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故事 (一至十章)

 爱雅阁 2013-11-15
第一章 永和醉笔写兰亭(改定稿)

 永和九年,即公元353年,三月初三在会稽郡(今绍兴市)西南十七里处的一个叫兰亭的地方,一群文人雅士正在过“上巳”节。 

这种习俗源于上古。 东晋是一个动乱的时代。特别是晋室南渡以后,江南一带的秀丽风景逐渐为人们所认识, 借上巳节,游山玩水的风气更盛。每年这一天,上至贵族王公,下到小民百姓,穿上艳丽服装,走出家门,来到河边,举行各种活动,消除不祥,这叫“修褉”。

公元353年这一天,时任会稽郡内史王羲之邀请多位文人雅士到山阴兰亭,赏花饮酒作诗。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来的人有:谢安,东晋时期最著名的政治家。那谢安年方三十三因为不愿意出来作官,经常与王羲之一起游山玩水当时社会上有“安石不出,将如苍生何”的民谚。更无人想到,就是他,三十年后淝水之战面对前秦百万大军的侵略儒雅风流,指挥若定以少胜多,大破符坚,为东晋赢得几十年的安静和平

谢万,谢安的弟弟也是风流士,后来在淝水之战是前线主帅。孙绰, 文坛领袖朝中重臣名士墓志碑文,均出其手那时朝里王公大臣谁能得到孙绰的文,那可是一件荣耀的事。那天,他和弟东阳县令孙统一起参加兰亭盛会。

王羲之有七子一女,那天长子王玄之,次子王凝之, 三子王涣之, 四子王肃之,五子王徽之,六子王操之,七子王献之也都赶来参加会。王献之年龄最小,当时只有7岁。

大家列坐在蜿蜒曲折的溪水两旁,书僮将斟酒的羽觞放入溪中,让其顺流而下,觞在谁的面前停,谁就要当场赋诗,否则要罚酒三杯。据《世说新语》记载,当日参加兰亭盛会有四十一人,二十六人写诗三十七首,有十五人因为不能赋诗,被罚酒。王献之因为年龄小不能当场赋诗而被罚酒三杯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因年龄小不能当场赋诗而被罚酒的孩子,几十年后,竟只手中国书坛,风流为一时之冠。

这三十七首诗被编个集子大家给它起个名字叫《兰亭集》,推举东道主王羲之写序提议孙绰写跋今天我们对孙绰写的跋,已经不得而知,但《兰亭序》却横空出世。

东晋是书家众星闪耀的时代。历史记载,晋朝时共有一百一十三名书法家,其中王家就占二十三王羲之的伯父王翼、王导、堂兄弟王恬、王洽等都是当时的书法名手。在这样书法世家熏陶下,王羲之自幼爱习书法,后又师从卫夫人、张芝等书法名家。“右军之书,末(晚)年多妙”。此时,王羲之五十一岁,书法正是黄金时期。

一百多年后,唐人何延之在《兰亭记》写到:只见他酒意正浓,微醉之中,用蚕茧纸,鼠须笔,畅意挥毫,一气呵成,是为《兰亭序》。《兰亭序》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有六处涂改。何延之说:王羲之醉笔写兰亭,“其时如有神助,及醒后,他日更书数十百本,终不及此。”

群贤吟咏无足称。那一天,虽然是诗人兴会,来的人又不乏知名的文人雅士,获得的诗作又有三十七首之多,平心而论,兰亭诗的质量并不很高这次兰亭盛会,最丰硕的成果,是王羲之写的那幅千古一序—— 《兰亭序》。一千六百六十年来,没有几个人会记得起兰亭诗;但是,一千六百六十年来,任何一个中国学书法的人,都不会不知道《兰亭序》。宋朝黄庭坚说:《兰亭序》 “反复观之,略无一字一笔不可人意”。明朝 董其昌说:“右军《兰亭序》章法为古今第一”。一千六百六十年来,中国书法大家何其多,书法名作何其多,但从此以后,王羲之是公认的唯一书圣,《兰亭序》是公认的“天下第一行书”! 

人有诗道:东晋风流胜事多,一时人物尽消磨。不因醉本《兰亭》在,世人哪得知永和?正是:东晋自晋元帝司马睿建国共历十一帝,前后一百零三年,期间多少风流人物,多少惊天动地大事?只因为有了王羲之醉笔写《兰亭》,永和九年,成了中国书法人永远的记忆三月初三,是中国书法人永远的日!

王羲之《兰亭序》
图片 

 

第二章 兰亭神迹留蚕纸 (改定稿)
 

   《世说新语》:”王羲之书《兰亭序》,用蚕茧纸,鼠须笔,遒媚劲健,绝代更无。”唐代的李亢《独异志》中称:“王右军永和九年曲水会,用鼠须笔蚕茧纸为《兰亭记序》。” 清《证俗文》卷七:“若乃古之名纸有侧理纸、蚕茧纸。《世说》纸似茧而泽也王右军书《兰亭记》用之。”

茧纸是我国的一种传统的原始古纸,主要用于书画。起源于魏晋之间,是在继承和发展了东汉蔡伦造纸法的基础上制成的其原料主要是采用麻或布履。以棉布制者,软而可卷;以麻制者,则纸质挺硬,不易卷折。人们因其表面纤维交织如蚕丝,乃美其名日:“茧纸”。既“纸似茧而泽也”(刘义庆《世说新语》)。李政在《文房瑰宝—蚕茧纸》一文中称:“蚕茧纸起源于汉代。蔡伦为减轻书写用物之成本,于是将废帛、破布铺于木板。放熟蚕于其上,使蚕在此平面物体上到处吐丝而结不成茧。利用丝胶将废帛、破布粘在一起,其形状似纸,故称为蚕茧纸。”日本学者大村西崖在《中国美术史》中写道:“《兰亭》,则书于蚕茧纸。蚕茧纸,凉系麻纸有滑泽者。”茧纸又称棉纸,色呈浅黄,质地极薄,正面光滑,纤维交织匀细,厚度均一,帘纹近二指宽。此纸制造甚佳,绵软易受墨,而且寿命长抗虫蛀,纤维短而细,交织均匀而紧密精细,故人们以棉纸或“蚕茧纸”予以美称,为纸中上品。此纸常用于书写、碑帖、装帧等今安徽省博物馆库藏中仍有一件清代翰林侍读、书法家沈荃晚年用明代宫廷茧纸所书写的《行书临晋代王羲之〈兰亭序〉手卷》,这是明代生产的、专供宫廷用纸,乃属历代茧纸中质量最上乘者。

《法书要录》:王右军写《兰亭序》以鼠须笔。”王羲之《笔经》:“世传张芝钟繇用鼠须笔,笔锋强劲有锋芒。” 鼠须笔,书画用笔,笔性坚劲。 《辞源》“鼠须笔”条:“用老鼠胡须做成的毛笔”。尝有好奇而研求古法者,曾以重金向粤东购买鼠须,制成笔,经使用劲健同兔毫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载:“世所谓鼠须,栗尾者是也。”即以松鼠之胡须制作的笔。鼠须笔始于汉代当时书法大家张芝钟繇皆用鼠须笔。王羲之从中得到启发,用鼠须笔写下了绝世佳品兰亭序唐以后,鼠须笔遂成为名贵之物,学士墨客往往以使用鼠须笔而得意。苏东坡撰《宝月塔铭》便特意用此笔,并在《题所书宝月塔铭》中说:“予撰《宝月塔铭》,使澄心堂纸、鼠须笔、李庭硅墨,皆一代之选也。”并将鼠须笔送与朋友王定民,还赋诗云:“欲寄鼠须并蚕纸,请君章草赋黄楼。”宋以后,鼠须笔在文人手中相沿使用,一直视为笔中至尊,这在清代诗人黄景仁《岁暮怀人》诗中可见一斑:“乌丝阑格鼠须描,爱我新诗手自抄。今鼠须笔制法已失传笔店所售鼠须笔,皆以紫亳充当,已名存实亡。 

鼠须笔
 
图片
 

第三章 《兰亭序》是写在高丽纸上吗 (改定稿)


 近年韩国称“《兰亭序》是写在高丽纸上”。这个观点,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

学者裴钰在《中国书法家最早是用中国麻纸创作的,而非高丽纸》一文,用现代历史学的方法,对此进行了反驳 。他指出, 我国是最早发明造纸术的国家,历史学家范晔(398 —445)在《后汉书·蔡伦传》中记载,东汉的宦官蔡伦(62—121)于汉和帝永元十七年(公元105年)发明了实用造纸术,即“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筒;其用缣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就是说,早在王羲之书写《兰亭序》二百多年前,蔡伦已经发明了实用造纸术。

20世纪以来的考古学,完全证明了中国是最早发明造纸术的国家1933年,新疆罗布淖尔汉烽燧遗址中出土了公元前1世纪的西汉麻纸,比蔡伦早了一个多世纪。1957年,西安市东郊的灞桥再次出土了公元前二世纪的西汉初期古纸,主要由大麻和少量苎麻的纤维所制成。1973年在甘肃省居延的汉代金关遗址出土了汉代麻纸。 1978年在陕西省扶风中颜村的汉代窖藏中,出土了西汉时的麻纸。1986年甘肃天水市附近的放马滩古墓葬中更出土西汉初文帝、景帝时期(公元前179年到前141年)的绘有地图的麻纸,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纤维纸。1990年冬在教煌甜水井西汉邮驿遗址中发掘出三十多张麻纸,其中三张纸上写有文字。不仅如此,20世纪60年代,在朝鲜半岛的一处古墓中曾经发现过带有西汉永始三年(公元前14年)字样的纸张,这用考古铁证,证明了朝鲜半岛的造纸术是由中国造纸术传播发展而成,这一考古证明成为有确切年代可考的中国造纸术外传的最早明证。

西晋的陆机的《平复帖》的书写年代距今已有1700余年,是现存年代最早并真实可信的中国书法真迹。他所用的纸张即为西汉麻纸。由此可知,西汉麻纸已经成为公元3世纪-4世纪,中国书法艺术家们的用纸。

那么,什么是“高丽纸”呢?南宋绍熙年间书法家陈槱 《负暄野录》,有关于“高丽纸”的记载:“高丽纸以棉,茧造成,色白如绫,坚韧如帛,用以书写,发墨可爱。此中国所无,亦奇品也。”汉代,中国人将造纸术传入朝鲜半岛,在唐朝,朝鲜半岛出现了高丽纸,反输中国。唐朝以降,宋、元、明、清,高丽纸融入了中国书法界,我们也不能排除《兰亭序》的临摹本有用高丽纸眷写的,但这并不能从逻辑上证明《兰亭序》原本是用高丽纸写的高丽纸每纸有固定规格,制作时以棉、茧为主要原料,纤维甚长,其表面毛茨四起,韧如皮革,易吸收水份而不易吸墨。多用于书画艺术,运笔纸。高丽纸的工艺并不如我国的宣纸精粹,无论是低端纸品,还是高端精致纸品,宣纸一直是中国书画界主流的高端和低端用纸。

 

第四章 王羲之生卒悬案是怎样解开的(改定稿)


     王羲之生卒时间,历来有不同说法。在《辞海》197919891999这三个不同年代的版本中,王羲之的生卒纪年分别为:321379303361307365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认为王羲之享年59岁。概括起来,主要是两种说法:一种认为王羲之生于公元321年,卒于公元379年,《兰亭序》是王羲之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张怀瓘《书断》,是书法史上重要文献。他就说得十分肯定王羲之三十三书《兰亭序》。还有一种认为王羲之生于公元303年,卒于公元361年,《兰亭序》写于王羲之五十一岁。

王羲之到底生于何年卒于何年,我们可以在与他同时代人的比较中寻找答案。《晋书》说:王羲之的书法“及其暮年方妙”。 与王羲之同时期有个书法家叫庾翼(305—345)他年轻时候,书法知名度与王羲之齐名庾翼在很长时间里,对王羲之的书法,不以为然。 在给别人的信中说:“小儿辈乃贱家鸡,皆学逸少(王羲之)书。” 庾翼哥哥庾亮,对王羲之却很佩服有一次庾亮给王羲之写信求他的书法作品,王羲之在“答家兄(即庾亮)书”中谦虚地说:“(庾)翼在彼,岂复假此!”意思说,你哥哥庾翼书法水平那么高,还用到这里向我求书。这封信被庾翼看到了,他被王羲之在信中展示的书法水平大为折服并写信给王羲之说:“ 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 庚翼活到公元345年,倘若王羲之出生于321年,即使他的那封让庚翼 深为叹服的答家兄(即庚亮)书写于庚翼去世的那一年即公元345年,他也才二十四岁。这样算来,到永和九年(即公元353年)王羲之写《兰亭序》,也才三十二岁,这能说是暮年方妙吗?还有王羲之在永和十一年辞官时对他的儿子们有过一次谈话,责怪他的儿子们在仕途之上没有大的作为。他有七个儿子老大玄之早就不在人世,其余依次为凝之、涣之肃之、徽之、操之、最小的是王献之,那年十二岁。倘若王羲之出生于公元321年,他辞官时才三十四岁,这就意味着,王羲之二十二岁时已有7个儿子这种可能性太小。

    前不久发现王羲之妻子郗璇墓碑一块,引起了书法界的高度关注。郗璇郗鉴(267—339),官拜太尉,与王导共掌朝政。郗璇自幼受到良好教育,是一位很有教养的贤淑女子。其书法卓然独秀,称为“女中笔仙”王羲之和郗璇的婚姻有一段佳话流传于世。《世说新》载:东晋太尉郗鉴要为自己女儿找女婿,就派一位门客到时任丞相的王导家选女婿。门客回来说:“王家的年轻人都很好,但是听到有人去选女婿,都拘谨起来,只有一位在东边床上敞开衣襟,好像没有听到似的。”郗鉴说:“这正是一位好女婿。”这个人就是王羲之于是把女儿嫁给他。成语东床快婿”,就由此而来两人婚后,郗璇相夫教子,家庭美满。晚年王羲之在致益州刺史周抚书中:“吾有七儿一女,皆同生。”即皆与郗璇所生。在贵族妻妾成群的年代,这么多儿女皆出一妻,当属罕见,故以“皆同生”为自豪。听说发现郗璇墓碑文博专家专程赶到绍兴,就此碑的真伪和历史文化价值进行了研讨和考证,揭开了王羲之生平的一些悬疑。该墓碑长68.5厘米,宽56厘米,厚8.8厘米,石质古朴,经清理后,绝大部分文字可读。墓碑为隶书,28345字。此碑墓志结尾刻有墓主人升平二年戍午岁四月甲寅朔七日庚申薨,升平二年即公元358年。碑文第四行告诉我们,时年王羲之五十六岁。王羲之享年五十九岁,由此推断,王羲之的卒年就是公元361年,生年即为公元303年。这与《辞海》中三个说法的中间一个完全相同。因此可以肯定,王羲之的生卒纪年当为公元303361年。兰亭雅会之时,王羲之是五十周岁,按中国人过去习惯算法虚岁五十一。

由此我们可以明确王羲之的生命路线图是:公元303年出生公元310年七岁前后父亲去世公元314年十一岁随叔父王廙南渡,居京师建康(今南京)公元323年二十余岁娶太尉郗鉴女郗璇为妻公元335年三十二岁前后离京,到武昌(今湖北鄂州)任征西将军府参军、长史公元341年三十八岁任江州刺史(今江西九江),次年赋闲公元345年四十二岁得第七子王献之公元349年四十六岁在建康任护军将军公元351年四十九岁为会稽内史。公元353五十一岁书写《兰亭序》公元355年五十三岁发表《告誓文》,称病辞官公元358五十六岁妻子郗璇去世公元361五十九岁(升平五年)去世。

   

第五章 王羲之出身于一个书法世家(改定稿)


  王羲之出身于一个书法世家。

东晋是书家众星闪耀的时代。在书法上,王家、谢家、卫家等几乎成了家族式的书家群体。他的伯父王翼,王导;堂兄弟王恬,王洽等都是当时的书法名手。王氏家族在当时乃至今天看来在整个中国书法史上堪称“第一书法世家”,而且王氏家族一直到唐代武则天时,仍十余代书香不断,这样的书法世家在我国古代书法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在这样的书法世家熏陶下,王羲之由父王旷、叔父王庾启蒙,先师从卫夫人,后又师从叔父王廙,临摹过东汉张芝草书、三国魏钟繇行书正书。特别是从叔父王廙那里受益很多。

王廙(276—322年)王廙多才多艺,好学能文,工书、画,晓音律号称江东“书、画第一”。 永嘉307-313四月)年间,晋室南渡,他曾将索靖七月二十六日帖》,折成4叠缀衣中以渡江,爱之如命。在书法方面,他工于草、隶、飞白。飞白是书法中的一种特殊笔法,相传是书法家蔡邕 (133-192),受工匠用帚子蘸白粉刷字的启发而创造的,指在书法创作中,笔画中间夹杂着丝丝点点的白痕,给人以飞动的感觉。王廙飞白志气极古当时人称“王廙飞白,右军之亚。” 他曾画《孔子十弟子图》,付与王羲之说:“画乃吾自画,书乃吾自书。”他的书法作品,有楷书《两表帖》、草书《二月十四日帖》以及《嫂何如帖》等均刻入《淳化阁帖》。

 王廙不仅书、画名重一时,而且有理论,他是继汉代的蔡邕之后又一个将书、画等艺术相结合的人。他的画理论的重要一点是,提出要“行己之道”,即所谓不因袭前人,要闯出自己的路子。王羲之从小就受王廙的影响,从他为师学习书、画王羲之正是遵循他的这一创新原则,在广泛学习借鉴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努力创新,作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使书法艺术到晋代为之一变,开创一代书风,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一代书圣。在王廙 的教育和影响下,侄子王羲之王彪之,儿子王胡之,从孙王献之,曾孙王裕之(又名王敬弘),玄孙王韶之等都是有名的书法家。

王廙
 《二月十四日帖》 
图片 

 

第六章 王羲之儿女二三事(改定稿)

   

                                      

目前所见的各类史书都记载王羲之夫妇共生育七子一女王羲之在他晚年给周抚的信中曾说:“吾有七儿一女,皆同生。(见《十七帖》)”《晋书·王羲之传》也说他:"有七子,知名者五人"。已知文献中,王玄之是王羲之的长子,但他的字却是“行二”的“仲思”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因为古人的兄弟排行,历来是按照“伯、仲、叔、季”的顺序。玄之如果是长子,他的排行就应该是“伯”,而不是“仲”。近年来发现的王羲之夫人郗璇墓志解开了这个历史悬疑的谜底郗璇墓志在介绍完郗璇的简要生平“行状”后,墓志第五行刻有两个字:“长子”,但其名、字、生卒、享年及妻、子等情况一概没提第六行才开始按照墓志的“格式”提到“次子玄之”,及其他所有有文献记载的子女情况。专家据此判断,原来王羲之夫妇还有一个真实的“长子”,因为早夭而没有传名后世但是他的“伯”的排行却被保留了下来。因此,王羲之夫妇其实一共生育了八子一女,而不是1600余年来,历史所流传的七子一女。 

还有,王羲之的内外孙到底有多少?他在给周抚的信中说:“今内外孙有十六。” 所以有的文章说:王羲之有内外孙十六人。这也错了。因为王羲之在信里说到他有七儿一女时,紧接就说:“皆同生(皆与郗璇所生。婚娶已毕,惟一小者(即王献之)尚未婚耳”。查王献之在王羲之写信第二年和郗道茂结婚,生有一女,名玉润,不久夭折。一说后无所出,还有一说,后来王献之被迫与郗道茂离婚四十一岁时,和新安公主有一个女儿,取名叫神爱神爱后做了安帝司马德宗的皇后这样算来王羲之内外孙至少是十七、八个。

王羲之子女几乎在书法上都有成就。《晋书·王羲之传》说:王羲之“有七子,知名者五人”。这里按已知文献说法,除长子王玄之死得早和六子王操之,次子王凝之工草书和隶书三子王涣之善草书有帖传世四子王肃之不见法帖传世,有诗流传于后五子王徽之,是在书法上有突出成就者之一七子王献之,为兄弟中书法成就最高者。王羲之惟一的女儿,不知其名,只知她成人后嫁给浙江余姚刘畅,生一子一女。

王羲之次子王凝之是著名书法家,善草书、隶书的名望却远比不上其夫人谢道韫有名气。谢道韫是中国古代有名才女小时候,一天,东晋名士、宰相谢安正与家中子侄讲论文义,忽见门外大雪纷飞,便问:“白雪纷纷何所似?”侄儿谢朗应声而答:“撒盐空中差可拟。” 谢道韫是谢安的侄女,立即反驳道:“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一听,击节久之,赞不绝口。谢道韫后来嫁给了王凝之。王凝之很早出仕,担任过江州刺史,被授予左将军,后来又担任了会稽内史。但他却荒疏政事,信奉天师道,终日在静室修炼,有时去采药炼丹,一心求得长生谢道韫对他 很不满意。《世说新语》有一条记载:王凝之和谢道韫结婚不久回谢家探亲,谢道韫见谢安流露出对王凝之不满之情。谢安安慰她,谢道韫说: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意思说,怎么天底下竟然会有像王凝之这样差劲的人!后来王凝之在做会稽内史时,正值天师道首领孙恩和卢循进攻会稽,王凝之每天闭门默祷,企求鬼兵守护而放松了戒备。结果孙恩攻占了会稽,王凝之和两个儿子被杀,谢道韫听说反贼已经杀到城下,镇定自若,命令婢女抬着自己的轿子,在家门外自己亲自用刀杀掉几个贼兵,后被俘。辛亥女杰秋瑾曾为此写过两句愤愤不平的恨语:“可怜谢道韫,不嫁鲍参军!”鲍参军即鲍照,南朝文学家,诗文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秋瑾说,可怜谢道韫,为什么没鲍参军就差没把王凝之比作武大郎了。 

王徽之,王羲之第五个儿子,字子猷。 他生性高傲, 行为豪放不拘。有一冬天,下起大雪,他一人坐在庭院喝酒观景忽然,他想起远在剡溪的朋友戴逵。便马上让人备船,连夜前往。船儿行驶了一夜,拂晓时到了剡溪可王徽之却要人撑船回去。人问其故,他答:“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乘兴而来,兴尽而返这生动地表现了当时名士率性任情的风度和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王徽之生性酷爱竹,尝曰:“何可一日无此君邪!” 王徽之与最小的弟弟王献之感情非常好王献之去世,王徽之前去奔丧到了灵堂不哭,直上灵床坐,取王献之用过的琴,弹了很久也不成调,感叹地说:“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极度悲伤,过了一个多月王徽之也去世了。后来,人们就用“人琴俱亡”,表示看到遗物、悼念死者的悲痛心情。王徽之自幼追随其父学书法,以行楷为主,挥洒自如,笔法多变,妍美流畅 其书法成就在王氏兄弟中仅次于王献之。传世书帖中有《新月帖》等宋《宣和书谱》评其书法“作字亦自韵胜”。 

 王献之王羲之第七子 ,字子敬,曾官中书令,世称“王大令”。幼年随父学书法有一次,王羲之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背后,突然伸手去抽手中的毛笔,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父亲很高兴,夸赞道:“此儿后当复有大名。”王献之曾经在墙上写一丈见方的大字,王羲之认为他非常出色,围观他写字的人有几百个。王献之书法众体皆精,尤以行草著名,敢于创新,不为其父所囿,为魏晋以来的今楷、今草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与其父并称为“二王”。 由晋末至梁代的一个半世纪,“比世皆尚子敬书”,他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其父王羲之一直到了唐代,唐太宗竭力褒扬王羲之而贬抑王献之,一些书法评论家才开始认为王献之的书法比不上他的父亲王羲之。但是北宋书法家米芾,主要是向王献之学习。 《中秋帖》传为王献之所书,《书断》中说:“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王献之《中秋帖》与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询的《伯远帖》合称“三希”,现藏故宫博物院。 

王凝之 墨迹
图片

王徽之 墨迹
图片

王献之《中秋帖》 
图片

 

第七章 告誓辞官优游山水


     永和十一年(355年),王羲之53岁,因与上司王述“情好不协”, 告誓辞官。王述名利心重,权势欲强,为官又十分贪鄙。王羲之对其甚轻之,耻为之下。 永和十一年,他采取了令世人吃惊的做法——在父母墓前立誓:永远不再出仕。王羲之率所有儿孙来到父母墓前宣读《告誓文》:维永和十一年三月,九日辛亥,小子羲之敢告二尊之灵。自今之后,敢渝此心,贪冒苟进,是有无尊之心而不子也。子而不子,天地所不覆载,名教所不得容。信誓之诚,有如皦日。王羲之辞官,在琅邪王氏家族中没有先例,在朝廷也引起不小震动。一时耆老士庶,纷纷劝慰,但他心志已决,彻底告别了官宦生涯。辞官之后,他居住剡县金庭,从之者夫人郗氏、乳母毕氏,六子王操之。

    此后几年,王羲之过的是优游山水、检视田产、教养儿孙的归隐生活。王羲之“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最远处到了临海郡(今浙江临海县东南),可能还曾到过永嘉郡(今浙江温州市北),此地至今尚有很多与王羲之有关的名胜古迹。王羲之陶醉其间,常自叹:“我卒当以乐死”。当时有些人劝他再次出仕,他说,我前段时间向东行至金庭,构筑置办了一处可心的住所略见当时美好的山川景物。我想隐居当逸民的想法已经很久了,您怎么又同样提起再次出仕之事?简直像梦话一般!他在给谢万的信中,详细谈了自己的心情:古之辞世者,或被发佯狂,或污身秽迹,可谓艰矣。今仆坐而获逸,遂其宿心,其为庆幸,岂非天赐!老夫志愿尽于此也。言辞中明确地表示了自己归隐乃是求身心安乐,不是效法那些借被发佯狂、污身秽迹以对抗朝廷的人。 

    王羲之晚年对蜀地至为关切对蜀地风情物产颇有兴趣在《十七帖》中,《邛竹杖帖》、《游目帖》、《汉时讲堂帖》、《成都城池帖皆为与蜀中风物相关的信函。他辞官以后,非常向往到成都一游。当时他的好友周撫在成都为官,王羲之比周抚小十一岁,他们相识多年,很是要好。他知道那里自来就是闻名的地方,山川形势古来著称,怎可以不去游赏观览呢? 王羲之晚年对蜀地前朝古迹和绘画艺术表现出超常的兴趣.他得知友人所在地有汉代讲堂遗迹在,内有三皇五帝图绘,画得十分精妙,便询问讲堂是汉朝什么时候建立的,当地有无善绘事的人,要是摹取的话,能否得到。他在给周撫另一封信里说,以前在京都(即今南京)时遇见诸葛显,他说成都的城池、门屋、楼观都是秦朝时司马错所修造的,令人遥想前人,多有感慨果真是如此吗?他看了周撫寄来的信,描述到蜀地那里山山水水诸多奇景,到扬雄的《蜀都赋》、左太冲的《三都赋》蜀地确实多有奇妙之处,越加令人兴起想饱览景色、畅游意足的念头。羲之五十九那年,正值"年垂耳顺"之,在给周撫信中再次表达了他对蜀地那里山山水水诸多奇景的向往之情。他期盼一登汶岭、峨嵋而畅游意足。他甚至动情地说,那是件不朽之盛事,一想到这些,心已驰往蜀地了。但是非常遗憾,蜀地之行,王羲之始终没有去成.为什么呢?在给周撫的一封信他提到了其中缘由:他有七子一女,孩子们婚嫁事情基本完成,就差一小儿还没有完婚等到小儿办完这桩婚事,我就可以放心去你那边游玩了。这个小儿就是王献之。在他写这封信的第二年,王献之完婚,又过了一年,王羲之的外孙女即王献之的女儿出生。但这时,王羲之也已经很快就要走进他生命的尽头,虽心想之,却无力往之。这不能不说是王羲之终生憾事!

王羲之《汉时讲堂帖》 蜀地前朝古迹和绘画艺术表现出超常兴趣 
图片

王羲之
成都城池帖 说成都的城池、门屋、楼观都是秦朝时司马错所修造的令人遥想前人多有感慨 
图片

 

第八章 垂暮之年衰飒而不废作书


王羲之故乡琅玡是天师道发源地,王氏世奉天师道,为家族世传之宗教。王羲之在家庭与时代的熏染下,对老庄学说及神仙之术深信不疑,他与道教中人往来甚密,采药不远千里,共修服食,终至疾病缠身。“服食”即服五石散。此散在汉代是用以治病的,后来经天师道提倡,便作为健身药,纷纷服用。《世说新语·言语》载:“服五石散非惟治病,亦觉神明开朗。”因五石散性大热,服后要吃冷饭、洗冷水浴,在寒冷处休息,因此俗称寒食散。此散在汉代是用以治病的,后经天师道提倡,作为健身药,纷纷服用,绝大多数深受其苦。当代学者余嘉锡称:“魏晋之间有所谓寒食散者,服之往往致死。即或不死,亦必成为痼疾,终身不愈,痛苦万状,殆非人所能堪。”

王羲之晚年写的诸杂帖中有许多是反映及家族、亲友深受“服食”之害的情况。王羲之在一帖说:因服寒食散违节度,昼夜不得寐,食不得下。在一帖又说:昨因过哀,几不能举步。而早来服寒食散后,强自起行,故更觉顿乏。还有一帖言:服寒食散后不可饥,然复不宜多食,无论日夜,须数数进饭,故曰勤以食啖为意也。王羲之还有一些帖记叙他因 服寒食散违节度,“疾患经日,兼煎劳不可言”的痛苦状态。他在一帖中写到:“吾故苦心痛,不得食,经日甚为虚顿。”在一帖又写到:“吾顷胸中恶,不欲食积日……五六日来小差,尚甚虚劣,且风大动,举体急痛”。 下面几个书帖,虽然不能排定先后次序,大约晚年写的,其中一个写于升平四年冬:“至陟冬节,便觉风(风痹之疾)动,日日增甚....沉滞进退,体气肌肉大损,忧怀甚深。”还有一帖写到“吾胛痛剧,灸不得力,至患之”“ 奈何奈何,且食少,至虚乏,力不一一。”“吾肿,得此霖雨转遽,忧深。”王羲之的晚年就是在这样的病痛之中度过的。1973年在日本发现的《妹至帖》,和前不久也是在日本发现的《大报帖》,是王羲之晚年在病中写的手札,从帖文只言片语也可以看出有关王羲之晚年的一些患病信息。如《妹至帖》有一句“吾日弊,为尔解日耳”的话,“日弊”日本学者解释,指近日身体疲惫。 

垂暮之年,王羲之衰飒而不废作书。王羲之书《黄庭经》小楷,一百行。宋代曾摹刻上石,有拓本流传。此帖其法极严,其气亦逸,有秀美开朗之意态。关于《黄庭经》,有一段传说:山阴有一道士,欲得王羲之书法,因知其爱鹅成癖,所以特地准备了一笼又肥又大的白鹅,作为写经的报酬。王羲之见鹅欣然为道士写了半天的经文,高兴地“笼鹅而归”。 《黄庭经》又称《换鹅帖》,末署“永和十二年五月”。巧的是被书家认定为楷书极致的王羲之《东方朔画赞》(唐人临本),帖末亦署“永和十二年五月十三日书与王敬仁”,就是说 “永和十二年五月”, 54岁的王羲之一个月连续书写两件传世书帖。

被称为“逸少书中龙也”的《十七帖》是王羲之草书的代表作品,书写时间从永和三年到升平五年(公元347-361年),是王羲之晚年写给益州刺史周撫的系列尺牍,共29通,942字,因起首一通有“十七日”三字,故名之曰《十七帖》。其中一帖“足下今年政七十耶”,下文有“吾年垂耳顺”语,可知是王羲之59岁时或稍前一点时间写的,而这时他已是“诸弊日甚,不知何以救之”。但是,就在这种情况写下的《十七帖》,是古往今来习书者追踪书圣王羲之,习其草书最佳范本之一。据考证,行书《期小女四岁》帖和《官奴小女玉润》帖,是王羲之死前不久写的,今传世的虽然是摹本,韵致圆转,仍可称为翰墨神品。

王羲之《黄庭经》
 
图片 


 
第九章 何意旬日之中二孙夭命

    升平五年公元361年,王羲之五十九岁,已进入垂暮之年。

五月,东晋穆帝逝世。四天后,司马丕奉太后令继承帝位,大赦天下。见到赦书,抱病在剡县金庭的王羲之,写了一封《贺表》,因为体力衰竭,表文很短,他祝贺皇帝陛下,应期承运,践登天祚,“普天率土,莫不同庆。”另外也报告“臣抱疾遐外,不获随例,瞻望宸极,屏营一隅。”这是王羲之最后的一篇文表。在普天同庆的日子,在给皇帝上贺表的时候,专门写上自己“抱疾遐外,”可见,病情到了非一般的程度。
    不久,王羲之沉疴日重。就在这时,他的两个孙女十天之内又先后夭折,对他更是雪上加霜,致命一击。王羲之有七子一女,晚年一直和六子王操之居住在剡县。升平五年,王羲之孙女,即六子王操之四岁女儿不幸夭折。祸不单行,不到十天,七子王献之新生的小女儿又暴疾不救。此前大约在升平年,王羲之了却最后一个心愿:为小儿子王献之向郗昙的女儿郗道茂求婚。蒙允准,很快成婚。这件婚事,王羲之、王献之很满意。一年后,郗氏生一女,名玉润,王羲之甚为钟爱。不想玉润又得暴疾而亡

二孙女夭殇,王羲之哀痛异常。从现存以下几个书帖,可以看出他的哀痛之深:延期为王操之乳名)小女四岁,暴疾不救,哀愍痛心,奈何奈何! 吾衰老,情之所寄,唯在此等。奄失此女,痛之缠心,不能已已。可复如何,临纸情酸”。“官奴(王献之乳名)小女玉润病来十余日,了不令民知。昨来忽发痼,至今转笃,又苦头痈,头痈以溃,尚不足忧,痼疾少有差者,忧之心,良不可言。”“二孙女夭殇,痛悼切心,岂意一旬之中,二孙至此。伤惋之甚,不能已已!”。“延期、官奴小女,并得暴疾,遂至不救。愍痛贯心,奈何!吾已西夕,至情所寄,惟在此等,以荣慰馀年。何意旬日之中,二孙夭命!旦夕左右,事在心目,痛之缠心,无复一至于此,可复如何?临纸咽塞。” 

王羲之病危,想请天师道重要人物杜子恭做教事。杜子恭是这些士族信徒的重要首领,通灵有道术,他有很多弟子,其著名者皆出身江南世家大族。杜子恭对他的弟子说:“王右军病不能转愈,何用吾。”十余日,果卒。《全晋文》存王羲之一帖:“吾顷无一日佳,衰老之弊日至,夏不得有所啖,而犹有劳务,甚劣劣。”这年夏天,饭都吃不下去,已去死不远。王羲之逝世确切月日,虽然今已无法考出,但由上一帖推断,应是升平五年即公元361年夏季以后。是年,王羲之59岁。王羲之死后葬会稽剡县金庭乡瀑布山(今属浙江嵊州市)《晋书·王羲之传》:羲之去世后,朝廷“赠金紫光禄大夫。诸子遵父先旨,固让不受”。

 
董其昌跋王羲之《寒切帖》
图片 

 

第十章 王羲之和他的“鹅”字碑

       王羲之酷爱鹅。《晋书?王羲之传》记载了两则他爱鹅轶事

会稽有一个老妇人养了一只鹅,叫得好听,王羲之想把它买来却没有买到,就带着亲友动身前去观看。老妇人听说王羲之即将到来,就把鹅宰了煮好招待王羲之,王羲之为此叹息了一整天。又有山阴的一个道士,养了些好鹅,王羲之前去观看,心里很是高兴,坚决要求买了这些鹅去。道士说:“只要你能替我抄写《道德经》,我这群鹅就全部送给你。”王羲之高高兴兴的抄写完《道德经》,就用笼子装着鹅回来了。

王羲之不仅爱鹅,而且也爱写“鹅”字。浙江绍兴兰亭有块“鹅池碑”系清同治年间建,上书“鹅池”二字,相传“鹅”字为王羲之所书、“池”字王献之所书,父子合璧,成为千古佳话,被人称为“父子碑”。

在庐山博物馆里,珍藏着一幅“鹅”字挂轴,是王羲之的墨迹。这个“鹅”字,大如斗,活如徨,功力浑厚,世人叫绝。原来王羲之咸康初年(335—342),奉命镇守江州(今九江)。王羲之酷爱庐山奇峰秀水,公元340年,他选择金轮峰下营建居舍,从此,他与庐山南麓的归宗结下了不解之缘,留下许多踪迹。这幅王羲之一笔“鹅”的字轴,字体潇洒,线条朴实遒劲,意态透逸超拔,题款“永和辛亥(351年)春三月”。在这个“鹅”字四周写满了苏轼、米芾、赵孟兆页等历代名流数十人的亲笔题咏,所以,这“鹅”字显得更为名贵。西安碑林也有一笔“鹅”字碑,题款也是“永和辛亥(351年)春三月”, 四周也写满了历代名流的亲笔题咏,其实是庐山鹅字碑的翻刻版。

浙江天台国清寺里 独笔鹅字碑,是王羲之的真迹。碑立于三圣殿左侧。这块碑独特之处在于:字分两半,痕迹可见,但又浑然一体。一个独笔鹅字出自两人手笔,右半边是王羲之的真迹,左半边是天台人曹抡选补写的。为什么会有这样情况呢?《国清寺志》,有这样一段文字记载:“独笔鹅字碑镶嵌在寺内三圣殿东首莲船室的墙壁上。碑高2.4米,宽1.2米,据碑上序文,系清邑人曹抡选发现于华顶王右军墨池,仅有王羲之半壁真迹,经七寒暑摹写,补书完整,移刻于此。”相传,王羲之慕名游览浙东名山天台时,被那里的雄奇风光所倾倒,于是在华峰顶筑舍隐居,同时留下了这块“鹅”字碑。至清代,“鹅”字只剩下了右半边。当时有个人叫曹抡选,为补整其左半边,苦练王氏法书,历七年之久终于写成。至今碑上还有曹氏用小字写的跋语:“于华顶墨池侧,发现右军鹅字碑壁,乃摹仿成全笔云。”真是:一个独笔鹅,七载心血凝!

清代,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曾有一方一笔草成的字的刻石,俗传书圣王羲之在黄鹤楼下养过鹅群,有次与某书生聊天论鹅时情不自禁写下此字。好事者往往摹拓传布其实,书石者实为清人门镇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