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菲捐助之事,有必要反复解释吗

 蟠龙图书馆 2013-11-16
对菲捐助之事,有必要反复解释吗

文/大漠鱼

台风“海燕”重创菲律宾,确实是一件值得同情的事,从人道主义出发,给予一定的国家援助,也是每个国家的责任。至于该援助多少,取决于援助国自身条件,包括民意意愿。毕竟这是一件自发性行动,所以强求不得。

菲律宾遭遇台风“海燕”侵袭后,中国政府于11日向菲捐助10万美元,随后又追加了1000万元人民币的物资。为此遭到西方一些国家的言论攻击,认为援助未免太少,“不够大方”。《时代》周刊评价称,中国的援助金额是“微不足道的”、“羞辱性的”。

在国际灾难中,因为援助问题,中国被批“不大方”、“具有侮辱性”,这应该是第一次。在此之前,只要世界上不管哪个国家发生天灾,中国似乎总是打头阵,把大把大把的钞票、物资及时送过去。由此,在很长一个时期,中国被世界他国视为“钞票工厂”,并赢得了口头表扬,中国政府也美滋滋地享受着。以至于大洋彼岸遥远的非洲国家动辄求助于中国,中国呢,更是不遗余力地把大宗钞票、物资,乃至人力输送至非洲,帮他们看病、修路、建校园。可有个奇怪的现象是,中国不遗余力的付出,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不但朋友没得做,敌人反倒树立了不少。据援非的工作人员讲,在非洲他们甚至连自己的生命都难以保障。

即便不是在非洲,家门口周边这些国家,哪一个没有接受国中国的大笔资助,如北韩、巴基斯坦等,中国一直把这些国家当作嫡系亲出,结果呢,国际形势一有个风吹草动,这帮家伙立马角色转换,本来是儿子,很快就成了大爷,倒戈而行。因此说,花钱一定要花在刀刃上。中国有句老话“君子之交淡如水”,说的是真正的朋友不是用钱换来的,过命的交情是在同一种认知意识,同一患难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哪怕是臭味相投、沆瀣一气也好。

很显然,西方国家指责中国“不够大方”的根本原因不在于钱的多少,而在于双方没有共同意识,所以出现风言风语、冷嘲热讽必然在所难免。我是一个习惯于批评的人,这倒不是说我有多么高尚,多么远见卓识,而是我认为,自己看到不入眼的事情,就应该及时提出不同见解和意见以求得同识。所以,对于此次中国政府给菲律宾10万美元的救助,我以为应该值得表扬。一来因为“海燕”同时也袭击了中国,中国自己也是受害国;二来,菲律宾和北韩一样是世界上最无赖的国家,能对其援助已经突破感情底线了;还有,中国不管捐多捐少,它都是国内老百姓的血汗钱,是不是也该听取一下民意?

不无遗憾的是,中国政府面对西方国家的批评,很快就招架不住了。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连续4天对捐助菲律宾10万美元的事情发表解释。我要说,这真的很不给力,你解释什么呀?如果菲律宾嫌少的话,退回来不就得了?更不给力、令人泄气的是,秦刚14日进一步表示,中国政府再对菲律宾追加1000万元的物资援助,并将此解释为“这不是一锤子买卖,中国会视灾情程度进行进一步援助”。我切,我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太无趣的政府。似乎美国从来没有害怕别人说东道西吧!

记得去年或是前年,中国把最先进、最安全的校车捐助给了马其顿,由此引发了一场国内声势浩大的舆论讨伐。也就是从那时起,国家才在总理的亲自批示下出台了校车计划,校车才有幸入驻中国部分小学校园。这么看来,政府和驴是一样的,你不能对它太好,驴子感觉不到鞭子的抽打,它总是坠着屁股不肯前行。由此看来,民意倒逼,才是督促政府进步的唯一有效手段。鉴于此,我提议:今后不论政府做什么,首先要进行民意测试,没有民意通过的政府决策,都可视为非法。

最后,我必须重复提请政府注意的是,一个政府首先应该考虑到的是本国内因,一个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坚挺地存在下去,取决于国内力量,而非外因,即他国力量。因此,善待国民比讨好外族势力会有效很多。至于别人说三道四,大可随他而去。某些西方国家不是声称中国是“羞辱性救助”吗?那好啊,你就放肆地“羞辱”一下,又有何不可,只是请你别把这种“羞辱”强加到自己国民身上就好。

2013-11-1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