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巧手绣出无声戏——湘绣与戏曲(一)

 啸海楼 2013-11-17

巧手绣出无声戏——湘绣与戏曲(一)

野雲先生
  

巧手绣出无声戏——湘绣与戏曲(一) 

戏曲及湘绣戏曲人物由来

 

  诗曰:

 

银甲金盔刀剑矛,髯须花脸两靴高。

唱说做打诸般事,千古兴衰一梦遥。

 

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在五千年中国历史的大舞台上,有一种不老的艺术在娓娓诉说着千古的衰盛,演绎着人生的悲欢,它就是戏曲。中国戏曲全方位地反映了华夏民族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以及理想、愿望与追求。在戏曲写意化、虚拟化、象征化的艺术氛围里,在念、唱、做、打、手、眼、步、身的诸般表演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原始歌舞的粗旷雄姿,可以聆听到秦皇汉武时的金戈铁马,可以回眸大唐盛世的浪漫繁华,可以领略琴棋书画的神韵风采。戏曲产生于历史,戏曲发展在民间。因此,所谓戏曲文化,实际上就是民间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戏曲化。

湖南自古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数千年来,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艺术、风俗人情在湖南这片土地上广泛交流,互相融合。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湖南各地、各民族产生了大量的民间俗曲、民间小调、地方唱腔、民间说唱、民间歌舞等大众表演形式,并且经反复演唱而不断提高、日趋成熟。再加上外来的京戏、昆曲等大剧种的影响,在湖南各地相继产生和发展了湘剧、花鼓戏、祁剧等具有广泛影响的地方剧种。

湖南人自古以来就爱看戏。湖南人懂戏,湖南人后来还要绣戏(把戏曲里的人物绣在绸布上,挂在屋子里)。这当然是有历史原因的。在没有电影、电视、广播、报纸和卡拉OK的漫长岁月里,在绝大多数老百姓都不识字的三湘地区,人们把看戏、听戏当成了唯一的高级享受,成了当时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而当人们看的戏多了,自然就学会了欣赏,学会了为名角捧场叫好,学会了评点名伶的念唱做打功夫。甚至那些堂客们(妇女们)也加入了进来。她们背上背着娃娃,手上做着针线;夏天坐在树荫下,冬天围着火炉边。你一言我一语,你讲戏文,我学角色,有人还哼上一二句。一些巧手的婆婆或媳妇就会凭想象和回忆用小剪刀把戏里的人物象剪鞋底那样地剪出来,然后贴到绸布上用针线依样而绣。于是最早的湘绣戏曲人物作品产生了(据文献记载,早期湖南民间的湘绣底样大部分是剪纸剪出来的)。茶余饭后,耕织之余,人们把绣出来的这些戏曲故事和人物拿出来互相评点,或者贴到墙上,挂在窗前;既可以作为一种装饰,又可以经常观赏,抒发一下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感慨。闲来给孩子们讲一讲这些戏曲人物的故事,教育孩子们要象戏曲里的英雄一样精忠报国、孝顺父母等。由于这样的戏曲绣画题材多样,雅俗共赏,光靠村姑老太们的剪纸刺绣,显然数量和质量都跟不上。于是,专业的画师们加入了进来。他们从专业的角度,选择广受欢迎的戏曲节目,把其中最感人的情节和最优美的身段画出,并反复修改成粉本(纸样)后,由绣工们精心刺绣。这样,就形成了湘绣艺术中新的刺绣题材——戏曲人物刺绣。(待续)

巧手绣出无声戏——湘绣与戏曲(一)

 

注:本文已收入野云所著《百年湘绣——老湘绣的收藏》一书。该书已由湖南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即将在全国新华书店、图书城、各大图书网站发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