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惘然梦徊之科学预见

 隐士的书屋 2013-11-14
    记得从孩提时代开始,就喜欢看对未来的预见之类的书,尤其是当年我国一流科学家们撰写的一本科普小书---《科学家谈二十一世纪》,激起了那时少年的我对未来的遐想和憧憬。
    现在已经走进二十一世纪---当年的梦境中了。当年的国内科学界泰斗们的种种预见有的早已兑现,有的则显得更加虚无缥缈。现在那本当年著名的小书估计已经难以找寻,也就更无法核对了。但是,每当我谈及此话题,都会想到一个在三十几年前向我做出的对未来计算机的科学预见的普通人。
    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初,刚刚中学毕业在家无所事事的我,被信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个格言的家长打发出了门。那时离旅游在国内兴起还有十几年呢,除了出差人员外,当时出门只能到有亲戚朋友的地方,以便解决吃住问题。可能是受了《漂泊西南天地间》一书的影响吧,我选择了去估计日后难有机会再去的西南方向,然后带了家长给的一百几十块钱(对一个孩子说来,在那时可是一笔巨款啊),揣了家长在各地的朋友亲戚的地址,就出发了。
    故事发生在返回的路上,在长江边上的一个大城市,我住在我妈妈一个老同学家。老人的女婿是当地一家很大的设计院的计算机室负责人。那时候计算机远不像现在这样普及,在人们的心目中那还是很神秘很高级的东西,十六万次通用计算机制造成功什么的还不时被作为技术成果广播和登报呢。
    有一天,老人的女婿喊我随他去参观他们的计算机室,我当然是欣然前往。进了那里,我看到的是这样一副景象:不下百十平方的机房,下面铺了地板,房顶则是天花板,这在当年就是很高级的房间了。房间四角都摆了电扇在扇动,也是当时的极品降温设备,房间正中是两排机器,在开动的时候从什么地方飞快地吐出长长的打了不规则的孔的黑色纸带,七八个穿了白大衣的工作人员在机器旁巡视着,有人在一边的工作台上用手摇计算器在转动着不知道做着什么。
    我看不出什么道道,也就觉得没有什么意思,很快便要求离开了。
    当天晚上,当与他们全家人围坐聊天的时候----那时候电视还没有侵入人们的生活,晚上的时光基本上就是这样消磨的,全国各地都是一样。----有了基本如下的让我至今不能忘记的对话。
    老人的女婿是个性格很好的中年男子,业务精干,家务强干。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是清华大学文革前研究生毕业,一直在做计算机工作,我很喜欢与他聊天。说话间他忽然问我对将来的打算,我就按照当时的一般规律,说我是独子可以不要下乡的,现在只等待分配工作了,工作嘛,当然最好是做工人的了。
    他忽地严肃起来了,语重心长的告诉我:我看你脑子还是挺好用的,趁年轻,最好学点儿东西,将来总是用的着的。我很喜欢与他抬杠玩儿,就故意问他,那您看看我学什么好呢?他说:当然是学电子技术了,最好是学学计算机。
    我问他为什么这样说呢?他郑重其事的告诉我:等我像他这样的年纪的时候,电子计算机是会像收音机一样普及的,家家都会有的。听得此言后,我是一百个不相信的,觉得真是天方夜谭。就与他抬杠说:家家都有?要是它进了我家,我住哪里呢!?我也真的是无法想象这样的大家伙进入家庭的前景。他说:到了那时候,这东西会做的像一个手提箱一样小,摆在桌子上就可以了。摆在桌子上?摆着做什么用呢?那可是用处多了,多的数都数不完!他这样回答我的疑问。我还是不相信,继续抬杠说:它是可以帮我做饭呢还是洗衣服啊?他不恼,继续回答我说:也许不能直接做饭,但是你想做什么,可以在它那里找到菜谱,也许不能直接洗衣服,但是可以找到什么衣服怎么洗的方法。找到?哪里找啊?我继续问道。你的机器可以与全世界的图书馆连接,这样你就可以进随便一个图书馆去找书了。连接?怎么连呢?我还是不解。他简单解释说:可以通过你家的电话线,连上就可以了啊。电话?我家没有电话啊!到时候就有了啊!我还是不敢想象。他接着说:不仅仅是看书,你还可以通过计算机与在世界上任何地方的朋友说话呢。我越听越觉得离谱了,就继续抬杠,说:那叫里通外国(文革时期一个很大的罪名)啊!他似乎不介意我的胡搅,继续说:还不光是说话,甚至要是你愿意的话,可以一边看着朋友的样子一边说呢!接着他问:你是不是喜欢看电影啊?那怎么会不喜欢呢!那是那个年代我们唯一的文化生活啊!我当然是回答喜欢。他就告诉我:到时候世界上有什么新电影,直接就可以在家里的电脑上看了。
    说到这里,少年的我真的有点儿动心了,这可是《科学家谈二十一世纪》上面都没有提到的事情呢!我就问他,那是不是我要先学会分析计算机出来的打了孔的纸带呢?怕是也不好学的吧?他告诉我,学计算机到一定的时候是要会这个的,但是将来的计算机不要会这就可以用,想做什么事情,只要在荧光屏上点击选择,进去后一步步的继续选,直到你需要的地方就是了!
    后来他还说了好多别的,主要是我们俩人在交谈,或者说是他在谈,我在抬杠,老人夫妇在一边静静的听着我们,喝着茶,脸上带着浅浅的宽厚的微笑。他描述的神奇前景使我暂时忘记了江城本来可怕而难以适应的秋热。
    几十年一晃而过,江边的老人夫妇都已经做古多年了,那个当年的中年人怕也早就垂垂老矣。到了九十年代末互连网开始普及,笔记本电脑开始大行于市之时,一日,忽想起了当年我们围坐在昏黄的灯光下,在飘着茶香的湿热的空气中的上述对话,不胜唏嘘。
    谈二十一世纪的科学泰斗们的预言有多少实现了我倒是没有核对过,但是,这位老大哥的预见可以说是百分之百的实现了啊!只是遗憾我并没有按照老大哥的劝导学了计算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