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这是我平时的笔记,多数都是看《唐诗集评》的感想。个人的体会,不代表古典诗歌真正的理论。诗友们可以通过它,了解我评论的思路。) 评论 (0) | 阅读 (2) | 固定链接 | 发表于 14:13
2008-09-06 | 浅谈五言诗![]() 标签: 古诗
有幸参加诗词曲赋主办的古代诗歌讲座,肩随碰壁斋主,跟大家介绍一下五言律诗的做法。
我不擅长组织材料论证,就说说自己的体验,想到哪里,说到哪里吧。 要了解五律,不能不知道五言古诗。从艺术形式上看,五律就是加了限制的五古的样板,它规定了句子的数量,韵脚,平仄,对仗,还有结构上的起承转合。除了这些形式上的要求,它的内涵,与以往的古风没有太大的差别。至少在晚唐以前,基本就是这样的。寓意深远,托辞温厚,潇洒闲适,含蓄淡雅,诸如此类,是五言诗的共同特点。按照前人的说法,五言的创始人,是西汉时候的李陵苏武,或者枚乘。严羽《沧浪诗话》里说,“风雅颂既亡,一变而为离骚,再变而为西汉五言,三变而为歌行杂体,四变而为沈宋律诗。”看来更遥远的源头,和一切体裁的诗歌是一样的。五言诗,在一段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乐府》、《文选》、《杜甫全集》,分别代表着不同阶段五言诗的高峰。其中左思、曹植、刘桢、陶渊明、谢灵运、张九龄、陈子昂、王维、杜甫等诗人,成就最高。 每一种文学形式,都有其时代烙印,或者说存在的基础。根据我自己看书学习获得的认识,觉得五言诗能在西汉时期兴起,除了历代名家论证的因素,还有一种原因,就是先秦时期的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文化,在秦朝灭亡之后的振兴。西汉初年的休养生息政策,深受黄老哲学的影响。后来的春秋决狱,标志着儒家经学的空前发展。尤其是饱经战争灾难,阅历了朝代废兴的诗人,都在自觉地削减文学形式上的柔糜与奢华,刚健、质朴、清新、隽永的创作风格,逐渐形成并且迅速发展。这在文学史上已经有了定论,我所说的体验不是这个,我在阅读那个时期的古文古诗的时候,感受到了古人文字中的政治理念,也许我的说法不够准确,我的意思是说,在五言诗里头,涵盖了作者的以及那个时代的哲学思想。他们把这种思想意识转化为形象,就象以往的哲学用形象阐释理念一样。换句话说,诗歌的创作与评定准则,无限趋近生活原则。我说的生活,指的是当时的意识形态,更严格一些说,就是主流意识和主导思想。 也许不论什么形式的艺术,都体现着这些内容。但是作为最直接的文学,作为最精炼的诗歌,十分具体地加以吸纳和展示。文字在这时候被人格化,社会化。回过头来,我们再看看五言诗的特点:寓意深远,托辞温厚,潇洒闲适,含蓄淡雅。这些分明是人的风范。我们再看看平常熟悉的说法,比如高华,高古,蕴籍,委婉,分明是一种高明的处世态度。和语法、造句等等相比,我不知道古人是首先掌握了哪一样,总之这是在借助熟悉的容易和方法,去探求陌生的,新鲜的,超脱的境界。超脱什么呢?也许就是苦难中的庸俗的自我吧。当然,这些事情,就不仅仅是五言诗独占的了。但是五言诗格外地注重它们。 我想古人也不会等到文化课都及格了,才去写诗,应该也和我们一样,一边读书认字,一边创作,开始的时候也是放肆用笔,滔滔不绝,不顾及准确与不准确,这也都是为了培养兴趣,扩展思路,激发思考和创作的热情。然后伴随哲学观念的提高,生活阅历的加深,逐渐收敛笔墨,不敢乱说,于是苦苦思索,思考和探求最高的,最恰当的表达方法。于是在创作形式熟练之后,文字就成了他们的面目,和心地。有知行合一的,比如那些手我们敬仰的诗人。也有明明知道善恶,偏偏作恶的,比如我们所不齿的,历史上也很有名气的诗人。大奸大佞,你不能因为他们坏,就否定它们的智慧。关于诗歌当中的那些好处,他们比咱们了解得多。 大家对古代诗歌感兴趣,就是对美好的事物感兴趣,这好啊。最好是在了解了这些情况以后,好好地保持这种高尚的情趣,不论是研究,探讨,还是写作,对你的人生,都大有好处。 关于律,可以做两种解释。一种是音乐的旋律;一种是法定的规矩原则。诗歌就是一个国家啊,只要你走进来,就得了解它的情调和禁忌。守法而已,不敢逾越,就是顺民,在这个高尚的领域内,可以自得其乐。能力和名气,盖过了十个人以上,你就是这里的精英;盖过一百个人,叫做雄壮;千人以上,应该算是一方豪强了;万人瞩目,你就是杰出人物了,估计可以享有王者之尊。还有一样没说呢,这个国度,技巧是体力,思想是金钱。天理是银行,人情是市场。干活要出汗,支票要兑现。 古人说,五律的四十个字如四十个贤人,当中不可以加入半个凡夫俗子。不能把凡夫俗子理解为没有社会地位的人,那不就是我们这些人了么,还用看谁?所谓凡俗,指的是一种思想意识,或者行为习惯,人的内在的那部分。一个字是这样,一句,一联,一篇,也是这样,象一个人一样。造句新颖,韵律美妙,是外部的风度面貌。哲学思想的意义,事物间的关系,是这个人的内心世界。最好是表里如一。诗歌对完美的追求,比较固执呢,诚实善良,就叫做诚实善良,漂亮,就叫做漂亮。风神兼备,才是俊朗,才是诗。照这个意思去看待五律,看起承转合,对联,字眼,正所谓有法可依,有路可循。 其实作诗就是做人。做人的道理有挂碍,作诗就不可能通透。 关于五律的具体作法,一方面,前人,还有当代诗人已经说的够详尽了,我不用再去重复。另一方面,好比具体案例分析,聊天室里没法仔细说,何况又是菊斋替我念给大家听,没办法讨论。我邀请大家看一看我的那篇《笔记和回帖摘录》,诗词曲赋这边也有。因为我除了五律别的也不怎么熟悉,几乎每个字都是针对五律而言的。 另外告诉大家,我正式学习写作古代诗歌,最多不过三年。我的很多五律,都是两年前写的。我自己觉得,当中的几篇,网络上下,应该可以挤入一流之列。所谓一流,就是说,相比别个作者其它体裁的一流作品,毫不逊色。我对五律的直觉,文字的功底,主要来自我将近二十年的古文基础。比如[小园花艳艳]一首,我修改了不下十次,历时两年. 我也在创作, 艰苦推敲, 不是因袭古人. 这种创造, 更多的体现在文字以外天理人心的和谐上,. 古人的这种和谐比比皆是, 我的没有什么不同. 只是当这些道理经过我的心地, 我给它们加上了我的节拍,和颜色. 以上这些内容,都是我自己估摸着说的,肯定不够严密周全,大家就当作可能来看待吧,一个五律写得还不错的人,认真地谈了他的经验。仅此而已。 紫光2004年4月 评论 (0) | 阅读 (2) | 固定链接 | 发表于 14:01
2008-09-06 | 紫光五律![]() 标签: 五律
紫光五律
咏杨花 风物稍弥漫,纷纷作雪飞。开轩随燕入,绕岸逐帆归。 欲改千峰色,应沾独客衣。遥知霜鬓影,川上对余辉。 咏枯杨(新韵) 有愧东风荐,无关北土寒。及时栽木易,因性取材难。 骨耸白丁相,味合清苦禅。几回沙漫漫,不复有遮拦。 故园小景 小园花艳艳,老栅叶菁菁。雨后村庄树,风前瓜豆棚。 光阴疏代谢,虫鸟密经营。远近听蛙鼓,清闲睡不成。 飞雁致明军 乍见云中客,翩然又远飞。江湖正寥廓,毛羽欲安归。 鸳梦春方好,人间信渐稀。山盟斯可待,作伴舞清辉。 雨夜作客致铭睿 铭睿邀嘉客,人来雨亦来。乾坤浮大白,一切净纤埃。 块垒为平地,江湖弃浅杯。英雄莫惆怅,富贵已相催。 游山 履杖空山里,泠风相与游。闲云无地界,花果自春秋。 涧水看将断,鸟声听更幽。一瓢成喜悦,不复世间愁。 致归梦老人 梦老待人诚,雨村尝慕名。唱酬才几日,知遇若平生。 朔雪连云白,樵山亘古青。何当跨黄鹤,一问竹风清。 读郭沫若译《墓铭》与麦田先生和 寂静结庐处,萋萋荆与榛。天堂原是梦,高枕彼何人。 善恶归休地,风波过往津。青春一霎雨,聊共洗埃尘。 散木 园花齐且整,散木放其身。九死一生者,并知天地仁。 枝条未忍剪,真气已能伸。对此欣欣意,令人思报春。 别后致长山书记(新韵) 长揖在昨日,风细物华清。一语千金重,三杯五岳平。 皆言感春意,何处报精诚。地近不折柳,空怀满腹情。 咏菊 落落一丛菊,秋来未吐香。已成百重节,还耐几回霜。 细雨催残叶,高风送夕阳。鸿飞看欲尽,嘉客在何方。 送耀辉之松原任 轩车欲发处,景色正留人。明日杯中酒,夕阳原上春。 地偏风气古,雨沛物华新。能饮松江水,斯民亦可亲。 故园 弃井来城市,有谁忘故园。风中泥土味,是我旧伤痕。 所问尚能饭,相称已到孙。不堪待明月,寸寸掩黄昏。 中诗又见高飞有感 韵调何悠远,当年竟不闻。冥冥未弃我,此地又逢君。 照雪新春树,空山垂暮云。风光才一刹,世界已清芬。 春日有感 也占斯文地,曾为君子师。穷通惟自得,表里几人知。 风雨经行处,江山代谢时。残霜到衰鬓,又看柳条垂。 牛渚怀古之一 说项能留意,推心岂在诗。西江欲沉月,谁为举全之。 万里青云路,千秋海鹤姿。人当如此夜,天外动遥思。 赠令计 孤闷便孤闷,新年似旧年。公孙且穷路,季子未多钱。 山木识风雨,池鱼忘涧泉。何如搔白首,一卷老桑田。 雪夜有感寄耀辉 春天相送地,落雪满松针。看到浑然处,寻来最动心。 当时片云白,今夜众星沉。纵有洞箫引,幽幽隔密林。 读元人《诗法家数?律诗要法》,略有感悟,拟盘古开天地事以记之(新韵) 攘臂向浑沌,一挥成古今。乾坤蒸意气,日月凝精魂。 雨洗繁星夜,涛生万壑云。风雷仍浩荡,行迹不堪寻。 仰石佛 莞尔三千岁,巍巍万国崇。精神谁不死,顽石自难同。 碧水幽人泪,苍天孽子衷。岂能凭一笑,憾恨转头空。 喜闻田牧兄重回论坛 气象今春异,云山老鹤回。满怀沧海味,一唳广原雷。 故里发新树,淳风识旧台。物华钟集地,天运不须媒。 赠南华帝子 光华见函谷,元气出中州。机关千亿数,星动几多秋。 汉字仍留梦,江山不解忧。长风吹朔野,白羽觉来浮。 年初一晨起有感(新韵) 孩提爱正月,岁岁是良辰。家祭如神在,风俗似酒淳。 慈颜听我笑,吉日禁人嗔。不惑枯荣矣,同时忘率真。 牛渚怀古之二 古风吹我梦,飞到木兰舟。静渚远枫色,澄江带叶流。 空中朗然问,吾子欲何求。一恸不能吐,如今犹在喉。 窥园 还须几许日,万物始华滋。冰炭同炉转,东风彻夜吹。 望中浑不似,梦里更堪疑。二月篱边事,天工未可知。 与麦田论诗 诗家高尚意,随兴到深沉。明月出幽壑,长风入莽林。 舟中五更鼓,霜里一声禽。感动精魂者,无非天地心。 登村堤 西望此平原,儿时曾见山。峰来天地际,村落水云间。 饮马河边树,护屯堤外滩。晚凉依旧好,昨日鬓先斑。 福建洪君赠新茶[新韵] 万里南飞雁,寻春昨日回。消息到窗柳,气色满霞杯。 翠暖武夷树,岚清大庾隈。云芽才入梦,风雨又相催。 绵上怀古 介子不言禄,蓬蒿已隐身。夕阳红似火,古木淡然春。 足下千年事,邦中一个臣。乾坤如此大,何为取沉沦。 咏孤雁 一雁青郊外,寒塘暮色侵。流光发海水,摇荡满丛林。 大化无遗漏,骄阳欲照临。哀鸣其已矣,我亦不能禁。 赠兰逸尘并贺生日 玉笛吹飞霰,悠悠落雪城。繁华都看尽,曲调更分明。 江澈雾凇白,楼高风日清。如兰人独立,花露几虚盈。 赠荷女皙皙 每念剡溪水,清清出薜萝。梦回天地外,人在越之阿。 落日怅迢递,临风发浩歌。春如一杯酒,可以解忧么。 赠语人 十八岁才女,如花解语人。蜀山留过梦,兰蕙转来身。 皎月回春树,斜阳到古津。清风吹不去,都作黛眉颦。 与麦田、老哈 北国之春意,暖苏敲竹音。阳光原上雪,寒色退平林。 大道无名状,微观难迹寻。云山怀隐士,长啸复弹琴。 拟秋兴赠瑜先生 狂歌吾岂敢,天地正苍茫。送目恍然绿,把杯微觉凉。 同期仁者寿,独爱北方强。谁解先生意,弹看一剑霜。 赠巴山客 天道垂龙象,淳和君子心。光明破幽闷,宁寂到渊深。 海水洗红日,高山张素琴。一挥接今古,万籁感愔愔。 女儿十三岁生日作 往事今仍醉,当时月更明。微风吹翠幕,细雨过春城。 天意滋兰若,人间有性情。清芬今古调,都教入华筝。 冬日访乡下故人 远烟高树村,踏雪访柴门。大地风和日,群鸦跳复蹲。 杯中话年景,笑里动春温。知我不胜醉,殷勤拨火盆。 牛渚怀古之三 袅袅秋枫叶,熹微出远帆。残星如醉眼,昨夜对青衫。 斯事成千古,谁能达一函。江风悲白发,鼓浪打危岩。 年夜 八方听爆竹,天地举华釭。气色家家屋,风情面面窗。 一年分笑料,万里共新腔。庶物逢开泰,争春未肯降。 下山 花影语声路,寻幽履杖还。鸟回钟响处,烟起月来关。 流水衣裳皱,落霞容貌闲。人家春色里,日暮数重山。 赠钻风兄 深山更深处,云外有孤松。下视手谈石,先生号卧龙。 仙人已长考,朝日复晚钟。因得闲乘鹤,飞来伊秀峰。 赠老狼兄 有狼来北极,大猎雪飞时。鹿砦应声破,雕云结阵随。 望风熊吊胆,余悸虎愁皮。不学汉高祖,全凭胯下儿。 赠紫衣 紫衣还好么,红叶复如何。四步春之舞,百年劳者歌。 炎凉经我拾,忧乐入怀多。遂有江南梦,雪中看薜萝。 赠孤影书生 云山回望处,海水碧如斯。春色沧桑后,花关杖履迟。 长空落孤影,永夜上轩眉。古道依然在,东方犹可为。 怀古赠慕容 一代经纶手,长歌倚棹归。江山依旧是,风味与人违。 原上春云淡,眼中青草稀。明朝问鸿雁,都向五湖飞。 和采石山人 春天采石山,日月望中好。汲涧种花人,弹琴醉狂草。 松风归寂寥,蛟影已苍老。云鹤往来多,世间知者少。 怀古 夫子嗟麟处,斯言有味哉。春风吹逝水,日影舞雩台。 岂为名声著,焉知事业恢。余思成海岱,犹梦首空回。 雪夜赠归去来 霏霏故人意,来去知多少。寒暑已经过,心情忽然好。 岭外是何年,梦中见青草。夕阳瘦书生,浩歌思归老。 雪夜怀古致麦田 惆怅春归处,问谁通古媒。雪花大如羽,风景渐成灰。 已向苍天去,还从白帝回。狂歌垄亩上,胡为而来哉。 登高 欲快凭高意,来寻最上游。松风吹我耳,落叶带云流。 一碧渊渊静,千峰肃肃秋。方疑人迹杳,清笛下扁舟。 论梅 赠龙泉兄 天高且不胜,何事苦犹兴。得与乾坤正,遂令风气凝。 香呼豪士酒,清度妙人僧。始信销魂处,曾经百丈冰。 故乡晨望 人家深柳里,踱出数头鹅。日上黄牛背,雾开清水河。 往闻农者苦,今见白云多。一了书生事,归来钓夕波。 夏日忆故园 午睡看云卧,草檐风自斜。黄鹂隐苍翠,老柳下轻花。 代代汉民宅,年年燕子家。乔迁岂由我,一梦久来奢。 妻携女儿回乡,因发短信,寄五律 虫声听断续,不觉是高楼。柳叶吹来夏,河风看放牛。 彩云如在水,明月为增秋。永怀此中意,能消心上愁。 林冲 已负颜如玉,犹怀未报恩。肝肠看利剑,道路任黄昏。 雪夜松间月,芦花何处村。今生最无奈,情味待重论。 赠诗与刀 充耳雨嘈嘈,皆言诗与刀。风云几金缕,敌手一鸿毛。 大野寒光霁,小楼秋月高。北方人不寐,万里听松涛。 晨起偶见 目击经苔石,亦如山水图。万家秋到柳,一夜雨漂菰。 点翠浮洲岛,凉风生海隅。若有神光合,歌声正落榆。 怀麦田 一雁去翩翩,白云寥廓天。意中山与水,关外陌连阡。 野麦今堪把,清光尚可怜。思君频入梦,还在落花前。 听箫 秋月洞箫中,一声江上炯。寒蛩唱复停,孤客醉已醒。 落叶涉繁星,受风如小艇。千年鹤羽轻,舞下高山顶。 乡人语 如何能不苦,莫作苦中看。小子念书好,公家租税完。 屋空心敞亮,病久觉平安。老弟买楼住,当然愁素餐。 望月致来去兄弟 洗盏怜光影,翻书又见之。寂然秋夜里,圆似少年时。 不为凋零换,长因记忆随。梦中有山水,历历托相知。 致天台兄 谁能销此魂,冰雪过来春。病梦俱开始,根由总不真。 云光山渺渺,花露水粼粼。天道如平地,凡蹄思绝尘。 夜读有感赠郢芷 屈子华章在,湖山曾有闻。沧波摇白日,古木郁清芬。 秋气高临楚,诗人起看云。我心亦飞动,楼外正缤纷。 思故园 安我先人地,春秋三百年。闻人歌水井,游子忆瓜田。 老树应无恙,多情待有缘。儿孙看长大,陶醉若从前。 哀思怡 举世爱花草,当春著意栽。一物膺恩宠,永远不分开。 上帝已沉睡,朝阳亦暂来。月光之手语,哭死在窗台。 赠独孤兄 洞庭歌唱罢,遗响落飞云。日仄神之野,风披兽不群。 一人泣麟凤,绝代感斯文。城市星光下,钟声如有闻。 赠微吟无板兄 微吟旷古思,无板欲何之。落日清江上,归鸿寒雨时。 九州尽萧瑟,一念已狂痴。回首秋风里,多情是酒旗。 咏向日葵 特立古君子,沉吟大道旁。江山纵高鸟,箬笠挽斜阳。 秋月为谁好,黄花空自香。平林感摇落,怀瑾一何伤。 水仙为诗雅生日作 仙仙居处寒,潋滟夜光盘。一瓣玄冰魄,三生紫雪丹。 清风吹碧落,浅醉舞谁看。为乐万年寿,无劳长恨端。 拟灯下人为叶子作 寂寂江南夜,花开水粼粼。夏天风澹荡,城市雨清新。 昨日车前草,今宵灯下人。迢迢思远道,不得梦红尘。 步大淤兄《乙酉元日诵礼运篇试笔》韵 雨后高树静,川原素月生。古人吾不见,美质将谁贞。 河汉深且广,中怀激已平。凤凰歌復作,风气嫋春城。 用大淤兄韵以赠 大淤蒞天目,磊落如古人。龙马誓中国,旌旗占北辰。 浑金不假手,顽石岂真麟。父老偏多感,眼穿来望津。 庭梅 为江南兄爱女凌寒生日作 古貌对庭树,东溟珠蚌开。碧山听雪落,香瓣蹈霜回。 气韵托君子,聪明赋此孩。年年好风景,清兴动霞杯。 为清明作 梦里听风雨,微闻青草香。故园种花镐,明月检书床。 去者歌不返,来时路正长。春秋殊未了,叉手独彷徨。 与铁石老弟 苍茫万余里,落落汉家子。春月度清华,海风摇碧水。 无伤晓梦回,不到白云止。亦有博望侯,曾为壮心累。 用天使观雨中争吵诗意作一首 五色纷旋处,街前立看风。数人花伞下,万点雨声中。 鸣噪如惊鸟,轮番似跳虫。拾来皆琐碎,归去意忡忡。 为鄱湖兄寿 襟袖何潇洒,风霜任自然。江湖分雨泽,星月下航船。 人是常青树,诗成不老泉。望中天地阔,白鹤舞翩翩。 回赠草啸兄 大地季风满,边城万树新。云中归白鹤,尘外想幽人。 山水资怀古,文章写任真。天涯此时月,明我慕丰神。 为归梦老人寿 塞上吟风絮,天涯念竹林。春来芳草满,梦到白云深。 北斗近能掇,沧溟湛可斟。为君颂明月,亦是古人心。 为子佩生日作 独立高楼晓,清思眺望初。园林甘雨足,山水白云舒。 芳甸落鸿雁,淞江上鲤鱼。为君寿华诞,万里问何如。 用段枫韵以赠 时来洗尘雨,永忆唱云蛙。逸兴动须发,微风代栉爬。 黄花开满目,落日向流沙。怀此情如画,相期论美瑕。 赠射雕 不复金刚目,依然狮子心。风情潮水暖,事迹雪山深。 北国星寥落,东方气郁森。小窗参妙句,隐隐发雷音。 咏白菊 仙人衣上佩,秋月影中香。堂下忽如雪,梦中轻似霜。 应堪醉陶令,可以对重阳。非是赏新异,孤云在远方。 观白菊图感赋赠雪影梅花 光景淡如此,须眉若有霜。看花怀昨日,冠玉对胡床。 三径云山黑,一襟风雨忙。梦中有嘉树,深雪映门墙。 赠无肠 自爱屠龙术,情亲搏虎儿。浮云来塞北,相看草离离。 造化有消息,歌吟足喜悲。高山终一拜,明我不曾衰。 访无肠 大雨连三日,边城欲著秋。树多随路转,云淡向天浮。 把酒无行次,论茶直点头。风中青草味,隐隐是乡愁。 遥送无肠 大鸟已高翥,云山看复空。夕阳思快雨,碧树忆清风。 今夜参商异,吾生际遇同。心头多少事,月下听秋虫。 为秋灵生日作 清景又华诞,殊方亦早秋。月明吹蜡烛,家远豁星眸。 海涨江湖水,风晞旅客愁。鲛人如鼓瑟,勿向诵诗楼。 怀旧 灯火校园夕,城郊闻马鸣。远村烟渺渺,近腊雪清清。 频梦投家信,何时罢课程。邻人说祖母,守望又三更。 赠闲云茶友 甘苦同枝叶,芬芳并有根。细推荣悴理,都是自然痕。 大国异风土,深情向水源。黄沙看尽后,来叩白云门。 闻十三得佳儿,五律以贺 猛虎据高林,清风发好音。曝雏昆鸟意,看犊老牛心。 佳话当丰景,吉星应大任。知君从此始,眷眷一何深。 步红火兄韵以赠 现代化都市,仲秋木叶青。孤蛩吟大野,缺月默闲庭。 潭水云间澈,山花石上明。熏风来入梦,更有梦滋生。 夜饮普洱示郢芷 爱茶思极品,花市买芳兰。欲鉴味中味,理当如是观。 一枝生眼底,群籟息毫端。明月在窗户,因怜高处寒。 和郢芷 风中千点白,冉冉下高林。徙倚可怜碧,屏思仍动心。 相逢饱食者,欲说无弦琴。夕巷一轮满,浩歌怀所钦。 奇石用林深韵 奇石在幽壑,我尝临素波。远怀温润质,奈此渺茫何。 晓日破深梦,雄鸡喑赞歌。与其成大拙,不若错刀磨。 别后寄孙暖 挥去匆匆雨,迎来灿灿秋。春城一回顾,往事已奔流。 美质匣中出,良材天下求。长风吹白首,夕步慢悠悠。 独坐寄耀辉 又当风转凉,一室影偏长。落叶我无慨,高情天有偿。 围棋惜残局,普洱重陈香。端坐秋光里,江湖殊未忘。 赠何华兄 潇潇风雨始,昼夜欲平分。渐惜楼中曝,颇思篱下芹。 庄生归蝶梦,惠子在人群。九月封新酿,相期论见闻。 答赠巫女先生 神州经洗焚,古道寂无闻。事因新史断,人为异端分。 一帆来碧海,万壑仰卿云。期待拈花手,空中说不群。 感黑兄步韵有赠 昊天今夕梦,漫步星河里。俯仰喜还悲,圣贤都未死。 忘言之彼岸,相视者谁子。北斗其斟酌,将吾醉不起。 傍晚漫步至南湖公园 夕照满城树,秋风千丈深。频繁敲翠玉,缭乱坠黄金。 节后残荷尽,冰前红鲤沉。凌虚观进退,俯仰感飞禽。 观图片有感 秋情更秋雨,街市伞成群。形影怀中得,声音画外闻。 塔尖欲飞去,灯炽若烧焚。落尽重重碧,空知爱白云。 手酿葡萄酒赠友 大雪年前后,葡萄落市迟。贩夫惜微利,劝我饱珍奇。 韵味清新者,丹方酝酿之。封陈到今夕,甘苦与君知。 秋日有感 落叶飞蝴蝶,两看俱赏心。小藤织明媚,万树鼓萧森。 老诵天行健,病知泉味深。几回闻喜鹊,何处诺黄金。 南湖公园林下独坐有感 高林不迎拒,湖日有余辉。思渺落英白,春深舞袖肥。 清波舟可溯,初度梦难归。我影如相问,闲愁近已稀。 凡高 圣者文森特,画风惊万方。温馨孤兽眼,触动猛禽创。 痛极彻金碧,情深到死亡。飞虫迷失夜,鼓舞向余光。 听曲 杏花灿朝露,枫叶耀秋霜。在目成欢悦,在心何惨伤。 春华故园梦,风絮旧时裳。相送还相送,今生只一场。 观达摩象 妙义亲无为,虬髯愈雄猛。塑身多只履,凿目湛双井。 我问室中密,僧言壁上影。归来坐清夜,深看娟娟静。 长春南湖 古河遗细支,树植国亡时。曾馆人间杰,还邻天下师。 夕阳层柳静,朝雾软风移。代谢俱悬望,溶溶水一池。 捷径[新韵] 楼前有绿地,行者喜捷径。春种再翻新,花开复踩硬。 我曾偶然过,过后心不静。老去做园丁,于斯布石磴。 读采薇《礼物》 彩笔行芳阵,深情为指挥。篇篇无局促,字字有光辉。 胖瘦频看脸,炎凉但问衣。远游千万里,总有爱包围。 赠玉柯 吾观犀角杯,深慨湘南兕。千岁沧海枝,一朝化桑梓。 风云无定形,楚汉岂终始。幼节既无疑,英名同叔子。 注:尾联用《三国演义》陆抗、羊祜事。 端午 草木喜繁荣,人心乐太平。报箱多插艾,朝雨复含情。 默读惊天事,坐听敲瓦声。巷中防盗器,深夜又长鸣。 步韵赠答尘色依旧兄 有物何璀璨,流行万类旁。风雷不能迫,冰雪不能藏。 时代眩青眼,吾人宝热肠。期于天地外,复凿一池凉。 怀晓清 歌声清已绝,光景又轮回。花瓣积成雪,花枝燃作灰。 海天同月朗,人鬼较谁哀。拟向真空住,虚舟解不开。 晨行赠巫女兼怀何华兄 朝气幻秋岚,太阳丹一柑。风轻循郁绿,鸟重入深蓝。 谁解其中味,相期蝶谷谈。今宵一双眼,应有数星涵。 赠山子 看月看流影,观心观了痕。风生极平处,树有不摇根。 市近宜偏腹,花开俱故园。无须辨朝夜,蝶梦亦堪论。 漫步南湖公园丛林 南湖连日晴,草木碧纵横。我爱白花瓣,谁匀黑土坪。 蜂摇松粉重,雀扑柳棉轻。云水俱清静,人心亦透明。 傍晚于南湖岸边捉鱼 夜入湖光薄,人来风正清。远桥车影过,小岛草虫鸣。 白石居无状,香蒲唼有声。空归亦不愠,但惜月盈盈。 傍晚散步入南湖公园 湖景中秋改,门墙随处通。灯辉和树色,桥瀑美人工。 看月边缘在,听蛙心底空。行人知白发,颇让老夫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