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学校追求可行的梦想

 云海575 2013-11-18

 

 

  编者按:学校发展规划起源和兴盛于英国,目前在西方国家被广泛应用。在我国,上海市于20世纪90年代末率先引进这一概念和做法。随着我国学校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地区积极推动中小学制订与实施学校发展规划,希望藉此引导学校管理者树立和加强战略意识,提升自主规划与自主管理能力,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可以说,学校发展规划在建立现代化学校制度的改革进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2013中国杭州名师名校长论坛以“学校的规划与发展”为主题,试图在国际化的视野下展示改革成果,交流实践经验,碰撞思想观点——

 

让学校追求可行的梦想

 

□本报记者 

 

  国内资深学校发展规划专家、上海师范大学陈建华教授在他不久前出版的著作《中小学发展规划》里,将学校发展规划定义为“通过认真设计和全面实施学校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强化校本管理的机制,提高社区参与的程度,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和能动性,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目的”。就其目的而言,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就是为学校创制一个愿景,让学校追求可行的梦想。

  自从学校发展规划被引进中国,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规划已经成为基础教育领域一项常规性工作。一些地区还通过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来加强校长对学校发展规划的重视,每个校长在上任的时候,都要提出学校发展规划,并在任期过程中不断思考“如何真正落实规划”。

  学校发展规划究竟会对学校产生多大影响?“有人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但我认为,好学校不仅在于有一位好校长,更在于一个好的发展规划。即便更换了校长也依然优秀,这才是真正的好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德成如是说。

 

  还学校办学自主权

  不少学校管理者认为,目前学校并没有多少办学自主权,学校能否发展以及如何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域教育规划、相关政策及教育局提供什么样的支持条件,而这些因素通常缺乏稳定性,也不可控,因此,学校自己制定发展规划似乎没有太大意义。即便是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学校制定发展规划,校长也只是被动地接受“上级任务”,“按上级要求”来完成任务,而不是真正意义上自主地规划学校发展。“学校发展不能因为这些制约因素而没了愿景。”赵德成指出,“他们没有意识到,这是学校变革的机遇。他们只是被动地参与,从而直接导致学校发展规划最终演变成一场文字游戏。”

  事实上,学校发展规划践行的就是学校办学自主权,以及自主办学意识和能力的培养。20095月开始,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开展了《基于学生发展的区域教育质量提升》项目研究。与此同时,上城区教育局陆续在全区初中、小学和幼儿园启动了学校三年发展规划行动。3年后,通过实证评估,学校发展规划的引入对学校管理实践产生了很多积极影响:明晰了学校领导者的责任,促使学校不断改善教育管理、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制。

  在上城区教育局局长蒋莉看来,学校发展规划使得学校办学更自主、更个性,把办学自主权真正还给了学校。在上城区,选择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完全由学校自主来确定,他们既认同建兰中学“走精英化道路”的理念,也赞成清泰实验学校对学生平凡素养的培养;既支持杭州第六中学发展艺术特色教育,也欣赏开元中学以科技为特色来发展办学;既鼓励行知幼儿园对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进一步的探索,也赞同胜利幼儿园对生命教育的追求。

 

  探寻适合学生发展的育人模式

  设想一下,如果像上城区一样,学校科学地制定学校发展规划,越来越多的学校创建出与众不同的教育项目,那么,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教育多样化的需求就不再是句空话。

  对此,研究中国基础教育多年的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领导研究中心主任戚业国提出:“中国基础教育的问题之一就在于选择性不足,基础教育转型发展最核心需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他认为,学生获得的教育是可以分类的,比如开设多样化的课程和教学内容,让不同能力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谈及如何解决“选择性不足”,他建议,学前教育应回归学前教育的本质与规律;小学教育应从为分数读书转变为现实生活学习;初中教育则是让每个孩子满怀信心地生活。“至于高中教育,可以通过英才教育、大众教育、普及高中教育、特色高中教育等四类发展方向,来适应不同学生的成长。”他补充道。

  探寻适合学生发展的育人模式,提供学生全方面发展的多种途径,无疑是学校教育发展规划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学校发展规划中,‘要事优先’意识也十分重要,管理者要有意识地区分学校各项工作的轻重缓急,明确优先解决的问题,找准学校发展的突破口。”赵德成继而阐述,“学校会面临很多问题,但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在找到问题之后,应该对所有问题进行排序,区分轻重缓急,明确优先解决的问题。”

  在论坛现场,许多校长都赞同要事优先发展的原则,并指出“优先项目应该是始终贯穿整个学校发展的项目,而这些项目一定是一个连贯发展的过程”。“实践中,常见的问题在于很多学校没有把最重要、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给识别出来。”赵德成举例说,比如杭州市清泰实验学校,在新一轮学校发展规划中,由于前期的分析比较深入,学校找到的问题也较为清晰。

 

  学校发展规划本质上是一个过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第一任所长菲利普·H·库姆斯说过:“教育规划从过去汲取智慧,为未来提供方案。它是未来决策和行动的起点,但又不仅仅是一幅蓝图。规划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只关注走向何方,还关注怎样到达目的地以及哪条道路最佳。”作为教育规划的其中一种,学校发展规划的实施本质上也是一个过程——立足过去,指向未来,既有对过去的诊断和分析,又有对未来的预测和憧憬,它强调的不仅仅是静态规划文本的产生,更关注规划实施和评价的过程。

  在规划制定的过程中,除了专家的指导、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还需要凝聚教师、学生、家长的力量。“校长、教师、学生、家长、教研员、行政管理人员、督学、社区人士等,都是学校发展规划制定的相关者,这些群体的建言献策,使得学校发展规划成为全体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共同追求,从而促进学校教育不断走向优质均衡、高位均衡。”赵德成分析,规划所提出的愿景能够不断地显现在每天的教育之中,是相关群体共同参与规划的价值所在。

  以往,学校的理念、目标似乎离教师很遥远,但是经过三年一轮的发展规划以后,不仅是学校教师,就连学生和家长都十分清楚,因为其中有整整一年的时间用来反复听取意见、论证理念。“其实,我们在做规划的时候发现,前一轮规划与后新一轮规划之间一定是一个延续的过程,而这个前后的过程,并没有特别的界限。前后两轮规划的中间有一个过渡期,在过渡期内,所有人就会一起找准问题,确定新的目标。”上海市北虹初级中学校长吴佩芸介绍,学校从2003年就开始制定发展规划,至今已经经历了整整四轮的规划。

  浙江省教育行政干部和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浙江大学教授刘力就学校发展规划概括了“六个点”,即一是摸清起点,对已有基础的分析;二是找终点;三是把握节点;四是突出重点;五是解决难点;六是凸显亮点。“我想,如果能够抓住这六个点,学校发展规划就可以很好地发挥它的功能。”他说。

 
自信、阳光的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生力军,图为萧山日前举行的教工广场舞比赛现场的女教师们。(郭亚萍 摄)

(责任编辑:浙江教育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