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热点转换过程分析主力意图

 昵称6791042 2013-11-15

从热点转换过程分析主力意图

(2013-11-15 07:21:38)

  创业板王者归来,尤其是华谊兄弟下跌1个月有余之后首度出现长阳,但股民要注意到历史上这样大涨股进入派发周期后,往往很难扭转趋势,局部中长阳之后依然还会继续新低。包括目前创业板反弹行情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不同,其更多地是确保整数关口1200点,以及沪指2100点不至于快速失守,但整体趋势和资金链方面已经呈现了弱势,这更多地指数新低后一种修复,并不足以产生趋势上的扭转。玉名认为主力近期实际上是尝试了多种模式对盘面进行维护,首先是在创业板倒下之后,主力是尝试启动金融、地产等大权重来维稳的,但很快发现这样的行情无法维持;其次是启动了政策受益的改革板块,诸如页岩气、电力、环保等板块的活跃,结果三中全会结束,并没有兑现相关利好,导致这些板块走弱,军工板块走强;最后主力又回归了最早的模式,即通过创业板形成赚钱效应,拉动行情,这样能够通过热点来护盘。
  前期极度热门的题材热点主要集中在创业板之中,其中诸多个股涨幅翻番,主力获利丰厚,逢高出逃势必造成股价虚高的个股进行价值回归。四季度行情活跃的关键之处,说白了就是具有年底排名压力的资金进行冲刺,也就是说市场之中仅有的存量资金需要进行腾挪,从题材热点股出货之后,存在大举进军一些一直在相对底部徘徊的强周期品种,尤其是政策受益类的热点板块,但这仅仅是局部的活跃,很难走出一季度那样的走势,股民必须要认识到这一点。玉名认为近期大跌的个股都是涨多了要调整,这是必然的。一般来说,超强势股的见顶都是复杂过程,很多都会有2次见顶甚至3次见顶。指望一路跌下来把前面涨的都跌掉是不可能的,所以这里创业板所带动的个股暴杀不会一直持续,一定会有明显的反复。这样形成复合顶部,才会完全抽身撤离,这样的过程才是最考验股民的。
  对于大盘蓝筹股来说,其能够上涨的逻辑仅仅是源于本身没有多少泡沫,资金从泡沫小盘题材股退出后,进入这些蓝筹品种作为避风港,而一旦小盘股深跌之后,资金又会从蓝筹股退出进入小盘题材股,这种二八转换格局很难改变,因此蓝筹股虽然有上涨潜力,但是上涨空间有限。而市场又处于缩量格局之下,所以大权重股进入到了欲振乏力的尴尬境地。玉名认为这样循环的关键是能否有新的板块接替原有创业板那样的领涨模式,如果没有则行情很难进入反弹周期。市场参与者对改革红利渐有审美疲劳之势,导致进入四季度后的政策效应在递减。主要因为自贸区概念股、土改概念股、金改概念股等改革红利品种在之前相继出现冲高受阻回落格局,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市场主流资金认为当前改革红利受益品种的可挖掘的潜力已不大,渐有收手之意。故市场的追涨激情明显降低,人气大受影响,涨停板家数也随之减少。
  综合来看,前期大资金明知道创业板有风险,但却都在买的格局,结果是今年来创业板局部大跌走势不少于10次,但每次都是大跌后再创新高,连社保、公募基金都蜂拥而至,结果就造成创业板疯牛与主板大权重股的低迷间的极端分化。但这样最大的结果是一旦创业板真的调整了,市场便没有了支撑力量,市场风格始终无法真正地转换,或者形成合力。玉名认为这样的热点模式才是关键,换句话说,从技术上角度来看,2100点和1200点保卫战更多地只是局部连跌后的修复,主力在四季度一方面是资金护盘保证不至于出现断崖式的下跌,但另外一方面则是主力并不投入新的资金来进行行情运作,更多地局部板块的活跃和掩护获利盘兑现撤离,这样行情最典型的特点就是持续的缩量、整理,而很难再度出现规模式的反弹。所以策略上股民不能频繁的涨跌交替而切换乐观与悲观情绪,还是应该提前确立好四季度的策略,利用创业板反弹还是将前期未减仓品种进行资金回笼仓位严格控制,只留存少量仓位博弈一些局部防御型品种即可,不可恋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