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生该认识多少汉字

 晚晴廬 2013-11-18
   有人以语言大师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为例,指出像这样一部经典文学作品只用了2413个字,为什么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就要识2000个汉字呢?要知道经典作品大部分是青年人或成年人——也就是二十岁左右的人——才能读得懂的。这个立论看起来很有道理,其实并不符合识字规律。试举一例,《安徒生童话选集》和《格林童话选集》是属于低年级阅读的优秀童话作品,前者用字1907个,后者用字2186个,两者相加扣除重复用字,需要2553个。这说明小学生在读儿童文学作品时,其识字量已经超出阅读《骆驼祥子》需用的汉字。那是不是可以认为小学生读《安徒生童话选集》和《格林童话选集》这样的作品太深了呢?是不是也操之过急了呢?
 
实际上,关于汉语识字教学有三个问题是必须要解决的:一是识多少字,二是识哪些字,三是怎么识。对于一般人应识汉字的数量,研究者已经有了大致的共识。对外汉语方面,法国学者安雄通过研究指出,掌握1300-1800字左右的汉字就可以突破“汉字关”,而他制定的《一级阅读字表》只有1440个汉字。母语方面,1988年《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所确定的2500个常用字覆盖各类读物的比率是97.97%,那么,2500字的认读数量大体可以作为突破“汉字关”的一个重要节点。无论在中国古代还是当代,对常用汉字的选择大都在2000—4000字之间浮动,即3000字上下。至于小学生应识多少汉字,一般来说,课程标准规定的识字数量也大都以1988年《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的数量为依据,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要求识字的总量在2500-3500字之间徘徊,且通常把小学二三年级作为识字教育的重点阶段,为基本读写和其他学科的学习扫清主要的文字障碍。
社会舆论对识字总量的过分关注往往掩盖了更为重要的问题:为了小学生将来的生存和发展,究竟应识哪些字?先识哪些?后识哪些?怎么识?对于“识哪些字”的问题,一般以为,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为依据即可。问题在于,当下社会生活用字情况已经与1988年《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制定时有了变化,这一变化并未能及时在字表中反映出来。比如“阀”字在2500个常用字表里有,而在语文教材中无,在我们课题组整理的100多万字次的课外阅读语料中也只出现过2次;再如“糠”字在2500个常用字表里有,在小学各科教材中都未曾出现过,在100多万字次的课外阅读语料中只出现过4次。再者,《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只是较为笼统的提供了2500个常用字和1000个次常用字,这种区分很难直接用于语文教材,以对汉字进行科学、合理的学年分布,从而确定每个学年究竟应该识哪些汉字。因此,确定小学生要识哪些字,是否单纯以《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为依据,也还值得讨论。
    
    实际上,教材编写也并未完全遵循2500个常用字的标准。根据我们的调查统计,上海现行版语文教材出现的汉字总量约为3870多个,除数学、英语以外的其他学科共出现汉字3560多个,其中到小学三年级时,其他学科出现的汉字总量已经高达2875个!都已远远超出2000字的识字要求。所以,即使假定小学前三年识2000字的任务过重而应“瘦身”,那么,应该“瘦”哪些字呢?没有依据。如果语文教材中削减了,其他科目是不是也要相应削减?如果语文一科削减而其他科目不减,势必会造成教材用字的混乱,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如果其他科目相应削减,怎么减?会不会影响学科的教学体系?这些问题显然都不是一个简单的“识字瘦身”所能解决的。
    
    我们以为,确定小学生应识哪些字,要根据社会生活用字情况(一般人应识汉字)、小学生课外阅读用字情况(小学生实际接触的汉字)、小学各科教材用字情况(小学生实际认读的汉字)综合考量而来,并要根据汉字本身的特点和汉语认知心理等相关研究,以明确“各学段小学生能够识多少汉字”和“识哪些字为宜”。辑自[文汇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