的人群中,有一半的人脑部器官完全正常,但“被赏识”的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第三,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理解他人的需要”。如此等等。相关材料可参考卡耐基著:《人性的优点》,海潮出版社2003年版;卡耐基著:《快乐的人生》,海潮出版社2003年版;[美]希尔著,张红霞、张石森译:《积极的心态决定一生》,远方出版社2003年版。

(8)周国平著:《守望的距离——周国平散文集》,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无论身处何种专业领域,人们时常需要保持某种“散文的心情”。

(9)周弘著:《赏识你的孩子——一个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悟》,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年版。时下流行爸爸赚孩子的钱,比如写自己的孩子如何成长,本书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不过,本书畅销的主要原因是它讲述了大量关于“差生”的催人泪下的故事。比如,差生总是和差生在一起玩,很少和学习好的同学玩。差生被人瞧不起,但差生和差生之间相互尊重,大家都有“本是一条根,都是受苦人”的归属感。老师对成绩好的同学另眼相看,于是差生约定暗号:不管老师批评谁,另一个孩子都咳嗽一声,提醒对方不要伤心,还有我呢,我看得起你!这些故事在书中比比皆是。如果你对本书感兴趣,建议你最好也找周弘本人的讲座光盘《赏识你的孩子》(市场上有VCD出售)来听听。相关材料可参考黄全愈著:《素质教育在美国》,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如果说《赏识你的孩子》讲述的是一系列“辛酸”、“悲苦”的教育故事,《素质教育在美国》讲述的是一系列“阳光”而“快乐”的教育事件。

(10)《教育参考》。有人认为《教育参考》在没有“公开刊号”的教育杂志中办得最好。也有人认为《教育参考》在所有教育杂志中都算办得有品位的杂志。

(11)《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调查表明:对这份教育杂志“感到满意”。一份教育杂志能够在教师群体中获得广泛的认可,实属不易。

(12)《中国教师报》。为教师办的报纸很多,就影响上看,《中国教师报》据说有敢为教师说真话的气质。

(13)《现代教育报》

(14)电影《春风化雨》。该电影讲述了一个叫基廷的文学教师鼓励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的故事。电影里的老师引用诗人弗罗斯特的话说:“两条路在树林中分岔,我选择走的人少的那一条。”

(15)《读书》

(16)钱钟书:《围城》

(17)《金庸作品》

(18)《穷爸爸,富爸爸》

(19)路遥:《平凡的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