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桑树皮”误治风湿病

  2013-11-16

“桑树皮”这个标题被我打上了引号,说明要讲述的这味药材必有隐情。你先别惊讶,听我把这个故事讲完。

从前,有个财主的儿子得了风湿病,腰膝酸痛,行动十分不便,后来便瘫痪在床不能动弹了,请了许多医生也没有治好。财主听说20里外南山有个药农,善治此病,就指派一名小长工,每隔两天进山取一次药,但连服了多种草药,仍不见效。

这年冬天,天气特别冷,又连降了几天大雪。这天小长工刚上路,由于衣着单薄,就已经被冻得浑身打战,实在无法进山了。在村外来回徘徊的小长工干脆把心一横,反正吃什么药也不见好,那就随便弄回去一点枯枝野草权当草药吧。四处看了看,他便把老桑树枝杈上长的一种小枝条折下来,冒充草药送给东家,财主不知内情,照常按照平时的方子配好药煎给儿子喝。小长工见瞒过了财主,便每天都去掐那枝条充药。时间一天天过去了,财主儿子的病却逐渐地好了起来。药农得知消息后,觉得很奇怪。心想,整整一个冬天没来取药,他到底吃了什么药治好了病呢?于是就亲自下山来想要探个究竟。

哪知药农刚迈进财主家的院门,就碰到了小长工。小长工怕露了“馅儿”挨打,只好将事情的经过告诉了药农,并央求药农为其保密。药农答应了小长工的要求,但要求小长工必须把他的“秘方”告诉药农才行,也算是一个公平的交易吧。于是,小长工领着药农来到村外老桑树下,折了一些树上的小枝条。药农回去用这些小枝条,先后治愈了不少风湿病患者。因为这些小枝条寄生在桑树上,药农就给它取名为“桑寄生”。

原来,这“桑寄生”并不是桑树的树皮,只是一种寄生在桑树上的野生植物,可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小长工一时的偷懒竟然治好了少爷的病。只是这桑寄生可不简单,它不但能够补肝肾、强筋骨,还能够祛风湿、安胎气,对习惯性流产还有一定的作用。这真是一味多功能的良药。

你要是喜欢喝上两口,在阴雨天里想要借着酒气驱寒保暖,那么把桑寄生浸泡在白酒里面若干天之后,每次喝上那么一两杯尽尽兴,长此以往不但能够治好你的老风湿,而且还能起到强筋健骨、补肝养肾的作用。腰膝酸痛的老毛病就在三五好友的推杯换盏中解决了,岂不是比吃什么药都强!

只是,在采摘的时候千万别和桑树弄混了,否则治疗效果可真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了。

拾林拾遗

先有“西药”,才有的“中药”

在流传至今的400多种医学典籍中,你却找不到“中药”一词,其中大都是用“本草”或“药”等词语代替了。明末清初,西药渐渐流入中国。鸦片战争之后,西药占领医药市场的速度简直令人瞠目结舌,并且与中医形成了各占半壁天下的局面。后来,为了与西药、西医等区别开,人们也将中国的传统医药称之为中药、中医。因此,可以说“中药”是因为“西药”的产生而产生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