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突然心肌梗塞或心脏不舒服,就拍打胳膊内弯处,效果立竿见影

 踏实生活! 2013-11-15

突然心肌梗塞或心脏不舒服,就拍打胳膊内弯处,效果立竿见影。
  

      网络文章,姑妄言之姑听之,就不要因为内容有提及所谓有争议性人物萧宏慈,就弃之而不顾。要知道心肌梗塞,是一种急性及严重的心脏状态,其症状是不同程度的胸痛、不适、虚弱、发汗、晕眩、呕吐、心跳不稳定,有时丧失知觉。其成因是部分心肌的血液循环突然全部中断而导致的该部位的心肌损伤。心肌梗死一般是有生命危险的医学紧急状态,它需要立刻采取急救措施。统计资料显示有40%的心肌梗死发生于清晨(0时到6时)。根据本人研读各种资料及查询医事人员,发现施行本法急救,对对患者并没害处。因此就如同我常说:「状况既然发生,又没有其它有效的法子,那就死马当活马医,有牌照的救护人员到来以前,赶快先施用本法吧!救人一命,胜道七级浮图了。」天上如来2013.06.30.Champion结婚大喜日志于台北。

      2011年底,我们出席一个订婚宴后正要离开,邻座一位70多岁老人突然昏厥,仰坐在椅子上呼吸急促,两眼僵直,疑是心肌梗塞。有人急叫快打 120 叫救护车(在台湾则是拨打 119)。我上前撸起他的衣袖,大力拍打他右肘内弯,要他家人拍另一条臂弯(注:亦即是同时拍打双手肘内弯)。拍打几十下后,老人就开始一再缩手,说明他知道护疼意识开始恢复,应无大碍了。之后,我告诉他家人在救护车来前接着拍打。

      翌日,老人亲属打来电话告知,“救护车把老人送到朝阳医院急救,大夫问‘胳膊是谁拍的’,﹛说‘拍这地方拍对了,可以把堵住血管的血栓疏通掉。不然,光等救护车送到医院再抢救,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医院一检查,就是心肌梗塞,在医院就给打了一瓶吊针,然后就起来回家了。”

      据萧宏慈讲,这一招实为道家秘法——“调伤法”。此法鲜为人知,只因“道不轻传”,怕“所传非人”——很多人不是“闻道勤而行之”,而是“闻道大笑之”,还不免说三道四:“这么简单! 的法子也能治病?跟自虐似的,别再拍残了!”而它有无疗效,只有试过方知。

                      图片

     中医认为“寒凝致瘀,血行受阻”。而血栓形成和疏通的原理大概近似冬季超市里的花生油,室温稍低即凝结,室温一升就化开。肘弯处的心包经、心经直通心脏,大力拍打这两条经络就能促使“气行血行”,令人发热出汗,起到升阳化除血栓、疏通血管瘀堵的作用。这大概就是朝阳医院大夫所言用拍打急救“可以把堵住血管的血栓疏通掉”的原理所在。

心脏健康检查的关键时刻:

.关键时刻一 (危险因子):

三高危险因子:高血压、高血糖 (糖尿病)、高血脂(胆固醇或三酸甘油脂)

 

.关键时刻二 (症状):胸口不适:胸闷或胸痛

 

心脏磁振造影 MRI 计算机断层冠状动脉血管摄影CTA

 

适用对象只有危险因子或症状兼具危险因子及症状安全性

 

.无辐射性

 

.辐射性高

 

.安全性高

 

.最好由心脏专科医师决定是否接受 CTA 检查

 

.可作为一般健检用

.检查过程发生过敏不适反应的

.可作为医疗诊断之用

风险为百万分之一 (1/1,000,000) .检查过程发生过敏不适反应的风险为万分之 一 (1/10,000)

 

目的:

1. 检查心脏功能及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2. 检查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狭窄超过>70%会导致心肌缺血)

3. 检查心肌坏死

显影剂钆钆碘

检查流程 需利用药物以增加受检者的心跳需利用药物以降低受检者的心跳

心脏冠状动脉造影(CTA)

临床意义

心脏疾病向来为国人十大死因前三名,预估全台湾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超过十万人,很多患者并不自知,未有效预防。如果您有心脏病高危险因子(高血压、高血脂、抽烟、家族病史),最近又有胸痛的现象,却无法确定是否为心肌梗塞前兆,过去必须住院,进导管室经皮穿刺检查,如今利用立体导航式计算机断层,只要憋一口气就可以告诉你答案了。

计算机断层可早期诊断心脏冠状动脉钙化或阻塞问题(狭心症),这项检查结合快速X光扫描及多切层的计算机断层技术,不需要外科手术即可产生详细的3D心脏冠状动脉分枝影像,显示冠状动脉钙化和脂肪斑块所在的位置及阻塞程度,帮助受检者及医师做出正确之处置。

适用对象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抽烟者

◆有胸闷、胸痛病史者

◆高压力工作族群

◆有心血管疾病病史或家族史者

◆冠状动脉手术后追踪检查

◆关心身体健康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